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鸟电子书 > 经管其他电子书 > 我是这样当上总裁的 >

第6部分

我是这样当上总裁的-第6部分

小说: 我是这样当上总裁的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正如传闻所言,我深切地感受到了街道以及大学散发出来的美国东部特有的一种排他性。放眼望去,到处都是满脸威严的高大白人,很难看到亚洲人和黑人。尤其是当我和他们说话时,也许对方并不是故意的,我听不懂他们说什么,他们也不明白我在说什么,如此几次后就感觉对方的表情充满蔑视。我有过因公出差到美国西海岸经历,但哈佛的气氛与西海岸完全不同,你能感觉到当地人的敌意。
  我边欣赏着校园的景色,边向学生宿舍走去。学生宿舍的红瓦上爬满青藤,是有着几百年历史的古老建筑。我一走进分给自己的屋子,就看到到处残留的历代人住过的痕迹,门上和柱子上布满了用小刀刻下的不知是留言还是签名的各国文字。看着那些色彩浓厚的历史残留,我这个新入住者心情不由沉重起来。
   电子书 分享网站

我是这样当上总裁的(13)
第一天,我在那样的状态下去ESL上课,结果受到了更大的打击。老师的英语我几乎完全听不懂,虽说通过阅读课文和写作能多少明白一点,但关键的话却没有听懂。在此之前,我从来都没有这么强烈地觉得自己英语的拙劣。
  在所有日本同学中,我的英语水平最差。大家都是日本人,但19人中像我这样是初次在国外生活的却只有两三个,并且这两三个人也都是归国派的子女或有留学经验和派驻国外经验,他们都对英语完全运用自如。并且,我与他们在经济、管理和文化方面没有共同话题,无法沟通。我一直被封闭在技术人员的狭窄领域中,这恐怕是我第一次真正地用宽广的视野看待事物。我看着周围的人,心想若是其中有人留级的话,肯定有我一个。
  总之,别说与当地人交流了,我连与日本同学交流都很困难。比如说,有新技术出现的话,我花一个星期的时间深入学习就能掌握了,而语言能力的提高和“视野”的拓展却不是通过短期努力就能做到的,真是想努力也使不上劲儿。到美国还没几天,我就已经陷入郁闷沮丧之中无法自拔。
  把自己关在充满霉臭的宿舍里,我后悔不已:“都30出头了,想学好英语也没办法了,不是吗?”“哈佛要求太严格了,也许还是麻省理工比较适合我吧。”就这样,我沉浸在回忆过去和独处带来的安慰里,一个人去能讲日语的日本餐厅里吃饭,频频夜夜买醉。
  我就这样这种自暴自弃地生活着,时间飞快地过去了。很快就要到9月,开始正式上课了。进入8月下旬时,郁郁寡欢的我终于觉悟了。机不可失,时不再来,我没有理由还没开始战斗就裹足不前,这样做,不但对不起出大力培养我的松下电器和支持我留学的家人,也对不起被我拿了名额而不能进入哈佛的人。能不能顺利毕业现在虽然还没有把握,但我决定这两年间要在哈佛发奋读书了。为了开学以后不用花时间购物,我买了足够一年用的衣服、洗发剂和牙刷等日用品,终于在新学期即将开始前进入了战斗状态。
  哈佛商学院残酷的授课
  “作为经营者如何作判断?”
  哈佛商学院的课程包括市场营销、会计、财务、展览、团队机构和生产等等,所有的课程都是用“案例教学”进行,这也是哈佛的一大特色。
  案例教学这种教学方式,就是把企业或者公共机构在实际生活中所面临的问题作为事例,在课堂上就这些问题或课题的解决方法进行讨论,并找出关键问题。
  一开始,每个案例都会给你20到60页的一叠厚厚的资料,上面详细记载着问题出现时的宏观经济环境和行业动向,以及该企业的团队结构图、财务状况、产品种类、成本结构等作为解决问题参考的相关信息。把这些材料全部看一遍至少也要花2个小时,看完以后,就要针对“若你是企业的管理者,将如何分析这个经营环境呢?”的问题,找出自己的解决方案。
  每次上课,都要求学生提前预习案例的内容,了解与该案例相关的理论并准备好应对老师的提问。“课堂是用来辩论的,不是用来讲课的。”这个理念在这里得到了彻底的体现。因此,老师几乎不发表自己的看法,一上课就依次点名,被点中的学生有一分钟的时间陈述自己对问题的整体意见。一次课80分钟,每次都要有50多个学生发言。而每个问题都没有唯一的正确答案,只要能证明有道理就行,有自己的独特见解,或者看法虽然错误但论证过程具有建设性的都能得到老师的认可.反之,逻辑混乱的发言和没有原创性的看法则是通不过的。
  这种案例教学与老师拿着教科书讲课完全不同,实际上是一种模拟体验,让学生置身于鲜活的商业现场,如同企业的管理层会议,出席者各抒己见,互相辩论。这种教学方式是哈佛首创,现在已经扩展到了全世界的商学院和大学。因为现实中的事例都有着很强的特殊性,所以学习“实际经营”的方法很难普遍适用,因此,案例教学是全世界公认的最佳方式。
  

