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鸟电子书 > 武侠修真电子书 > 侠道行 >

第4部分

侠道行-第4部分

小说: 侠道行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半年没见,你的武道修炼进步神速啊,筋骨都已经修炼完毕,炼腑也有相当火候,剑术更是由死转生,渐入极境,看来江湖历练的确能让人脱胎换骨,我要不要也到门派外游历一番呢?”



“哈,修行方式不同罢了,我这一脉讲的是入世修行,你的却是出世,不能相提并论,强行附会只会邯郸学步。更何况论修炼哪比得上聆月你,如果没看错,你的七魄都已凝练,三魂中也凝练了双魂,光论修为在我之上。”



上官婵,字聆月,所以白庸才会这么称呼。他自己还未过十六周岁成人礼,因此并没有字。



当然神洲之民也并非人人取字,会取字的往往是一些遵循古制,有长久家族史的名门望族,以及一些敬慕古人习俗的文人骚客,如今大多数人都没有取字的讲究了。



“不说这些,时刻将至,掌教要在讲玄堂开课出题,你若准备在宗内呆久一些,还是去一下比较好。”上官婵提醒道。



“出课题吗?自然要去,这可是我强项。”



“哦,信心十足的样子,看来一趟游历让你增添了不少自信。”



“哈,是故弄玄虚还是胸有成竹,待会不就知道了。”



……



讲玄堂,坐落于太虚界中心部分的求是峰上,每日都会有一名玄宗长老坐于堂上说法,弟子皆可前去聆听,同样也会解惑答疑。只有在月末最后一天,会有长老或者掌教来出题考核弟子,这种考核和武道修行无关,因为天文地理、琴棋书画、政治历史都有可能作为论题,偶尔还会布置一道关卡,限制好条件后由弟子闯关。



求是峰共有一千两百九十六个台阶,因为加过禁制,所有人都不能动用法术飞行,也不能运转道气,只能靠肉身的力量攀登。意为做人也好,修仙也好,必须脚踏实地,实事求是,一步一台阶,切忌好高骛远。



三声洪钟鸣响,空中堆积的白云被震散,数十只纯白仙鹤在空中盘旋数圈后,纷纷栖息下落。这些灵禽在充满灵气的太虚界中生活,早已开启智蒙,甚至比普通人都要聪明。它们明白此时是重要的说法时间,静心旁听,对将来的道术修行有莫大帮助。



讲玄堂的中央,百余名弟子对着一圆台正襟而坐,而在阴阳高台上,掌教宗守玄手持白色拂尘,盘膝于蒲团上,环视众弟子一圈后,缓缓开口:“今日之课题――何为道。”



第五章玄门论道(中)



论题既出,弟子们皆陷入沉思之中,各自揣摩,并没有交头接耳的不雅现象。旁听的灵禽灵兽此刻也是一动不动,不敢发出半点声响,其中几只道法通玄的也开始琢磨答案,检验自身修行。场上顿时鸦雀无声,针落可闻。



道为何物。



这是一个非确定性的大题,没有固定答案,也更能体现出每位弟子的领悟力。



对于道,古往今来无数大能和学者都进行过论述,一部经文能否被称为经典,就要看它对道的理解深度。不过尽管有无数人花费无数时间进行探讨,至今仍没有人敢对“道”下定义,也没有这个能力,圣人也不行。



玄宗弟子皆是智慧过人才华洋溢之辈,可谓心较比干多一窍,转瞬间就有不少人已经拟定好答案,不过他们都没有抢先回答。



一是因为要反复琢磨,拾漏补遗;二是若有他人先回答,则可以其评价为标准,推测自己的答案会得到一个怎样的评价。



毕竟评价的标准因人而异,有人严格有人宽松,即便同一个人也会因心情而异。而这评价也是非常重要,事关每名弟子下个月的福利以及功课的多少,因此谁都不敢鲁莽大意。



“如果无人争先锋,那就由愚兄来抛砖引玉吧。”



说话者是这代弟子的大师兄农彪,自称愚兄倒也不会占任何人便宜。



虎背熊腰、身形威猛的农彪在人群里分外显眼,有点像神话故事里的巨灵神。他站起来对着掌教一拱手,开口道:“古人云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故道之真意,唯有自然。道之无争,道之无求,道之无欲。”



顿了顿,农彪接着说:“古人又云,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道始生者为一,一生二即一生阴阳,二生三即阴阳生和清浊三气,分为天地人,三生万物即天地人共生万物。道散而为神明,流为日月,分为五行。在阳不焦,托阴不腐,无不贯穿,永生永存,毫无危殆。”



众弟子听完后,心中若有所思。无人发问,也无可发问。



如果有参考答案,基本上就是农彪的回答。不能说哪里有错,但也没有令人眼睛一亮的新意,只能说中规中矩。



宗守玄微微点头,点评道:“书生之见,可评为及格。谨记,尽信书不如无书,他人之道非是汝之道,明心见性,何妨得鱼忘筌。”



“掌教明见。”农彪并无不满,拱手就要坐下。



然而宗守玄又道:“鉴于汝敢为人先,勇为诸弟子凤首,可加评为中等。”



“谢掌教。”



大师兄宅心仁厚,平日里对诸弟子都颇为关照,人望极高,因此对于这番奖励倒也没人会提出异议。当然,掌教的基准线一向也是宽松得很,从不为难人。



既然有人开了先河,余下弟子中有信心的也纷纷发言,各自阐述对道的理解。



“道之一字,始于上古伏羲之画像,人首蛇身,意为无穷无尽之威能。故天下之大者,莫过于道。”



“简,道之根。易,经之本。道,事物之行径。经,事物之步法。无简之道则曲,无易之经则荒。简生道,道法于自然,失道无恒,循道而长。”



