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鸟电子书 > 文学名著电子书 > 当代-2003年第6期 >

第65部分

当代-2003年第6期-第65部分

小说: 当代-2003年第6期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说道,那个有笑声的人家,住的一定是自个儿的房子。李林附和说,一定是。张板儿说,李林你说,要是我们住的是自个儿的房子,还会不会吵架?李林说,不知道,不过等结了婚,房子不就是我们自个儿的了?张板儿说,那我们什么时候结婚呢?李林没有答话,他曾答应过张板儿,结婚那天,他要订全市最好的饭店,租最好的汽车,穿最好的衣服,但吵架吵的,他都快把这个许诺忘掉了。即便没忘掉,结婚的钱他们也还远远没攒够。张板儿这么说,显然不是让他回答,而是让他不能回答。张板儿又更加尖锐地说道,我觉得,结了婚房子也不是我们的,我们得到的不过是个房产证,就像结婚,得到的不过是个结婚证一样。李林说,我不明白你说的什么。张板儿说,你明白,你是装不明白。李林说,我真不明白。张板儿说,不明白就不明白吧,其实我也不大明白,我只知道,我们需要这房子,可住着它又不舒服。不管什么原因,我是真想有个果断的决定啊,或者不住,或者就舒舒服服地住它。 
  张板儿说罢眼睛盯了李林,仿佛在等待他做一个决定似的。 
  李林避开张板儿的目光,手也离开了张板儿的手。 
  张板儿说,你显然不想不住,那就想想,该怎么舒舒服服地住它? 
  李林沉默了一会儿,忽然看了张板儿说,我倒觉得,问题不在房子上。 
  张板儿说,问题在哪儿? 
  李林像是想说又有些犹豫,便又沉默下来。 
  张板儿说,不说我也知道你想说什么,你无非是想说问题在我身上。但我的问题又从哪儿来? 
  李林说,当然我也有问题。 
  张板儿不放过地说,你有什么问题? 
  李林说,你不要逼我好不好,我不是也没逼你么? 
  屋里只亮了盏台灯,阳台上是昏暗的,李林和张板儿共坐在一张长板凳上。这时,李林忽然站了起来,使那头的张板儿几乎摔在地上。 
  李林去扶张板儿,张板儿甩开他说,我知道你的问题是什么,我早知道,你的问题就是烦我。 
  张板儿不容李林分辩又说,从开始我就看出来了,我姑夫能给我姑做一辈子饭,你连半辈子也做不下来。 
  李林却冷笑道,所以你姑夫才不肯陪你姑上街,你姑夫说是对国家失望,其实是对你姑失望,你姑一星期哪怕给你姑夫做上一顿饭,你姑夫也不会失望成那样的。 
  张板儿想不到李林还会有这样的看法,心里惊讶着,嘴上却不服地说,知道个屁,我姑夫那种人,最大的特点就是国家利益至上,他绝不会像你一样计较做饭这种小事的。 
  张板儿特别强调了“你"字,李林却没理会她的强调,说,可他已经在计较了,在我看来,计较国家就是计较个人,计较现在就是计较过去。 
  张板儿更加惊讶着,嘴里只会说,看不出,真是看不出啊。 
  张板儿和李林,本是手拉了手在阳台上的,这样话赶话的,竟又一次将他们赶到了不快的境地。张板儿想,闹了半天,李林他是个计较的人呢。李林则想,就是真做一辈子饭,他也不会变成姑夫那样,他没有姑夫那么多奖状,他没有对国家那么多的忧虑,比起姑夫他其实有太多的自由,他想做一辈子就做一辈子,想不做就可以不做,全看他自个儿高兴不高兴了。可是,张板儿在意的事情,他真的能做到想不做就不做吗? 
   
