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鸟电子书 > 耽美同人电子书 > 周作人散文全集 >

第8部分

周作人散文全集-第8部分

小说: 周作人散文全集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ㄗ佑迷衔囊搿T衔淖苡兴囊恢中问剑谥泄蚴侨缱值挠薪旁希浴豆纭贰冻恰贰⑹室灾列〉鞯剩际侨绱恕0淹夤氖枰芍泄脑衔模惚匦胗蒙媳咚档哪持中问奖硐炙隼矗獠旁谥形牡囊氡旧嫌性衔牡母芯酰蟮钟霉啪傻奶宀靡灿菀滓氲煤茫淅碛捎胗霉盼囊胧槭且谎摹2还庖踩跃墒俏胝咦约旱睦娑档幕埃杂诙琳呤欠癖憷杂谠氖欠裉宀孟嗪希不故呛苡形侍猓词故峭奈剩谩缎》排!返鞲男础短煳省罚蚁胱懿荒芩闶呛鲜拾伞7胪夤脑衔模谖腋鋈丝蠢醋芫醯檬且患竽咽隆A岳矗鹁镉泻眯┰衔淖髌范家氤闪酥形模纭斗鹚性蘧罚褂心骋恢值谋拘芯渴窃衔模氤闪恕百省钡男问剑饫锵允境鲆胧γ强嘈挠攵来吹牡胤剑侵档梦颐亲⒁獾摹K遣辉敢飧囊氤缮⑽模迷衔哪兀鞘彼械母髦中问阶苡锌梢圆捎玫模墒怯昧吮阋茉际槐涑纱笱乓彩浅て鲎娴率耍运窃斐隽艘恢治拊系姆巧⑽模赜谩百仕保╣atha或译伽陀)的名称,是专为译述印度原诗用的新文体,至今读了还觉得很有意思。正如《四十二章经》用《论语》《老子》体的文章写了之后,感觉得虽雅而不适合于发挥新事理,乃揉合骈散,成立了晋唐的佛经文体,这里不用骚赋,别造偈颂,意义相同。这给予我们一个教训,便是旧文体纵或可以应用,新时代应当自己去找出途径来。现今想用古诗文各体裁译著的人大概是没有了,但是新的途径也还没有找好,散文方面总算走了几十里路,韵文却没有什么头绪,这是值得去试探寻找的,虽然在我外行人这里毫无意见可以贡献。
  

重译书与重出书
1951年7月15日刊《翻译通报》3卷1期
  署名遐寿
  未收入自编文集
  重译书究竟是否多是每况愈下,而不是后来居上,我想这很是一个疑问,还得要加以调查研究。顶重要的一点是,重译书与重出书的区别须得分清楚了。重译书是明知道这书已有译本,决心来从新翻译,这里必定有什么一种原因,如不是发现前译有错误,要来改正它,便自信重译一遍,可以更为达雅,才肯费了时间精力来做这样的工作。假如是有这样用意来动手重译,那么在理论上说总不能比前译更差。重出书则是彼此全不接头,同时或前后译成出版,译文虽有好坏,那完全是偶然的,与翻译先后可以说是没有什么关系。有用意的重译,我以为是值得奖励的,一面加上正确的批评工作,使得读者能够择取比较优良的译本,在译者出版者方面也是一种警惕,不好再随便从事。至于译书的重出,除了目的专为谋利的抢译抢印,系属不好的现象外,似乎没有多大的害处。如要帮助读者免花冤钱,可以加重批评,分出好坏来,再来办好翻译工作者通讯机构,交换消息,也可减少重复的翻译。只要译者出版者不专注重利润,对于文化负点责任,出的东西够得水平线以上,重出的版本也有用处。中国地大人多,文化学习日益发达,书籍需用很多,能够供应都是好的,何必限定一本,只此一家的去发行,反而使效用减少了呢。外国常有许多古典著作,翻译至再至三,那既不是谋利,也不见得因为以前名人译本有什么大错误,大抵只觉得照他的意思这样译法最好,所以来实行一下,与别的各本并行,于流通古典,推广文化上边增加一分力量,这是大家知道的事。中国只要物力人力足够,这样的办也是很好的,目下虽然力不能及,但照这原则说来,书的重出不算坏事,那总是明了的了。
  txt电子书分享平台 

