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鸟电子书 > 经管其他电子书 > 爱恨国企 >

第6部分

爱恨国企-第6部分

小说: 爱恨国企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机构臃肿、人浮于事、推诿扯皮、效率低下。不仅如此,更重要的是许多矛盾是非总是发生在一些只打“酱油”者的身上。“无事”就要“生非”。多余的精力实在是需要渲泄,否则会憋出病来。所以,为了这些同志的身心健康,必须反对只打“酱油”,不“打醋”。
    C、企业不需要“只会提问题的人”。
    国企有两种人,一种是想干事儿的,总在千方百计地想办法干事儿;一种是不想干事儿的,总在找理由提问题不干事儿。
    我最讨厌只提问题不解决问题的人,因为我这个总经理知识有限、能力有限、精力有限。遗憾的是我们一些领导喜欢扮演什么都懂什么都会的“全能冠军”,结果是自己精力有限,既进不了球也得不了分,反而容易把下属带成偷懒耍滑的“二传手”。
    D、当“小领导”就是抓落实。
    因为只布置不落实,我们有多少工作中途流产,不了了之?你如追究责任,一些领导则会一脸坦然地说:“我给某某说了”。如此似乎就可高枕无忧、万事大吉,当领导如真这么容易,那中国13亿人恐怕都是领导,我们还可以向国外大批输送领导。
    为什么“只布置不落实”?大概是“三怕”:即怕吃苦、怕矛盾、怕露馅。因为一旦抓起落实,就要劳心费神、就要调查研究、就要触及矛盾、就要分析判断、就要提练概括、就要理出思路拿出措施,你这个领导是真功夫还是花拳绣腿?在这里没遮挡。
    当领导就是抓落实,尤其是当我们这些中小型企业的小领导。所以,“只布置不落实” 的人可能是当“大领导”的料。
    E、“强调客观的人”没法提高。
    我们企业引进德国技术时,听说人家的企业,如工作出了问题,大家都主动反思、找自己的不足。而我们恰恰相反。我们一些做管理的同志承受力极差,只要问题涉及到他,脖子也硬了,眼也直了,脸部肌肉高度备战。可谓一触即跳,老虎屁股摸不得……
    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可我们一些同志喜欢“吾日三省‘他’身”,喜欢强调客观推卸责任,这样的人没法提高,这样的企业也没希望。
   十八条生存原则“背后话”
   十八条生存原则“背后话”
    1、用户给我们吃穿,欺骗用户就是毁灭自己。千万不要忘记工资是用户给我们的。
    背后话:在企业几乎瘫痪,发不了工资时,有职工讲:“文革时我们停产都能发工资。”还有职工问:“能不能再贷点款发工资?”看来很有必要弄清这工资到底是谁给我们的。至于欺骗用户,一个最突出的表现就是不能按时交货,这已是我们这个老国企见怪不怪的“家常便饭”。订单可以接,货款可以收,但什么时间交货却无人再去“认真”。按时交货,言而有信,这是做企业的底线准则。可我们却今天推明天,明天推后天,一副骗子的嘴脸,怎能不自我毁灭。
    2、当个人利益与公司利益发生冲突时,无论任何人,你必须让步,因为公司利益高于一切。如果没有公司,个人利益就无从谈起。
    背后话:是不是自认为贡献大、成绩大、本事大的人,其个人利益与公司利益往往就容易发生冲突?我只想提醒大家:公司是大家赖以生存的“家”,如果这个“家”不存在了,我们任何人的利益都无从谈起。伊索寓言里说的好:“有人想得到更多的东西,把现有的也失去了。”
    3、谁也离不了,离了谁也行。珍爱每一位员工,这是团队的责任。但绝不允许任何人与团队“叫板”。离了谁也行,这是团队的尊严。
    背后话:谁来维护这个团队的尊严?我这个总经理责无旁贷。凡出现个人垄断:“离了我就不行”,其最后的结局多是“害人害己”,团队与个人两败俱伤。如果我们真正爱护人才,让其有成就感的同时,一定要遏制其个人主义的膨胀。预防“叫板”者出现的措施就是设AB 角,这绝不是信任与不信任的问题,这是企业能否持续发展、团队利益能否得到保证的一种责任。
    4、要么适应,要么走人。无论年龄大小,资历深浅,只要在岗工作,就要不断适应。
    背后话:我们国企不少人患的是市场经济“不适应”症。大家爱看赵忠祥主持的“动物世界 ”,大家会讲达尔文的“物竞天择,适者生存”,可轮到自己要去适应,却如此艰难。我不知道国企人的“不适应”症是否已成为一种“国企性格”,如果是的话,那可就麻烦了,因为有句老话:“江山易改,本性难移”。
    5、不要解释要结果。没有谁去关心理解你在过程中付出了多少,而只看结果,这就是市场竞争的残酷性。
    背后话:没有完成任务者,却要滔滔不绝地汇报过程中的种种困难与努力,在这滔滔不绝的解释中,汇报者会心安理得,听汇报者则会开始理解、开始原谅、开始同情、开始被感动,至于结果成败再也无人问津。可市场的残酷性就是对失败者的过程不屑一顾、嗤之以鼻―― 胜者王,败者寇。
    6、能把复杂的事情“简单化”,这是一个人能力的体现。管理者更应如此。
    背后话:我们有些人的“功能”在于把简单的事情复杂化,开会讲话、写东西布置工作喜欢 “穿靴戴帽”,像吃包子咬了半天不见馅。我主张:能电话里说就不见面,能站着说就不要坐,能不开会应最好不开,能嘴说就最好不动笔。我最讨厌动不动就写报告、动不动就批报告,动不动就出红头文件。我说我这个总经理只会写三个字:准报销。复杂往往来自于复杂的思维方式,将帅“复杂”,累死三军。