“众生为鱼,道为网,河为天地。证道成圣,便是成为那持网的渔夫,把握天地造化之奥妙,握道于手,便能使天地翻江倒海,视众生为鱼豸。道,即圣人之权柄。”



……



随着越来越多人的发言,气氛逐渐热络起来,有时候会出现争锋相对的情况,两名弟子因为主张相左,理解不同,便会相互指出对方的不足之处,言辞犀利如刀,不留丝毫情面,争论之激烈,比起擂台决斗有过之而无不及。



宗守玄笑吟吟看着这一切,并不加以阻止。身为掌教的他并没有那种如山如岳的威压感,反而是亲切如长辈,温文尔雅,令人如沐春风。



当然弟子们也都懂得掌握尺度,一旦掌教开始发言,立即会安静下来,停止争辩。



回答顺序一人人换过去,此时恰好轮到了上官婵。



“掌教所言之道,非是道教,非是道学,亦非道术,而是见山非山,见水非水,不可名不可言不可状,不萦心不挂怀,无胜败,无有无不有,执而忘情,是为至高之境。天下万物皆为道,佛是道,故称佛道,儒是道,故称儒道。天下万物皆非道,剑道非道,圣道非道,天道非道。”



话语说毕,先是安静得针落可闻,随即引发众弟子的探讨。



“真是精辟的见解,发人深省,看来上官师妹的修行远在咱们之上。”



“是啊是啊,听说她的三魂七魄只剩下最后一魂尚未凝练,差一步就可以凝聚元神,踏入天人境。这样的速度就算是人才济济的我宗,也是出类拔萃。”



一女弟子双手合抱,露出仰望星空的憧憬表情:“无论何时都是那么威风凛凛,不管对谁都是那么亲切友好。礼仪端正,但同时平易近人……不愧是掌教的得意门生,令人不免自惭形秽。”



耳中听到类似的溢美之词,白庸暗中苦笑不已,上官婵的演技真是越来越精进,许久不见,人气又飙升了不少。



台上,宗守玄满意地抚了抚长须,笑道:“似虚还实,亦真亦假。然,道非高高在上,遥不可及。道者,路也,始于足下,人人可行。岂不闻见山仍是山,见水仍是水。以汝之年岁,能有此理解,倒也不易,可评为良。”



“师尊明见。”



至此,弟子们差不多都已说完,只剩下三人尚未发言。



不过大家都清楚,重头戏现在才要开始,每一次这三人都会给出令人意想不到的答案,不知道这次又会有什么惊人之言。



白庸赫然就在这三人当中。



宗守玄笑着对白庸道:“听闻你刚从江湖游历而回,想必有不少心得体会,本宗弟子鲜少有外出,不妨让他们开开眼界。”



“恐怕这次要令掌教失望了,因为吾之回答唯有七字。”



“哦,洗耳恭听。”宗守玄也来了兴趣。



弟子们纷纷竖起耳朵,屏住呼吸,集中精神聆听答案。



只见白庸缓缓举起左手,正手掌心朝上。



“这是道。”



接着他左手一翻,手背朝上。



“这也是道。”



七字之道,震惊全场!



第六章玄门论道(下)



“厉害!”



“精辟!”



“犀利!”



在场弟子大多一点就通,没有瞬间明白过来的也在他人提示下恍然大悟,纷纷称赞,表示叹服。



大师兄农彪啧啧道:“出人意料!想他人之未想,居然还有这样的回答,高深莫测,不愧是紫霄奇才,确实有过人之处。”



有弟子不解道:“有那么厉害吗?我看有些言过其实吧。白庸的回答方式固然巧妙,但内容本身并没有出奇的地方,只阐述了万物皆可为道的涵义,倒是有点哗众取宠的嫌疑。”



农彪摇头解释道:“仅仅是回答方式巧妙,自然不值得如此称道,可白师弟要表达的涵义不止如此。他正手覆手表示道分阴阳,而正手转为覆手,是为阴阳可相互转换之意。称正手覆手都是道,意指道无善恶,正道是道,邪道也是道。其中还有一个容易被忽视的动作,就是正手上升,覆手下压,这是映射天地初开时,清气上升,浊气下降的混沌开辟。他以手说道,表示握道手中,就能有开辟混沌的无穷威能,然而手中无一物,又暗指道是无法被轻易掌握。”



那弟子听得一愣一愣的,有些不信道:“真有这么玄乎?”



“唉,这种东西本来就只能意会,不能言传,个人有个人的领悟。你的道行浅,自然领悟得少。这就好像看海,看过海的人以为自己看到了海的尽头,其实是被自己的视野限制住了,一个人的目光有多远,能看到海的疆域就有多大,但无论如何,海的尽头是永远看不到的。当然这并不是说白师弟已经掌握了整个大海,可能连他自己都未必有我们领悟到的多,可正因如此,能以有限的视野来演绎无穷的大海,令各人有各人的见解,这样的手段才真正发人深省。”



“哦。”那弟子似懂非懂的点点头,好像有所领悟,沉思不语。



宗守玄也点头称赞道:“这回答的确与众不同,以有穷演无穷,大善。”



他口中称赞善,却没有给予评价,而是接着提问下一人。



白庸转过身,发现那人已然入睡,于是暗运道气,一指隔空点出。



“呜哦!怎、怎么了!魔教终于攻进来了吗?”



那人捂着屁股跳起来,慌慌张张的左顾右盼。



座下弟子有不少在捂嘴偷笑。



面对这种无纪律甚至失礼至极的表现,宗守玄没有生气,只是无奈的摇摇头,有种孺子不可教的叹息。



“穆若愚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