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鸟电子书 > 经管其他电子书 > 百年风云 >

第52部分

百年风云-第52部分

小说: 百年风云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兰泰这才决定休息一夜,明朝挺进金田村。
  当晚,乌兰泰住在一家比较整洁宽敞的宅内。派出游动哨,交待了口令,他又饱餐了一顿涮羊肉,这才上床休息。他这一觉睡得特别香甜,还做了个梦。在梦中,他占领了金田,把洪秀全活捉了。他发现洪秀全是个七十多岁的老叟,跪在地上,痛哭流涕,哀求他饶命;忽然,洪秀全又变成了一个小孩儿,他举起宝剑要砍,不料这个小孩儿又变成了一头雄狮,朝他扑来。他拼命呼救,无人前来,那头雄狮狠狠咬住了他的咽喉,痛得他立刻被惊醒。他略停片刻,摸摸心脏,还在猛烈跳动,浑身上下,都被汗水湿透了。“咣!咣!咣——”他侧耳一听,外边刚刚敲过三更。闭上眼睛稳了稳心神,长长吁了一口气,刚想再睡一觉,就听“噔噔噔”从屋外传来急促的脚步声,在他住室门外停住。乌兰泰翻身坐起,问道:“有什么事吗?”亲兵头目走进门来,向他施了一礼,忙禀报道:“在东西两方发现无数黑影,向东乡靠拢,怕是贼匪摸上来了。”“快说,距大营多远,约有多少人马?”“回大人的话,人马多少看不清,已经离此不远了!”“放屁!”乌兰泰对这种不确切的报告特别不满,咆哮着说:“命令骑巡再探!”“是!”亲兵头目答应一声,转身而去。
  乌兰泰感到奇怪,想到外边看看。他刚把衣甲披上,就听“咚!咚!”传来几声炮响,把房子震得直晃,紧接着,杀声四起,人喊马嘶,街上大乱。乌兰泰忙从墙上取下宝剑,边挂边跑,刚出房门,迎面碰上了伊克坦布:“将军大人,不好了,我军被发匪包围了!”乌兰泰大惊道:“怎么来得这么快,他们是从天上掉下来的?”说着,和伊克坦布来到院外,只见街上兵来将往,正在盲目还击。乌兰泰不愧是一员大将,惊而不乱,非常沉着冷静。他先把慌乱的清军归拢到一起,先命炮兵还击,又命骑兵出战。然后飞身上马,手提大刀,带着亲兵,奔村口冲去。那些步兵,一看主将勇往直前,一个个大声喊叫:“冲啊!”“杀呀!”也跟着杀了出去。
  乌兰泰一边催马前进,一边透过浓烟,借着火光,向四外观瞧:只见左右两边,漫山遍野都是太平军,红光耀眼,刀光刺目,正与官兵混战,眼看就逼进东乡来了。乌兰泰一时性起,“哇呀呀”暴叫,命令左右:“跟我来!”说罢,手舞大刀,冲进敌群。官兵们见主将如此英勇,士气倍增,立即投入战斗。双方打了个旗鼓相当,不分胜负。
  这时,太平军中一马飞出,帅旗高挑,旗上绣着一行大字:“太平军左军主将石”,旗脚之下那员大将,头裹红中,腰束红带,银甲素袍,红马大刀。谁呀?石达开。只见石达开威风凛凛,目光逼人,用三环宝刀一指,高声喝道:“乌兰泰,你已被天兵包围了,还不下马受缚,等待何时?”
