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鸟电子书 > 经管其他电子书 > 生命的学问 作者:牟宗三 >

第27部分

生命的学问 作者:牟宗三-第27部分

小说: 生命的学问 作者:牟宗三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薄[‘形亦就是“盡氣”。惟拢说谋M氣是在“盡性”中貫通著的,所以形而下的“形氣”是在心氣天理的通透中涵融育化而不落於純粹的 “物氣”。惟因通徹到邸味憩F著超越理想,所以才是綜合地盡理的,亦可曰理性的盡氣之綜合。而天才境界則是在“綜合的盡氣之精神”下完成。惟天才為能盡 氣。而天才的盡氣是不自覺的,亦未通過盡性之貫徹的。若不是天才,則只是墮落乾枯,陰私邪僻,純成為物氣,而不能說是“盡氣”。天才能盡氣,這是他的天資 高,生命充沛,所以雖未通過盡性之貫徹,亦有暗合於道處。這就是朱子所說的漢唐。所以唯天才為能盡氣,唯盡氣者如能接受理想。他的生命充沛不滯,常常能接 受善言而客觀化其生命,這就是他的暗合於道處。這種“天才的盡氣”亦是一種綜合。因為由於他的生命洋溢,而未經過抽象的分解破裂,所以是一種藝術性的性 格。這種綜合,亦可叫它是天才的盡氣之綜合。這種精神,不獨表現在政治上的英雄豪傑身上,凡有藝術天才的皆可說是“綜合地盡氣的”。 

   西方的宗教,在耶穌那種偏至的超越精神下完成,是未通徹著邸伪M性而表現超越理想的。所以他的偏至的超越精神實即是一種“分解的盡理之精神”。在這種精 神下,成立了隔離的宗教,因為是偏至的,隔離的,所以敵對性強。這是本伲先绱耍也槐卣f因教會而產生的那些教條,因教條而產生的那些愚蠢慘酷的事件。但 是宗教究竟是人類正面積極精神之一。西方經過了近代精神,雖說社會文化上逐步向下趨,忘掉了神,忘掉了中世紀的超越理想,但就基督教本身說,卻謙虛多了, 軟化多了。這種謙虛軟化,一方也許是宗教精神之不足,甚至是墮落,然一方也正可以由此而向邸伪M性的天人貫徹方面趨,由此而重振其宗教精神,予以新的轉形 發展。(黑格爾的《歷史哲學》正是從歷史發展上證明神之實現於俗世,而表示這個趨勢。西方的宗教家不應再固執他的老形態。如是,這個世界方可有辦法。)唐 君毅先生講宗教意識之發展,表明最高的發展及形態必須發展至“包含對拢t豪傑個人祖先民族祖先之崇拜皈依之宗教意識”。他說: 