  和姑姑回家 
   
  吵架是吵架,张板儿仍是要带上李林,每星期去姑姑家两趟。在姑姑家仍是那么懂事、勤快,就像家里的事情全没发生过一样。张板儿觉得全是不由自主,懂事、勤快不由自主,吵架也不由自主。那是一种巨大的看不见的力量,足以将她自主的力量打倒,就是说,她自个儿想做的事情一件也休想做成。她便知道,或者这样或者那样的果断的办法其实是没有的,有的只是混沌一片说不清道不明的日子,而这日子需要的不是果断,而是耐力。就像美容院的工作一样,无论工作时间多么漫长,无论遇到多么不讲道理的顾客,她能做的只有耐心承受,否则这份工作就不要去做。工作有时可以不做,日子却是永远躲不开的,就像一张无边的大网,好好坏坏全在里面,一丝一缕都不会漏掉。 
  姑姑呢,这些天和姑夫的矛盾也在升级,姑夫不但不再陪姑姑上街,有时饭也不给姑姑做了,姑姑赌气做了几回,寡淡无味得自个儿都不想吃。这时,又赶上一些下岗工人到市政府门前静坐示威,姑夫竟也去了,在烈日下整整坐了一天,黑褐色的脸晒得汗津津的,脸上的皱纹七横八竖的像是又多出来不少。姑姑是又急又气,先到美容院叫了张板儿,又同张板儿一起去找李林,三人赶到现场,好说歹说的,姑夫却像没听见一样,不说话,也不看他们,拉一拉他,他就愤怒地一甩胳膊,将他们甩得好远,就像他们是他的敌人一样。往回走时,张板儿和李林惦着快些去上班,便叫了辆出租。姑姑坐在前面,哭得鼻涕一把泪一把的,说,要不是有你们俩,这日子可怎么过下去啊。又问张板儿,能不能每天下班去她那里吃晚饭,一天到晚守着那么个人,食欲都减退了。张板儿看看李林,李林一副无所谓的样子,张板儿只好答应了姑姑。从后面看,姑姑的脊背十分肥厚,由于有些驼背,使那探在前面的脑袋就像安上去的。脑袋上是乱蓬蓬的烫发,时而可见有白发在其中一闪一闪的。张板儿认为姑姑脖子短,脸面宽,不适合烫发,但姑姑觉得一辈子忙于工作,一辈子都是短发直发,不烫一回亏得慌。据说那天烫完回到家里,姑夫一整天都不看她,说话时只看她的脚尖。姑姑的脊背与脑袋之间,是裸露的短短的脖颈,脖颈黄白的颜色,有个黑点醒目地趴在上面。张板儿起初还以为是只苍蝇,挥手赶了几次,没赶走,凑近了去看,才知是只黑色的痦子。张板儿莫名地有些想吐,嘴一张,竟真的有秽物吐了出来。姑姑忙问怎么了,张板儿说没事,有些晕车。张板儿和李林在后面忙着收拾,姑姑便在前面说,都是他一个人闹的,搞得一家人不得安生。司机问姑姑,后面坐的是女儿女婿吧?姑姑不说是,也不说不是,只问他,你怎么看出来的?司机得意地说,一天到晚地拉人,这点事都看不出来,不是白拉了。姑姑便擦着泪水笑起来。后面张板儿的体内却又是一阵翻腾,若不是手捂了嘴巴拼命克制着,又要吐在车上了。 
  车到了姑姑住的小区,姑姑却又不肯下去了,说,你们就忍心看我一人在家啊,走,到你们那儿去,也让他回来尝尝一人在家的滋味。张板儿和李林都吃了一惊,说只请了一会儿假,还要马上到班上去。姑姑说,那还不好办,李林该上班上班去,板儿打电话再请回假不结了。张板儿知道,美容院主管是姑姑的熟人,她的工作都是姑姑找的,请个假还成问题吗,但张板儿还是硬了头皮说,已经跟顾客约好时间了。姑姑说,时间还不是由人支配的,你要不想让我去,我就不去了。张板儿一听,哪还敢再说什么,立刻借姑姑的手机给主管打了电话。 