六十七岁生日记(题为编者所加)
1951年12月28日作
  未署名
  未收入自编文集
  廿八日晴,晨零八度,旧十二月朔。不知今日为可祝耶,为可诅耶?诞生为苦难之源,为自己计,自以少遇见此日为佳耳。先君没于三十七岁时,祖父卒年六十八岁,但也在诞日前半年,余今乃过之,幸乎?不幸乎?庄子述尧对华封人之言曰:寿则多辱。若是(我以为这是很对的),则亦是不幸也。但我现今目的只在为人与为工作,自己别无关系,故仍愿能忍辱负重,再多译出几部书来,那么生日还是可祝,即长生亦所希冀者也。虽然在一方面死而速朽也是极好的事,不过其利益只在个人而已。早晨孙儿辈来拜寿后书此志感,写毕胸次洒然。
  txt电子书分享平台 

适口充肠――饭后随笔(三三九)
1951年1月1日刊《亦报》
  署名十山
  未收入自编文集
  《千字文》里有一句话道,适口充肠,我觉得很有意思,因为这能很得到要领的把人类吃食的动机说明白了。我说人类的,因为在一般动物吃食只是充饥,到了两只手的朋友总要讲精讲肥,分别好吃不好吃,现今再加上热量与维生素的计算,这已是第三级了。自然热量供给与消耗不平均,维生素缺乏,是要生病的,但我觉得充肠的问题也并非不重要,正如维生素病是“吃饱的饿死”一样,热量与维生素充足而食量不满也是饿得很难过,虽然于卫生无害。有人理想将来科学发达,一个人一天只要吃三颗丸药就够,不必吃饭,这事或者有一天可以做到,但是我怕人的胃肠如不改良,保健上虽是行了,生理上难免痛苦,因为胃是不习惯于空虚的。因此卫生与适口两级虽是人类进步后所独有的,但充肠究竟还是根本的需要,我们没法轻视它。维他命剂总有限度,熊掌与鱼不能常享,结局仍是蔬食菜羹,管他什么鸟成分,只要没有毒可以吃便好,吃一个饱才可卷起袖子来做事,这一直是老百姓的意思,现在看来还是完全不错的。
  

琉球的酒壶――饭后随笔(三四)
1951年1月3日刊《亦报》
  署名十山
  未收入自编文集
  我有两把琉球的酒壶,藏了已有二十年,这回分送给两个朋友了。其一是我从日本一处民间工艺品的店里买来,因为在大陶瓷器店是不卖这种东西的,本是老百姓的用品,那时代价也只有日金半圆,却不能不说是难得之物。其形如大蒜头,中间的圆筒作喇叭口,却没有盖,旁有一嘴,暗色釉上涂彩色不成形状,这如放在馄饨店的板桌上装酱油醋,倒也适合,但实在却是盛酒的。琉球的烧酒名为泡盛,大概酒花很多,颇有名,以壶的容量不大而论,那是盛白酒而非黄酒的殆无疑问。其二系友人在同处买来见赠,形式奇异,其状如圆环,径约一寸,中空容酒,上侧有一圆筒为柄,从上端倒酒入内,对面是一壶嘴,仿佛是为烫酒便利而作的,釉与花纹大致相同。这些壶不知道原来什么名字,与日本的铫子朝鲜的酒煎子形状均不相似。本来这也是平常物件,但是现今琉球沦陷在美帝手里,不知何时才得解放,所以成为可纪念的东西,我的两位朋友都是说吃假黄酒不如真白酒,送给了他们或者还可以有用处吧。
   。 想看书来

