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鸟电子书 > 耽美同人电子书 > 粮安天下 >

第8部分

粮安天下-第8部分

小说: 粮安天下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以上这些因素都使世界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得到提高。特别是在20世纪70年代粮食危机之后,各国注重农业特别是粮食生产发展,世界粮食供给明显改善。。 最好的txt下载网

粮食危机:概念与理论(3)
印度实施绿色革命发展战略,1966年从墨西哥引进高产小麦品种,同时增加化肥、灌溉、农机等投入,促进了粮食生产发展。1980年粮食产量从1966年的7235万吨增至15237万吨,由粮食进口国变为粮食出口国。菲律宾结合水稻高产品种的推广,采取了增加投资、兴修水利等一系列措施,于1966年实现了大米自给。在实行绿色革命的11个国家中,水稻单产20世纪80年代末比70年代初提高了63%,从而解决了19个发展中国家粮食自给问题。一些国家科技对农业增长的贡献率达到70%以上。像以色列这样一个极度缺水的国家,它的科技对农业的贡献率达到90%以上。
  在此国际农业背景下,1986年世界银行农业和农村发展部发表了题目为《贫困与饥饿——发展中国家粮食安全问题和选择》的报告。世界银行在这篇报告中指出:“世界有丰富的食品,过去40年世界粮食生产的增长快于空前未有的人口增长。世界有足够的粮食可以利用,那些粮食不能自给的国家,只要他们有钱买得起,就可以进口。而许多贫困国家和千百万贫困人口不能分享丰富的食品,他们的食品没有保障,主要是因为没有购买力。”换言之,由于农业绿色革命,世界各国都对世界粮食生产和供给能力充满信心,并自然地把消除粮食危机的重点放在了改革粮食流通体制和价格形成机制上。正如世界银行《1986年世界发展报告》中所说,“普遍营养不足的根源往往不是粮食生产不足,而是贫困和收入分配不均”。
  在20世纪80年代粮食供给充足的情况下,国际市场农产品的实际价格稳步下降。从1950~1984年,国际市场农产品实际价格下降了984%,其中粮食价格降幅最大,下降了1227%。从1984~1995年,小麦价格持续下降。在这一时期,除1994~1995年间,大米的价格也保持下降走势。而在1984~1991年间,玉米的国际市场价格也在持续下降。总体上,这一时期世界粮食供求基本平衡,粮食生产增长的速度高于粮食需求增长的速度,世界粮食实际价格稳步下降。
  表4…11950~1989年国际市场农产品价格的实际变化单位:%
  1950~1959年1960~1969年1970~1979年1980~1989年
  农产品总计…2565000010…984
  谷物…32403078…1235…1227
  饮料…1869…119110534…1074
  脂肪和油料…3162…706…781…1218
  原料…2245511…1593…1029
  根据《1986年世界发展报告》第7页数据计算。
  然而,这种粮食供给充足、粮价稳步走低的格局于20世纪90年代中期却发生了重大变化。首先,第一次农业绿色革命的局限性日益暴露出来,过分地使用化肥、农药和过度地使用土地造成土壤日益贫瘠甚至退化,进而导致粮食增产乏力。其次,由于人类社会工业化、城市化程度的不断提高,一方面占用了大量耕地,另一方面污染了耕地和淡水资源,温室效应也导致世界气候发生变化,农业自然灾害增多。这些因素造成世界粮食产量增长速度放缓。与此同时,在这一时期,世界粮食需求却出现快速增长态势。20世纪90年代初,人们又发现高产粮食中人体必需的矿物质和维生素含量较低,长期用作主食可能导致营养不良、削弱人们抵御传染病和从事体力劳动的能力。针对粮食供求矛盾日益尖锐、高产品种粮食营养成分不足的问题,有的科学家提出第二次绿色革命的设想,即利用现代生物技术,如转基因技术等培养出产量更高、更富于营养的农作物。然而,转基因技术被许多国家出于生物与基因安全的考虑加以抵制,在农业特别是粮食生产中普遍应用转基因技术仍待时日。

