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鸟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004-食疗本草 >

第3部分

004-食疗本草-第3部分

小说: 004-食疗本草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三)又,干皮一斤,捣为末,蜜为丸。每食前酒下三十丸,治下焦冷气。〔嘉〕 
(四)又,取陈皮一斤,和杏仁五两,去皮尖熬,加少蜜为丸。每日食前饮下三十丸, 
下腹脏间虚冷气。香港脚冲心,心下结硬,悉主之。〔嘉〕 

卷上

内容:味酸,不能食。可以起盘。〔心〕 

卷上
橙〈温〉
内容:(一)去恶心,胃风∶取其皮和盐贮之。〔证〕 
(二)又,瓤∶去恶气。和盐蜜细细食之。〔证〕 

卷上
干枣〈温〉
内容:(一)主补津液,养脾气,强志。三年陈者核中仁∶主恶气、卒疰忤。〔心·嘉〕 
(二)又,疗耳聋、鼻塞,不闻音声、香臭者∶取大枣十五枚,去皮核;蓖麻子三百颗, 
去皮。二味和捣,绵裹塞耳鼻。日一度易,三十余日闻声及香臭。先治耳,后治鼻,不可并 
塞之。〔嘉〕 
(三)又方,巴豆十粒,去壳生用。松脂同捣,绵裹塞耳。〔嘉〕 
(四)又云,洗心腹邪气,和百药毒。通九窍,补不足气。〔嘉〕 
(五)生者食之过多,令人腹胀。蒸煮食之,补肠胃,肥中益气。第一青州,次蒲州者 
好。诸处不堪入药。〔心·嘉〕 
(六)小儿患秋痢,与虫枣食,良。〔嘉〕 
(七)枣和桂心、白瓜仁、松树皮为丸,久服香身,并衣亦香。〔证〕 

卷上
软枣〈平〉
内容:多食动风,令人病冷气,发咳嗽。〔卷·证〕 

卷上
蒲桃(葡萄)〈平〉
内容:(一)上益脏气,强志,疗肠间宿水,调中。〔卷·心〕 
(二)按经∶不问土地,但取藤,收之酿酒,皆得美好。〔卷·嘉〕 
(三)其子不宜多食,令人心卒烦闷,犹如火燎。亦发黄病。凡热疾后不可食之。眼暗、 
骨热,久成麻疖病。〔卷·心·嘉〕 
(四)又方,其根可煮取浓汁饮之,(止)呕哕及霍乱后恶心。〔卷·嘉〕 
(五)又方,女人有娠,往往子上冲心。细细饮之即止。其子便下,胎安好。〔卷·嘉〕 

卷上
栗子
内容:(一)生食治腰脚。蒸炒食之,令气拥,患风水气不宜食。〔嘉〕 
(二)又,树皮∶主瘅疮毒。〔嘉〕 
(三)谨按∶宜日中曝干,食即下气、补益。不尔犹有木气,不补益。就中吴栗大,无 
味,不如北栗也。其上薄皮,研,和蜜涂面,展皱。〔嘉〕 
(四)又,壳∶煮汁饮之,止反胃、消渴。〔嘉〕 
(五)今有所食生栗,可于热灰中煨之,令才汗出,即啖之,甚破气。不得使通熟,熟 
即拥气。生即发气。故火煨杀其木气耳。〔心·嘉〕 

卷上
覆盆子〈平〉
内容:上主益气轻身,令人发不白。其味甜、酸。五月麦田中得者良。采其子于烈日中晒之, 
若天雨即烂,不堪收也。江东十月有悬钩子,稍小,异形。气味一同。然北地无悬钩子,南 
方无覆盆子,盖土地殊也。虽两种则不是两种之物,其功用亦相似。〔卷·嘉〕 

卷上
芰实(菱实)〈平〉
内容:(一)上主治安中焦,补脏腑气,令人不饥。仙家亦蒸熟曝干作末,和蜜食之休粮。〔卷 
·嘉〕 
(二)凡水中之果,此物最发冷气,不能治众疾。(令人脏冷),损阴,令玉茎消衰。〔卷 
·心·嘉·证〕 
(三)(可少食。多食)令人或腹胀者,以姜、酒一盏,饮即消。含吴茱萸子咽其液亦 
消。〔卷·嘉·证〕 

卷上
鸡头子(芡实)〈寒〉
内容:(一)主温,治风痹,腰脊强直,膝痛。补中焦,益精,强志意,耳目聪明。作粉食之, 
甚好。此是长生之药。与莲实同食,令小儿不(能)长大,故知长服当亦驻年。〔卷·心·嘉 
〕 
(二)生食动风冷气。可取蒸,于烈日中曝之,其皮壳自开。 却皮,取人食,甚美。 
可候皮开,于臼中舂取末。〔卷·心·嘉〕 