我是这样当上总裁的(14)
把市场营销和财务等课程算在一起,一个学生每周大概要学习13个案例。案例研究时不预习就没法参与讨论,每天的预习时间自然就很长了,“哈佛商学院非常辛苦”就是指的这个。
  值得一提的是,哈佛商学院保存的上千个案例,是在全世界众多企业的协助下完成的。当然,暴露企业的真名,把当初管理者作决定的相关材料提供给学校作教材,企业对此也是相当抵触的,但在美国,考虑到随之而来的宣传效果,还是有很多企业抱着理解的心态积极配合。另一方面,日本企业不愿意泄露自身的技术资源,可说对这样的调查是不配合,我留学的时候虽然日本经济处于上升阶段,课堂上关于日本企业的案例却是少之又少。
  被列入不及格者的候选名单
  正如开学前我所担心的那样,我的成绩一直保持低空飞行状态。
  商学院的一年级学生中,90人一班,9个班大概800人。从一年级升二年级时,其中大概有十分之一成绩不好的学生不合格,要受退学处分。对英语不好的日本人来说,平均有十分之二的人要退学,多的年份甚至有一半的人不合格。
  各科成绩由课堂发表和笔试决定,各占一半分。笔试是可以带字典的,并且每堂考试4个小时,时间上绰绰有余,几乎拉不开什么差距。也就是说,能不能顺利升入二年级,关键就看课堂发言是否优秀。
  同一个课程连续两周不发言是黄牌,三周的话就红牌了,因此,一上课,大家都争相把手举得高高的。一个班90个人,经常出现60个人同时举手的情况,与日本大学单向教学的状态完全不同。并且,越到后半堂课,发言就越要精辟,不然就很难得到教授的好评,也就是说能不能在前半堂课发言是胜负所在。竞争方式各种各样,有的人在教室占据好位子,有的穿着奇装异服,有的频繁地向老师提问,总之是想方设法加深老师对自己的印象。
  那时候,我的英语听力太差,老师什么时候才能点到我是个大问题。老师说了什么,周围同学的发言是什么内容我也听不懂,最丢脸的是,就连上课讲到哪了我也不太明白。
  以前,我在一本杂志上看过一幅名为“苍蝇眼中的世界”的图片。苍蝇的视野与人相比,非常狭窄,看眼前的事物非常模糊。当时我的处境,正是这样一种状态。周围的人在讨论什么话题只能等人家说完以后,再往回推想,虽然也跟别人一样举着手,但连把握发言时机的自信也没有。
  由于评分是相对的,所有同学都是自己的对手,一旦有人给老师拍马屁,周围就会抗议声四起。尤其是像我,简直成了众矢之的,别人看我的目光愈加挑剔了。就算我豁出去发言,经常不是被别人鄙视,就是嘲笑声四起。
  当然,老师也要接受学生的评分,评分过低的话就会被解职。像我这样跟不上课程进度的学生,在上课时没法跟上老师和其他人的步伐,更无法融入课堂气氛。因此,老师必须在下课前把每个人的发言都记录在电脑上,保存下来,这样一来,不及格的学生就没有证据投诉说“评分不公正”了。所以,学生一般都会定期拜访老师,看一看自己目前的分数和在班上的位置。我也频频拜访老师,遗憾的是,就算和老师面对面地交谈我也听不懂他说什么。
  一直维持着这样的状态,我有自知之明,知道自己的分数肯定很糟糕。期中考试后,有不及格倾向的学生都会收到一封邮件,里面写着“再这样下去,就要退学了”。当然,我也收到了这样的信。不过,已经没有烦恼的时间了,每天上课都是竞争,只要某一次课上状况有所改善,我就会付出更大的努力去预习。
  脱离困境的斗争
  每天起早摸黑地预习
  我每天的生活都是围着预习案例团团转。
  光阅读一个案例就需要2个小时,再加上准备答案也要差不多2个小时,总共至少要花4个小时,如果案例有些麻烦的话5、6个小时也是常事。因此,每天学3个案例,前一天无论如何也得花上12个小时来准备。掌握了要领的学生也许不要花这么多时间,可对我来说,12个小时却还不够。
   txt小说上传分享

我是这样当上总裁的(15)
下午3点左右下课后,我就立即赶回宿舍,然后就一直预习到深夜。
  学到几点不是由你的瞌睡程度决定的,哈佛课程开始以后,我就逐渐陷入了睡眠不足状态。但是,前一天睡得太少的话,第二天上课时头脑不灵光,好不容易预习好了也没法作出精彩发言。因此,我结合预习的进度以及第二天头脑的清醒程度调整休息时间,决定每天凌晨3、4点入睡,早上8点起床,天天如此。不到一个小时的午休时间也要好好利用,我一般都是把下午饿着肚子上课的后果和睡眠不足的后果加以比较,才能决定到底是“吃”呢,还是“睡”。就算如此用心计算,上课前也还是免不了瞌睡难当,这个时候,我就只好用手猛敲自己的头来保持清醒。
  这样的感觉,没有亲身经历是体会不到的。这样说吧,每个人也许都有这样的经验,离考试结束只有5分钟了,可试题还没答完,由于过分焦虑,脑内的肾上激素分泌就会增多,反而有一种异常清醒的感觉。我的感觉就是不断持续这种异常清醒,这样说大家就容易理解了。周一到周五我都是在这种精神极度紧绷的状态下度过的,而周末除了案例以外,还有别的家庭作业,从早到晚都是忙着学习,偶尔有一点时间剩余的话,就预习下个礼拜的案例。于是,很快周一又到了,就这样日复一日。
  我的朋友都是一到周五晚上就放下作业了,要么去大学以外的地方玩,要么去同学屋里开派对。但是,我的派对时间都放到预习上去了,几乎没怎么参加他们的活动,有时候实在盛情难却出席了,却几乎找不到什么熟人。我脑子昏昏沉沉,根本就没有心情找不认识的外国人聊天,最后就只好一个人待在屋子一角,默默地往嘴里灌龙舌兰和威士忌。
  疲惫至极的身体挡不住酒精的侵袭,头脑一发热我就跑到空无一人的教室前面,一边喃喃地念着“让我回去吧,让我回去吧……”一边用头去撞厚厚的木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