神鸟电子书 > 经管其他电子书 > 别跟孩子过不去 >

第11部分

别跟孩子过不去-第11部分

小说: 别跟孩子过不去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在这里,我想讲一讲美国人是怎样教育他们的孩子的。在美国人的眼里,没有独立思考的孩子,就没有独 立性。他们认为,要培养孩子的独立思考,就要提拱一些机会给孩子自己去思考,去感觉:什么是对,什么是 错,什么应该做,什么不应该做。 
  比如,一个孩子在美国小学接受教育,他的父母问他的老师为什么不让学生背一些定理、公式,这位老师 回答:“对人的创造能力来说,有两个东西比死记硬背更重要,一个是他要知道到哪里去寻找他所需要的,比 他能够记忆许许多多的知识重要;再一个是他综合使用这些知识进行新的创造的能力,比他懂得许多公式重要 。死记硬背,既不会让一个人知识丰富,也不会让一个人变得聪明。这就是我的观点。” 
  无独有偶,上海外国语学校的一个名叫周贝尼的毕业生在哈佛学成回国后,有人问她,哈佛给你留下印象 最深的是什么?她说,在留学哈佛期间感悟最深的就是哈佛教育精华所在:它给予学生的不是金子,而是一根 点金棒。 
  可见,作为一个新时代的有眼光的父母,不必眼盯着孩子手里的分数而喜笑怒骂,你真正应该关心的是孩 子面对陌生领域是否有正确的方法,去得到他想要的答案,当他尝试创造时,当他对现有的知识提出自己的看 法时,你所要做的就是鼓励和欣赏。 
  因为,思维活跃的孩子更善于幻想和虚构。有的父母难以摆脱传统的思想,认为孩子幻想和虚构就是在瞎 想瞎说,或者令人费解。而绝大部分的想像力,就这样在孩子幼年时期被扼杀了。所以,聪明的父母应当对孩 子的想像力加以鼓励,表示支持,引导孩子向正确的方向继续大胆想像,千万不要人为地折断了孩子思考的翅 膀。         
玩出想像力和创造力       
  曾经看到过一则报道:一位名叫明明的小学生,家长每天把他的时间安排得满满的,放学后不是上英语课 就是上钢琴课。从三年级开始,家长发现,明明每天对学习不仅没有兴趣甚至充满厌恶,学琴时也心不在焉, 整天打不起精神来,学习成绩明显下降。一位心理学博士全面检查了孩子的智力和学习状况后,开出一个出人 意料的“药方”:让孩子每天放学后痛痛快快地玩上一个小时。家长将信将疑地照做了,结果不出一个月,明 明不但脸上多了笑容,学习成绩也直线上升。 
  这位心理学家说:明明的个案带有很大的普遍性。“玩”是联合国《儿童权利公约》中规定的儿童的一项 重要权利,但目前小学生中普遍存在孩子“玩”的时间太少的现象。明明正是因为被剥夺了玩的权利,从而造 成了厌学的情绪。 
  “玩”是孩子的天性。是孩子认识环境、探索世界的最自然、最主要的方式。“玩”不仅仅是娱乐,也是 一种锻炼,更是一种学习,因为孩子在玩的过程中,要开动脑筋,发挥自己的想象力,要具体去实践,这样既 能增强孩子的想象力,培养其创造才能,又能锻炼其实践能力。此外,孩子在与同伴玩的过程中,还能发展交 往能力,增强孩子们之间的友谊。因此,只要孩子玩的适当,不仅不会影响学习,还会促进孩子的全面发展。 
  我们发现,只要是孩子感兴趣的东西,他们很快就能学会,可是他们认为乏味的东西,随你软硬兼施,收 效都不会很好,有时候反倒破坏了孩子的求知欲。这就像我们吃东西,爱吃的东西能吃很多,不爱吃的东西, 如果硬逼着吃下,不管是谁,都不会觉得高兴,有时候还会反胃。 
