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鸟电子书 > 古代宫廷电子书 > 农女当家by络缨1231 >

第73部分

农女当家by络缨1231-第73部分

小说: 农女当家by络缨1231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说她们家买地再出什么夭娥子,所以才会这样。

若是把地写上王兴文的名字,只怕老宅那边光高氏就不会消停了。有钱肯定得让大儿子孝敬她啊,这地要真的和王兴文要,王兴文要是不给的话,这就是不孝,到时候也不知道高氏会怎么歪歪嘴呢,为了省事,仲秋直接就避免这事发生。

大家听了仲秋的话,都没有说话。不说大家心里也都清楚,仲秋防的就是老宅的人。

王兴文心里有些不是滋味,可是事情还就摆在那儿,他也只能暗自的叹气。

次日一早,王兴文和子滨一起去镇上,一个上学,一个找林牙侩,请他去把卖田的人找来,大家红定了时间,然后到地头上会,就去了老宅。


第85章 你想你的我做我的


王兴文家买地,仲秋也去了。

老爷子自然也要去,大儿子家人口多,地少,自己分家又不公平,好不容易大儿子家攒了两钱儿,这有田要买,他自然是放心不下,王兴文一过来告诉他消息,他就忙着收拾了一下,就跟着老大走出了家门。

高氏坐在炕上冲着王秋月撇嘴,心里对老大家一家哭穷很是不满,可是到现在,一年了,老大家不缺她什么,啥礼都全了,而且,还特别的有什么好吃的还给她们老宅拿来。不管是冲着谁给的,人家面上的事摆得亮堂,她就是眼气,也没办法。

“我大哥家也不知道赚的啥钱,这才一年就要买地了,娘,我爹回来你问问。”王秋月今年已经十五了,六月十八就要办及笄礼。她自然是想让她大哥多出些礼金。

王秋月的心思,高氏自然知道,不过,高氏也是这个心思。

现在她们家也别的理由管老大家张嘴要钱,这王秋月及笄礼,自然是要让老大家出出血了。

“行了,这事娘心里有数,你就放心吧。对了,过年时你姐不是给你拿了一块花布了吗,你抽空让你二娘家的春生嫂子帮你裁出来,娘帮你做,这及笄礼是大事,那天要穿的好些。”高氏贴心贴肺地道。

“娘,我知道,我早就和春生嫂子说了,可是,及笄那天,你要给我插什么钗呀?我可不要那种银溜金的,戴着也让人笑话。”王秋月笑着扯着高氏的胳膊,“娘,我要戴宝石的那种,让我哥给我买那样的好不?”

“哎。”高氏叹了口气,“娘也是那样想的,我也想让你大哥给你买枝好的,可是,你大哥现在的钱都买田了,到时候还哪有钱给你买钗呀。”高氏捶了一下王秋月的胳膊,恨恨地道。

“娘,那就算了吗?我下辈子就这一天。”王秋月摇着高氏的胳膊,撒娇道。

“娘知道了,你放心吧,就算是我舍了这张老脸,也让你大哥给你买一枝好钗子戴。”高氏拍拍王秋月的手,安慰道,心里却在想着到底要用什么样的借口给王秋月讨这枝钗子。

仲秋跟着王兴文及老爷子到了田头儿,林牙侩已经和卖田的主人家到了。

田就放在那里,老爷子先是问了问,价钱什么的都是已经定下的,现在就是看田再议议价。

老爷子蹲地田头,抓起一把土来,搓了搓,仔细地看了看又放到鼻子下闻了闻,才站起身来,看着卖田的老汉道:“这位大兄弟,你这田也勉强算是中田吧?”

