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鸟电子书 > 武侠修真电子书 > 侠道行 >

第5部分

侠道行-第5部分

小说: 侠道行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座下弟子有不少在捂嘴偷笑。



面对这种无纪律甚至失礼至极的表现,宗守玄没有生气,只是无奈的摇摇头,有种孺子不可教的叹息。



“穆若愚,看你与周公畅谈甚欢,想必有不少高见,师兄弟们正翘首以待呢。”



穆若愚没有听出其中调侃之意,反而向四周抱拳道:“哦,那个……真是对不住,让各位久等。”



白庸传音入密:“擦一下口水。”



“哦。”穆若愚用袖子抹了抹嘴巴,结果这傻傻的动作又引来一阵窃笑。



“禀告掌教,这答案我知道,但不能说,一说就不知道了。”



座下不少弟子再次偷笑。



“这木鱼又犯傻了。”



“不知道就不知道,非得死要面子。”



……



宗守玄摇摇头,不予评价,接着问最后一人。



“臧森罗,你神游物外至斯,又有何高见?”



“高见谈不上,就怕掌教听了不高兴。”臧森罗懒洋洋的站起身,没有一丝被当场揭穿的慌张和羞愧,面无表情的拱手回答。



宗守玄摆手道:“哈,先灌预防药了,但说无妨。”



得到允许,于是臧森罗抬起手,以大拇指指向自己开口说:“我是道。”



然后再用食指指向掌教,说出惊人的言语。



“你不是道。”



“……”



全场先是一阵寂静,猛然间如火山爆发!



“大胆!”



“无礼!”



“放肆!”



场上一片喝骂之声,一名又一名弟子站起来,厉声指责臧森罗对掌教的冒犯之言。



这并非故意讨好的谄媚,而是掌教在众弟子心中威望极高,因此行事风格温和,受人欢迎。所以臧森罗的话可谓是犯了众怒,自然人人喊打。



白庸也笑嘻嘻的落井下石:“拾人牙慧,你小子抄袭我。”



“诶~这怎么能说是抄袭呢?他山之石可以攻玉,这叫借鉴,是借鉴!谢谢。”



臧森罗对其余弟子的批评充耳不闻,惟独回答了白庸的话,而恰恰是这幅不目无余子的嚣张态度,更激起他们的愤怒。



几名弟子正要请掌教降下责罚,谁知宗守玄不但没有生气,反而哈哈大笑起来,声音之洪亮,盖压全场,于是所有谩骂的弟子也渐渐安静下来,静等掌教的决定。



“有趣有趣,天马行空,不拘一格。讲玄堂内只论真理,不讲辈分。玄宗的未来终究是要靠你们年轻一辈来发扬光大。穆若愚可评为中等,白庸与臧森罗皆为优,此番议题到此为止,下课。”



随着一句下课,宗守玄身影化光而去,余下弟子再无顾忌,议论纷纷。有的为成绩唉声叹气,有的直接找亲朋好友一同回去,还有的则对掌教最后评价感到疑惑不解。



“唉,虽然知道掌教性格仁厚,没想到居然对臧森罗大逆不道的话也毫不在意,早知有这般海量气度,我也该来一把豪气冲天才对。这次不及格,下个月要难喽。”



“难以理解,白庸发言引人深思,为众人凤首,被评为优理所当然,臧森罗唯我独尊的语气虽然不招人喜,可才气也不是凡人能望其项背,被评为优勉强说得过去,为什么木鱼的不知道也能得到中?掌教也太客气了吧。”



“别胡乱怀疑掌教的眼光,穆师弟的回答虽然听起来很傻,实际上却是大有深意,只是你不能参透而已……话虽如此,我也是云里雾里,不知道他在讲什么。”



虽然被人议论,穆若愚却毫不在意,起身大大伸了个懒腰,然后对白庸:“回来了也不跟我说一声,太见外了。走,回紫霄庄用膳去!”