卷上
梅实(乌梅)
内容:(一)食之除闷,安神。乌梅多食损齿。〔心·嘉〕 
(二)又,刺在肉中,嚼白梅封之,刺即出。〔嘉〕 
(三)又,大便不通,气奔欲死∶以乌梅十颗置汤中,须臾 去核,杵为丸,如枣大。 
内下部,少时即通。〔嘉〕 
(四)谨按∶擘破水渍,以少蜜相和,止渴、霍乱心腹不安及痢赤。治疟方多用之。〔 
嘉〕 

卷上
木瓜〈温〉
内容:(一)上主治霍乱(呕 ),涩痹风气。〔卷·证〕 
(二)又,顽痹人若吐逆下(利),病转筋不止者,(煮汁饮之甚食)。〔卷·证〕 
(三)脚膝筋急痛,煮木瓜令烂,研作浆粥样,用裹痛处。冷即易,一宿三五度,热裹 
便瘥。煮木瓜时,入一半酒同煮之。〔证〕 
(四)(谨按)∶枝叶煮之饮,亦(治霍乱),去风气,消痰。每欲霍乱时,但呼其名字。 
亦不可多食,损齿(及骨)。〔卷·嘉〕 
(五)又,脐下绞痛,可以木瓜一片,桑叶七枚炙,大枣三个中破,以水二大升,煮取 
半大升,顿服之即(瘥)。〔卷·嘉〕 

卷上
楂子〈平〉
内容:上多食损齿及损筋。唯治霍乱转筋,煮汁饮之。与木瓜功相似,而小者不如也。昔孔安 
国不识,而谓(梨)之不藏(者)。今验其形小,况相似。江南将为果子,顿食之。其酸涩 
也,亦无所益。俗呼为 梨也。〔卷·嘉〕 

卷上
柿〈寒〉
内容:(一)主通鼻、耳气,补虚劳不足。〔心·嘉〕 
(二)谨按∶干柿,浓肠胃,温中,健脾胃气,消宿血。〔心·嘉〕 
(三)又,红柿∶补气,续经脉气。〔嘉〕 
(四)又, 柿∶涩下焦,健脾胃气,消宿血。作饼及糕,与小儿食,治秋痢。〔嘉〕 
(五)又,研柿,先煮粥欲熟,即下柿。更三两沸,与小儿饱食,并奶母吃亦良。〔嘉〕 
(六)又,干柿二斤,酥一斤,蜜半升。先和酥、蜜,铛中消之。下柿,煎十数沸,不 
津器贮之。每日空腹服三五枚。疗男子、女人脾虚、腹肚薄,食不消化。面上黑点,久服甚良。〔嘉〕 

卷上
芋〈平〉
内容:(一)上主宽缓肠胃,去死肌,令脂肉悦泽。〔卷·心〕 
(二)白净者无味,紫色者良,破气。煮汁饮之止渴。十月已后收之,曝干。冬蒸服则 
不发病,余外不可服。〔卷·嘉〕 
(三)又,和(鲫鱼、鲤)鱼煮为羹,甚下气,补中焦(良。久食),令人虚,无气力。 
此物但先肥而已。〔卷·嘉〕 
(四)又,煮生芋汁,可洗垢腻衣,能洁白(如玉)。〔卷·嘉〕 
(五)又,煮汁浴之,去身上浮气。浴了,慎风半日许。〔证·嘉〕 

卷上
茨(乌芋、荸荠)〈冷〉
内容:下丹石,消风毒,除胸中实热气。可作粉食。明耳目,止渴,消疸黄。若先有冷气,不 
可食。令人腹胀气满。小儿秋食,脐下当痛。〔嘉〕 

卷上
茨菰(慈姑)
内容:(一)主消渴,下石淋。不可多食。吴人好啖之,令人患脚。〔心·嘉〕 
(二)又,发香港脚,瘫缓风。损齿,紫黑色。令人失颜色,皮肉干燥。卒食之,令人呕 
水。〔心·嘉〕 

卷上
枇杷〈温〉
内容:(一)利五脏,久食亦发热黄。〔心·嘉〕 
(二)子∶食之润肺,热上焦。若和热炙肉及热面食之,令人患热毒黄病。〔心·嘉〕 
(三)(叶)∶卒呕 不止、不欲食。〔证〕 
(四)又,煮汁饮之,止渴。偏理肺及肺风疮、胸面上疮。〔证〕 