粮食危机:概念与理论(4)
因此,从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后,世界粮食市场供求关系悄然发生了转折,粮食由供求平衡逐步转向供求偏紧。随着粮食供求矛盾的不断积累,最终在21世纪第一个10年里暴发了波及世界的粮食危机。尽管由于国际社会的通力合作、各国政府的快速反应以及现代人类社会庞大的运输能力,这次粮食危机并没有造成大量人口饥荒,但它造成一些国家通货膨胀和社会动荡,给人类社会带来的影响比以往更加深刻与持久。从长期粮食供求来看,目前这种粮食供求偏紧的矛盾还将持续下去,维护粮食安全已成为世界各国政府所关注的头等大事。
  联合国粮农组织预测,到2025年,世界人口将达到82亿左右。这意味着世界必须在现有粮食产量的基础上,再增产50%的粮食,才能满足未来人类社会对粮食的需求。如果考虑工业、医药、新能源等领域对粮食消费越来越多的需求,粮食供给将面临严峻挑战。总而言之,这次世界粮食危机又使全球回到20世纪70年代曾经面对的、现在又似乎有些陌生的老问题,即我们如何才能保证任何人在任何时候都能得到为了生存和健康所需要的足够食品的问题。
  43粮食危机形成的过程与阶段
  2007年下半年发生、2008年初在世界范围内暴发的粮食危机并非突如其来,而是经历了一定过程的积累和演变后,粮食供求矛盾加剧的集中体现。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世界粮食产量年均增长率开始呈下降趋势,粮食产量增长日益放缓,而同期粮食需求不断增加,随着粮食供求矛盾的加剧,出现粮食危机只是个时间问题。
  这次粮食危机形成的因素肇始于2001年。当人类社会满怀信心与期待跨入新千年的时候,酿成粮食危机的因素已悄然来到人类的身边。由于能源价格持续上涨,粮食生产成本不断提高,这不仅抑制了粮食产量的增加,也带动了粮食价格上涨;同时,世界人口增加、粮食消费升级,以及生物质能源开发利用,大大增加了粮食消费需求,其结果是供求矛盾日益尖锐。到2007年下半年,在一些主要粮食生产国遭受严重自然灾害和美元贬值的直接影响下,世界粮价开始急剧上涨。2008年的前3个月,所有主要农产品的实际价格都达到了近30年来的历史高峰,国际名义价格则达到了近50年的历史峰值,粮食危机全面暴发。具体来说,本次粮食危机可以分为三个阶段。
  (一) 2002~2003年,粮食危机的初始阶段。
  将2002~2003年称为此次粮食危机的初始阶段,是因为在这期间世界粮食供求关系开始出现逆转,其标志是世界主要粮食品种库存量与消费量的比值开始下降。2000年世界主要粮食品种的库存量几乎都达到了历史最高水平,世界小麦和大米储量约为年消费量的30%。2001年,世界大米库存量创下了历史最高纪录,达到14710万吨。随后,粮食库存量不断下降,粮食库存量与消费量的比值开始下滑。由于储备充足的缘故,这时期主要粮食品种的价格并未发生迅速上涨,世界粮食供求总体基本平衡。但已形成发生粮食危机的初始因素。
  (二) 2004~2006年,粮食危机的形成阶段。这一阶段的主要特征是,世界粮食储备量迅速下降,以大米为例,2004~2005年,世界大米储备量创下新低,比2000~2001年的历史最高纪录下跌了几乎一半。同时,由于粮食供求矛盾日益尖锐,主要粮食品种的价格开始出现大幅上涨。这时期世界主要粮食生产国如澳大利亚等国家,遭遇了历史罕见的连年旱灾,世界粮食产量大幅下降,大大加剧了粮食供求矛盾。
  (三) 2007~2008年,粮食危机的暴发阶段。
  这一阶段粮食供求的标志性特征,主要是各粮食品种价格出现飞涨。粮食危机与石油危机相互叠加,互为推动,引发了不少国家的通货膨胀。2007年美国暴发了次贷危机,为拯救房地产和信贷市场,避免经济衰退,美联储连续降息,造成美元贬值,这为世界粮食危机推波助澜。2008年美国又暴发了金融危机,这将使粮食危机进一步加剧。
   。 想看书来

粮食危机波及众多国家(1)
这次粮食危机对世界的影响是全方位的,不少国家被卷入其中。各国主要粮食品种的价格都出现了不同程度的上涨,社会民众生活水平有所下降。特别是在传统的粮食匮乏地区和贫困国家,如撒哈拉沙漠以南非洲国家,遭受的粮食危机最为严重。相当数量的国家已失去对粮食的购买能力,社会陷入动荡。对已有一定经济基础、但国内粮食供给依赖进口的发展中国家,过高的粮价也给其财政带来巨大负担。而那些可以自给自足甚至可以提供粮食出口的主要粮食生产国,国内也出现了粮价暴涨和供给不足的情况,迫使政府采取措施限制粮食出口。此外,一些粮食生产和出口大国,也受到了粮食危机的波及,出现了局部的粮食抢购现象。
  44一些国家粮食短缺、粮价大涨
  在发展中国家,粮食危机造成的影响更为广泛而深刻。不论是粮食出口国还是粮食进口国,都受到了高粮价和通货膨胀的冲击。亚洲约有10亿人承受粮价上涨影响。菲律宾、印度尼西亚、新加坡和泰国一些民众2008年5月1日走上街头抗议粮价上涨,巴基斯坦和泰国甚至派遣军队镇守粮田及粮仓。
  泰国是当今世界最大的大米出口国。但急剧攀升的世界粮食价格,使得泰国大米价格不断上涨。人们普遍担心如果稻农想出口大米换取现金,泰国国内市场就会发生粮食供应短缺。泰国商业部于2008年4月2日宣布拿出65万吨政府储备米,投入国内市场,以平抑急升的米价。据泰国农业权威机构泰华农民研究中心5月6日称,屡创历史新高的大米价格已对泰国国内消费者造成打击,导致政府推出蓝旗袋装大米援助措施,以减轻国内消费者的负担。
  菲律宾是世界最大的大米进口国,它遭受的困境比泰国还要严重。菲律宾政府调查人员突检各地粮食仓库,打击囤积大米行为。菲律宾的快餐连锁店甚至将米饭供应量减半。面对粮食短缺问题,菲律宾政府一方面积极扩大大米进口,以确保国内大米的供应,另一方面采取价格补贴政策为国内民众提供平价大米。政府为扩大大米进口,积极与越南、泰国等传统的大米供应国开展贸易。2008年3月26日越南同意与菲律宾签订大米供应备忘录,承诺未来3年每年向菲律宾出口150万吨稻米。菲律宾还从美国高价采购7万吨大米。目前,政府通过价格补贴方式向消费者提供平价大米,每个消费者每天可到国家粮食署的销售点购买5千克大米,每千克大米价格为1825比索,而市场上流通的商品大米价格为30比索以上。政府的补贴措施大大加剧了政府的财政负担。出于长久的粮食安全考虑,菲律宾政府还考虑出台紧急措施,禁止把农田改为住宅区和高尔夫球场。
  塞内加尔2008年4月宣布稻谷发展计划,要在一季种植的时间内将稻谷产量提高5倍,达到50万吨。不过人们认为这些措施也难以抑制大米价格上涨,他们担心大米很快将成为吃不起的奢侈品。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