“哈,最后一句才是心里话,你惦记的不是我,是我妹妹吧。”



第七章紫霄云庄(上)



玄宗末代弟子往往都是数人一起住在一座山峰,这是为了培养同门间的感情,避免像其他门派那般,发生师兄弟相见如雠仇的情况。一般是三至六名弟子,外加一名长辈。



玄宗至今为止,也不曾发生过同门挥剑相向的惨剧,当然这也跟玄宗弟子人数较少有关。毕竟林子一大,什么鸟都有,相反林子小一些,也清净一些。



白庸的住处是在紫霄峰,和其余五人一起住在山上的紫云庄。五人分别为臧森罗、穆若愚、上官婵、张小茹以及白庸的妹妹白如雪。



白庸的妹妹并不是玄宗弟子,属于弟子带入的外来人员。因为玄宗的弟子都是亲传弟子,不像一般门派还分有内门弟子和外门弟子,这就导致人手不够,虽然大罗山脉的一些灵田灵果园都可交由外人打理,可太虚界内充满奇珍异宝的百草园以及千兽谷等则需要由专人负责,而这些光靠弟子是忙不过来的,更会耽搁他们的修行,所以也准许弟子带来外来人员。



一名弟子可最多带三名外来人员,负责帮忙日常生活以及打下手。玄宗并不讲究一定要弟子吃苦耐劳,让几名丫鬟来服侍也是可以的,甚至你要人帮忙更衣洗漱,按摩喂餐,当个纨绔子弟也不是不可以。



修仙并不意味着要将自己折磨得死去活来,尝遍人间凄苦才能精进,就像玄宗有门《极乐登仙功》,就是以享乐为修仙手段,修炼者越是享乐快活,修为就越是勇猛精进。当然修炼这本功夫代价是非常大的,一般人可支付不起花费。普通人享乐只需要钱财即可,修仙者享乐需要的就不仅仅是灵丹灵药这么简单。



这三个名额在外界可是人人要挣破脑袋要争取的,哪怕倾家荡产也在所不惜。因为玄宗收弟子全部是由上一代弟子自行寻找的,而玄宗弟子又都是神龙见首不见尾,平日少有外出,见到了也认不出来,所以你即便想争也争不到。



玄宗收弟子有三大标准,是为德、智、体。最重视的是品德,品德不过关,如心胸狭小、天性凉薄者,哪怕有再好的天赋才华也不会收;其次是智慧,这里的智慧并不是一般人所说的聪明,而是悟性和天赋,有些人明明大字不识一个,练起武功却偏偏能比常人快上十倍,这就是悟性;最后才是体质,比如天生五德体质、九阴体质、九阳体质等,这些人修炼对应的法门往往能事半功倍。



平常门派最看重的修炼体质,对玄宗而言却是最不在意的,上万年积累令他们拥有令神仙都要叹为观止的灵丹妙药,像九龙转生丹、凤凰涅?丹等逆天的仙丹,对玄宗而言也并非不能炼制,因此哪怕是天生废人,也能用灵丹强行洗髓成拥有五行灵根的超人体质。不过玄宗弟子却极小用灵丹来改变体质,像对五行术法天赋为零的白庸,也从来没有过要特意用灵丹来改变的想法。



此外,玄宗收弟子还有三不收:曾入它派者不收,身怀血海深仇者不收,官宦及世家子弟不收。



这三不收,虽然有着明哲保身的味道,但确实打灭了一些世家贵族将势力伸入玄宗的企图,避免太虚界变成一片争权夺利的污浊之地。



也幸亏白家如今人丁凋零,要是换成几百年的兴盛期规模,白庸说不定就进不了玄宗。



由于这“三收三不收”,一般人有意图的想成为玄宗弟子几乎不可能,所以这三个名额就成为了唯一的突破口。要知道,玄宗对功法的管理并不严,主张有缘者得之,六品以下经文都不禁止外带人员学习。



五品经文那是什么?那是超一流经文,放在大门派中也是只有亲传弟子才能学习的经文,而在玄宗只要有一定机缘就能够获得学习的机会。历史上就有不少外带人员修炼得道,达到传说中与天地同寿的境界。比如当今的大门派玄天宗、玄虚剑派、正气门,这三大门派的创始鼻祖都是当年进入玄宗修行的外带人员。



