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鸟电子书 > 经管其他电子书 > 秦始皇大传 >

第21部分

秦始皇大传-第21部分

小说: 秦始皇大传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些事他从未向楚玉夫人提过,老人训练出他独立的性格,也常教他要忍耐,他最记得他的一番话:孩子,天才和伟大的人都是孤独寂寞的,无论得意不得意,他都会受一般人的排斥。你看到鹤立鸡群遭群鸡啄击的样子吗?你想得出龙游在浅水遭虾戏的惨状吗?不要奇怪,这是正常现象,因为他们不同类。但一旦白鹤飞起,声唳九天的时候,鸡仍然是爬行在地上一粒粒地觅食。当龙飞于天,使得风云变色、江海翻腾的时候,鱼虾又到哪里去了呢?根本看不到它们的存在了!“
  他必须忍耐,虽然忍耐的日子并不好过,尤其是在家中,他没有一个可倾吐苦闷的人,长大了,赵高也离他疏远了,这个同年同月同日同时生的奴仆,见面只会垂手喊公子。
  好几次他忍不住要向母亲诉苦,但在夫人处找到她时,她总是紧皱双眉,有时还是在流泪。
  老人在临行前当着楚玉夫人的面握着他的手交代:
  “孩子,不管你是几岁,你都是男子汉,对不对?”
  “当然我是男子汉!”他挺挺胸说。
  “好好照顾你的母亲。”老人认真地说。
  “我会的!”他诚恳地回答,但他偷眼看母亲时,母亲在流泪,虽然脸上带着勉强的微笑。
  他绝不能再为母亲增加烦恼,她本身的烦恼就已够多了。
  受到欺侮戏弄以后,他唯一发泄怨愤的办法,乃是跑到老人常带他去的城墙上,对着城墙下面的广大原野呐喊:
  “有朝一日我会杀光你们!”
  但有时候他也会哭着喊叫:
  “爹爹,为什么还不回来!”
  的确,楚玉夫人的烦恼是够多的,不但多而且复杂。
  首先,她遭到和儿子同样的烦恼。因为王后厚待她的关系,所有同阶级的贵妇在表面上都逢迎她,称赞她,实际上却轻视她的出身。由于嫉妒,她们暗中也排斥她中伤她,有时更旁敲侧击地讽刺她,有意让一些流言(也都是事实)传到她耳中。例如什么八个月生子,儿子恐怕是吕不韦的;她只是个仆妇,丈夫将她丢在邯郸,自己一去就是六年,不理不问,而且极力广置姬妾,赵政想当秦王,恐怕不容易等等。
  这些楚玉夫人还能忍受,因为最多不参加她们的聚会,眼不见心不烦,落个耳根清静。这些贵妇人总不能像她们的儿子对赵政一样,骗她出去或半路拦截殴打戏弄。
  最使她觉得难以忍受的是两个男人对她的冷淡。他的丈夫子楚几乎半年才会有一封家信,信上只有关于用度及问候的话,几乎没有提到过赵政。吕不韦更是没来过只字片语,她曾一度倾心过的男人,为了自己的安全和避嫌,有意要疏远她。
  最使她烦恼的,却是她无法解决又无法告人的情欲问题,自从她到赵庄以后,她就没亲近过男人。
  现在她是三十岁的女人,最需要男人的年龄,尤其是她这样情欲特强的女人。
  那天她洗完澡,照着梳妆台上的铜镜,惊觉到从不化妆就粉白细嫩的脸上,在眼角和耳下颈子边,竟出现了细细的皱纹。
  “天生丽质也经不起岁月的摧残,女人总是会老的,只是有人老得快,有人老得慢些。她回想到在吕不韦家当歌伎时的领班,一个二十五、六岁的女人,标准的美人胚子,只是头上常出现几丝白发,以及眼角上的皱纹需要用脂粉掩盖。当时她和几个姐妹还常开她的玩笑,说是几丝白发更增她的风韵,而眼角的皱纹笑起来凭添几许妩媚。她们少不更事,半是玩笑,一半也是认真说的,却激起她上面的一番话和几滴清泪。
  三十五、六岁能保持那种样已算是老得慢的了!但一晃她也是三十岁的人了,而且这九年女人最好的年华却是虚度的。
  当时她为什么要跟定吕不韦?吕不韦亲近过的歌女舞伎,再嫁出去的很多,而且都有陪嫁,像嫁女儿一样。有的是小商人,有的是工匠,也有些贫寒士子。有些靠着吕不韦的资助成了一方殷富,有的以他婢姑爷的身份,竟也青云直上,成了大夫之流的达官显宦。
  她自己在出嫁给子楚的时候,更是众人艳羡妒忌的对象,唯一的宠姬,只要生了男孩就会扶正为夫人,然后是太子妃,王后,王太后,她是一下直升九天之上。
  其实她现在痛恨自己,不该跟定吕不韦,更不该答应嫁给子楚,做什么王后、王太后的梦,虽然这个梦离实现是越来越近。
  她也不羡慕那些丈夫已成富贵人物的姐妹,在这方面她们就是比她好,也好不到哪里!男人都是一样的东西,年成好多收几石麦子,就想到纳妾,何况变成大富大贵的人!
