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鸟电子书 > 文学名著电子书 > 青山无语 隆振彪 >

第10部分

青山无语 隆振彪-第10部分

小说: 青山无语 隆振彪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既无权又无威的副书记作挡箭牌,自己一走了之。杨新亮完全看透了他的用心,冷冷地责问道“:你还是共产党员吗?”
  “龙主任同意我去的!”
  现任县人大常委主任龙家平是龙秀山的族叔,曾先后担任过组织部长、县长、县委书记等要职,培植了一批地方势力。他当政期问,曾被人讥为“龙氏政府”“、龙氏县委”。
  见龙秀山抬出这尊“菩萨”,杨新亮脸色倏地变了,两颊肌肉微微颤抖。他强压住心中的不快,一个字一个字地道:
  “出了问题我唯你是问!”
  龙秀山低下头,嘟哝道:“我担当不起”
  杨新亮的头发早已被雨水冲刷成一綹一綹黑色的瀑布,瀑布下面是一张棱角鲜明的刚毅面孔。他对面包车司机一挥手“:往回开!”
  铅灰色的云层散开了,闪露出几丝白光
  三
  传说青龙大山是一条巨龙化成的。澄碧如镜的巫水河被它搅起排天的巨浪,尾巴一甩便甩出了两堆泥沙堆成的山湾子—上湾乡和下湾镇,现在分别隶属于西林县与通州县。
  不知哪朝哪代,青龙山连降暴雨紧接着又是连年暴旱,天火焚林,禾稻枯焦。一天,地底下突然传来奇怪的声音,人们俯地贴耳,听清了最后几句“:龙鳞剥落痛彻心,万树才能护龙身;保住龙脉精气在,永赐后代得安宁。”
  人们惊骇之余,不敢延误,遍山遍岭栽上树。自从有了万倾绿荫,这里果然风调雨顺。
  大清乾隆九年,以上湾龙姓族长为首,会同下湾杨姓暨各户主,立护林封禁石碑于龙身岭上。密密麻麻的碑文记叙了老祖宗蒙龙神指引,育林木护住风水、庇护子孙的恩泽,特用遒劲的楷书阴刻封禁碑文:
  地方富贵福泽
  罔非风水培栽
  此处龙身岭上
  先人培植成林
  恐后无知毁败
  预立封禁碑文
  兼封客人贸木
  河内不许流行
  如有强砍悖禁
  公同责罚禀呈
  树为祖业根本
  子孙铭记于心
  所愿各遵禁约
  当兴一地人文
  几天前,上湾龙姓“首事”龙家盛上山打猎,发现了这块掩藏在刺蓬里的石碑。于是,又一场风波平地而起今天天刚放晴,龙家盛就带领几百精壮汉子上了龙身岭。消息像箭一样传开,下湾的山民闻讯后也都往山上跑,人越聚越多。大家议论着、嚷叫着,潮水似地涌动着。上湾人很激动、亢奋,面露得色;下湾的汉子则阴沉着脸,愤怒像一团驱赶不散的阴云压迫着他们。人群自然分成了两边,雄性的血液在体内燃烧;无数双手紧紧握住腰间的快刀利斧,只要谁冲撞了一下,大喊一声,山上便立刻会有一场混战。
  龙家盛铁塔似的身子紧靠在石碑上,朝下湾人大声嚷道“:青龙山姓龙姓定了,看谁敢再争!”说罢把一筒圆木起到肩上,对龙姓汉子吼道“:怕什么?给我扛!”头也不回地往山下走。
  又是一阵喧嚷、一阵骚动,然后是死一般的沉寂。人们望着龙家盛的背影,紧盯着身边的木头,只要无人制止或制止不住,大规模的哄抢便会像山洪一样爆发。严重的还不在于哄抢,而是由于山林权属问题长期悬而未决造成的积年宿怨,由于上次流血事件中四条人命留下的难以化解的仇恨,在争抢木头的过程中,冲突势所难免,也必定会以全部的疯狂报复对方。
  异常的沉默。沉默得异常
  这是火山爆发前的沉默。
  杨新亮刚下车就听到人群上山的消息。他一跃而起,命令乡武装部长带枪随他跑步上山,截住了还未走远的龙家盛。
  “放下!”他气喘吁吁地大声喝道。
  龙家盛抬起头,见一个年纪不大的干部竟敢这样命令自己,愣怔了一下,没好气地道“:你是哪路毛神?”
