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鸟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浪漫弹指间 >

第3部分

浪漫弹指间-第3部分

小说: 浪漫弹指间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福的存在。我为这种幸福而幸福,而感动。     
  水有些深邃,有些不够清澈。水面平整得象柏油马路。在这里,我才真正理解了〃水路〃这两个字。我们这是真的在走水路呵,水上的路。船家说,马踏湖共有2100多条河道,交织成网,蜿蜒成400多里的水路。倘若没有向导引路,游人大多会被搞得晕晕乎乎,不辨东西南北。正如一首诗所形容得那样:〃景奇奇景道不得,水曲曲水路何归〃。湖中的水路或长或短、或窄或宽,不管如何地纵横交错,水路之间都是相通的。常常是芦苇挡在了面前,水也行到了尽头,正是无路可去的时候,只需竹篙在水面轻轻一点,眼前可能就出现座座房舍,闯入了别一番境地。         
←虹←桥书←吧←。  
第6节:浪漫弹指间(6)       
  总觉得,有水的地方一般是少不了灵气的。古人习惯傍水而居,这其中委实有着深意。     
  比如眼下的马踏湖,一片浩淼的水,密密的芦苇荡。水给了芦苇生机,芦苇则回报给水若干的灵动,让它一年四季各具情态,朝夕阴晴别有风韵。倘若冷雨霏霏,或是薄雾朦朦,马踏湖则会显出另一种美。我不曾经亲见这样的景象。但倘若你漂在湖上,这样的景象是可以想像的。柳枝在水中的倒影隐约可辨。清风像梳子一样,将船后的水面梳成了柳枝的形状。     
  这样的一片水,文人墨客自然不会无动于衷,备受青睐自是情理中的事情。苏东坡来到此湖,即兴赋出〃贪看翠盖拥红妆,不觉湖边一夜霜。卷却天机云锦缎,纵教匹练写秋光〃的千古佳句。一代诗宗王渔洋也写下了〃锦秋水色胜湘湖,雉尾莼羹玉不如〃诗句。 遥想颜斶、徐夜等归隐马踏湖的情景。风晨雨夕,那片忧郁的湖水默默消解着他们的故国之思,在最真实的劳作中他们打发着一个又一个日子。劳作是一种安慰。在他们目光停驻的地方,芦苇在风中窃窃私语。这些水中的芦苇,它们已经守望了这么多年。在沿着苇丛划行的船上,我看到芦苇们裸露在水中的根。   
  理解马踏湖,从水开始,到水结束。至于无边的芦苇,好似从心底旁逸出的思绪,葳蕤,且充满了灵性,它会跟你娓娓讲叙一个又一个关于水的故事。苇花飘散,那是水的纷纭心事。还有亭亭的荷,一段藕节就是一段长长的往事,她们沉默着,她们不肯说出口。     
  听船家介绍,芦苇在春季里拔节,直到收获都不必另外施加任何肥料,它自汲取水天精华,便会茁壮疯长,到五月前后,正是它叶子最丰满的时候,湖民会各自撑起自家的小船,来摘拣芦苇叶子,先是搭成一包包,再裹成一捆捆的,半天时间,就会满载而归。这些叶子或自家用于裹粽子,或到集市批发给外地的商贩,只要稍微勤快一点,就会得到一份不错的收入。芦苇的收获期在初冬,那时苇叶飘黄,苇身轻盈,家家户户会撑起自家的小船收割芦苇,再承载回家。这些芦苇经过曝晒,或用于编箔,或树篱,可是乡人起屋铺顶防雨最好的建筑材料了。船家说,只要偶尔抽功夫打理一下苇滩里纠缠交织的杂草,在临冬苇子干爽滩水浅的时候注意防火,等着收获就可以了。     
  湖民是最好客的,当七、八月荷花盛开之际,你泛舟湖上,质朴热情的湖民会用〃糖拌花下藕〃来招待你。那健壮结实的小伙子〃扑通〃一声跳下水去,三晃两摇采上玉白鲜嫩的小藕瓜,摘片荷叶一包,用拳头一砸,伸开来小藕瓜被砸个粉碎,主人伴上白糖,给你一把汤匙挖着吃吧,甜脆爽口。每逢夏秋之交,马踏湖总会放起荷灯,湖面开始变得朦胧斑驳。这是民间的节日,素朴的节日。那些荷灯,是湖民的祝福和祈愿。它们在湖上漂着,像散落湖面的星星。     
