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鸟电子书 > 古代宫廷电子书 > 农女当家by络缨1231 >

第74部分

农女当家by络缨1231-第74部分

小说: 农女当家by络缨1231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在他小小的心里,他就觉得,谁都不如他三姐强,他三姐简直是懂得太多了,看,他家才分家一年,日子就过得这么好,总能吃上肉,还有,三天必有一顿骨头汤喝啊,而且,他的口袋里,总有他三姐给他塞来的糖果。虽然告诉他不要一天吃太多,不然会有虫子咬牙齿的,以后就吃不了东西了。

他很听他三姐的话,因为听他三姐的话有好东西吃,还能学更多别人都不知道的东西,比他哥还要懂的多呢。最少,现在他算学就比他哥算得快。

“仲秋啊,过几天就是你老姑及笄了。”方氏搓着手,不安地看着小闺女。家里的银子都放在小闺女手里呢,她手里也有钱,可是不会超过一百文,而且,她买什么东西,都是要报帐的。

不是仲秋对方氏刻薄,而是仲秋深深地知道方氏的性子,就是放在她那里一百两银子,只要高氏用个名目就能从她手里拿走。

这银子可是一家子起早贪黑的努力劳动得来的,可不是让方氏拿去孝敬贪得无厌的人的。

她们家的银子又不是大风刮来的,对于方氏的性子,连她姥娘徐氏都扳不过来,她也没想过要扳过来。不过是把家里的财政大权掌握在手里,就算是她手再松,没钱还松个P呀。

“噢,到时候就去呗。”仲秋顺口答道。

“那你说,咱给你老姑送点啥呢?”方氏好像看出来小闺女有些不耐烦,口气倒有些小心起来。

“送点啥啊?”仲秋放下手里的笔和纸。这是她自己弄的炭棒,用布一包,就成了简易的铅笔。纸也是买的最不好的纸,订成了一个本子,方便她计算。

这还真是个事,现在已经六月初,离六月十八还真不远了,不管如何,姑娘及笄是大事,村子里的能走动的人到时候都会来观礼的。她们家虽然去年已经送给了王秋月一枚钗子了,可这回不拿出点礼物,肯定会被村子里的人说三道四的。

“是啊,你想送点啥?”看到小闺女终于把心思收回来,方氏算是放下了些心。

今天刚一回来,就被高氏叫到了老宅。里里外外的,高氏说了不少的话,反正意思方氏是听出来了,王秋月十五了,她们家又赚了大钱,就这么一个妹妹,又是大日子,一定要把及笄礼好好地想想。别亏了他这么一个妹妹。

高氏敲打了方氏好半天,才把方氏放了回来,方氏一回来就没心思干活了,坐在那儿光发呆,就是想到时候要送什么。

“娘,你想送什么呀?咱们家刚刚买了地,手头上的钱也都定了鱼苗了,何况,下个月又要给我哥交束修,还真没有闲钱。”仲秋顿了一下,琢磨了一阵才道,“要不这样吧,我再想想办法,看看能不能从别人那先借些钱过来,咋的也得买一枚钗子给我老姑是吧?”

方氏脸上带着愧色,自家的日子虽然吃的上来了,可是,她的几个孩子也就今年过年的时候做了一身新衣服。可年前年后那一顿忙,几个孩子可是累坏了。

她深感自己作一个娘的不能带给孩子们过上好日子自责,偏偏,她现在还要从小闺女手里扣钱。

“行,不行的话,我去你姥娘家再借些。”今年娘家的日子不错,现在也跟着仲秋一起种水稻,不过,家里的田大多数都种了水稻,尤其是还用了三分之一的田来进行稻田养鱼。

这也是一大笔的投资,娘家日子虽然富有,可是现在正是用钱的时候。

要不是实在没办法,她也不会回娘家去开口。

仲秋和方氏说了一回,又继续忙她的去了。最后定下了数量,也定下了哪天把鱼苗送来,这才回家。

今天已经是六月十五了,再有三天,就是王秋月的及笄礼。不时地有村子里主方氏相好的女人来家里打听方氏送什么礼。

仲秋从后院兔子窝里让半夏提了两对兔子出来,喊着方氏帮忙把兔子腿给绑上。

“仲秋啊,你家这兔子还没长到时候,这是干啥?”村子里的女人没事还要找出三分说话的理儿呢,这会见仲秋半夏姐妹两个绑兔子,自然是要问的。

“旺财嫂来了啊,这不是过两个就是我老姑及笄礼,我娘想给我老姑买一枝好点的及笄礼,家里没有现钱,所以,就把兔子拿去镇上卖几只。”仲秋可惜地看着两只兔子,“要是再养一个月就好了,会多卖十几文的。”