  “他是县委杨书记。”武装部长在旁边答道。
  龙家盛也不惊慌,把脚下的草皮踩平,将圆木竖在地上,咧开大嘴:“这官司打到北京也不怕,青龙山是我们的,有碑为证!”
  “谁叫你这样干的?”
  “这是我们龙姓的事!”
  “你知道闯了多大的祸?!出了乱子谁承当?”
  “我承当!”龙家盛放开圆木,拍了拍胸脯。
  “你你承当不起!”杨新亮气得全身发抖。这壮年大汉的强横目光和狂妄口气使他很快明白形势已非常险恶,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将难以奏效。岭上,又重新卷起了骚动的声浪,更凶猛的声浪。两边的汉子都摆开了阵势,愤怒在推向高潮。他最担心最害怕的事情将不可阻挡地发生。他好像看到那迸溅的鲜血、狼藉的尸体。又一个震惊四方的“3.30事件”将在眼皮底下重演。不,很可能比它还要残酷十倍、百倍。千钧一发,时间已不允许他再犹豫。他没有任何退路,只能破釜沉舟、孤注一掷了。他威严地不容置疑地命令龙家盛“:你立即把木头送回原处!当众向下湾人赔礼认错!”
  龙家盛一口拒绝“:不!”
  杨新亮狠狠地瞪着他,眼里射出慑人的光“:今天的事由不得你,行也得行,不行也得行!”
  龙家盛头发像松针似的往上竖“:你能拿我卵咬一口!”
  杨新亮厉声命令武装部长“:把他捆起来!”
  “谁敢?”龙家盛霎地抽出别在腰间的鲤鱼斧,锋利的刃口在日头下闪着白森森的光。
  武装部长有些迟疑“:恐恐怕”
  杨新亮脸色倏地变了,他一把夺过枪,打开保险,黑洞洞的枪口对准龙家盛的脸,咬着牙道“:我数到三,你再不放下斧子,我让枪子儿说话!”
  龙家盛“哧啦”撕开衣服,露出铁板似的胸膛,向枪口迎去。
  “一!”
  龙家盛停住了脚步。
  “一!”
  龙家盛身子颤抖了一下。
  “三!”字刚吐出,龙家盛本能地一缩,枪却响了,子弹呼啸着从他头上掠过。
  “啊—”龙家盛惊骇地大叫一声,全身发软,斧子掉在地上。
  还没等他反应过来,杨新亮飞快地掉转枪口,抡起枪托,奔过去朝下一扫,龙家盛疼痛难忍,双腿一屈,朝前一栽,倒在地上呻吟。
  杨新亮随手丢掉枪,迅速反剪龙家盛的双手,叫武装部长过来,帮着捆了一道又一道。
  骚动的人群开始平静,下湾人被感动了,终于相信西林县委的诚意。杨新亮心潮起伏,许久,他才指着石碑,诚恳地对大伙道“:你们都看过这碑了,老祖宗培林护林,才保住一方风水;我们又干了些什么呢?对得住先人吗?”
  人群开始散去,龙秀山却气喘吁吁地上山来了。杨新亮瞪了他一眼“:这时还来干什么?”
