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鸟电子书 > 耽美同人电子书 > 琼瑶爱情世界 >

第7部分

琼瑶爱情世界-第7部分

小说: 琼瑶爱情世界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和小双的两颗心渐渐靠近了。
  小双的父亲是个落魄的音乐家,他给小双留下了《在水一方》这首歌。
  诗尧对小双有了不一般的感觉,而同样也动了心的小双,却因着诗尧和电视台的另外的女人的交往,有了误会,选择了退缩。
  诗卉的恋人带来了自己的好友卢友文。卢友文英俊多才,他的一番远大文学抱负,征服了除诗尧以外所有的朱家人和小双。
  诗尧的表白来得太迟,卢友文抢先了一步,小双已经名花有主。但诗尧痴心不改,他帮助小双将《在水一方》歌曲在电台播出。
  小双和卢友文结婚了,但婚后的生活却完全变了样。卢友文不仅写不出东西,而且责怪小双搅乱了他的心神。
  诗尧送给小双一架钢琴,小双赖此教着几个学生以维持生活。卢友文写不出作品,他归罪于小双的琴声,和小双争吵,指责小双。
  为了生计,卢友文不得不开始工作,但不久他却迷上了赌博,他甚至把小双准备生孩子用的《在水一方》歌曲的稿费,都拿出去赌博了。
  无法忍受的小双和卢友文离了婚。但她还是拒绝了诗尧的追求,默默等着卢友文。
  三年后,已经悔悟的卢友文却只有三个月的生命。小双回到卢友文身边,但一切都已经太迟。
  卢友文在生命的最后一刻完成了《平凡的故事》,这本书并未畅销,但在评论界却得到了好评。
  从上面对小说大致情况的介绍,我们可以看出,杜小双和卢有文这一对冤家情侣,对应的正是琼瑶和她的第一位丈夫庆筠的人物关系。

第4集 劳燕分飞(4)
而小说中,对小双相貌的描写,甚至也与琼瑶自传体小说《窗外》中的女主角江雁容完全相似。
  《在水一方》里,小双来到思慧的家里,思慧对小双的印象是:“她有一张好清秀好清秀的脸庞,皮肤白而细致,鼻梁小巧挺直,眉毛如画,而双眸如星”。杜小双与世俗的美艳无关,她只是有着孤雅清高、超凡的气质。
  那么在《窗外》中,琼瑶又是怎么样描写江雁容的容貌的呢?
  《窗外》中这样写道:“她是个纤细瘦小的女孩子,穿着××女中的校服;白衬衫、黑裙子、白鞋、白袜。背着一个对她而言似乎太大了一些的书包。齐耳的短发整齐的向后梳,使她那张小小的脸庞整个露在外面。两道清朗的眉毛,一对如梦如雾的眼睛,小巧的鼻梁瘦得可怜,薄薄的嘴唇紧闭着,带着几分早熟的忧郁。”杜小双是鼻梁小巧挺直,江雁容呢,却是小巧的鼻梁瘦得可怜。这里可以看得非常的清楚,江雁容、杜小双她们几乎活脱脱就是一个人。
  这里顺便说一句,琼瑶的小说,可不都是像一些批评家们所以为的,总是“貌若天仙”。
  江雁容、杜小双,其实还有其他的好些小说中的女主角,她们的相貌都绝对不算出众,只不过,她们另有一种清新可人的独特魅力而已。
  对这些小说中的女主角这样的形象的设计,琼瑶是不是有什么考虑呢?是不是有所来历呢?答案其实很简单。
  由于《窗外》和《在水一方》这两部小说,都是琼瑶投射了自己的人生经历,对应了自己的人生传奇故事,所以这两位女主角的形象,其实是琼瑶变构了自己少女时代的形象。
  虽然琼瑶自称,自己生来就不够漂亮,但是在当初见过琼瑶的许多作家和记者的眼里,却有另外的说法。
  比如1988年琼瑶第一次返回祖国大陆,著名的电影导演史蜀君,就曾对琼瑶有过这样的描述:“进入我视野的琼瑶,细眉细眼,是一个十分十分娇小秀慧的小妇人。身高一米五五左右,看上去比实际年龄要年青得多。她神情活泼,在她的身上丝毫也找不到丁一点儿昔日的苦难痕迹。”琼瑶这一年回大陆,《文学报》的记者曹小鸣,这样描写见到琼瑶的印象:琼瑶身穿“款式别致、色泽鲜亮的大红毛衣,雪花牛仔裤,娇小的身材配着这身衣裳显得十分得体,虽化妆得浓了些,却艳而不俗。特别引人注意的是那双眸子异常明亮,少女式的,里面没有矜持,没有倨傲。”大家看看这些描述,就会知道,琼瑶不仅将自己的情感、人生传奇投射到了她的小说中,甚至连她的形象,都在其中的女主角身上,有明白的暗示。
  从《在水一方》中,可以找到太多的情节,对照为琼瑶生活中的缩影,比如:小双和卢有文结婚后,卢有文爱上了赌博,夜不归宿,自暴自弃,颓废到甚至将小双准备生孩子用的稿费都拿去输掉……这些情节实在就是琼瑶当初在写作《窗外》前后时,她的丈夫庆筠那一段颓废生活变版。
  《在水一方》中,许多小双和卢有文吵架的情节和对话,其实都完全可能是琼瑶和庆筠之间真实发生过的事情。
  琼瑶和庆筠之间的婚姻维持了四年,1964年他们正式分居了。
  分手是不可避免的结局,可是事情是怎么发生的,事情为什么会变坏,变得如此的糟糕,变到不可收拾的地步?
  事后,琼瑶平心静气,冷静地分析了她和丈夫庆筠之间的问题和症结所在。txt电子书分享平台 

