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鸟电子书 > 文学名著电子书 > 古文观止 >

第15部分

古文观止-第15部分

小说: 古文观止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戎人由余而伯中国,齐用越人子臧而强威、宣。此二国岂系於俗,牵於世,系奇

偏之浮辞哉?公听并观,垂明当世。故意合则胡越为兄弟,由余、子臧是矣;不

合则骨肉为仇敌,朱、象、管、蔡是矣。今人主诚能用齐、秦之明,后宋、鲁之

听,则五伯不足侔,而三王易为也。

“是以圣王觉寤,捐子之之心,而不说田常之贤,封比干之后,修孕妇之墓,

故功业覆於天下。何则?欲善无厌也。夫晋文亲其仇,强伯诸侯;齐桓用其仇,

而一匡天下。何则?慈仁殷勤,诚加於心,不可以虚辞借也。至夫秦用商鞅之法,

东弱韩、魏,立强天下,卒车裂之;越用大夫种之谋,禽劲吴而霸中国,遂诛其

身。是以孙叔敖三去相而不悔,於陵子仲辞三公为人灌园。今人主诚能去骄傲之

心,怀可报之意,披心腹,见情素,堕肝胆,施德厚,终与之穷达,无爱於士,

则桀之犬可使吠尧,跖之客可使刺由,何况因万乘之权,假圣王之资乎!然则荆

轲湛七族,要离燔妻子,岂足为大王道哉!

“臣闻明月之珠,夜光之璧,以暗投人於道,众莫不按剑相眄者。何则?无

因而至前也。蟠木根柢,轮囷离奇,而为万乘器者,以左右先为之容也。故无因

而至前,虽出随珠和璧,足结怨而不见德;有人先游,则枯木朽株树功而不忘。

今夫天下布衣穷居之士,身在贫羸,虽蒙尧、舜之术,挟伊、管之辩,怀龙逢、

比干之意,而素无根柢之容,虽竭精神,欲开忠于当世之君,则人主必袭案剑相

眄之迹矣。是使布衣之士,不得为枯木朽株之资也。是以圣王制世御俗,独化於

陶钧之上,而不牵乎卑辞之语,不夺乎众多之口。故秦皇帝任中庶子蒙嘉之言以

信荆轲,而匕首窃发;周文王猎泾渭,载吕尚归,以王天下。秦信左右而亡,周

用乌集而王。何则?以其能越挛拘之语,驰域外之议,独观於昭旷之道也。今人

主沉谄谀之辞,牵帷墙之制,使不羁之士,与牛骥同皂。此鲍焦所以忿於世也。

“臣闻盛饰入朝者,不以私污义;底厉名号者,不以利伤行。故里名‘胜母’,

曾子不入;邑号朝歌,墨子回车。今欲使天下寥廓之士,笼於威重之权,胁於位

势之贵,回面污行,以事谄谀之人,而求亲近於左右,则士有伏死堀穴岩薮之中

耳,安有尽忠信而趋阙下者哉!”

【司马相如上书谏猎】(《西汉文》)

相如从上至长杨猎。是时天子方好自击熊豕,驰逐野兽。相如因上疏谏曰:

“臣闻物有同类而殊能者,故力称乌获,捷言庆忌,勇期贲、育。臣之愚,

窃以为人诚有之,兽亦宜然。今陛下好陵阻险,射猛兽,卒然遇逸才之兽,骇不

存之地,犯属车之清尘,舆不及还辕,人不暇施巧,虽有乌获、逢蒙之技不得用,

枯木朽株尽为难矣。是胡越起於毂下,而羌夷接轸也,岂不殆哉?虽万全而无患,

然本非天子之所宜近也。“且夫清道而后行,中路而驰,犹时有衔橛之变;况乎

涉丰草,骋丘墟,前有利兽之乐,而内无存变之意,其为害也不难矣!夫轻万乘

之重,不以为安,乐出於万有一危之涂以为娱,臣窃为陛下不取。“盖明者远见

於未萌,而知者得避危於无形,祸固多藏於隐微,而发於人之所忽者也。故鄙谚

曰:‘家累千金,坐不垂堂。’此言虽小,可以喻大。臣愿陛下之留意幸察。”

【李陵答苏武书】(《西汉文》)

子卿足下:

勤宣令德,策名清时,荣问休畅,幸甚,幸甚!