  “我去找人,谁知”
  “别解释了。”杨新亮打断他的话“,木材公司的人马很快就要进山,乡里要提供条件,大力协助他们抢运木材。”
  “是。”
  下山后,杨新亮将几张“大团结”交给龙秀山,嘱咐他立即给龙家盛送去。“这钱是我给他治伤的。”杨新亮不无歉疚,交待道“:忙过这一阵,我一定去当面道歉。”
  四
  杨新亮的家在龙身岭背面的一个小山冲里,属通州县地面;打从生下来他就没有见过父亲。等他稍解人事,娘带他去龙尾坳上坟,他才知道爹的事
  大炼钢铁那年,龙尾坳下的河滩上也像变戏法似的竖起座座高炉,以木代煤炼铁。从早到晚,只听到坳上传来“放洪”的巨响。从垭口到坡脚,被洪水般泻下来的木头滚出了一条长三百米、宽五米的光荡荡的“洪道”。洪道上面有一株两抱粗细、披鳞挂甲的古杉,孤独地立在龙尾坳垭口上。传说这是老祖宗培林护龙气时栽下的第一棵树,后人奉之为“神树”。
  龙尾坳的树木砍光后,龙身岭上的大片森林眼看又要被送进炉膛。这时,树仙托梦下神旨“;砍树剥鳞龙气遁,血光之灾降凡尘;如若不信问神树,刀斧不进显威灵。”
  神树显灵的轶闻沸沸扬扬,炼钢指挥部便现场说法破除迷信。雪亮的斧头从不同角度飞舞,斧头落处,不见木屑飞溅,只听得“咣咣”作响,伐木者虎口震麻,刃口竟缺了一块。斧头不行,又改用大锯,锯齿一进入树里,便被咬住,无法扯动。在场的人无不目瞪口呆。人们诚惶诚恐,无论怎样动员都不肯上龙身岭砍树。
  不久,发现有五架用来炼钢的废铁耙不见了;几个月后,公安局终于将案犯杨铁匠抓获,神树显灵之迷也被揭开。
  原来,杨铁匠为了阻止砍树,将偷来的铁耙煅打淬火,加工成两尺多长、大拇指粗细的铁楔,乘夜深人静时将九九八十一根铁楔全打进树干里面,不露痕迹,因此才出现了那天的一幕。
  此时炼钢运动已接近尾声,龙身岭上的树木得以保全。
  杨铁匠却因此获罪,不久便病死。按照死者的遗愿,他被埋在古杉下面、放洪道上头。高高的坟莹上很快长满了青草。杨新亮不明白怎么会知道挖坟的事。
  这几天山上整木效率很高,被胡乱砍倒的大树经过削枝、去皮、剥腐、截断,已变成一筒筒规整的圆木。下一步便是排开“对子”,一个个“传肩”,将木头扛到放洪道上滚下河去。昨下午他到下湾,镇里强留他喝了几盅,虽不胜酒力,难拂情面。刚离开桌面,通州县木材公司经理吞吞吐吐向他反映,说龙尾坳垭口上有座坟包横在放洪道正中,堵住了放洪口,影响滚木。
  他转身问下湾镇长“:怎怎么办?”
  镇长脸上似乎有一种奇怪的表情,许久才回答道:“你说呢?”
  “挖挖平它”他舌头发僵。
  “可是”
  “别别怕不不能拖延”他口齿不清。
  镇长扶他到房里,他倒在床上睡着了。
  清晨一觉醒来,他恍恍惚惚记起昨天的事情,才想起那是爹的坟墓,便觉心情沉重。他胡乱洗了把脸,就往龙尾坳跑去。
  他没想到娘就坐在坟头上
  他来不及想娘是怎么知道这消息的,也来不及想娘是怎样从十几里路外的岭背赶到这里的,他就情不自禁喊了一声:“娘—”
  娘一动不动。
  他又喊了一声。
  娘紧闭的眼睛张开了一条缝,一滴浑浊的泪从深陷的眼窝里漫了出来满是皱纹的额头上,一缕白发在晨风中微微拂动。
  娘老了!他突然感到一阵深深的悲哀。想到这些年来,他成材了,娘的血汗也榨干了。
  他站在她面前,低声说“:娘,垭口上风大,咱们还是下山去吧!”
  娘额上的脉管在若隐若现地搏动,脸部的肌肉轻微地颤动、抽搐;良久,她才睁开失神的眼,像不认识似的怔怔地望着他,嘴唇翕张,喉咙里发出一种奇怪的声音,像从深洞里传出来的回音。
  “是你叫他们挖的?”
  坟包已经挖去了一角,几把锄头铁锹沾满黄土,凌乱地扔在旁边。
  杨新亮费力地点了点头。
  “你还是我儿子吗?”
  “娘—”他颤声叫道。
  “报应啊!”娘痛心疾首,双手捶打着胸膛。
  按照文明古国的传统风俗,挖祖坟是伤天害理、不可宽恕的罪过,全家全族都会找你拚命。子孙后代挖先人之坟更是大逆不道,必遭千夫所指。木材公司经理见此情景,将杨新亮扯到一旁,建议换个地方另开洪道。
  他摇了摇头。这实际上是不可能的。现成的洪道不利用,去开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