  在湖边,我见到了那些久违的农具,它们与我的乳名散发着同样的气息。水磨。石碾。木推车……象一支童年的歌谣,亲切,且让人温暖。在这些农具的旁边,湖民正紧张地劳作着。一个老人正在纺纱,一种简单而又机械的劳动。我看到了她的皱纹,看到了她的安详的神态。我犹豫再三,掀起她身边的锅盖,看到了里面的干粮。那是老人的午饭。在石碾旁,年轻的母亲正与年少的幼儿在推磨。他们是游人,他们在以游人的身份体验劳作。仅仅是体验。也许,年轻母亲记忆里的石碾,将是她的年幼的儿子永远也无法理解的。他正在快乐地推着石碾。他永远也不会知道,石碾声声,声声都响在了我的心头。那是关于童年的乡村记忆。     
  五贤祠。然后徐夜书屋。然后冰山遗址。传说战国时某个冬季的某一天,鲁仲连约朋友泛游马踏湖,两人一边纵酒畅饮,一边谈论六国时政之得失。他们越饮越开怀,已到午夜时分还毫无倦意。当他们拨船欲归之时,鲁仲连的家人找来慌慌张张地说:〃老爷,大事不好了!你派出打探的人回来说,京城临淄被秦军攻破,齐王已经投降了。老夫人让我来叫你赶紧出去躲避一下。〃鲁仲连听罢,心潮如浪花翻卷,眼睛直直地盯着茫茫海面。他想起当初劝说平原君不帝秦时说过的话:〃如果秦昭王统一了天下,那我将投海自杀,决不当他的顺民。〃于是他面对无垠的夜空高声喊道:〃苍天啊,你为何欺善从恶,让暴秦得势!我鲁仲连堂堂七尺男儿,决不食言!……〃朋友正要向前劝阻;他已纵身跳入海中。顿时;巨风呼啸而起,大雪纷飞飘落,青丘突兀立起一座冰山,长百步、高数仞,峰峦叠嶂,洞壑幽邃,灯火荧荧,威严而壮观。后人为了纪念这位高士,在青丘的最高峰建起一座亭子,名曰清凉亭。朝北面悬挂一幅金字匾额:冰山遗址。鲁仲连是冰一样的士人。他拒绝融化。         
※虹※桥书※吧※BOOK。※  
第7节:浪漫弹指间(7)       
  不必这样或者那样的文化阐释,马踏湖仅仅是作为自然形态的景色,已经足够。     
  第三章 有个地方叫〃梦泉〃     
  意境,或者梦境     
  是这样的一个所在,它离梦很近,离我们习以为常了的现实有些遥远。     
  这样的一个所在,需要穿越高楼,穿越车流,穿越大片大片的厂房,然后才能抵达。不需要什么言语,它会为你滤去一路风尘。然后剩下你自己。陌生而又熟悉的自己。纯粹且伤感的自己。久违了的自己。面对自己,就像面对这个叫做梦泉的地方一样,不需要太多勇气,只要顺其自然。     
  顺其自然,这在当下已是一件艰难的事情。常规被打破,过程被生硬地压缩,人们在以创造的名义,释放着一些什么,同时也消解着一些什么。在梦泉,时间是很讲究秩序的,不拥挤,不越位,昼夜轮回,四季分明,时间不会为你停顿,你也不必去追赶时间。一切都是自然的,都是事物的原本的样子。什么GDP、工业产值这样的概念,或者增长幅度、抢赶工期之类的名堂,与这里大抵是无缘的。播种,耕耘,然后开花,然后结果……,就这样简单简洁,一如山里人的性格。他们既与世无争,又心怀梦想;他们懂得对自然的怕和爱,懂得应该留住什么应该拒绝什么。春季看花,盛夏纳凉,金秋采摘,到了冬天,这里还有可供观赏的冰挂。     
  梦泉。这样的一个名字,可以有着很多的解释。它们与梦有关,与泉有关,与清澈和纯粹有关。     
  相传,孙膑与庞涓在马陵经过三天三夜的激战,庞涓自刎。孙膑见庞涓已亡,立即兵分三路凯旋而归,途径达摩山下时,全军将士感到口渴难耐,孙膑于是下令原地休息,自己则躺在一巨石上,不一会儿便进入了梦乡。梦中一仙翁乘金象自南飘然而至,自称达摩祖师,特来告知此地有一神泉,泉水可供将士饮用,说完就翩然而去。孙膑醒来甚感蹊跷,吩咐士兵在祖师指点的地方开始挖掘,很快就有泉水汩汩流出,一尝,清冽甘甜,让人神清气爽,精神倍增。孙膑慌忙率士兵向天叩拜,并挥剑写下了〃梦泉〃二字。     
  这当然是传说中的事情。现实中的梦泉,是一个值得期待和向往的地方。梦一样的向往。梦一样的地方。那梦是薄薄的。一句话,一个手势,一个眼神,都可能惊扰了它。因了这样的薄,它越发地显得珍贵,越发地让我们想要付出呵护和珍惜。它是不可替代不可复制的。在梦的另一端,工业化浪潮正在此起彼伏。     
  我该如何地告诉你,这样的一个梦。有着泉水叮咚,有着蜂蝶翩跹,有着轻风缭绕,有着这样的自己,我们还会奢望什么呢?     