第4集 劳燕分飞(5)
琼瑶不能不面对这样一个残酷的事实,当初他们两人因为文学的爱好,志趣的相投,而走到了一起。现在,恰恰也是因为文学,因为写作,因为琼瑶的成功,使他们终于变得水火不能相融。
  现实的生活当中,当然有许多明摆着的不可回避的问题,比如生活的艰难,又比如庆筠的好赌,还有性格的差异,但这些都不是关键,都不是重点。
  琼瑶发现,她和丈夫庆筠之间,真正克服不了的问题,是他们的写作。庆筠是台大外文系毕业的,正统科班出身,曾经是自负才情,心比天高。但在生活中,他根本看不上眼的,自认为是幼稚浅薄的琼瑶那些小说,却大获成功,而他自己的写作,却碰得灰头土脸,庆筠感到迷惑,进而迷失。他无法忍受,无法正视自己的失败。
  而在小说《在水一方》中,杜小双和卢有文的爱情悲剧所产生的原因,其实和现实中琼瑶和庆筠之间的情况,是大同小异。
  像庆筠一样,卢有文也是一个大学的高材生,博文广识,精通于各种深奥玄妙的文学理论,对文学的创作怀有纯正的理想,他有才华,有才情,有才气,他很看好自己,事实上,在他的周围,也有太多的人也看好他,这让他的骄傲更是飞上了云端。
  然而,理想一旦在现实中碰壁,骄傲但脆弱的心便会扭曲、变形和变质。当他看到自己看不起、不屑于的通俗流行歌曲《在水一方》,在电视台获得成功,他的骄傲变质为愤闷、不平、怨屈,最后到自暴自弃,自甘坠落,自艾自怨,自哀自怜。
  婚姻的悲剧由此注定要发生。
  杜小双的情况又和琼瑶的情况又有不同,她的悲剧在于对自我的迷失。
  其实琼瑶的小说,从《窗外》一开始,就有一种对新女性的定位。那就是新女性的自尊、自信、自爱、自强,不畏强权和习惯旧势力的约束,追求美好的人生和梦想。
  虽然到了《在水一方》小说的最后,杜小双也终于醒悟和明白了过来,但她一开始却迷失了自己。
  她和卢有文一见钟情式的恋爱,更多的却是建筑在她对卢有文才华、才情的崇拜上面。
  甚至到了最后,小双和卢有文离婚分手之后,小双依然没有对卢有文丧失信心,她始终认为卢有文一定可以成功,一定可以实现他那高远宏大的文学理想。
  小双总是一厢情愿的认为,卢有文一而在,在而三做出的那些难以原谅的事情,其实并不是卢有文的本意和本质,卢有文只是暂时迷失了方向,是迷途的羔羊而已。他只是需要一种力量,帮助他重新找回自己。
  小双无怨无悔,即使她的身边有一个那么优秀,那么出众的诗尧,她对诗尧也只能是“还君明珠双泪流,恨不相逢未嫁时。”
  诗尧的悲剧也是他自己的问题,其实他和小双一样,也迷失了自己。
  身体的缺陷并不要紧,而诗尧心理也出现了缺陷,这才是最要命的。
  诗尧从最初以极度的骄傲,来掩饰自己极度的自卑,到最后放下架子无怨无悔的追求,诗尧都没有找到自我,没有找到他人生的位置。
  小双和卢有文的爱情天平之上,小双付出的份量无疑要多得多。
  卢有文并没有以对等回报的爱给予小双。如果再说得深入一点,卢有文更多爱的是他自己,小双的爱情,只是他人生和事业中的一道证明自己魅力的风景而已。
  爱情对于小双来说是她的全部,而对于卢有文来说,却只是他生命和生活中的一个部分,一个点缀。
  卢有文并没有认识到,小双的那一份纯洁可贵的爱情,其实对于他的人生,是具有何等重要的价值和意义。
  当小双终于毅然决然地离去之后,卢有文这才开始反省和反悔自己。
  既有现在,何必当初。
  自己亲手酿就的苦酒,只能由他在孤独和悔恨中和泪吞下。
  《在水一方》中的杜小双,她的悲剧结局,只能让人扼腕叹息。
  现实中,在琼瑶的人生传奇里,琼瑶走出了她人生的困境,因为琼瑶没有迷失自己。
  琼瑶创作《在水一方》,正是对她那一段失败的婚姻痛苦反思的结果。
  琼瑶走出了自己失败婚姻的阴影,她的面前是广阔的天地,她接受了自己前定的宿命。那就是写作!
  写作,唯有写作,才能拯救琼瑶她自己。
  写作早已溶入了琼瑶的血液和生命之中,是她的生命必须达到的完成形式。“我願逆流而上與她輕言細語
  無奈前有險灘道路曲折無已
  我願順流而下找尋她的蹤跡
  卻見仿佛依稀她在水中佇立
  綠草蒼蒼,白霧茫茫
  有位佳人,在水一方”路漫漫其修远,琼瑶将上下而求索!
  书 包 网 txt小说上传分享

