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鸟电子书 > 经管其他电子书 > 努尔哈赤 >

第88部分

努尔哈赤-第88部分

小说: 努尔哈赤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那三流子还未说完,郑之范说:“你先带他们自己去看,人家是蒙古的王爷,是个有钱的主儿,怎能住一般的地方。要选个好所在,不能弄个窝窝囊囊的地方!”
  “那好办,现在就走吧!”
  吴三流子带着胡里、兀佳去找房子,这且不提。
  再说开原城里的百姓们,自萨尔浒战后,人心浮动,许多人家举家远逃。
  对形势老百姓也看得清楚,明朝军队打不过努尔哈赤。后金军队在抚顺、清河的劫掠行为,使他们心惊胆寒。
  在这种情况下,富有反抗精神的人还是大有人在。
  且说开原城里,东门附近,有一户人家,单门独户一个大庄院。在一丈多高的院墙外面,绕着一沟绿水,沟埂上长着好几百棵合抱粗的大柳树。进了大门,到正厅前面,偌大的一个院子,两边有几十副枪架,明晃晃地都插满各种各样的兵器。
  这户人家姓高,据说高家的祖上是唐朝一个大官,不知何时,搬到这里来。
  高家户主高老头有子五人,挨次是高天民、高天富、高天国、高天才、高天强,合在一起,便是“民富国才强”。
  高老头虽然年逾古稀,年轻时读过书,练过武,身板儿硬朗,耳不聋,眼不花,满口的牙,整整齐齐。
  因为是官宦后代,又是祖传的武功,每在农闲冬休时节,高老头带着五个儿子,在院子里使枪练棒,切磋武艺,日子过得倒也平静、安乐。
  但是,努尔哈赤攻破抚顺、清河城以后,特别是焚烧房屋、劫掠财产、屠杀汉人等,高家一家再也平静不下来。
  他们看到朝廷官吏腐败,武备不修,军队不能打仗,深感忧虑。
  高家五个儿子,在开原城里各自都有三朋四友,今年春节初三日,正是高老头的七十三寿辰。按汉人风俗,要垫“缺子”。也就是由闺女给老人买两条鲤鱼,或是蹄包之类,对老人表示一番孝心,祝愿老人健康长寿。
  因为高老头膝下只有五个儿子,没有闺女,只能由儿子买了。后来儿子的朋友知道了,也都提着鲤鱼,拎着蹄包,还有的拿着点心,送到高家大院,为老人祝寿。
  初三日那天,高家可热闹了,一下子来了好几百人,共摆下五十余桌酒席。大家欢欢乐乐地团聚了一整日。
  高家五子中,高天民武艺高强,且性格沉稳,比较有心计。平日,不多言多语,能吃苦耐劳,在兄弟中间威信较高。
  那天喝完酒,大家闲话时,高天民带着深沉的口吻,说道:“今年,开原城未必能平静到年底。”
  听他这么一说,大家马上想到了抚顺、清河的事情,有人当即说道:“到时候,咱们就跟他们拼了算了!”
  “不拼也是死,拼死几个,也不吃亏!”
  “不要乱说话,咱们听听大哥的意见!”
  “对!听大哥说,大哥讲怎么办,咱都听!”
  高天民被众兄弟簇拥着,遂说道:“古人说:”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当今皇上无能,宦官当权,官吏腐败。堂堂的大明王朝,打不过一个小小的建州。当年的一个龙虎将军,而今已面南称朕了。古人说:“国乱显忠臣。’前年抚顺城刚被围,李永芳便投降了。咱们都是普普通通的老百姓,但是,咱们是大明的臣民,宁肯死了,咱们也不干屈节的事。所以,咱们应该有个准备,一旦打到开原城下,咱们就提刀上马,协助官军一起守城。如今,城里不少人说:皇帝正在调兵遣将,要师发建州。咱们也应该团结起来,平日练练武艺。如果兄弟们有意的话,请来高家大院,咱们一起练吧!”
