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鸟电子书 > 耽美同人电子书 > 李辉有话说 >

第3部分

李辉有话说-第3部分

小说: 李辉有话说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基于以上几种原因,我深深的觉得我们的博客,并不是面临一个点击率的问题,而是如何对待别人的文章的问题,将心比心,我们也要认真对待别人的作品,并真实的向作者反馈我们对其作品的认识。

  还有几点看法:

  一、提高知名作家的回访率,尽管我说对作品要尊重,不要过分强调点击率,但一个博客网站的成立,绝对不是为了让网友相互研究做博客,玩网页的。所以点击率仍然是非常重要的推销手段,每一个博友在宣传自己的博客的同时,也宣传了这个博客网站的主页。一个知名作家的回访,所能带动的点击风波是不可小窥的。特别提出一点,就是知名作家匿名回访的问题,虽然当看到回访时非常兴奋,谁又知道这是不是博客网站专门聘请的人员,以各知名作家的名义,匿名为知名作家进行回访,目的还是提高点击率。

  二、建立博客网站站内在线博友的短信交流系统,这样有助于各博主之间的交流,以及与知名作家之间的交流,提高了相互之间信息传递的速度,同时缩短了博主和知名作家之间的距离,这样就能更好的增加网站的点击率和在线人数。当然这样做是又一定的弊端的,我想博客网站一定担心,有了短信交流系统,大家都把精力放在聊天上,对文章的阅读和评论自然就降下来了。其实我觉得不一定,因为评论毕竟不是短信聊天,短信聊天页当然替代不了评论,两者是可以同时进行的。如果网站真的怕影响到评论,完全可以制造一些限制,比如当天评论达不到多少的,将无法打开短信聊天系统。

  以上都是我个人的一些看法,希望大家多多支持。
  作者题外话:  木子辉:1981年,山东人,写小说,写剧本,做演员。

  代表作品:《走过青春路过你》(《美人赠我鹤顶红》《好了伤疤忘了疼》《阳光总在疯语后》三合一)《我们晃晃悠悠的青春》《插在牛粪上的鲜花》《看上去不美》《在同居的日子里》《一片狼藉》等,《你好,XX》短篇小说合集,木子辉目前唯一军旅作品《我的兄弟叫别扭》等。

  《李辉有话说》是由作者木子辉独立创作的杂评类文集,所涉及的内容广泛。

  从家庭琐事到社会生活 从亲子教育到情感方略

  从百姓故事到娱乐八卦 从街知巷闻到网络红人

  从媒妁之言到* 从郎才女貌到豺狼虎豹

  从守身如玉到红杏出墙 从窈窕淑女到半老徐娘

  木子辉笑侃天下事,

博客圈里美丑不分
作者:木子辉

  本来想写首诗歌,突然决定还是先谈谈这个事情。开始在新浪做博客的时候,好像还没有圈子一说,后来自己也成立了几个圈子,但大多不被人看好,这个我理解,因为木子辉对圈友的问候不够,唯一还算成绩不错的圈子叫《谈性说爱圈》,又因为很多圈友的文字尺度太宽,新浪给关闭了,因为有很多事情要做,也就再没有做圈子,可是自己加入的圈子已经数次达到上限,不得已还要退了旧的加入新的,本意是扩大接触的范围,提高一下自己的知名度。最初一些圈子的管理员还是不错的,很有责任心,还能对一些文字提出一些自己的见解和观点,或者就写作提出一些异议进行探讨,虽然不全是表示支持的,但这种交流有其价值的存在。现在的很多圈子实在已经不敢苟同了。

  为什么要这么说呢?很多博友的文字通篇只有几个字,例如“今天太累不想写了!”“今天我感冒了!”“今天真郁闷!”“睏了,不写了。”等等。这些文字的评论里全部都是各个圈子的加精信息,有的人更是夸张,在评论里写到“欣赏你的佳作”。如果你是他的朋友,他感冒了你可以写点关心他的语言,再不济写个“到过了”“路过”什么的,虽然是废话,还不至于废得太厉害。如果随便几个字就成了佳作,我想除了赵丽华的梨花体诗歌,别的都很难做到,至少人家把一句话变成了一个段落。回头我在博客里写上“谁评论谁傻子!”,然后说不定也能收到一大堆加精的信息,那我就太敬仰了。

  很多博文出现了一个共同的问题,被评论的次数居然远远高于被点击的次数,就算所有看过文字的人都写了评论,那么多出来的评论是怎么回事呢?如果你不能做好管理员,那么你就不要做,让给能做好的人做,你可能觉得做个管理员,同时大批量的加精一些文字,一次操作就可以同时回复几十个博文,便于推广你自己,提高你自己的知名度,对圈子完全是不负责的,你这样的管理员留着有什么用?管理员是服务于圈子里的成员的,不是利用圈子达到你个人的目的的,如果时间紧,没有办法一一阅读并作出评论,那么看多少算多少,至少你要对你评论的文章负责。

  有些管理员也许会觉得,对那些根本算不上文章的文字加精,是给文字的主人面子,满足文字主人的虚荣心,说不定主人看了一高兴就能跑你的博客里,把你也夸得知识渊博、德高望重。这样的文字看多了,说不定真就忘了自己是多么的狗屁不是,还能油然生出某种莫名其妙的崇高感来。石康也在小说里提高过,作者是很希望听到读者的声音的,可是这千篇一律的加精评论能叫“读者的声音”吗?