远托异国,昔人所悲;望风怀想,能不依依!昔者不遗,远辱还答,慰诲勤

勤,有逾骨肉,陵虽不敏,能不慨然!

自从初降,以至今日,身之穷困,独坐愁苦。终日无睹,但见异类,韦韝毳

幕,以御风雨;膻肉酪浆,以充饥渴;举目言笑,谁与为欢?胡地玄冰,边土惨

裂,但闻悲风萧条之声。凉秋九月,塞外草衰,夜不能寐,侧耳远听,胡笳互动。

牧马悲鸣,吟啸成群,边声四起。晨坐听之,不觉泪下。嗟乎,子卿!陵独何心,

能不悲哉!

与子别后,益复无聊,上念老母,临年被戮;妻子无辜,并为鲸鲵;身负国

恩,为世所悲。子归受荣,我留受辱,命也如何?身出礼义之乡,而入无知之俗,

违弃君亲之恩,长为蛮夷之域,伤已!令先君之嗣,更成戎狄之族,又自悲矣!

功大罪小,不蒙明察,孤负陵心区区之意。每一念至,忽然忘生。陵不难刺心以

自明,刎颈以见志,顾国家於我已矣,杀身无益,适足增羞,故每攘臂忍辱,辄

复苟活。左右之人,见陵如此,以为不入耳之欢,来相劝勉。异方之乐,只令人

悲,增忉怛耳!

嗟乎子卿!人之相知,贵相知心。前书仓卒,未尽所怀,故复略而言之。昔

先帝授陵步卒五千,出征绝域,五将失道,陵独遇战,而裹万里之粮,帅徒步之

师,出天汉之外,入强胡之域,以五千之众,对十万之军,策疲乏之兵,当新羁

之马,然犹斩将搴旗,追奔逐北,灭迹扫尘,斩其枭帅。使三军之士视死如归。

陵也不才,希当大任。意谓此时,功难堪矣。

匈奴既败,举国兴师,更练精兵,强逾十万,单於临阵,亲自合围。客主之

形既不相如,步马之势又甚悬绝。疲兵再战,一以当千,然犹扶乘创痛,决命争

首。死伤积野,馀不满百,而皆扶病,不任干戈。然陵振臂一呼,创病皆起,举

刃指虏,胡马奔走;兵尽矢穷,人无尺铁,犹复徒首奋呼,争为先登。当此时也,

天地为陵震怒,战士为陵饮血!单於谓陵不可复得,便欲引还。而贼臣教之,遂

便复战,故陵不免耳。

昔高皇帝以三十万众困於平城。当此之时,猛将如云,谋臣如雨,然犹七日

不食,仅乃得免。况当陵者,岂易为力哉?而执事者云云,苟怨陵以不死。然陵

不死,罪也。子卿视陵,岂偷生之士而惜死之人哉?宁有背君亲、捐妻子、而反

为利者乎?然陵不死,有所为也。故欲如前书之言,报恩於国主耳。诚以虚死不

如立节,灭名不如报德也。昔范蠡不殉会稽之耻,曹沫不死三败之辱,卒复句践

之雠,报鲁国之羞。区区之心窃慕此耳。何图志未立而怨已成,计未从而骨肉受

刑。此陵所以仰天椎心而泣血也!

足下又云:“汉与功臣不薄。”子为汉臣,安得不云尔乎!昔萧、樊囚絷,

韩、彭菹醢,晁错受戮,周魏见辜;其馀佐命立功之士,贾谊亚夫之徒,皆信命

世之才,抱将相之具,而受小人之谗,并受祸败之辱,卒使怀才受谤,能不得展。

彼二子之遐举,谁不为之痛心哉!陵先将军,功略盖天地,义勇冠三军,徒失贵

臣之意,刭身绝域之表。此功臣义士所以负戟而长叹者也!何谓“不薄”哉?且

足下昔以单车之使,适万乘之虏,遭时不遇,至於伏剑不顾;流离辛苦,几死朔

北之野;丁年奉使,皓首而归;老母终堂,生妻去帷。此天下所希闻,古今所未

有也。蛮貊之人尚犹嘉子之节,况为天下之主乎?陵谓足下当享茅土之荐,受千

乘之赏。闻子之归,赐不过二百万,位不过典属国,无尺土之封加子之勤。而妨

功害能之臣尽为万户侯,亲戚贪佞之类悉为廊庙宰。子尚如此,陵复何望哉?