“哎呀,这话说的可是真的,现在卖了可是可惜了的。”旺财家的瞧着那半大的兔子,也砸着嘴叹息着。“真可惜,要不找谁家先借个百十来文的,应该也可以借得来的。”旺财嫂给方氏出主意。

“旺财嫂,百十来文哪够啊,咋也得一两银子吧。现在家家都忙着地里的事,谁家现在还有那个闲钱啊。”仲秋叹气地道。

“哎呦。”跟旺财嫂一起来的春来姐倒是跳了起来,“一两银子?这也太多了吧。”

她们村子里的大姑娘小媳妇的,哪个都一两件银首饰,不过,最好的也就是花了三百来文买的簪子,一两银子,想买金的啊?

“我老姑及笄礼,一生就这么一次,我娘想送点好的。”仲秋无奈地道。

“哎呦,也不是我说大嫂子你呀,想当初我在娘家行笄的时候,我娘家的日子还算可以的呢,我娘也只是给我买了一枚银溜金的,花了五百多文,现在还戴着呢。这一两银子,还不得买个戴宝石的啊。”

“可不是呢,秋月姐姐可真有福,遇上了大嫂子这样的嫂子。”春来也叹息着。

“好了,旺财嫂子,春来姐,你们坐,我们要赶着去镇上呢,就不陪你们了。”仲秋提了一只兔子,半夏提了两只,拉着子汐出了家门。

这三只兔子是答应了王掌柜的要送去,虽然才半大,可是王掌柜那里突然有要定桌的,所以,就和仲秋说了。仲秋二话没说,直接答应给他送去。

送完了兔子,仲秋拉着半夏带着子汐往首饰铺走去。

王秋月的首饰肯定是要给的,但是,仲秋真是不想花这笔钱。高氏她们的胃口现在可是越来越大,而产家以后的日子也是会越过越好的。

她可不想把她们养成,想要什么,就能得到什么的脾气。

走进首饰铺子,铺子里的小伙计还认得仲秋,很是高兴地迎了上来。

“仲秋姑娘,这回可是有好样子了?”小伙计笑着问,一边要去倒茶。

“不要去了,我们不喝,我们想看看有没有镶嵌的钗子。”仲秋拦住小伙计问。

“镶嵌的有,仲秋姑娘跟我过来看吧。”小伙计把仲秋半夏引到了一个柜台边上,从里面拿出了一个盒子来,放到了台面上,“这是新打成的,你们看看。这个做笄礼是最有面子的。”

钗子是不错,不过,看着上面镶嵌的宝石,估计着哪一个枚都不便宜。

“这多少银子一枚?”仲秋拿起一枚梅花状的银钗子,钗头上是缠丝绕梅花的样子,梅花的花瓣是用淡粉色的玉石镶嵌而成的,花蕊是用金丝所做。看着倒也不错。

“这个用料是银重三钱九,宝石为粉玉,这玉石中的下品玉石。要价是五百文。”小伙计道。

“我可不可以定做一枚?”仲秋瞧了一眼这枚看着还算顺眼的钗子,戴在王秋月的头上,真是……

“可以,只要是王姑娘你出的样子,我们掌柜的说了,免费给你定做。”

“可我十八那天就得要用了。来得及吗?”