  她衷心羡慕的,反而是那些嫁给一般人认为没出息人的姐妹。无论是士农工商,一夫一妻,白首到老,虽然日子过得清贫些,但一个完整的丈夫加上几个亲生骨肉的子女,不比名义上有一个丈夫,大部分时间都睡在别个女人房里,有一大堆子女,却互相勾心斗角,要来得强太多!
  她看着铜镜中自己的胴体,腰仍然纤细得仅够盈握,乳房依旧坚挺结实,这也许是没生太多孩子的好处。她轻轻抚摸自己没褪色的鲜红乳头,全身起一阵酥麻的感觉,她想起了抚琴的动作,她好久都未抚琴了,再美妙的琴艺,缺少知音,还有什么好弹的呢!
  她用轻挑慢捻的指法,双手抚弄着乳尖,很快她全身颤抖,心跳加速,脸逐渐发烫。她忽然想起吕不韦临行送她的一项礼物,她在梳妆台的抽屉里找了出来。
  那是一具软玉制的双头男性器官,执着它,她又想起吕不韦的话:
  “通往王后的道路是孤单寂寞的,到达以后,仍然是寂寞孤单的。也许像你这个年龄,最难排遣的还是身体上这股强烈的需要。我送一套玩具给你,自古后妃、宫人都是这样打发后宫的空虚日子。”
  当时她娇嗔地骂吕不韦下流,顺手就丢在梳妆台的抽屉里,想不到经过两次搬家,它仍然在。
  她抚摸玩弄着这项玩具,雕刻琢磨的手工都是上乘,玲珑精致,唯妙唯肖,软玉青翠欲滴,看得她欲念更为高涨。她向外高喊一声:
  “绣儿!”
  “奴婢在!”
  应声进来的是刚及笄的湘绣,上个月刚卷起云鬓秀发,脸上犹然充满稚起。
  “坐到这边来。”她柔声地说。
  她平日对下人的态度正好和吕不韦相反,严厉不稍假辞色。突如其来的温柔,使得湘绣误会是大祸即将临头。
  她两腿颤抖,头低着,一步步慢慢捱向梳妆台边。
  楚玉夫人一把将她搂在怀里,脸贴上她的脸,一股清凉直沁心头,但接着那把心头之火却烧得更旺。她解开她的酥胸,腻声地说:
  “看你的身材娇小,真想不到这里发育得这么好……”
  中隐老人抵达咸阳,找到一家小客栈住下,依照赵悦的安排,藉由一名侍中将他抵达咸阳的消息传到秦王耳中。刚登基的秦王,此时尚未除服改元,但听到昔日的老师来临,派了一部单马安车,外加一名侍中来接。
  侍中还特别向老人解释,秦王本来要派自己的黄盖御车以及虎贲护驾,但主上知道他的脾气,不敢这样做,怕他会不高兴。
  听侍中这么说,老人心安了一半,看情形秦王念旧,而且对他这个昔日老师是恭敬得很,此行任务大概可以达成。
  秦王下旨,中隐先生的安车可在宫内行走,直达咸阳宫。这是一种特别得不能再特别的殊例,宫中的老人事后都说,在他们的记忆中似乎没有这种前例。
  中隐老人在未退隐以前,游遍了各国的宫殿,就是秦宫尚未来过。首次来游,和印象中的各国王宫相比,秦宫显示出它简其实用的特色,没有太多的装饰,过道回廊宽窄长短都恰到好处,设计上不夸张,不浪费一点空间,但看来仍然巍峨精致。
  宫内禁卫很少,来回走动的人更少,不像其他王宫那样热闹,却显得气象森严。这表示秦宫内各有职守,不失职,也不僭越,因此也就没有无事忙的冗员。