  车又开始向回开,张板儿心里烦得要命,李林却还捅捅她,问她怎么办。张板儿说,反正你也不用回家,怎么办也轮不到你。李林说,那我也跟你回去?张板儿说,回去我还没办法,你能有什么办法。李林说,那我是回去还是不回去呢?张板儿说,腿长在你身上,你自个儿看着办吧。正说着,前面的姑姑忽然问道,说什么呢,嘀嘀咕咕的?两人立刻闭了嘴,各自望了窗外,都是一脸不快的样子。前面的司机大约从后视镜里看到了,就说,据我观察,这世上老少夫妻没有不吵架的,真要有一天不吵了,分手的日子也就快到了。姑姑就说,也有不一样的,一辈子都没吵过架,老了老了倒吵起来了。司机说,要真有那样的,我看比不吵架的还要危险。姑姑心里一惊,问为什么,司机说,你想啊,一辈子都磨合、容忍过来了,老了老了倒过不去了,那就说明一定是有过不去的事了。 
  司机的话让姑姑很是沉默了一会儿,然后忽然问张板儿和李林,想没想过姑夫为什么会变成这样?张板儿和李林都不知该说什么,便没吱声。姑姑说,你们当然没想过,你们心里只有自己,别人的事再大也是小事。张板儿说,他不是为国家的事吗?姑姑说,再为国家也得说做饭吃饭,可他为什么饭都不做了呢?李林说,那您就给他做一回试试。姑姑很不以为然地说,我要会做饭还用跟他生这气吗? 
  司机这时目光新奇地看了看姑姑,姑姑这个年龄还不会做饭,他或许还从没见过。 
  到了李林工作的小区门口,李林跳下车来走了几步,却又忽然回头对司机喊,等我一分钟,我马上回来!果然一会儿就见李林气喘吁吁地跑回来了,姑姑问他是不是也请假了,他点点头说,姑姑难得去一趟,还是应该陪姑姑。姑姑立刻满意地笑了。司机也趁机夸赞着两个年轻人,说原来是侄女侄女婿啊,这样的关系就更难得了。车上的气氛显得活跃了许多。后来的一段路,就一直是姑姑在啪啦啪啦地说话,讲那套旧房子怎么分到的手,讲住在那里是多么地不如意,讲现在又是怎样地怀念它,她说,房子虽不好,但他们的大好年华全是在那里度过的,除了家里人住,她是不会卖给任何人的。还有那些家具,她也不会卖,有一天年轻人们不想用了,她就拉回去放进地下室保存起来,那是他们那些岁月的见证。后面的张板儿和李林听着,相互交换着眼色,张板儿明白李林是责怪的意思,李林也明白张板儿是不服责怪的意思。虽事已至此,张板儿可以听任姑姑的处置,但与李林绝不肯退让半步。 
  下车时,李林抢在姑姑前面付了车费,然后与张板儿一边一个地陪了姑姑往楼上走。这时姑姑的情绪更加高涨,不住评价着这里那里的变化,连单元门口的垃圾箱都注意到了,说,过去多少年里都是往洞子里倒,倒一回弄得满楼道的尘土,脏极了,你们真是赶上好时候了。张板儿和李林随声附和着,上了一层又一层的,脸上热气腾腾地淌着汗水,身上的衬衫都星星点点地汗透了过来。姑姑有一刻惊奇地看着他们,说,年轻轻的,倒还不如我有底气,怎么搞的啊? 
  上完最后一层,取出钥匙将门打开的一刻,张板儿的心竟是奇怪地安定下来了! 
  这是一种从未有过的到底的安定,她想,好,这样很好,来了好啊。 
  姑姑先进的客厅,再去的厨房,然后是卫生间和阳台,最后去了卧室。 
  张板儿和李林都没敢跟进去,等待审判似的站在客厅。李林这时似也安定了许多,跟张板儿连个眼神也不递,仿佛明白,一切都再没有必要。 
  很快地,他们便听到了姑姑的大呼小叫…… 
   
  姑姑和姑夫 
   
  家具的事情对姑姑的打击是非同小可的,不只因为家具,更由于张板儿的胆大妄为,她简直不相信张板儿能干得出来,这个处处受恩于她的亲侄女,这个装得懂事、勤快的亲侄女,自作主张卖了她的家具不说,还至今守口如瓶,她真是错看了她了,错看了她了啊!一开始她认定张板儿是受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