  大家听了,当时都很激愤,表示愿来参加。有的人还激动地说:“这是保家卫国的事情,稍有一点热血的人,都应该积极参加。”
  自此以后,高家大院里每天都有几百人在操练武艺。
  萨尔治战后,消息传来,高家大院里一片哭声。
  高天民说道:“多则三五个月,少则十天、半个月,开原就会有战事了。请兄弟们及早作好准备。明天,俺想去推事府里问问情况。咱们去的人不宜太多,三五人足矣。”
  后来,大家推举了四个人出来,与高天民一起去推事府,他们是王化扬、张六柱、赵兴友、邱应金。
  次日早上,高天民等五人,吃过早饭,早早地来到推事府前。
  高天民让把门人向推事大人传话说:“东门高家大院长子高天民求见。”
  郑之范听了,向侍卫问道:“他来有什么事?”
  那守门侍卫说:“他未说有什么事,一共五个人。”
  郑之范想了一想,“让他们进来吧!”
  当年,李成梁在抚顺时,每次来开原,都要去高家坐坐,吃两顿酒才走。郑之范也曾经跟着李成梁去过高家大院。李成梁死后,他一门心事搜刮钱财,就未去过高家。
  再说高天民带着四个兄弟,见到郑之范以后,先寒暄几句,就接着说道:“萨尔浒战争过去一个多月了,不知大人对开原的城防工作如何安排的?”
  “这事情总兵大人马林已同蒙古二十四营联络得差不多了,蒙古表示:一旦努尔哈赤进兵开原,他们将出兵援助我们。”
  “那蒙古人是靠不住的。去年抚顺城破前,就是蒙古人先出兵以讨赏为名,实际上是为了牵制抚顺的兵力,等于帮了努尔哈赤的大忙。咱们自己也该……”
  这时候,旁边坐着的吴三流子说话了:“推事大人用不着你来教训他,何况守城是朝廷机密,不需要你来关心,一个小小老百姓,你瞎操什么心?”
  高天民听了,立即说道:“俺来是向推事大人请教事情的,你又插什么话?何况开原城每个老百姓都该关心城防,俺怎能是瞎操心?”
  “你操心顶屁用!你能去带兵打仗?……”
  “推事大人若能同意,俺就打算去带兵守城。”
  “你是喝凉水,说大话,反正不会觉得塞牙!你带兵去守城?你也撒泡尿去照一下自己,看看你的长相!”
  “请你放尊重些!再说一遍,俺不是来找你说话的。”
  郑之范看一下吴三流子,说道:“你去吧,不要在这里胡说八道。”
  郑之范见吴三流子走了,才说道:“他是信口胡说惯了,请高大少爷不必介意。”
  “这倒没什么,道理越说越明嘛!”
  “高大少爷的一片热忱,本大人心领了。这守城的事得慢慢来,要钱,要兵,要兵器。当今皇上,什么也不给,让俺怎么去防?去守?常言道:作官才知作官难。俺是老鼠钻到风箱里——两头受气。你大少爷是明白人,总该体谅俺吧?”
  “看样子,努尔哈赤对开原用兵不会长久了。这守城的事,望大人及早操心。无论哪一天,需要俺时,咱高家兄弟五人,还有一帮侠义弟兄,一定会拿起刀枪,登城御敌!”
  “谢谢!高大少爷的爱国爱城的精神,十分可敬。本大人还有要事急待处理,恕俺不能奉陪了。”
  高天民知道这是逐客令,只好告辞出来。
  高天民等五人从推事府出来,往回走,快到城东门时,忽听前面有哭声,到拐弯处时,见到一位白发老妇,搂住一个十多岁的男孩,在呜呜哭泣;旁边还有一个中年妇人,怀里抱住一个七八岁的女孩,也在嘤嘤啜泣。
  看到这三代人在伤心地哭着,不知发生了什么伤心的事情,高天民上前问道:“老妈妈,家里发生了什么事,来到大街上哭呀?”