卷上
荔枝〈微温〉
内容:食之通神益智,健气及颜色,多食则发热。〔证〕 

卷上
柑子(乳柑子)〈寒〉
内容:(一)堪食之,其皮不任药用。初未霜时,亦酸。及得霜后,方即甜美。故名之曰甘。 
〔心·证〕 
(二)利肠胃热毒,下丹石,(止暴)渴。食多令人肺燥,冷中,发流癖病也。〔心·证 
〕 

卷上
甘蔗
内容:主补气,兼下气。不可共酒食,发痰。〔证〕 

卷上
石蜜(乳糖)〈寒〉
内容:(一)上心腹胀热,口干渴。波斯者良。注少许于目中,除去热膜,明目。蜀川者为次。 
今东吴亦有,并不如波斯。此皆是煎甘蔗汁及牛乳汁,煎则细臼耳。〔卷·嘉〕 
(二)又,和枣肉及巨胜人作末为丸,每食后含一丸如李核大,咽之津,润肺气,助五 
脏津。〔卷·嘉〕 

卷上
沙糖〈寒〉
内容:(一)上功体与石蜜同也。多食令人心痛。养三虫,消肌肉,损牙齿,发疳 。不可多 
服之。〔卷·嘉·证〕 
(二)又,不可与鲫鱼同食,成疳虫。〔卷·嘉〕 
(三)又,不与葵同食,生流 。〔嘉〕 
(四)又,不可共笋食之,(使)笋不消,成症病心腹痛。(身)重不能行履。〔卷·嘉〕 

卷上
桃人(仁)〈温〉
内容:(一)杀三虫,止心痛。〔嘉〕 
(二)又,女人阴中生疮,如虫咬、疼痛者,可生捣叶,绵裹内阴中,日三、四易,瘥。 
亦煮汁洗之。今案∶煮皮洗之良。〔心·嘉〕 
(三)又,三月三日收花晒干,杵末,以水服二钱匕。小儿半钱,治心腹痛。〔嘉〕 
(四)又,秃疮∶收未开花阴干,与桑椹赤者,等分作末,以猪脂和。先用灰汁洗去疮 
痂,即涂药。〔嘉〕 
(五)又云,桃能发诸丹石,不可食之。生者尤损人。〔心·嘉〕 
(六)又,白毛∶主恶鬼邪气。胶亦然。〔嘉〕 
(七)又,桃符及奴∶主精魅邪气。符,煮汁饮之。奴者,丸、散服之。〔嘉〕 
(八)桃人∶每夜嚼一颗,和蜜涂手、面良。〔嘉〕 

卷上
樱桃〈热〉
内容:(一)益气,多食无损。〔嘉〕 
(二)又云,此名“樱”,非桃也。不可多食,令人发暗风。〔嘉〕 
(三)温。多食有所损。令人好颜色,美志。此名“樱桃”,俗名“李桃”,亦名“ 
奈桃”者是也。甚补中益气,主水谷痢,止泄精。〔证〕 
(四)东行根∶疗寸白、蛔虫。〔嘉·证〕 

卷上
杏〈热〉
内容:(一)主咳逆上气,金创,惊痫,心下烦热,风(气)头痛。〔心·证〕 
(二)面 者,取人去皮,捣和鸡子白。夜卧涂面,明早以暖清酒洗之。〔嘉〕 
(三)人患卒 ,取杏人三分,去皮尖熬,(捣作脂。)别杵桂(心)一分,和如泥。取 
李核大,绵裹含,细细咽之,日五夜三。〔心·嘉〕 
(四)谨按∶心腹中结伏气∶杏仁、橘皮、桂心、诃梨勒皮为丸,空心服三十丸,无忌。 
〔嘉〕 
(五)又,烧令烟尽,去皮,以乱发裹之,咬于所患齿下,其痛便止。熏诸虫出,并去 
风便瘥。重者不过再服。〔证〕 
(六)又,烧令烟尽,研如泥,绵裹内女人阴中,治虫疽。〔嘉〕 

卷上
石榴〈温〉
内容:(一)实∶主谷利、泄精。〔心〕 
(二)(东行根∶疗)疣虫白虫。〔卷〕 
(三)按经∶久食损齿令黑。其皮炙令黄,捣为末,和枣肉为丸,(空腹)日服三十丸, 
后以饭押,(日二服)。断赤白痢。〔卷·心·嘉〕 
(四)又,久患赤白痢,肠肚绞痛∶以醋石榴一个,捣令碎,布绞取汁,空腹顿服之立 
止。〔卷·嘉〕 
(五)又,其花叶阴干,捣为末,和铁丹服之。一年白发尽黑,益面红色。仙家重此, 
不尽书其方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