第5集 巧遇知音(1)
《巧遇知音》——几度夕阳红几度(上)湖南三湘,造化所钟,物宝天华,人杰地灵。
  上个世纪,湖南出了一个伟大的人物。我这么一说,大家肯定可以猜到,这位伟大的人物,那就是我们新中国的谛造者,毛泽东主席。
  毛泽东不仅是一个亘古未有的伟大的政治家、伟大的军事家、伟大的思想家。他于中国传统文化,可以说是学养深厚,他还是一个很重感情,非常恋旧,充满了浪漫情怀的伟大的诗人。
  1961年毛泽东写了一首诗:《七律—答友人》。相信在座的许多人,对这首诗都是很熟悉,都能够背诵其中几句。
  这首诗,写的便是毛泽东对他的故乡湖南的怀念之情,以及对家乡友人的问候和祝愿之意。
  这首诗是这样写的:九嶷山上白云飞,帝子乘风下翠微。
  斑竹一枝千滴泪,红霞万朵百重衣。
  洞庭波涌连天雪,长岛人歌动地诗。
  我欲因之梦寥廓,芙蓉国里尽朝晖。大家现在肯定会觉得有些疑惑。这一讲,我们的题目是《几度夕阳红几度》,我们是要谈琼瑶和她的小说:《几度夕阳红》。
  现在,怎么会一开始就离题万里,在这里谈起了毛泽东的诗来呢?
  其实啊,这并不奇怪,请大家耐心地听我仔细道来。
  《几度夕阳红》这部长篇小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2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