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鸟电子书 > 文学名著电子书 > 古文观止 >

第27部分

古文观止-第27部分

小说: 古文观止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律。商,伤也,物既老而悲伤;夷,戮也;物过盛而当杀。

嗟乎,草木无情,有时飘零。人为动物,惟物之灵。百忧感其心,万事劳其

形。有动乎中,必摇其精,而况思其力之所不及,忧其智之所不能。宜其渥然丹

者为槁木,黟然黑者为星星。奈何以非金石之质,欲与草木而争荣?念谁为之戕

贼,亦何恨乎秋声?

童子莫对,垂头而睡。但闻四壁虫声唧唧,如助予之叹息。

【祭石曼卿文】(欧阳修)

维治平四年七月日,具官欧阳修,谨遣尚书都省令史李易攵,至於太清,以

清酌庶羞之奠,致祭于亡友曼卿之墓下,而吊之以文曰:

呜呼曼卿!生而为英,死而为灵。其同乎万物生死,而复归於无物者,暂聚

之形。不与万物共尽,而卓然其不朽者,后世之名。此自古圣贤,莫不皆然。而

著在简册者,昭如日星。

呜呼曼卿!吾不见子久矣,犹能仿佛子之平生。其轩昂磊落,突兀峥嵘,而

埋藏於地下者,意其不化为朽壤,而为金玉之精。不然,生长松之千尺,产灵芝

而九茎。奈何荒烟野蔓,荆棘纵横,风凄露下,走磷飞萤,但见牧童樵叟,歌吟

而上下,与夫惊禽骇兽,悲鸣踯躅而咿嘤?今固如此,更千秋而万岁兮,安知其

不穴藏狐貉与鼯鼪?此自古圣贤,亦皆然兮,独不见夫累累乎旷野与荒城?

呜呼曼卿!盛衰之理,吾固知其如此。而感念畴昔,悲凉凄怆,不觉临风而

陨涕者,有愧夫太上之忘情。

尚飨!

【泷冈阡表】(欧阳修)

呜呼!惟我皇考崇公,卜吉于泷冈之六十年,其子修始克表於其阡,非敢缓

也,盖有待也。

修不幸,生四岁而孤。太夫人守节自誓,居穷,自力於衣食,以长以教,俾

至於成人。太夫人告之曰:“汝父为吏,廉而好施与,喜宾客,其俸禄虽薄,常

不使有馀,曰:‘毋以是为我累。’故其亡也,无一瓦之覆,一垄之植以庇而为

生,吾何恃而能自守耶?吾於汝父,知其一二,以有待於汝也。自吾为汝家妇,

不及事吾姑,然知汝父之能养也。汝孤而幼,吾不能知汝之必有立,然知汝父之

必将有后也。吾之始归也,汝父免於母丧方逾年。岁时祭祀,则必涕泣曰:‘祭

而丰,不如养之薄也。’间御酒食,则又涕泣曰:‘昔常不足,而今有馀,其何

及也!’吾始一二见之,以为新免於丧适然耳。既而其后常然,至其终身未尝不

然。吾虽不及事姑,而以此知汝父之能养也。汝父为吏,尝夜烛治官书,屡废而

叹。吾问之,则曰:‘此死狱也,我求其生不得耳。’吾曰:‘生可求乎?’曰:

‘求其生而不得,则死者与我皆无恨也。矧求而有得耶?以其有得,则知不求而

死者有恨也。夫常求其生,犹失之死,而也常求其死也。’回顾乳者抱汝而立於

旁,因指而叹曰:‘术者谓我岁行在戌将死,使其言然,吾不及见儿之立也,后

当以我语告之。’其平居教他子弟,常用此语,吾早熟焉,故能详也。其施於外

事,吾不能知;其居於家,无所矜饰,而所为如此,是真发於中者邪!呜呼!其

心厚於仁者耶!此吾知汝父之必将有后也。汝其勉之。夫养不必丰,要於孝;利

虽不得博於物,要其心之厚於仁,吾不能教汝,此汝父之志也。”修泣而志之不

敢忘。

先公少孤力学,咸平三年进士及第,为道州判官,泗、绵二州推官,又为泰

州判官,享年五十有九,葬沙溪之泷冈。太夫人姓郑氏,考讳德仪,世为江南名

族。太夫人恭俭仁爱而有礼,初封福昌县太君,进封乐安、安康、彭城三郡太君。

自其家少微时,治其家以俭约,其后常不使过之。曰:“吾儿不能苟合於世,俭

薄所以居患难也。”其后修贬夷陵,太夫人言笑自若,曰:“汝家故贫贱也,吾

处之有素矣。汝能安之,吾亦安矣。”