在 一般之宗教意識中恆只信一惟一之神,或惟一之先知先覺,如耶穌、釋迦、摩罕默德等。此種宗教意識中,恆以為吾人不當更有視拢t豪傑祖先如神而崇拜頂禮之之 宗教意識。然吾人則以為真正最高無上之宗教意識,乃當包含視拢t豪傑祖先等如神之宗教意識者。蓋順吾人前之所言,吾人既言最高之宗教意識中所信之神或基督 佛菩薩為必然以擔負人類之苦罪為己任者。此即同於謂:神或基督佛菩薩皆為能自忘其為神,自超拔其同一於神或超越的我之境界,而下同於眾生或人以為眾生去苦 罪者。若然,則人類中之拢t豪傑之能實際作去人類苦罪之事者,即可能為忘其為神之化身而成人者。其成人乃所以擔負眾生之苦罪,則彼正可只以去人類之苦罪為 事,因而亦兼忘使其自己復成為神之目標,遂不復有神之信仰,不復同一於神。而神之自忘其為神以化身為人,亦必化身出此種忘神之信仰之人,而唯去人間之苦罪 為事,乃真見神之偉大。若然,則順吾人宗教意識之發展,吾人不僅當崇拜皈依“信有神,求自己同一於神之宗教人格”,且當崇拜皈依不求同一於神,但只以去世 間之苦罪為事之道德人格。吾人如真信神之偉大,當信此道德人格即神之化身,吾人亦當以崇拜皈依神之態度,崇拜皈依之也。故吾人謂宗教意識發展之極致,必包 含一視拢t豪傑等道德人格如神之宗教意識,以至包含視祖先如神之宗教意識。祖先對吾人自己言,必為一道德人格。蓋祖先在其本性上莫不愛其子孫,願分擔子孫 之苦罪,則在子孫心目中,其父母祖先皆耶穌佛菩薩也。而在此視拢t豪傑祖先如神而崇拜皈依之意識中,因念彼等之精神乃一直顧念人間,無求同一於神之心,吾 人固可無超越之神之觀念之肯定。然吾人之無超越之神之觀念之肯定,不妨礙吾人之在實際上以事超越之神之態度,皈依崇拜超越之神之態度,對拢t豪傑祖先,而 視之若同於超越之神,而在其前自“自己之欲望的我”超越,自“自己之我執”解脫。由是而吾人即發展出一純粹人格之宗教。在此種人格之宗教意識之中初無超越 之神之觀念之肯定,乃由體念拢t豪傑祖先之精神之嚮往,原不求同一於神,而只以去人間之苦罪為事之故,而非覺對拢t豪傑祖先之崇拜皈依與對神之信仰之相 礙。吾人可謂一人因崇拜皈依拢t豪傑祖先,遂自覺的否認有超越之神,可成宗教上之罪過。然不自覺的否認有神,對神存而不論,而在實際上只有拢t豪傑祖先之 崇拜皈依,無對神之崇拜皈依,則非一人之宗教上之罪過,亦非其人缺乏宗教精神之證。反之,如一人只有對神之崇拜皈依,而無對拢t豪傑祖先之崇拜皈依,則為 人之宗教意識未充量發展之證,而為宗教上之罪過。由此,故吾人以為最高無上之宗教意識,應為一方有對超越之神崇拜皈依,一方有對拢t豪傑祖先之崇拜皈依 者。只有其一,而未自覺否認另一,皆不成罪過,而同為宗教精神未充量發展之證。只有其一,而自覺否認另一,皆為宗教上之罪過。由此而言,則基督教回教徒之 反對崇拜人神,與中國後代儒者之絕對反對天神者,皆同未能充量發展其宗教意識,浸至犯宗教上之罪過者。而中國先秦儒者之一方崇拜拢t祖先之人神,而一方亦 信仰天神,至少未自覺的反對天神,乃真正最高之宗教意識。(見《理想與文化》第九期一文) 