  有些父母就是见不得孩子玩,认为这是在浪费时间,忽略了“玩”的意义。有的小孩子虽然爱玩,但学习 却不错,说明他已经有了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磨刀不误砍柴功,爱玩,还可以经常保持愉快的心情,开开心 心地坐在书桌旁,学习起来就会事半功倍。有的同学每次学习前都会想办法调整情绪,想一些愉快的事情,做 一些愉快的游戏,等到情绪饱满的时候,再进入学习状态,学习效率极高。 
  那么,父母不让孩子玩,结果又会怎样呢?迫于父母的权威,他们不得不放弃玩的时间,玩的打算,可是 ,又于心不甘,身在曹营心在汉,也是迫不得已的事情。一旦父母发现孩子心不在焉,自然少不了一番数落, 本来已经很委屈的孩子这下更没心思学习了,要么坐在那儿发呆,要么背着父母搞地下活动,总之,想要他静 下心来学习,基本上不大可能。玩,就索性让孩子玩得痛快,让孩子玩得没有负担,将心灵放纵,开开心心地 享受快乐的时光。 
  德国伟大的诗人歌德的父亲从小就精心培养歌德。为了使他能够欣赏美,就经常带他到城里参观建筑物, 一边参观,一边讲述有关的历史,以便同时培养他对历史的爱好。也给他讲自己游历过的各地方的风土人情, 以培养歌德对地理的爱好。这样在玩的过程中,小歌德愉快地接受到了父亲的教育。当歌德4岁半的时候,祖母 就送给他木偶剧模型,以培养他对戏剧的兴趣。歌德的母亲对歌德更加关怀,差不多每天都给他讲故事,而且 没天天讲完就叫他先想像一下下面的情节,可能会如何发展下去。而第二天接着讲这个故事的时候,总要先问 他:“你对今天讲的情节是怎样想像的?”以便培养他的想像力。歌德从小就学许多种外语,除德语外,他对 法语、意大利语、拉丁语和希腊语都很精通。他也学习自然科学、美术、音乐歌德钢琴弹得很好,还吹得一口 好笛子。正是由于歌德童年受过这样好的多方面的培养教育,才使他有可能成为一个举世闻名的诗人。 
  当然,我们也要教会孩子合理安排时间,不要毫无节制的玩耍。如果你的孩子有这种倾向,你首先要考虑 一下,你是不是给孩子自由的空间太少,以至于一旦有机会,孩子就会加倍珍惜玩的时间,拼命想去延长它。 另外,父母也要让孩子看到,大人是怎样合理安排时间,做到有张有弛的。有了这样的渲染,孩子会很容易接 受大人的建议,自然也会模仿着去做了。总而言之,只是一味地缩短孩子玩的时间,并不一定会给孩子的学习 带来转机,关键还在于让他们学会科学地分配自己的时间,这样既可以使孩子“玩”出想象力和创造力,也会 使孩子更加珍惜时间,好好学习。         
不要对孩子施加太大的压力       
  “学习压力大”是孩子最大的烦恼,从小学一年级开始已有较大比例的学生表示感到学习压力大,而且有 这种感受的孩子随着其年级的升高而增多,重点班级和重点学校的孩子感到学习压力大的人数要高于普通班级 和普通学校。 
  正在上学的孩子觉得学习有压力是一种正常的现象,适度的学习压力是激励学生学习的重要因素,它可以 促使学生更加努力地投入学习过程,并通过不断改变和调整自己来提高学习成绩。然而,学习压力过大、学习 过于超量不但不能使孩子的学习成绩提高,而且还会使让孩子讨厌学习,甚至憎恨学习,严重的还会对孩子造 成压迫型的心理伤害:如孤独、焦虑、抑郁、恐惧、心理扭曲、甚至自杀。 