  也许我的题目用上“美丑不分”不够恰当,难道说“我累了不写了”就是丑吗?难道那些长篇大论就是美吗?当然不是,博客本就是博主的日志,只不过经过这些不负责任的管理员貌似一视同仁的评论,我们明显可以看出来,有的人的文字是阅读后评论的,而有的确实连阅读都没有就评论了,这又如何解释一视同仁呢?这种做法本身就已经侮辱了文字的主人,那些加精无非是怜悯和照顾罢了。一个人如果很帅你就说他帅,如果他不帅,你就说他酷,如果他还不酷,你还可以说他很厚道等等,这些都无可厚非,如果一个人一脸麻子,你还要对他说很欣赏人家父母的“佳作”,你就实在是够资格拉出去枪毙五分钟的,一块钱的手榴弹,就应该先扔给你一万块钱的。

  评论应该实事求是,这样对作者提高自己也是有帮助的,我也相信大多数的作者还是有这方面的需求的,博客圈里切勿“美丑不分”。我说这些话不是针对新浪平台,新浪提供了这样一个平台,只不过我们很多人在使用它的时候变质了。听说还有请人代刷博客点击率的,目的恐怕是点击率高到一定程度,可以用来谋取私利。这个我不反对,只是代刷出来的点击真的能为你的客户提供足够的广告支持吗?听说还有人把博文出书了,因为代刷的点击实在很可观,高估了可能的销量,结果恐怕成了自己文字的收藏者了吧?这样的泡沫评论不只是在新浪博客里,在很多其他的博客论坛社区里也是屡见不鲜,有那个时间好好写点东西比什么都强。
  作者题外话:  木子辉:1981年,山东人,写小说,写剧本,做演员。

  代表作品:《走过青春路过你》(《美人赠我鹤顶红》《好了伤疤忘了疼》《阳光总在疯语后》三合一)《我们晃晃悠悠的青春》《插在牛粪上的鲜花》《看上去不美》《在同居的日子里》《一片狼藉》等,《你好,XX》短篇小说合集,木子辉目前唯一军旅作品《我的兄弟叫别扭》等。

  《李辉有话说》是由作者木子辉独立创作的杂评类文集,所涉及的内容广泛。

  从家庭琐事到社会生活 从亲子教育到情感方略

  从百姓故事到娱乐八卦 从街知巷闻到网络红人

  从媒妁之言到* 从郎才女貌到豺狼虎豹

  从守身如玉到红杏出墙 从窈窕淑女到半老徐娘

  木子辉笑侃天下事,书 包 网 txt小说上传分享

“君子”是顶大帽子
作者:木子辉

  《李辉有话说》系列迄今已然发表了50余篇,所涉及的内容杂七碎八,都是些生活的琐事,庆幸的是这些粗浅的认识,得到了很多网友们的关注和支持,这是木子辉最感欣慰的。作为这个社会的一员,木子辉不敢奢望能够通过自己的文字,对所谓人文教化有什么积极的帮助或者影响,无非是希望为处在我这个阶层的朋友们说点实话,前提条件是我这个阶层,也可以说为自己说话。曾经有朋友问木子辉为什么要走文字这条路,我的回答是争取话语权,我知道很多朋友对生活中发生的事件有自己的见解和看法,可是这样的平台太少了,或者说在这个人人平等的社会里充斥一个又一个的圈子,作为圈外人往往是没有发言权的,我的文字不敢说代表了哪一个群体,但是,至少它代表了一些和木子辉境遇相似的人群。当信号枪响的时候,我们没能及时踏出第一步,但是我们不接受有关“落后”的说法,我们是“后进”的一批,而且没准儿我们还会后来居上。

  《李辉有话说》大多被评价为犀利,这是朋友们抬爱,木子辉不敢以此自居,可能里面的有些文字的确说中一些朋友的心事,或者是一些不吐不快的话被木子辉机缘巧合下说了出来。正是因为如此,似乎木子辉的《李辉有话说》一出来就是要挑社会的毛病的,就是要在先拿自己开涮后,再拿社会开涮的,其实我想说,木子辉就是冲着这个来的,人类的进步需要自我反省,社会的进步就一定要接受大众的批评。但是,必须声明的是,批评不等于骂街,那些看谁不顺眼就在网络里大肆骂街的,我建议回家多漱口。批评是好事,那也是被尊重的表现,一个互不相识的人为了批评你,耐着性子在电脑前一字一句的拼凑文字,回头还得把那些前言不搭后语的词句删删减减,多伟大的工程?

  很多朋友认为木子辉的文字属于批判性的文字,这一点我和周围的朋友也曾在聊天中提到过,木子辉认为包括其他很多大作家,甚至被称为痞子作家的人,还有几乎成了批判代言人的鲁迅,都只是通过自己的文字反映比较真实的生活现状而已。说到这里需要提到的是“真相”这个词语,人们总是希望了解一切事物的真相,以证明自己不是被蒙在鼓里的那个,有时候这样做毫无意义,因为木子辉曾经说过“真相”是和“美好”作对的,当你不了解真相的时候,生活、爱情、友情等等是一个样子,一旦知道了真相,往往会是另一个样子,所以多数情况下,“真相”一出来,“美好”就不见了。于是乎,很多人都会不自觉的以为这些人是在批判什么,是在跟社会作对,挑社会的毛病,其实不用这些人去批判,只要你敢面对潜意识的自己,就等于是在自我批判了,因为现实生活的规则使人们自行塑造出一种大众形象,那是给自己以外的人看的。别人不清楚自己,难道自己还不清楚吗?什么东西都是对立的,既然写的是批判性文字,那么和这些被批判的对象对立的就应该是赞同的,从这个层面上说,写批判文字,其实也是另一种赞美。

  最近,在支持木子辉的评论里提到一个很特别的字眼——君子,这个字眼儿已经被文人墨客玩味了多少年了,没有想到会出现在木子辉的评论里。可能这位读者与木子辉的观点不谋而合,于是留言“君子所见略同”。为此我专门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