“只要今天有图样,明天就能拿到东西。”

“那好吧。”仲秋想了想,还是决定画一个特殊的,她不想花钱,不过用花样子换一个倒不错。“不过,我这枚笄做出来,价格不能少天一两银子。”

“啊?”小伙计有些愣神,他们店里贵重的首饰也不少,但一般的首饰都是低于一两银子,毕竟这不过是个小镇,有钱的还是少数。而有钱的人,一般都还特意跑到县城里去买首饰的多。

他们经营的,不过是从几十文到几百文的大众不太的值钱的首饰。

“我画给你们的,你们做出来,肯定有人买的。”仲秋心里有数,从怀里把在家里已经画好的笄样子拿了出来,“银不要多,四银足够,不过,这头上就要多费些心思。”把画样子给小伙计好限地讲了一遍,定好了明天下午来取,这才带着两个人走出了首饰铺子。

在镇上逛了一圈儿,又给子汐买了些吃食,给两个姐姐买了些上好的绣线这才回到家里。



第87章 热闹的及笄礼


半夏在回程路上不时地瞄着仲秋,弄得仲秋心里直发毛:“二姐,你干嘛老是看我,有啥就说呗。”

半夏鼓鼓气,才道:“你真的想把那枚笄送给老姑?”

“咋样?好看吗?”仲秋笑嘻嘻地一手领着子汐,一边吃着刚买来的糖圆,就是一种用糯米加糖做成的圆形的糖。

“好看。”半夏恨恨地道,“你真给她?”

“那不给她给谁呢?”仲秋眼睛一转,笑着道,“要不然的话,就拿回来给二姐你留着吧。”

“谁说我要了。”半夏不屑地撇了下嘴,“我只是觉得,咱能老是这样向咱家要东西,啥时候是个头啊。”说着,一脸的丧气。

“呵呵。”仲秋笑了,扯了扯半夏的手道,“二姐,你真当我把那笄给老姑?才不会呢。那是我设计出来的,咱们镇上要是卖的话,也不会少于一两银子。一两银子啊,够一个好劳力在外面苦干一个月的钱了。虽然不算太多,但是,就咱们村子里的人,一两银子可是够咱们几个月的吃用呢,我才不会给老姑呢。”

“那你还画那个干啥?”半夏奇怪地问。得知不会把那笄给老姑,她的小脸上也带了笑容。

“我有两个亲姐姐,干嘛要给老姑啊。她对咱们几个也不好,我是闲得蛋……”仲秋刚想说闲得蛋疼,还好她省悟及时,“是闲得抓墙了?”

半夏虽然不知道抓墙和闲着有什么关系,但是只要那枚好看的笄不给王秋月她就高兴。至于仲秋给谁,她就不再问了。

姐妹三个回到了家,把手里的上好的丝线给了探春,这才让子汐去外面和别家孩子玩儿去,她却是想着如何去处理老宅那边的事。

这边马上就要把鱼放进稻田里了,那个时候,她们家就真的没什么功夫和老宅的高氏扯皮了。

不过,高氏越来越大的胃口,还是让仲秋很是不爽。

可是古代一个孝字能压死人啊,如果没有一个好的靠山,那就最好不要忤逆老人,不然的话,后果不是她们可以承担的。

想了半天,仲秋还是觉得不管如何,这个面子她还是要给她们家长的。

十八那天,不管是出于对老王家的亲近还是想看王兴文家在王秋月及笄送什么的人,反正当仲秋一家四个女人外加一个小跟P虫子汐到的时候,院子里已经站满了人。

大姑娘小媳妇都热闹地找着自己相熟的人说着话呢。看到仲秋她们娘四个儿过来,都热络地围了上来。

方氏心里有些忐忑,到现在她也不知道仲秋到底要送王秋月什么礼。只是应付着和村子里的女人说着。

探春和半夏却和村子里的同龄的姑娘们在一起低声地说着话,彼此交流一下绣品什么的,还有拿出来互相看着,对比一下彼此的手工。算是最安静的一团人。

到了时辰,王秋月穿着一身新做的衣裙,披着刚刚洗好抹干的长发走了正屋。来到院子当中放好的锦垫子前站住。

及笄中女人一生重要的礼节之一,有村中和高氏相好的长辈过来作为司仪。由高氏亲自为自己的女儿挽发,再插上笄,就表明自己的女人到了可以成亲论嫁的时候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