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鸟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宋阀 >

第871部分

宋阀-第871部分

小说: 宋阀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一张脸好似白纸,不免也心痛,唤道:“朱妃,朱妃。”
    可能是听见皇帝的声音,朱氏强力剥开眼皮,看她嘴chún在动,又听不清说什么,皇帝将把头低下去,耳朵贴着她嘴巴,听了片刻,口中连“嗯”了几声。后头的徐秀娘也听不到她说了什么,倒是看见赵官家侧开了身,chuáng上的朱妃正努力转过头来,眼睛看着自己。
    心头一震,她扑了上去,手伸进被窝里,拿着朱妃的手,泪如雨下。朱妃此时已经说不出话来,徐秀娘只感觉她拿着自己的手紧了紧,便再没有动静。初时,徐秀娘只当她累了,连哭也尽量压低声音,怕惊扰着她。可好一阵不动弹,徐秀娘慌了,泪眼míméng地唤道:“朱姐姐?朱姐姐?”
    朱妃全无响应,竟然在拼却xìng命生下nv儿后,香消yù殒了……
    徐秀娘哀痛不已,在朱妃chuáng边久久不愿离去,皇帝怕她哭坏了身子,上前扶她。也怪她跟朱妃感情好,竟恼了皇帝,大声问道:“官家忘了往日的情分么!竟作此无情无义之事!”
    赵谨心中有愧,被她吼得说不出话来,房内宫nv们也瞪目结舌,沉默一瞬之后,外头突然响起刘凤娘的声音:“放肆!怎么跟官家说话!”
    赵谨叹了一声,见徐秀娘伏在朱宸妃身上哀恸,低下头,自己出了房去。老宫人将小公主抱到他面前,轻声道:“官家。”皇帝抱过nv儿,看着那张红扑扑的小脸,倒也掉下两滴泪来……
    宸妃朱氏,因生产时血崩而死,诞下一名公主。消息传出,震动宫内朝外,其父朱悼惊闻噩耗,受不住这打击,竟一病不起。皇帝心里头感觉对不住他,派内shì携御医前往诊治慰问,又赐了朱家许多财物,并表示要厚葬宸妃。
    原来这事就这么了了,却没想到横生出枝节来。
    在朱妃去世后的第三天,便有宫里的人给徐良传出消息来说,徐婕妤因为朱妃之死,跟官家闹情绪,朱妃死的当天,她就顶撞了皇帝,受到皇后的斥责。此后两日,官家前往她处,她都称病,拒绝shì奉,连面也让见。赵官家倒没有说什么,却是惹怒了刘皇后。又说朱宸妃xìng命攸关时,她跟皇后针锋相对,一个是保大,一个要保小,这是逾矩,因为这事要不该她chā嘴。徐良一听不好!这傻姑娘,这些事是该你过问的么?你还顶撞圣上?忙托人往宫里稍信,叫侄nv千万不要意气用事!朱妃已经走了,你别把自己搭进去!
    可惜,帮他带话的人还没来得及把消息传到,宫里就出事了。
    赵谨一脸晦气地踏进了慈元殿,中宫皇后的寝殿,刘凤娘迎了出来,见皇帝一副丧气相,便问道:“官家这是怎么了?”
    跟在皇帝身后的沈择不失时机地chā嘴道:“娘娘,方才官家到绣chūn堂去,本是听说徐婕妤身上不大好,想去探望。谁知道,徐婕妤还是不接驾,还隔着帘子对官家说,看朱妃的境遇,看官家的态度,她已经知道明天的下场了。”
    赵谨抬起头来,盯了沈择一眼,后者俯下头,不敢再说。
    刘凤娘顿时发作:“好个徐秀娘!臣妾本来看着官家宠幸她,那日的事不与她计较!她却如此放肆,接连顶撞圣上!这如果还不惩治,臣妾何以统领后宫!”