    7、中层以上管理者是企业最高管理者的“助手”,是管理的延伸。要扪心自问:“我到底管理了什么?能不能起到预防与创新这两大作用?”
    背后话:此条在民营企业或外资企业里可能就是废话,但在国企里,大家都是主人,尤其领导都是上级红头文件任命的,所以大家很容易搞不清自己的“角色”,所以有必要提醒。
    8、在我们公司的“词典”里,应取消“抓紧点”;应取消“差不多”;应取消“尽量”;应取消“没办法”。
    背后话:说到此条,我立即能“对号入座”,能想到“抓紧点”就是某某某,“没办法”就是某某某……这些已不仅是某某某的口头语;而是我们一些国企人观念、作风、状态的典型表现。
    9、你若要企业对你负责,那么你首先要对自己的工作负责。
    背后话:美国一位总统在其就职演说中说道:“不要问你的国家能为你做些什么,而要问你们能为国家做些什么。”我们国企里的人几乎个个都是“苦大仇深”,说起来好像都是企业欠了他太多,而很少有人反思:我究竟为企业做了些什么?
    10、沟通能消除思想障碍。你若要工作快乐,你若要事业成功,就要学会沟通。
    背后话:如果说目前我们这个团队还有一定的凝聚力,那是我们能够及时沟通、有效沟通的结果。作为总经理,我有一个很重要的管理内容就是管理人的情绪,就是察言观色看“表情 ”。要想没有大的矛盾,要想没有大的隔阂,就要每天小的矛盾不断。
    11、公司需要能解决问题的“实干家”,不需要只说不干的“评论家”,爱拨弄是非与爱拉 “小山头”的人是毁灭公司的“隐患”。
    背后话:去掉一个最高分,去掉一个最低分,最后得分。。。。。。我们国企里除了有着这么一些眼高手低、只说不练的“评委”,还有着一些“想象力”丰富、能“举一反三”、能拨弄是非的人,再就是拉“小山头”、搞自己的“圈子”,你只要碰着“圈子”中的某一位,立即让你领教什么叫“团结就是力量”。以往太多国企惨败的教训告诉我们:以上问题不根治,其它全是扯淡。
    12、我们以往太多的失败在于忽略“细节”。细节往往决定命运,无论做人还是做产品,天地之分在于细节。
    背后话:有些领导喜欢说:“我从不过问细节,而只抓大事”,这无非是在标榜其有能力。我不知道企业以外的领导怎么做?我只知道做我们这样中小型企业的领导,必须有很强的“ 细节”意识,因为在企业里,我们每个人的细节都将影响最终结果。千里之堤,毁于蚁穴。一指之疾,可溃数尺之躯。
    13、企业的本质是艰辛与残酷,你身在企业就应有充分的思想准备。如果我们已别无选择,就应死心蹋地为企业尽力。
    背后话:企业是什么?我们并没有足够的认识与充分的思想准备。在“工人阶级领导一切” 的年代,企业与机关没有什么区别,那时许多人愿意到企业,像我们这个老国企里就有不少的“干部子弟”。时过境迁,我们这些已别无选择的“国企人”如果不能重新真正认识企业,那实在是一种悲哀。也许,在我们一些人的眼里,机床电器厂可能就是“机床电器局”或 “机床电器委”。。。。。。
    14、状态大于能力。上级状态决定下级状态。公司生存需要全身心投入、百折不挠、是非分明、嫉恶如仇的状态。
    背后话:有的人能力强、本事大、学历高,但状态不行,反而影响他人、“污染”氛围,只要我当总经理,宁可用有状态的“笨人”,也绝不用无状态的“能人”。
    15、想干事的人总在想办法去干事,不想干事的人总在找理由不干事。
    背后话:国企里有这么两种人,我当总经理的责任就是“赶走”第二种人。
    16、管理就是没完没了地碰撞与“斗争”,创新就是不断地自我否定,找差距。只有总是对自己不满意,才能最终换来用户的满意。
    背后话:现在大家喜欢讲:市场残酷。那么市场的残酷怎样才能在企业里体现出来?我认为,市场的残酷必须通过管理的“残酷”来体现,也就是我们要通过不断地碰撞与“斗争”,不断地否定自我来体验市场的残酷,而不是等企业破了产、大家丢了“饭碗”再去体验残酷、再去仰天长叹。因此,我们要求中层以上人员首先要有经受“碰撞”的承受能力。
    17、只有做别人不愿做的事,只有做别人做不了的事,才能有我们的立足之地。
    背后话:现在大家都在讲:企业要有自己的核心竞争力。如果此条我们能够做到,那就是我们的核心竞争力。
    18、只要我们“认真”去做每一件事,即使最终失败也无怨无悔。
    背后话:作为总经理,我始终怕企业搞不好,始终怕哪天工资都发不了,如果我应该给自己留条“后路”的话,那就是“认真”。我多次对班子成员讲;只要我们“认真”了,即使失败,职工也会原谅你,也会闪出一条道来让你走出这个大门。如果我们压根儿就不“认真”,一旦失败,那我们可能就要从职工的裤档底下爬出去。。。。。。
   第五部分:激情管理
   英雄情结
    许多人问我:是什么支持着你这样为国企卖命?我常无言以对,或常戏言:死要面子活受罪,因为我从未考虑过这个问题。
    可问的人多了,我也就不由的去想,想来想去,我想:大概、也许、可能是一种英雄情结在支持着我吧。为什么如此废话?因为这样解释,我又很不自信。
    我自小崇拜英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