  原来,石达开大败伊克坦布之后,就料到乌兰泰定会前来报复,便使了一个四门兜底阵:假意放弃东乡,引狼入室,然后左右夹击,置敌于死地。石达开把四千人马分成两队,一队交族兄石镇伦率领,一队由他自己负责,偷偷地撤离东乡,在一百里之外的双髻山下的一片密林之中宿营。他命令全军不许张灯,不许点火,不准讲话。一直呆到黄昏,又传令人衔枚,马包蹄,把马铃一律摘下,以最快的速度返回东乡。太平军忘记了疲劳,翻山越岭,涉水过河,有的脚上磨出血泡,有的走瘸了腿,终于在二更天左右,来到了东乡的左山坡上。同时,石镇伦带的那队太平军,也来到右山坡上。石达开和石镇伦同时命令弟兄们好好休息一下,准备好刀枪弓箭,等待命令,杀妖立功。太平军个个兴高采烈,摩拳擦掌,准备杀敌。到了三更,石达开一声令下,弟兄们的倦意一下子都跑光了,一跃而起,抖擞精神,挺身投入了战斗。单凭这点,官兵就做不到。难怪乌兰泰说,他们是从天上掉下来的。
  书接前文,乌兰泰看到对方帅旗上那个“石”字,就知道面前的将领准是石达开。这真是仇人见面,分外眼红。他像疯子一样,“哇呀”一声,直奔达开扑去,搂头盖顶就是一刀。石达开左脚踹镣,将“胭脂红”往旁一闪,乌兰泰的大刀就砍空了。石达开使了个凤凰单展翅,平推三环宝刀,奔乌兰泰脖颈砍来,乌兰泰赶紧躬身缩头,三环宝刀从他的头盔上掠了过去。乌兰泰挺起身来,抡起大刀砍石达开的马腿。胭脂红一声嘶鸣,纵身一跳,从乌兰泰的刀上越过去了。这一下子,把乌兰泰的鼻子都气歪了,心里说:怪不得石达开特别厉害,原来他的战马都会武艺!
  书说简短。两个人战了七八个回合,没分胜负。石达开急了,把三环宝刀抡得上下翻飞,风声“嗖嗖”作响。乌兰泰两眼紧紧盯住对方刀头,挥舞着大刀,频频招架。可是,“人有失手,马有漏蹄”,乌兰泰稍稍没注意到,就被石达开一刀砍在他的左肩上,“喀嚓”一声,锁骨折断,鲜血染红了御赐的黄马褂。要不是他身披重甲,这一刀早把他的膀子砍掉了。乌兰泰疼得“嗷嗷”直叫,差一点儿从马上摔下去。清将伊克但布、佑仁、马兆奎三骑飞出,战住达开。乌兰泰的亲兵急步拥上,把乌兰泰抢救下来。军医官马上进行抢救和包扎,还给他吃了止疼药。乌兰泰坐在马上忍痛观战,只见自己这方面虽然上去三员战将,但也抵不住石达开一人,几十个回合就招架不住了。他清楚地看到,如果不能突出去,势必全军覆没。宁肯铤而走险,也不能束手待毙。他想到这儿,一手持剑,厉声喝道:“冲出去,退缩不进者斩!”他忍着伤痛,催马冲向太平军。
  又一次残酷的搏斗开始了。双方混战到一起,不断有人倒下去。战马嘶鸣、伤兵哀叫,杀声、骂声、枪声、炮声和兵器的撞击声搅在一起,震得山谷不断发出回响。官兵一心想往外突围,无心恋战,一个劲儿地往外冲;太平军齐心灭官兵,决不轻易放跑一兵一将。只杀得官兵人头落地,鲜血流淌。最后,乌兰泰带着残兵败将,好不容易才闯出了重围。
  这时,天已大亮。乌兰泰一口气儿逃出五十余里,回头看看,太平军没有追来,这才勒住战马。他一查点残兵,只剩下二百来骑兵了,不由得仰天长叹:“咳!我乌兰泰领兵多年,没想到竟败在无名之辈的手里,有何脸面向皇上交待?”说罢,就要横剑自刎。众将急忙上前劝说,他才把剑放下。伊克但布说:“常言说,‘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据说,向军门已经带兵前来。他一来,就替将军报仇了!”乌兰泰点了点头,这才带领残兵败将,顺着山路,奔永安州而去。
  乌兰泰正在往前行走,突然发现对面来了无数人马,不由大惊失色。他定睛细看:原来是清朝官兵,从旗号上认出,是广西提督向荣的人马。乌兰泰转忧为喜,急忙催马上前,与向荣相见。