自先公之亡二十年,修始得禄而养。又十有二年,列官于朝,始得赠封其亲。

又十年,修为龙图阁直学士、尚书吏部郎中、留守南京。太夫人以疾终于官舍,

享年七十有二。又八年,修以非才入副枢密,遂参政事。又七年而罢。自登二府,

天子推恩,褒其三世。盖自嘉佑以来,逢国大庆,必加宠锡。皇曾祖府君,累赠

金紫光禄大夫、太师、中书令。曾祖妣,累封楚国太夫人。皇祖府君,累赠金紫

光禄大夫、太师、中书令,兼尚书令。祖妣,累封吴国太夫人。皇考崇公,累赠

金紫光禄大夫、太师、中书令兼尚书令。皇妣,累封越国太夫人。今上初郊,皇

考赐爵为崇国公,太夫人进号魏国。

於是小子修泣而言曰:“呜呼!为善无不报,而迟速有时,此理之常也。惟

我祖考,积善成德,宜享其隆,虽不克有於其躬,而赐爵受封,显荣褒大,实有

三朝之锡命。是足以表见於后世,而庇赖其子孙矣。”乃列其世谱,具刻于碑。

既又载我皇考崇公之遗训,太夫人之所以教而有待於修者,并揭于阡。俾知夫小

子修之德薄能鲜,遭时窃位;而幸全大节,不辱其先者,其来有自。

熙宁三年,岁次庚戌,四月,辛酉朔,十有五日,乙亥;男推诚、保德、崇

仁、翊戴功臣,观文殿学士,特进,行兵部尚书,知青州军州事,兼管内劝农使,

充京东路安抚使,上柱国,乐安郡开国公,食邑四千三百户,食实封一千二百户,

修表。

【管仲论】(苏洵)