   由這一段話看來,西方基督教實當有一新的轉形發展。在由近代精神之淘濾而成的謙虛軟化之狀況下,在信仰自由(宗教意識的)之肯定下,在蘇俄之黑暗心理否 定一切下,在枺魑幕笠惠^高級的綜合發展之趨勢下,種種外緣已具備,實到重新對於宗教本伲右苑词〉臅r候。只要宗教思想家們,猶如路德之改革宗教,能 自覺地對此加以反省,則新的轉形發展必然到臨,宗教精神之重新振作亦必然到臨。唐先生這段話,就是一新形態之合理的提供。若是基督徒們仍然固執原來的形 態,故步自封,椋шP自守,則對於人類社會固然無益,即對於宗教自身亦無好處。司馬遷云:人到窮困的時候,“未嘗不呼天也,未嘗不呼父母也。”“呼天”即有 超越天神之皈依,“呼父母”即有祖先人格神之皈依。這還是就困窮的時候說,我們還可以就精神本伲f。“呼天”就含有超越理想(天神,絕對精神)之肯定,而 崇拜皈依拢t豪傑祖先,即含有人格神(絕對精神之化身,通體是一純精神之人格。)之肯定。我們之視拢t豪傑祖先是當作一個“純粹是精神”“通體是德愛”的 人格而視之,我們在他們身上只見是一心之流行,而不見有物氣。父母對於子女,子女對於父母,其間之情愛是大家所知道的,這其間洠в幸缓岭s染邪念的,這就是 “純粹是精神”的意思。至于對于拢t豪傑之崇拜,更是因為他們純粹是精神的。我們若故意貶視拢t豪傑及祖先,我們便是有邪念,首先自己已陷於罪過中。我們 若只固執耶穌而不放,攀援上帝而不捨,鄙視其他,敵對其他,則耶穌上帝亦因我們之固執攀援而成為一物,而不復是純精神,而我們之固執攀援就是結於物俊丁∥铮藭r我們本身就是陷溺于罪過。我們崇拜耶穌亦因他通體是德愛,純粹是精神,一如我們崇拜拢t豪傑及祖先。(其實耶穌也就是我們所說的拢t人格神之一。 他是“人而神”,就因為他通體是精神。於他只見有心,不見有物。而通體是精神,不必是耶穌一現實的形態。)依是,基督教以為只有一拢樱ㄒd為拢樱} 子只能是一,這種教義必須有新的改變。假若我們真了解“人而神”及“神而人”之所以,則拢涌梢允且唬嗫梢允嵌唷6覀兂绨莩降奶焐瘢瑏K不妨礙崇拜拢≠t豪傑及祖先。反之亦然。惟隔離而偏至的宗教,才以為兩相妨礙。固然,由於耶穌的偏至精神,隔離的宗教在其發展上,得到其本伲溪毩⒆猿傻木车兀蚨诮獭∫嗟糜衅浯_定的意義,但是執著一邊而妨礙其他,便是宗教精神未至于充其量,而且為宗教上之罪過。有確定意義的宗教,必須自其隔離的形態轉至綜合貫徹的形 態。“先秦儒者一方崇拜拢t祖先之人神,一方亦信仰天神,至少未自覺的反對天神。”此固為一綜合形態之最高的宗教意識,但宗教之獨立自成的確定意義,並未 在先秦儒者“綜合的盡理之精神”下完成,此所以人們以西方之隔離的宗教為標準而謂中國並無宗教,而吾人亦因此不能即以先秦儒者之綜合形態的宗教意識作為今 日所應當出現之綜合貫徹的宗教形態。然而,雖是如此,而由隔離的宗教發展而為綜合貫徹的宗教,卻必是先秦儒者由文化生命上所表現的那個綜合形態。這個形 態,從西方的隔離宗教方面說,便是發展到一個不隔離的形態。從中國文化方面說,便是先秦的綜合宗教意識發展到一個自覺完成的形態。這兩方面的協和一致,當 是人類最高的光明。這其中所應當說明的還很多,本文不必多從事於此。 

  現在我只想說明:這種綜合貫徹的宗教形態,因其變了 “隔離形態”的伲晕覀儺敯阉‘屬于“綜合的盡理之精神”下,而不應再把它搿畬儆凇胺纸獾谋M理之精神”下。這一改變,是人類的精神生命文化生命之最具 體活潑的周流貫徹溶液蕩漾。亦是備天地之美,稱神明之容,不肢解,不膠固的本來生命之復活。這樣,我們將永遠以“綜合的盡理之精神”表現超越理想,為人類 時時鼓舞浮現那貫徹通透的“超越親和力”。把“分解的盡理之精神”剔除宗教意識之外,使之不再應用(實在是糾結膠固)于宗教,而只應用于科學與民主政治, 以及社會福利之事功性的枺鳎瑔栴}性的枺鳌_@是分解的盡理之精神之恰當(如其分)的使用。在這種使用下,可以兩不相傷。宗教可以免除那種愚蠢殘酷的事 件,煩瑣不合理的教條,而人類在表現“超越親和力”的“綜合的盡理精神”之鼓舞下,科學與民主及一般社會風氣可不再有西方那個樣子的流弊,多表現一點和祥 氣。雖是分解的盡理的,卻可減殺其肢解性、僵化性、枯燥爆裂性。而在中國方面,亦必須引發出它的“分解的盡理之精神”,須知拢t境界與天才境界中所含的德 慧與藝術性,以及“綜合的盡理之精神”與“綜合的盡氣之精神”,皆不足以產生科學與民主政治,亦不是事功性的精神。我們若真參透了中國文化生命的貫通發 展,你就可以見出中國正缺少這一點。好處從這裡了解,壞處亦從這裡了解,而今日的悲慘之局亦從這裡了解。分解的盡理之精神就含著事功的精神。因為缺乏這種 精神,所以講事功者乃援用法家。須知法家並不真是事功性的精神。綜合的盡氣之精神,當能盡其氣時,便是神足漏盡的發揚(氣的),建立大帝國。當不能盡其氣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