  梦泉不是世外桃源。它是一个真实的所在,位于淄博市淄川区淄河镇幸福溜最顶端。在它的入口处,是一个叫做梦泉村的村落,据说已有300多年的历史,是远近闻名的长寿村。村子三面环山,正所谓〃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走进山里人家的庭院,推一推古老的石磨,学着摊一叠焦脆的煎饼,卷一把自采的山蒜野韭,品一品梦泉水和纯高粱酿制的〃秤砣〃酒……那些古朴的岁月,那些简朴的生活,被我们一一地想起。     
  花事     
  花事,花的事情。在梦泉,这显然是一个不该略过的情节。那些花儿,会让你感觉到自己的新鲜,自己的年轻和美好。在这个信息时代,大家都在匆匆赶路,已经很少有人愿意停下脚步,看一朵花的徐徐展瓣。那该是怎样美妙的一个情境,凝固的瞬间,充盈的激动,还有让人眩晕的美。诗人济慈曾经长时间地守着一株花,只为了等待花的绽放。我们可曾有过这样的情怀?是否愿意付出善意的理解?究竟,我们是活得更精细还是更粗糙了?对于花的态度,古人主张〃可远观而不可亵玩〃。在梦泉,你不必有这样的顾虑。因为花的存在,就在你的举首投足之间。你的哪怕一瞬的蹙眉,或不经意的挥手,都可能对那些清幽的花香构成某种拒绝。倘若是在车水马龙的城市街头,你一定会为错过了这份美好而懊悔。但在梦泉,你尽可原谅自己,因为那些花儿会一次次地原谅你,一次次给你机会。沾衣欲湿杏花雨,吹面不寒杨柳风。善解人意的杏花,一树深,一树浅,星星点点的,团团簇簇的,像袅娜的炊烟,有暗香在心头浮动。它们在离你最近的地方兀自芬芳着,花香弥漫成一道看不见的屏障,让你思绪飞扬但脚步滞重,直到让你恍惚成了一个遥远的存在。         
◇欢◇迎访◇问◇。◇  
第8节:浪漫弹指间(8)       
  杏花对我来说是并不陌生的。小时候一直觉得,杏花该是从春天那里逃出来的吧?春天舍不得失去了杏花,于是放出大批的蜂蝶四处找寻,并且自己也亲自地追随而来。蜂蝶的旋舞,肆意,轻盈,不仅牵着那个孩童的目光,还把一颗童心弄得忽忽悠悠地了。我的童年是在一片果园里度过的。果园不在山野,在公路的旁边。十几棵杏树沿着公路一字排开,很有一点护路卫士的感觉。父亲在杏树下搭起了护园的草棚,尖尖的顶,四周没有遮拦,躺在铺上,尽可以看到果园,看到那一排的杏树。蜂蝶群舞,有的累了居然大大方方地落到枕边小憩。那些嫩嫩的小花,曾经让一个孤单的孩子长久地仰望,哪怕是小小花蕊的触须的颤动,都没能逃过他的眼睛。他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