反对关公――饭后随笔(三四一)
1951年1月4日刊《亦报》
  署名十山
  未收入自编文集
  这回全国戏曲工作会议得到了重要的收获,据报上所发表几项决定都很正确重要,前进而又那么稳健,正是难得。其中一项,对历史上与传说中为人民所爱戴的英雄人物应予以肯定,我觉得就是很好的一例。在五四以来的偶像破坏的空气中,对于民间艺术往往过于打击,犯性急的毛病,结果是至少也是无益,这到现今才算渐加纠正了。但是在这里当然也有斟酌,未必一律无条件的肯定,譬如伍子胥、诸葛亮、赵子龙、岳飞、牛皋这些人自然是不成问题,至于关羽,我想这就没有那么简单,实在必须加以清算才对,因为这偶像后面是存在着一种迷信的。据说演戏时扮关羽的人不敢称名,台上报名也仍说吾乃关公是也(我于戏是外行,只据传闻如此,或是说我乃关某是也亦未可知),为什么呢?因为这关公是明朝的昏君封过他为伏魔大帝,清朝又因他帮助攻略中国,很崇奉他,士大夫还尊之为关圣帝君,这真是岂有此理之极了。小说戏曲里的孙猴、济颠僧我以为还不妨容忍,假如民众是喜欢他的话,但那位关羽却是断乎不可,这或者不是个人一偏之见吧。
   电子书 分享网站

曹孟德等――饭后随笔(三四二)
1951年1月5日刊《亦报》
  署名十山
  未收入自编文集
  戏曲小说中的英雄人物,人民承认已久者,应当予以肯定,翻过来说,有些历来相传的奸雄恶人,要给翻案也很不容易,或者并不必要。例如曹孟德这人,比起刘皇叔来实在不无可取,但是他同秦桧并在一起,众口一词,辩白徒费唇舌,毫无用处。又如潘金莲的偷情固属可原,可是谋杀武大究竟是犯罪,黄巢起兵反唐,民间传说其杀人八百万,这原是传说,但反面也没有确实的反证,所以假如要对他们重新估价,很难说服一般人民,使他们相信潘金莲不曾药死武大郎,或者黄巢没有杀人八百万。据我的意见,要给潘金莲翻案,何妨借用卓文君或莺莺等人,把从前鬼鬼祟祟,似乎见不得人的事,写得正大光明,也就可以达到几分目的,黄巢也不如讲钟相、杨幺,更是事半功倍,至少在民众没有成见,接受起来便容易得多了。曾闻有人拟改编《白蛇传》,以破除迷信为主题,说白氏是农家少女,许仙是贫农,法海乃是恶霸和尚,如此编法亦可成功一篇好故事,但是不妨独立写出来,原无须依傍白蛇传说,又把它拆得影踪全无,此虽不是要给有恶名的人翻案,却也正是事倍功半的一个好例子。
  书包 网 。 想看书来

乞食――饭后随笔(三四三)
1951年1月6日刊《亦报》
  署名十山
  未收入自编文集
  齐公写了一篇《化子》,目的是在教化我们,我别无什么异议,现在只是想关于印度的乞食讲一句话。我没有到过印度,真的,连上海的红头印捕也见过不多,现在所说只是根据一个友人的话,而这友人乃是很可靠的。在印度的乞食之风的发达,一部分固然由于佛教的教义,一部分乃是由于印度的风土。那里天气炎热,食物富有(虽然英国占领之后,每年饥荒,饿死许多人民),居民不甚爱惜,至于布施有福,那理由还在其次。锡兰以外和尚是没有了,但乞士仍有,在印度教回教里都有这一类人,食既不成问题,所要的只是一块布,裹在身上当常礼服,热天盖头当伞,铺地当垫被,下河当浴巾手巾,一切日用便已办了。甘地的纺车主义,也是这样看才能明白它的意义,有时地的背景存在,正不是偶然的。中国和尚在温带地方生活,一件袈裟决计过不了冬,讨饭也不容易,所以生活式样不得不发生变化,蒙藏便又是一个样子了。所说那个朋友即是许地山,他在印度留过学,只可惜他关于那方面没有写什么书。
  书包 网 。 想看书来

笨贼――饭后随笔(三四四)
1951年1月8日刊《亦报》
  署名十山
  未收入自编文集
  帝国主义的国家侵略人家,总有一种口实,不过这里大有巧拙之分。从前最普通的是说土地小,人口多,不得不抢人家的,这虽不合道理,却还说得天真,有如辛亥光复的前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