那卖田的人嘿嘿地笑了下,也没生气,点头道:“可不是,地契上写的是中田,其实中田是差点,我要20两银子一亩,若是你们家诚心买的,我也可以降一些。看老哥哥的样子,是个老庄家把式啊。”

老爷子也笑了,道:“田虽然是中田,地倒是侍候的不错。”回头冲着王兴文道,“老大啊,你要想买,就买吧。不过价格是要降下来些的。”

仲秋一听,立时就乐了。这老爷子还真是来对了,本来她们是想讲价的,可老爷子再这么一说,这价钱就好讲的多了。

“这位大叔,你说个实惠点的价格,我们看着你出的价格行,我们就买。”王兴文道。

“也好,我给你降一两银子。”那老汉满脸笑容地道。

“这个……”王兴文有些犹豫,便看向了仲秋。

“这位老爷爷,我们是真想买这块田,不过,看样子这田比起真正的中田还差着,要不这样吧,我们也不和你再讲价,就18两银子一亩,我们掏现银,今天过契今天过钱。怎么样?”仲秋插了嘴,18两银子也算是行的了的价格。仲秋不觉得自己给的价格低。

“这样啊,让我想想。”老汉迟疑了一下,这一亩地少一两,这二十亩地,可就是少了二十两呢。

农民谁都把钱当回事,恨不得一文钱当成二文钱花。就算是家里富裕的,也不会大手大脚的。

仲秋扯了一下林牙侩的衣襟,林牙侩自然明白仲秋的意思,把老汉叫到了一边低声说话去了。

这边王兴文和老爷子一起讨论起田的质量问题。

没一会儿,老汉和林牙侩过来:“大叔啊,卖主同意你们的价格,如果方便的话,他想今天就把契办了。”

“行,没问题,我们这就回家拿银子,你们就到镇上的王记酒楼好了。”仲秋道,“林大叔,这地契今天我们也就办过户,要红契,多少银子你算一下,我一起给你带来。”

林牙侩有些诧异地看了一眼仲秋,算了一下道:“地银是216两,契税中田每亩是三百文,一共是三两六钱银,抽成是二两。”

仲秋点头,一共220两银子就成了,和林牙侩约好,仲秋和王兴文及老爷子就回家了。

老爷子没有回老宅,而是直接到了仲秋家。

这过户是大事,老爷子自然是要跟着。而仲秋也没有想过让老爷子回去。这过户的事,办好了契红后,还是要吃一顿的,算是感谢中人在里面帮忙的意思。

带上了钱,仲秋也跟着一起去了。

家里老爷子是念过几天书,也买卖过田地,但是,仲秋不放心。她可是经历过现代的合同陷井的,自然是要亲自看看古代的合同才成的。

到了镇上的王掌柜家的酒楼,王掌柜特意给开了一个雅间,没一会儿,卖田的老汉和林牙侩一起走了进来。

先把契红写好,仲秋画了押签下了自己的名字。老汉和林牙侩都签好也印了手印,这才把钱交割。而地契就交到了林牙侩的手里还有过户用的银子。

事情办的过程中,有一点小小的意外。

老爷子和老汉及林牙侩看到契约是仲秋签的,都有些奇怪。老爷子当时就问王兴文:“老大,这地咋让三丫头签呢?”

“爹,这地就是给三丫头买的。”王兴文看老爷子还想问,便道,“爹,你也知道,我们家的钱都是仲秋赚来的,这些地也不多,就当是给仲秋做嫁妆了。”