    皇帝息事宁人道:“罢了,她自入宫便与宸妃要好。出了这意外,她自然伤心,使些xìng子也是难免的,不要与她计较就是了。”
    “不计较?臣妾也想不计较,可她如此不知天高地厚,放纵下去,岂不坏了规矩?让臣妾这后宫之主的身份往哪里摆?官家,徐秀娘这不是在使xìng子,她是仗着家里的权势,莫说是臣妾,便是陛下,她也没有放在眼里!所以,才敢一而再,再而三地顶撞!臣妾担心,若不施惩戒,非但后宫不得安宁,便是外朝也要生出事端来!”刘凤娘怒道。
    赵谨摇了摇头:“没那么严重,皇后想多了。”
    “臣妾想多了?当日,臣妾力主保全皇嗣,是为了官家,为了大宋的江山社稷着想。而徐秀娘一再央求保全朱妃,难道仅仅是因为她们姐妹情深么?不见得吧?她是徐良的侄nv,朱氏是朱悼的nv儿。徐良朱悼本是一党,她两个受家里指使,自然亲近。她之所以力主保全朱氏,就是怕没了朱氏,断了朱悼在宫里的靠山。至于皇嗣,她才根本不关心!陛下难道没看出来么?这分明就是后宫和前朝牵连着!”刘凤娘竟在陡然之间,把事情上升到如此高度!以她的智商,恐怕是说不出来这番话的,其中必有高人指点。
    恰在此时,沈择chā话道:“官家,方才小人陪官家去绣chūn堂时,看到徐婕妤身边的内shì王庆神情有异往外去,便派了人跟着他,据报,是往中书去了。”
    刘凤娘立即咬住这话头:“官家!还不信么!再放纵,只怕徐家都快要……”
    “唉!行了行了,让朕消停一会儿吧!”赵谨不胜其烦,把袖子一甩,竟起身自去了。
    !@#

第八百三十六章
    “父亲回来了,禁中来了人,已经等候多时了。…徐良刚回到家,长子徐翰就迎上来说道。
    “宫中?”徐良感觉有些意外。今天散值以后,他去探望了朱悼,因此回来得晚了些。这若是无事,宫中怎么会来人?心头隐隐有些不好的感觉,他立在原地想片刻,这才抬步往里走去。
    偏厅上,坐着一个,虽然穿着便服,但仔细看仍不难发现此人面白无须,很有些女相。见徐良进来,他起身行礼道:“小人见过徐相。”
    “不必客气是宫中内shì省的一个小内shì,见过两回面徐六有些印象。
    那内shì坐了,又道:“小人是奉钱都知的命,专程前来向相公禀报一桩要紧的事。”内shì省多名都知里头,钱成一直跟徐家要好,尽管新君继位,他在内shì省的影响力不比从前了,但仍旧是内省举足轻重的人物,便是沈择也轻易不会得罪他。
    徐六听这语气像是不善,赶紧问道:“什么事?”
    “昨日夜里,刘皇后亲自到了绣春堂,斥责徐婕妤shì宠而骄,目无君上,随后便把徐婕妤逐出绣春堂,身边的人一个不许带,只有一个宫女随shì,现在已经迁居到园子里了。钱都知也是今天才得知的消息,怕这里头有什么文章,所以命小人赶紧来给相公禀报一声。”那内shì道。
    徐六一把抓住椅子扶手,脸顿时垮了下来。坏了,侄女进宫很得官家宠爱,本就让刘皇后炉火中烧,逮着这么个机会她又怎会放过?秀娘被逐出绣春堂,等于是打进冷宫了!唉,原来是指望她进去,若能得到官家的喜爱,也不至于让刘皇后专宠,若说得长远些,要是生下一男半女,那就又不一样了。可谁曾想,这几进宫多久,就出了这档子事!
    “多谢你卒苦走一趟,回去转告钱都知,我承他的情。”徐良半晌后说道。
    内shì应了一声,观徐六神情,忽地问道“相公打算怎么办?”
    “怎么办?总要先把人弄回去再说吧。”徐六道。想是因为朱妃的死,秀娘对皇帝有些情绪,言语上有些不恭敬,所以刘皇后借题发挥,才有这事。得去劝劝官家,把这事了了。
    那内shì一听,大摇其头,徐六不解地问道:“中官这是何意?”