  一位初一年级的学生在给我的求救信中说:“每次考试考不好就特别的憋闷,恨不得死掉算了。谁来救救 我吧!”一位初中二年级女生因为不堪忍受学习成绩排名所带来的压力,回到家中居然服毒自杀,她的同学时 候透露说:“我们本来学习压力就很大,加上每次考试成绩一张贴出来,成绩不好的同学就很明显可以看得出 ,搞得人心情很糟糕,几乎喘不过气来。”一位即将参加高考的学生,面对高考的巨大压力,竟然两次自杀: 一次是在自己的卧室里割破自己的手腕,另一次是吃下了80多片安眠药。 
  这些事例,不禁让我想起了生活在草原上的羊群,它们虽然有被狼吃掉的危险,但它们仍然可以得到很好 地繁衍、生存,但是如果把狼和羊关在一个中间用篱笆隔开笼子里,这时尽管狼是无法吃到羊的,但羊很快就 被吓死了,因为它所承受的压力已经超出了极限。事物发展到极端,往往就会向其相反的方向转化,孩子的学 习也不例外。在应试教育和片面追求升学率的重压下,孩子们几乎喘不过气来——各种各样的课外培训、五花 八门的复习资料、名目繁多的测验考试、父母望子成龙的重托、同学之间名次的竞争、一定要上重点学校的目 标等等。为了考个高的分数、为了争取好的名次、为了进入重点学校,孩子们只好加班加点,从早晨一直学到 夜晚、一门学完了再学另外一门,连双休日也不能休息,他们很少有玩的时间,很少有玩的伙伴,很少有另外 的兴趣,只是一味地学习、学习、再学习,于是当他们感到不堪重负的时候,许多由于过度的学习压力而引发 的适应不良症状便出现了 
  下面便是一个初三女生在重压之下所发出的求助之声: 
  妈妈,我想对您说,上初三的我,学习任务愈来愈重。自从开学后,我的每一天都是一个样子。那天我像 往常一样回到家,父母就把门一锁,我的屋里除了灯的电源外,其他电源都被切断了,让我与世隔绝,连上厕 所也要通报一声。晚饭后,我本来想借用刷碗来调节一下,可立刻被父母拒绝了。如果这事发生在初中一二年 级,妈妈肯定求之不得。但现在不同了,马上面临中考,除了学习没有别的程序。此时妈妈大声斥责道:你想 玩会儿就直说,不要拿洗碗来当借口。等考不上好学校你不洗碗都不行,没准你还不配洗碗呢。 
  我的心里委屈极了。但我没有哭出来,我的泪要等到胜利后再流。 
  这个孩子在面临中考,自身的压力其实已经很大了,于是希望做一些家务来调节一下,可是粗心的母亲却 一点也不理解,反而斥责自己的孩子贪玩。孩子是多么的委屈啊。我们做父母的在督促孩子学习的同时,一定 要了解孩子的心理状况,帮助孩子经常解除压力,让孩子活得轻轻松松,绝不能让过重的压力压垮了我们的孩 子。 
  许多孩子对压力的反应是独自面对,把它藏起来。如果你的孩子以前话挺多,突然变得深沉起来,那他一 定是遇到了问题,你应该设法帮助他,多与孩子谈话、交流、沟通,让孩子说出感到紧张不安、苦恼、产生压 力的原因,这有利于孩子化解压力,也有利于你去帮助孩子化解压力。 
  医学专家认为持续过强的压力对孩子是一种沉重的精神负担,容易引起孩子的心理障碍。 
  但许多家长却认为,越是学习成绩不好的孩子,就越应该给他压力。考试、排名次都是为了刺激孩子的上 进心,学习压力将迫使他们树立远大的目标,向更高的层次努力。可实际情况怎样呢?根据调查和测试表明, 学习成绩的好坏与压力的大小在一定范围内成负比例。有些时候给孩子太多的压力反而会事与愿违。 
  事实表明,如果一个孩子所承受的学习压力过大,其情绪就会随着考试成绩的好坏而上下剧烈地起伏波动 ,他们常常会因一点小小的胜利而沾沾自喜,也会因为一次小小的考试失利而情绪受挫。另外,有的孩子考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