  书中交待:向荣奉了广西巡抚周天爵的差派,调动人马,离开永安,往金田进发。按理说,他应走在乌兰泰的前面。他之所以这时才来,有几个原因。前文书说过,向荣绰号铁公鸡,是一只狡猾的狐狸,颇有些带兵经验。他也看不起太平军,可是他不像乌兰泰那样骄狂。他接到命令后,先派出大批细作,刺探太平军各方面的情况,对太平军的规模、驻地、兵器、将领、战略、战术等情况,基本上都摸清了。这怎能不费些时间?同时,他感到自己兵力不足,又从各州县调来绿营兵五千人,加上他的人马,合起来足有八千之众,号称万人。他把全军分成前、后、左、右、中五营,打起仗来好前后兼顾,左右策应,使全军形成一座活动的大堡垒。他深知火器在战争中的作用,想尽一切办法,弄来一百门大炮,两千条火枪,拼凑了一个神机营,由他亲自指挥。向荣还想了一个绝招,挑选忠于他的军兵五百人,成立一个督战队,让他的副将——满人齐里布率领。如发现有人临阵怯战、畏缩后退者,就地正法。这些事情,都需要一定时间。另外,他听说乌兰泰已经走在他的前面,便又派人刺探乌兰泰和太平军接火的情况。当他了解到伊克坦布已经大败,既惊又喜!惊的是石达开居然能战败满洲名将;喜的是,一贯骄横的满洲将军,也无非是只草鸡。借敌之手,狠狠地教训他一下,煞煞他的威风,未必不是好事。他还希望两败俱伤,他好坐收渔利。
  向荣把一切应做的事情,都弄得妥妥帖帖,这才抱着幸灾乐祸的心情,带着人马,缓缓向前移动。乌兰泰这次惨败的消息,他是刚才知道的。他没有料到,这位皇上曾恩赐过黄马褂、赠号“巴吐鲁”的常胜将军,竟失败得如此神速而又这样狼狈,可见洪秀全和石达开这些人,决不是好惹的,自己更应慎重行事。
  书接前文。向荣骑在马上,正在思考如何应敌,忽听前军派人来报:“乌兰泰求见。”向荣听了,立即催马上前迎接。但只见乌兰泰盔也丢了,黄马褂也破了,左肩包着白布,满脸是血垢,半边身子也被血染红了。如果没人提醒,几乎都认不出了。再看看他的人马,丢盔卸甲,狼狈不堪,半数以上都受了伤,俗话说:“兔死狐悲,物伤其类。”向荣看了,心中很是难过。
  乌兰泰见了向荣,过去那种骄横模样早已丢得一干二净,话也不说,哭丧着脸儿,拉着向荣的手,二目流泪。向荣也找不出适当的言语来安慰他,只是慨叹一声,传令就地安营。全军立即行动,扎下了五行大帐,埋鹿角、挖战沟、设置障碍、埋锅造饭。并加派了巡逻兵,站岗放哨。又派出探马,刺探军情。
  向荣把乌兰泰接进中军宝帐,设宴给他压惊。乌兰泰又羞又悔,对向荣说:“败军之将,愧对朝廷,愧见阁下,请看在同殿称臣的分上,借给我两千精兵,以报此仇。”向荣说:“将军毋需太谦!我向荣愿将这一万兵马让与将军使用,共为朝廷效忠,何分彼此!”乌兰泰听了,感激涕零:“不敢,不敢:某愿在向帅帐前,听候驱使!”向荣看风使舵:“只因贼匪势大,分兵不利。委屈将军与我同掌兵权,您看如何?”乌兰泰想:什么叫“同掌兵权”?哼,我还不是聋子的耳朵——摆设!他有心拒绝,但想到自己已经落得这种地步,也只好勉强屈就了。于是,欠身对向荣说:“多谢,多谢!”向荣看得明白,心里说:我叫你尝尝寄人篱下的滋味吧!
  第二天,探马来报:石达开正在东乡修筑工事,搭眩望楼,设堡垒,看样子要打持久战。向荣想:石逆扼守金田咽喉,阻止官军深入,真心腹大患也!他又想道:东乡是块硬骨头,是轻易啃不动的。不如避实就虚,巧取金田。
  当天晚上,向荣把乌兰泰请来,用协商的口吻说:“石逆达开,扼守东乡,意在阻我深入腹地。本帅不愿与他纠缠,另有破敌之策。我拟借给将军两千人马……”还没等向荣说完,乌兰泰就抢着说:“某愿为先锋,与匪决战!”向荣笑了:“将军领会错了。我意求助将军率领两千人马,假意进攻东乡,把石逆牢牢吸引。本帅率兵翻过双髻山,直插石逆后方,切断石逆的退路。到那时,你我前后夹击,何愁石逆不灭?”乌兰泰的眼睛一亮:“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