  听到有问话的声音,四人才止住哭。老太婆看了看高天民及其身边的四个青年人,才昂起头来说道:“俺老少三代开了一个客栈,前天来了三个人,给俺十两银子,将俺客栈强买了去。俺不愿卖,他们连打带骂,把俺撵出门,连十两银子也不给了。俺无家可归,怎么办啊……”
  说着,又哭了起来。
  高天民几个人一听,深表同情,就向那老太婆又说道:“你们到推事府里去告发他们,只在这里哭有什么用呢?”
  “告他们?可别说了,他们就是推事府的人,那个领头的,叫什么……叫什么来?”
  她把头转向中年妇女,只听中年妇人说:“叫吴三流子!”
  “啊?是他!”
  “用吴三流子说:”这房子蒙古王爷看上了。卖,也得卖;不卖,也得卖。反正买定了。‘他又说:“推事老爷叫他来办的,你去问他去!’咱敢去问吗?更不敢去告!”
  高天民几个人越听越气愤,高天民问道:“你的房子在哪里?带咱们去看看。”
  婆媳二人用怀疑的目光看看他们,意思是:“你们管得了吗?……”
  高天民走前一步,扶着老太婆站起来,中年妇人用手朝前一指,说:“离这儿不远,挨前面就是。”
  老少三代在前引路,不一会工夫,来到大门前。
  高天民抬头一看,见是一座二层楼的瓦房,大门上面有一横牌,上书:“兴隆客栈”
  进了大门,能看到楼后面有一大院子,墙下架着石头马槽,这是控马匹、骆驼的地方。
  他们进门以后,就听到楼上有喝酒搳拳的声音。
  高天民拉着老妇人说道:“你就是俺的姨妈,可不要忘了!”
  那老妇人听了,先是愣了~会,然后点点头,笑着说:“好!好!俺是你的姨妈。”
  几个人一起来到楼上,高天民举目一看,一张大桌子上杯盘狼藉,吴三流子与另外两个人,喝得醉熏熏地,正在瞪着眼看他们。
  高天民冷静地走上前去,平静地问道:“你们凭什么霸占俺姨妈的房子?”
  “什么?谁是你姨妈?”
  “俺老太婆就是他姨妈!”
  “你是他姨妈又怎么样?这房子老子买走了,谁来也不行!”
  吴三流子大声咋呼着,眼角扫视着高天民,一副天不怕,地不怕的样子。
  高天民努力压住火气,快步走上前,来到吴三流子跟前,再次问道:“你们凭什么霸占俺姨妈的房子?”
  吴三流子霍地站起身来,斜睨着眼,从上到下,打量了一下高天民,阴阳怪气地说:“老子就凭这个!”
  吴三流子说着,把右手握成拳头,在高天民脸前晃了一晃。
  说时迟,那时快,就在吴三流子的右拳在高天民的脸前晃时,他伸手抓住那手脖,往外轻轻一掰,吴三流子“妈呀”一声怪叫,疼得弓着腰,咧着嘴,喊道:“断了!俺手脖断了!……”
  那两个人刚站起来,王化扬、张六柱、赵兴友、邱应金立即走过去,正好两个人看一个。
  那二人就是胡里、兀佳。胡里立即说道:“有话好说,不要动武嘛!”
  这时候,高天民说道:“谁动武啦?把拳头打到脸上,还不许拦一下么?真霸道!”
  高天民说完之后,手一松,那吴三流子像受到大赦似的,急忙用左手去揉那右手脖,一会又甩两下,……
  高天民严肃地向吴三流子,以及另外两人说:“你们马上离开这里!若是再来胡闹,俺就不客气了!”
  “姓高的!你等着,老子跟你没完!咱们骑着驴看唱本——走着瞧!”
  吴三流子说完,气急败坏地下楼去了。胡里和兀佳也跟着下楼了。
  那老太婆拉着中年妇女和那两个孩子,一起跪在高天民面前,正要磕头的时候,高天民快步上前,把老太婆扶了起来,说道:“姨妈,你怎么了?”
  那老太婆赶忙说道:“要真是那样,俺可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