老爷子听了王兴文这话,也就不多说了。

其他也奇怪的两个人听王兴文这么说,虽然对仲秋挺好奇的,但这和他们一点关系都没有,自然不会多管。地就这样顺利地买成了,大家又在王掌柜的酒楼里大吃了一顿。

送走了卖田老汉和林牙侩,仲秋又请王掌柜的另外装了一盘老爷子爱吃的猪头肉,打了二斤酒装起来,让老爷子带回去。

这才和王兴文回到了家,一家人都等着听信儿呢。

“地契明天才能拿回来,到时候林牙侩会亲自送来的。”仲秋很高兴,把手里的契约看了又看,这才小心地装进了一只盒子里,放进了空间。

第二天,林牙侩没到中午,就把地契红纸送了过来。

一家人感谢万分,仲秋在送林牙侩走的时候,请林牙侩再帮忙留意一下,附近有没有好一些的良田,她们还要买。

林牙侩自然是愿意的,有人买田,他就有钱赚,但是,林牙侩一向是赚良心钱。就点头答应了仲秋的委托走了。

这回家里又新添了十二亩地,这牲口再不买,可就不赶趟儿了。仲秋马上让王兴文去方老爹家,请方老爹过来帮忙买牲口。

牲口市场走了几家,最后在快要出正月的时候,终于买到了一头两岁口的小毛驴。

虽然是小毛驴,可也能干活了。

仲秋舍得喂,小毛驴虽然每天要挂车往镇上送货,但身子却是日渐的壮实起来。

到了武公子的货都出清了之后,武公子的信也到了。信中写了火窖的大致做法,还有他买下仲秋的香肠的法子。仲秋便和秦管事结了十两银子,算是把香肠的事给结了。

火窖现在还不到时候,仲秋为着急。

不过,秦管事临走的时候却对仲秋说,今年她家的水稻,他们都要。这样一说,仲秋才知道,县城里四氏米行是武公子名下的产业。

有了收购的人,仲秋更放心地种水稻了。

这地一开,仲秋一家就开始忙上了。河滩就不用说了,除了要加肥之外,就没有啥要说的。不过是为了养鱼的时候,加商了地围子。

村子里的人都奇怪,可现在家家都忙,也没有闲心去管仲秋家的事。

仲秋家的河滩是省事了,可是村子进而其他人家的地都是旱地,要想改做水田,自然是要费一番功夫的。

不但要加高地围子,还要往田里灌水,这就量项大工程。

虽然村子里的人有几乎近一半的人家要种水稻,可也不是全都种水稻。最多的也就是种上三分之一,也是怕水稻种不好,收成不上来,家里就更亏了。

因为仲秋家种水稻的地,本来就是临河的,人家那水源充足,和这些本来是旱田的不一样。

仲秋没劝过谁家,就是老爷子家也只是在中田里划出了10亩来种水稻,其他的还是按照原样种玉米和大豆。

经过了忙碌的改旱田为水田的一个月后,大王庄终于迎来了一片水田的土地。开始在家里育秧,秧种都是仲秋从空间里拿出来的。

第一次旱田改水田,仲秋自己都没把握,所以,才会把拿空间里的种子。不管旱田多孬,种子好,再加上后期的管理,就算再不好,也不会比种玉米收成少。

紧打紧算的,总算是在六月把秧苗都种到了地里。

大家算是松了口气,而仲秋却是要到姥娘家去请舅舅给她买鱼苗了。

她接下来的事,可是要稻田养鱼的。



第86章 及笄礼


仲秋一家子都忙着,女人忙着到田里帮忙,回家要做饭,收拾家务,还有为家里养的几十只活物弄吃的,从早忙到晚,真是没有得闲的时候。

而最忙的就要算是仲秋了,除了到姥娘家和大舅定下了鱼苗的儿之后,她就一直在计算着每亩地里要下多少苗,而苗在长多高之再下。

苗太矮了,鱼下进去之后就会被鱼吃到苗心。太高的话,第一批由鱼提供的肥料就有些晚了。

这天仲秋领着子汐刚回到家,就看到方氏的脸色有些不自然。仲秋也没理会,女人嘛,每月总是有那么几天的不自然的日子。

可是,好像不太对啊。

仲秋疑惑地看着方氏,方氏明显有总往仲秋身前凑,可仲秋的眼神一过来,她就下意识地躲避。

仲秋眯着眼想了想,心里有了计较,她就是不说,看看方氏怎么和她说这件事…

自己这些天都没有在家里,也没有去老宅。看样子,方氏今天这是被叫去老宅了。

果然,等到大家都快要回家的时候,方氏总算是开口了:“仲秋啊。”

“啊,娘。”仲秋依旧忙着手里的事,嘴上应了一声,子汐就坐在他三姐的身边,看着仲秋,一边看一边跟着他三姐学。

在他小小的心里,他就觉得,谁都不如他三姐强,他三姐简直是懂得太多了,看,他家才分家一年,日子就过得这么好,总能吃上肉,还有,三天必有一顿骨头汤喝啊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