且汉厚诛陵以不死,薄赏子以守节,欲使远听之臣望风驰命,此实难矣。所以每

顾而不悔者也。陵虽孤恩,汉亦负德。昔人有言:“虽忠不烈,视死如归。”陵

诚能安,而主岂复能眷眷乎?男儿生以不成名,死则葬蛮夷中,谁复能屈身稽颡,

还向北阙,使刀笔之吏弄其文墨邪?愿足下勿复望陵。

嗟乎,子卿!夫复何言?相去万里,人绝路殊,生为别世之人,死为异域之

鬼,长与足下,生死辞矣。幸谢故人,勉事圣君。足下胤子无恙,勿以为念!努

力自爱。时因北风,复惠德音。李陵顿首。

【路温舒尚德缓刑书】(《西汉文》)

昭帝崩,昌邑王贺废,宣帝初即位。路温舒上书,言宜尚德缓刑。其辞曰:

“臣闻齐有无知之祸,而桓公以兴;晋有骊姬之难,而文公用伯。近世赵王

不终,诸吕作乱,而孝文为太宗。由是观之,祸乱之作,将以开圣人也。故桓文

扶微兴坏,尊文武之业,泽加百姓,功润诸侯,虽不及三王,天下归仁焉。文帝

永思至德,以承天心,崇仁义,省刑罚,通关梁,一远近,敬贤如大宾,爱民如

赤子,内恕情之所安,而施之於海内,是以囹圄空虚,天下太平。夫继变化之后,

必有异旧之恩,此贤圣所以昭天命也。往者,昭帝即世而无嗣,大臣忧戚,焦心

合谋,皆以昌邑尊亲,援而立之。然天不授命,淫乱其心,遂以自亡。深察祸变

之故,乃皇天之所以开至圣也。故大将军受命武帝,股肱汉国,披肝胆,决大计,

黜亡义,立有德,辅天而行,然后宗庙以安,天下咸宁。

“臣闻《春秋》正即位,大一统而慎始也。陛下初登至尊,与天合符,宜改

前世之失,正始受命之统,涤烦文,除民疾,存亡继绝,以应天意。

“臣闻秦有十失,其一尚存,治狱之吏是也。秦之时,羞文学,好武勇,贱

仁义之士,贵治狱之吏,正言者谓之诽谤,遏过者谓之妖言。故盛服先生不用於

世,忠良切言皆郁於胸,誉谀之声日满於耳,虚美熏心,实祸蔽塞。此乃秦之所

以亡天下也!方今天下赖陛下恩厚,亡金革之危。饥寒之患,父子夫妻,戮力安

家,然太平未洽者,狱乱之也。夫狱者,天下之大命也,死者不可复生,绝者不

可复属。《书》曰:‘与其杀不辜,宁失不经。’今治狱吏则不然,上下相驱,

以刻为明,深者获公名,平者多后患。故治狱之吏皆欲人死。非憎人也,自安之

道在人之死。是以死人之血流离於市,被刑之徒比肩而立,大辟之计岁以万数,

此仁圣之所以伤也。太平之未洽,凡以此也。夫人情安则乐生,痛则思死。棰楚

之下,何求而不得?故囚人不胜痛,则饰辞以视之;吏治者利其然则指道以,明

之;上奏畏却,则锻练而周内之。盖奏当之成,虽咎繇听之,犹以为死有馀辜。

何则?成练者众,文致之罪明也。是以狱吏专为深刻,残贼而亡极,愉为一切,

不顾国患,此世之大贼也。故俗语曰:‘画地为狱,议不入;刻木为吏,期不对。’

此皆疾吏之风,悲痛之辞也。故天下之患,莫深於狱;败法乱正,离亲塞道,莫

甚乎治狱之吏。此所谓一尚存者也。

“臣闻乌鸢之卵不毁,而后凤凰集;诽谤之罪不诛,而后良言进。故古人有

言:‘山薮藏疾,川泽纳污,瑾瑜匿恶,国君含诟。’唯陛下除诽谤以招切言,

开天下之口,广箴谏之路,扫亡秦之失,尊文武之德,省法制,宽刑罚,以废治

狱。则太平之风可兴於世,永履和乐,与天亡极,天下幸甚!”

上善其言。

【杨惲报孙会宗书】(《西汉文》)

惲既失爵位家居,治产业,起室宅,以财自娱。岁馀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