    “小人来时,钱都知就吩咐过。一是向相公报信,二是让徐相和徐太尉都有个准备,免得措手不及。”那内shì沉声道。
    本来,徐良听说这事时,只是有些烦恼,并不慌乱。
    因为在他看来,这不是多大的事,以自己的身份地位,跟皇帝说说情也就是了。但听这内shì的话,事情比自己想像得严重得多!可怎么会?大不了,刘皇后就是说侄女不懂规矩礼仪之类,这也不是什么了不得的罪过,甚至连罪过都不能算,只能算是过错,还要牵扯家人?
    “到底怎么回事?烦请中官明示。“徐六此时话说得软多了。
    那内shì只二十多岁年纪,如今看来倒有些阅历,叹道:“徐相大概还不清楚。刘皇后逐徐婕妤出绣春堂后,昭告后宫,历数婕妤多项不端。”
    徐良心跳加快,低声道:“愿闻其详。”
    “这第一,就是shì宠而骄,目无君上:第二,便是结连前朝,yù行不轨:第三,便是倚仗家中权势,横猝后宫。徐相,恕小人直言,这三条,有一条轻的么?”那内shì道。
    徐良手掌心冒出了冷汗来,他是知道规矩的,这三条,若只是第一条还好办。后两条,便不是“过错”就能搪塞过去的。刘皇后这是想借机让秀娘翻不了身!而且!还要牵连徐家!想明白这些,他再也轻松不了。好一阵沉默之后,他叫徐翰取了谢仪来,交到那内shì手上,道:“请中官回去,转告钱都知,宫中但有事,一定叫我知道。我也尽快想办法!”
    内shì也不推辞,收下东西,又道:“有一点请相公放心,官家不发话,皇后也不能将徐婕妤怎么样,只是中宫肯定是不会就此罢手的。”
    “这个我晓得。”徐良点头道。
    送走内shì后,他回到厅上坐定,左思右想,此时不能去出头。刘凤娘给秀娘罗织的罪名里就有“结连前朝”一条,说白了,就是将矛头对准自己。若此时去向圣上求情,不是往刀口撞么?刘皇后恨毒了自己,逮着这个机会,她一定还会有后手,且先看着再说。
    果然不出徐良所料,第二日,作为徐婕妤的父亲,徐胜便被免去了御营副使的差遣,改为“提举万寿宫”的闲职。开始牵连家人了。
    当天下午,禁中又来了上谕,朱悼因病不能理事,他原先分管的政务都交由参知政事范同负责,而且特别说明,范同名在李若朴之前!
    范同是什么东西?从翰林学士刚刚提到副相,他是根本没有资格和老臣李若朴并肩的。皇帝此举,其实是在针对徐良。
    李若朴本来已经到了致仕的年纪,他本人也有意向退休,是因为徐良的极力挽留才干到现在。上回有大臣弹劾他,他就想退,因为这毕竟不是什么光彩的事情。这次,皇帝让一个资历甚浅的后学末进排在他前头,李若朴非常不满,直接向徐良挑明,打算自请辞职,退休养老!
    中书三名参知政事,秦桧去职后范同补了缺,朱悼又因为哀痛女儿一病不起,如果李若朴再走,徐良在政府的班底基本就完了。徐良此时才明白,对方是想逼他辞职!事发以后,皇帝一直没有召见自己,他之所以不把事情挑明,可能是碍于这么多年的君臣情面。因为这些事情,必然是出自皇帝的授意!
    现在摆在面前的只有两条路,要么就是自己辞职,要么就是装作不知道,继续埋着头干。若是选择前者,自然显得光明磊落,表示自己不贪恋权位。但徐良一想,这么多年来苦心经营才有今日之局面,要是辞职,这一切都打了水漂。再者,自己一走了之,在朝中的追随者们不免也要遭殃!思之再三,他选择了后者。既不主动去见皇帝说明,也不上表请辞。
    他这么一来,倒让那些等着他滚蛋的人有些手足无措。因为历来朝廷里都有一些习俗,比方说宰相如果遇到皇帝的主张和自己的政见相左,又或者是自己的执政出了过错,导致了不良后果,再或者自己的政敌上了位,一般都会选择辞职,不用等人来撵。只因宰相即使辞职,不在台面上执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