管仲相威公,霸诸侯,攘夷狄,终其身齐国富强,诸侯不敢叛。管仲死,竖

刁、易牙、开方用。威公薨于乱,五公子争立,其祸蔓延,讫简公,齐无宁岁。

夫功之成,非成于成之日,盖必有所由起;祸之作,不作于作之日,亦必有

所由兆。故齐之治也,吾不曰管仲,而曰鲍叔。及其乱也。吾不曰竖刁、易牙、

开方,而曰管仲。何则?竖刁、易牙、开方三子,彼固乱人国者,顾其用之者,

威公也。夫有舜而后知放四凶,有仲尼而后知去少正卯。彼威公何人也?顾其使

威公得用三子者,管仲也。仲之疾也,公问之相。当是时也,吾意以仲且举天下

之贤者以对。而其言乃不过曰:竖刁、易牙、开方三子,非人情,不可近而已。

呜呼!仲以为威公果能不用三子矣乎?仲与威公处几年矣,亦知威公之为人

矣乎?威公声不绝于耳,色不绝于目,而非三子者则无以遂其欲。彼其初之所以

不用者,徒以有仲焉耳。一日无仲,则三子者,可以弹冠而相庆矣。仲以为将死

之言可以絷威公之手足耶?夫齐国不患有三子,而患无仲。有仲,则三子者,三

匹夫耳。不然,天下岂少三子之徒哉?虽威公幸而听仲,诛此三人,而其馀者,

仲能悉数而去之耶?呜呼!仲可谓不知本者矣。因威公之问,举天下之贤者以自

代,则仲虽死,而齐国未为无仲也。夫何患三子者?不言可也。

五伯莫盛于威、文。文公之才,不过威公,其臣又皆不及仲。灵公文虐,不

如孝公之宽厚。文公死,诸侯不敢叛晋,晋袭文公之馀威,犹得为诸侯之盟主百

馀年。何者?其君虽不肖,而尚有老成人焉。威公之薨也,一败涂地,无惑也,

彼独恃一管仲,而仲则死矣。

夫天下未尝无贤者,盖有有臣而无君者矣。威公在焉,而曰天下不复有管仲

者,吾不信也。仲之书,有记其将死,论鲍叔、宾胥无之为人,且各疏其短。是

其心以为数子者皆,不足以托国。而又逆知其将死,则其书诞谩不足信也。吾观

史鳅,以不能进蘧伯玉而退弥子瑕,故有身后之谏。萧何且死,举曹参以自代。

大臣之用心,固宜如此也。夫国以一人兴,以一人亡。贤者不悲其身之死,而忧

其国之衰,故必复有贤者,而后可以死。彼管仲者,何以死哉?

【辨奸论】(苏洵)

事有必至,理有固然。惟天下之静者,乃能见微而知著。月晕而风,础润而

雨,人人知之。人事之推移,理势之相因,其疏阔而难知,变化而不可测者,孰

与天地阴阳之事?而贤者有不知,其故何也?好恶乱其中,而利害夺其外也。

昔者,山巨源见王衍,曰:“误天下苍生者,必此人也。”郭汾阳见卢杞曰:

“此人得志,吾子孙无遗类矣。”自今而言之,其理固有可见者。以吾观之,王

衍之为人,容貌言语,固有以欺世而盗名者,然不忮,不求,与物浮沉。使晋无

惠帝,仅得中主,虽衍百千,何从而乱天下乎?卢杞之奸,固足以败国,然而不

学无文,容貌不足以动人,言语不足以眩世。非德宗之鄙暗,亦何从而用之?由

是言之,二公之料二子,亦容有未必然也。

今有人,口诵孔、老之言,身履夷、齐之行,收召好名之士,不得志之人,

相与造作言语,私立名字,以为颜渊、孟轲复出,而阴贼险狠,与人异趣。是王

衍、卢杞合而为一人也,其祸岂可胜言哉?夫面垢不忘洗,衣垢不忘浣,此人之

至情也。今也不然,衣臣虏之衣,食犬彘之食,囚首丧面,而谈诗书,此岂其情

也哉?凡事之不近人情者,鲜不为大奸慝,竖刁、易牙、开方是也。以盖世之名,

而济其未形之患,虽有愿治之主,好贤之相,犹将举而用之,则其为天下患,必

然而无疑者,非特二子之比也。

孙子曰:“善用兵者,无赫赫之功。”使斯人而不用也,则吾言为过,而斯

人有不遇之叹,孰知祸之至於此哉!不然,于下将被其祸,而吾获知言之名,悲

夫!

【心术】(苏洵)

为将之道,当先治心。泰山崩于前而色不变,麋鹿兴于左而目不瞬,然后可

以制利害,可以待敌。

凡兵上义;不义,虽利勿动。非一动之为利害,而他日将有所不可措手足也。

夫惟义可以怒士,士以义怒,可与百战。

凡战之道,未战养其财,将战养其力,既战养其气,既胜养其心。谨烽燧,

严斥堠,使耕者无所顾忌,所以养其财;丰犒而优游之,所以养其力;小胜益急,

小挫益厉,所以养其气;用人不尽其所欲为,所以养其心。故士常蓄其怒、怀其

欲而不尽。怒不尽则有馀勇,欲不尽则有馀贪。故虽并天下,而士不厌兵,此黄

帝之所以七十战而兵不殆也。不养其心,一战而胜,不可用矣。

凡将欲智而严,凡士欲愚。智则不可测,严则不可犯,故士皆委己而听命,

夫安得不愚?夫惟士愚,而后可与之皆死。

凡兵之动,知敌之主,知敌之将,而后可以动于险。邓艾缒兵于蜀中,非刘

禅之庸,则百万之师可以坐缚,彼固有所侮而动也。故古之贤将,能以兵尝敌,

而又以敌自尝,故去就可以决。

凡主将之道,知理而后可以举兵,知势而后可以加兵,知节而后可以用兵。

知理则不屈,知势则不沮,知节则不穷。见小利不动,见小患不避,小利小患,

不足以辱吾技也,夫然后有以支大利大患。夫惟养技而自爱者,无敌于天下。故

一忍可以支百勇,一静可以制百动。

兵有长短,敌我一也。敢问:“吾之所长,吾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