当然了,对外带人员的盘查也是非常之严,甚至比入室弟子还要谨慎。都要经过记忆搜索,以及占星阁长老的因果占算,一旦发现异常之处,或者心怀不轨,立即扔出门外。



紫霄庄的外带人员只有白如雪一人,上官婵跟臧森罗都是孤儿,穆若愚渔民出身,还是独子,家中老夫老母对仙道都没有兴趣,其余的亲戚朋友则是连他出去干什么都不知道,还以为是外出做生意了,每次回家都要带大补的人参灵芝回来。张小茹倒是曾带过三名外人,她家是开镖局的,结果三人修炼有成,一人被家里拉回去做镇局镖师,另外两人分别被玄天宗和玄虚剑派的长老看中,收作亲传弟子。



白老爷子淡薄名利,对虚无缥缈的长生之道更是嗤之以鼻,所以白庸的三个名额是完全由他自己决定的。白庸自然不愿意在身边插上会随时向家里人打报告的眼线,出门在外,正是天高任鸟飞,海阔凭鱼跃的大好机会,谁又会傻到在身边拴上一条绳子呢?



欲修仙道,先修人道。



这是玄宗创始之初就定下的规矩。不像其他修仙门派弟子高高在上,不食人间烟火的作风,玄宗鼓励弟子像凡人一样生活,每座灵峰上都会有数亩田地供人耕种,包括日常饮食都要自行解决。



当然也仅仅是鼓励,并非强行要求。你喜欢仙人般的生活,日服丹药,晨吞朝霞,做食气者神明不死,门派也不会特意批评你。凡人般生活只是一种修行手段,意为在人道中窥仙道,修心养性。你不喜欢,那就是道不同,不相为谋,理所当然,并无可怪罪之处。



在紫霄庄,负责饮食的厨师只有白如雪一人,这就意味着,白家兄妹出去的那段日子里,紫霄庄人员都是以膳食斋提供的大锅饭生活的。



(二人雨:看到诸位热情的支持,不禁泪目……我若是一名读者,看到这里的书评区,想必也会被吓得落荒而逃)



第八章紫霄云庄(下)



紫霄庄懂做饭的人实在少,满打满算也才两个半,可不要指望女弟子会像俗世女子般以“进的厨房,入的厅堂”为终身目标,大抵上会做饭的男弟子比女弟子还要多。



其中一人自然是白如雪,可以说只要她在一天,紫霄庄就不用替如何祭拜五脏庙而烦恼,饮食上基本是由她一人掌控,包括后山的一些蔬菜水果,全是她在照料着。



另外一人是臧森罗,论手艺他并不逊色白如雪,只是他有个令人头疼的习惯,偶尔会尝试一些超越人类味觉极限的菜肴,而且通常是不动声色的夹杂在正常的菜肴里,令人完全发现不了。比如吃飞天鸡时会吃出一条百节寄生虫,鹌鹑蛋混合噬魂蜘蛛卵,土豆中混杂黄金蟾蜍的排泄物……神洲美食确实是博大精深,几乎无物不食,可也不是人人都有这样敢于尝试的气量,难怪第一个吃螃蟹的人会被称赞为勇敢。



最后的半个不是上官婵,也不是张小茹,而是白庸。之所以算半个,是因为他只对蛋类菜肴极为上手,蛋炒饭、荷包蛋、蛋包饭……只要跟蛋有关的,他都能做到出神入化的美味,堪称神技。相对的,除蛋以外的菜肴是一窍不通,初次下厨房的人都不可能做得那么糟糕,仿佛味觉一下子失灵了,熬粥都会熬成黑糊焦,简直就像中了诅咒一样。



因为从小教育的关系,白庸对料理并不感兴趣,虽然“君子远庖厨”是用以喻指君子要远离杀戮,并非说君子不该下厨房,毕竟圣人还主张食不厌精。但三人成虎,人云亦云下,难免也会受到些影响。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