  老人不禁想起一个有关秦宫管理体制的传说。某一代秦王因批奏折批累,就在书案上睡着了,一名管冠帽的内侍怕他着凉,顺手拿了一件外袍为他盖上。他醒了以后,非常感动,但后来查出是管冠帽的内侍所为,郎中令议定:管袍带的内侍失职,杖责三十;管帽冠的这名好心内侍却是僭越职权,按律当斩。秦王于心不忍,但还是批准按律令处置。
  老人再看这些持戟的卫兵和带剑的郎中,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监视范围或巡查区域,绝不会左张右望乱看一眼。卫兵所分布的位置,更是按照阵法排列,平时监视,没有一点看不到的死角,一旦有事,互相支援,绝不会失误,也不会混乱。
  中隐老人暗地不断点头,难怪秦军以偏远一国之地,独敌整个中原各国。秦军进攻,如猛虎临群羊,所向披靡,而退兵时却是井然有序,仍然保持随时可转移为攻势的旺盛士气,使得敌人通常不敢行大胆追击。
  中原多名将,但一遇到秦军就施展不开,原因是秦军发挥的整体战力,整个军队就像铁铸成的一样。而各国军队却像盘散沙,平时操演还像回事,一遇真正硬仗,便四处逃散,溃不成军。
  老人想,天下合久必分,分久必合,姜尚遇文王时已八十岁,虽然他还不到这个年龄,但也七十多了,想辅佐赵政成就王业,统一天下,恐怕是时不我予了!
  但他随即摇头自责,隐居近四十年,怎么今天又动了凡心,可见抛却富贵容易,想根绝有所为主动?
  安车在起居殿门前停下,秦王已率领百官在阶下迎接。下车后,秦王坚持要行师徒之礼,老人微笑着说:“三十年不见,公子仍然如此多礼,你要行师徒之礼,摆明等下要我行君臣之礼,我看还是两免了罢。”
  秦王连忙说道:
  “嬴柱怎么敢?一日为师,终身为师,君臣二字恐怕还用不到老师的头上。”
  一再谦让最后还是以宾主之礼,分从东西阶而上。
  因为是国丧时间,秦王犹未除服,晚宴不用酒,秦王为老人作了简单介绍,与宴群臣以欢呼表达对主上及老人的敬意。
  秦王知道老人的脾气,不惯应酬,他摆如此大的场面,只是想在老师前面炫耀一番而已。说也可怜,他父亲秦昭王纵横天下,扩张秦国版图,可说是日夜辛劳,但偏偏寿长,十九岁登基活到七十五岁,整整做了五十六年的国君。轮到他继位,已经是五十三岁的高龄,想要有他父亲那样大的成就,就得积极行事。
  因此他抱有文王遇姜尚之想,想以弟子礼感动中隐老人出山,帮他做一番事业,就是不能在有生之年统一天下,至少亦不能愧对父亲。
  因此晚宴很快结束,群臣退去。秦王摒除左右,亲自将老人引入御书房,坚持行了师生之礼。这次老人没有拒绝,见礼毕,老人上座,秦王在一边陪坐,谈了些往日趣事后,秦王明白老人来意,领先将话纳入正题。他说:
  “老师对嬴柱家可说是恩德深厚,三十年前教诲弟子,今天又要为弟子的孙子操心。”
  “赵政是可造之材,依臣的看法,他异日成就恐怕还在秦孝公之上。”老人微笑着说:
  “孟轲曾说,得天下英才而教之,一乐也。臣这辈子享受这方面的乐趣不少,可是从未有过这三年和赵政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