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鸟电子书 > 经管其他电子书 > 朱元璋 >

第18部分

朱元璋-第18部分

小说: 朱元璋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众将齐声说:“得令。”
  部队以花云的队伍为前锋,向横涧山进发了。
  黄昏前后,朱元璋的五千兵马到达了横涧山下,朱元璋在临时中军帐里召集将领议事,决定这天夜里三更进攻,花云正面突进,其余各将领按部就班,只埋伏在预定地点就行了。
  费聚道:“万一人家不出来呢?”
  朱元璋说:“那不怪你们。”
  这天夜里,缪大亨一直处于警觉状态,前半夜四处去查哨,后半夜困极了,便和衣而卧。刚刚进入梦乡,忽闻嘈杂喊声,忙坐起来,大声问:“怎么回事?”
  外面有人来报:“濠州兵攻上来了。”
  缪大亨急忙披挂起来,提了大刀往外冲。
  此时外面呐喊声如雷,乱箭如蝗射来。花云骑一匹黑马,带兵猛烈攻寨。但寨里的抵抗却很弱,有些守军本来是当地没经训练的农夫,无心打仗,加上冯国用弟兄这几天一直晓以大义,这些人更无心卖命了,一见外面的兵攻上来,他们便纷纷弃械而逃。
  冯国用知道不战而降,缪大亨怕丢面子,所以就采用了釜底抽薪的办法,让他打不赢,只好降服。
  冯国胜早已买通了守门官兵,此时就在铁皮包着的城门口,花云一叫阵,他立刻指挥士兵大开寨门,放下了吊桥。
  花云一马当先,喊了声“杀呀”,奋勇杀入横涧山大营。仓皇迎战的士兵挡不住凌厉攻势,纷纷后退。
  这时缪大亨纵马来战,花云迎上去,二人打得难解难分,花云边战边劝:“缪将军,识时务者为俊杰,投降吧。”
  缪大亨见抵挡不住,底下的人已纷纷弃械投降,只好带领一支亲兵杀出城门落荒而走。
  但缪大亨很快意识到失算了,前面是山涧,高山耸峙,中间的峡谷是仅能通过单列兵的羊肠曲径,朱元璋会放过在这里设伏的机会吗?
  当缪大亨意识到危险,急令后撤时,为时已晚,一声鼓响,杀声震天,徐达在山谷之东,汤和在山谷之西,更有费聚、陆仲亨如天兵突降般从两侧山上俯冲而下,缪大亨仅有的千余兵立刻陷入重围,被团团围在核心,左冲右突出不去,缪大亨正要弃马步行逃离,徐达使了个拖刀计,回身大刀用力一拍,把缪大亨拍下马去。
  天亮前,横涧山已落入朱元璋手,山寨城门上升起了写有“郭”字的帅旗。
  缪大亨被徐达绑了来见朱元璋,他昂着头,不肯屈服。朱元璋一见,亲自下来为他松绑,并且斥责徐达说:“你这厮,明明告诉你去请缪将军,怎敢如此无礼!”
  缪大亨知道这是虚张声势,在于收买人心。
  缪大亨哼了一声。朱元璋叫了一声:“来人啊!”
  立刻进来吴良为首的一伙军汉。
  朱元璋下令:“把不守军令、对缪将军不恭的徐达拖下去痛打二十军棍。”
  汤和上来求情:“饶了徐达吧!”
  陆仲亨也说:“这又不是损兵折将!”
  费聚说:“大不了为了一个败军之将,这不是亲疏不分吗?”
  朱元璋厉声道:“住口!军令如山。”他回头问徐达:“你挨打服不服?”
  没想到徐达说:“服。”
  朱元璋说:“拖下去,打。”
  缪大亨原以为朱元璋在做戏,岂能认真?一见真的下手,他便感动了,觉得对方大将因为慢待了我这个败军之将而挨军棍,我脸上更无光了。
  徐达下去了,棍子声一响,缪大亨受不住了,上来叩头说:“朱将军,手下留情,为了我一个不值得的人责罚徐将军,我于心何忍?”
  朱元璋说:“既然缪将军说情,就减半,打十军棍了结。”
  少顷,打完,徐达一瘸一拐地上来谢恩。
  朱元璋说:“徐达是谁?是我从小在一起长大的光腚娃娃,可军法不饶人。众将切记,我朱元璋公私分明,功过分明,日后即使我的儿子、侄子犯了法,一样严惩不贷,王子犯法,与民同罪。”
  众皆肃然。
  缪大亨没想到朱元璋小小年纪,用兵如此军纪森严,内心由衷佩服。他被朱元璋拉到一起坐下,缪大亨说:“难怪冯家兄弟说朱将军日后必有成就呢,果不虚传。”
  朱元璋说:“今天下大乱,有识之士有保全百姓的责任,希望将军把所部完整带过来成为朱某人同道。”
  缪大亨说:“我缪大亨何德何能,值得将军如此错爱,愿在帐下效犬马之劳。我有两个谋士,明天也把他们引荐过来,他们早就劝我弃暗投明了。”
  这时冯国用、冯国胜二人从帐外进来,冯国用笑道:“我们早来了。”
  缪大亨恍然大悟,苦笑说:“看来,我早被二位卖了。”
  所有的人都笑了起来。
  朱元璋杖打亲如手足的徐达,在军中引起不小的震动,有赞扬他治军严不徇私情的,也有私下里骂他“小人得志”的。
  当天晚上,朱元璋来到徐达的营帐里,拿来了治棒疮的赤红色药粉,要给徐达敷药,徐达倒没什么,说不敢劳动朱元璋,开始侧过身子解腰带。
  徐达伏在床上,露着脊梁和半个屁股,朱元璋托了一碗治外伤的药,从上到下细心地涂抹。
  汤和在一旁不满地说:“你还不是个元帅呢,就发起威风来了,你若真当了皇帝,我们还没活路了呢。”
  徐达说:“你少说两句吧,严明军纪,这是军队取胜的根本,我是该打该罚的。”
  汤和哼了一声,出去了。
  冯国用、冯国胜兄弟进来了,这两人目睹徐达挨打,根本没求过情,这会儿也是笑嘻嘻的,毫无同情之意。
  朱元璋说:“快请坐,你们二位是来探病来了?”
  冯国用却说他不是探病,倒是祝贺。
  徐达与朱元璋交换了一个不解的眼神,朱元璋已涂完药,放下碗,替徐达盖上袍子,他说:“国用先生幸灾乐祸?”
  “非也。”冯国用说,朱将军的苦肉计天衣无缝,不是连部下都大为不满吗?
  朱元璋否认道,何谈苦肉计?徐达未听将令,理应受罚,就这么简单。
  冯国胜说:“倘人人看穿了,也就不灵了。朱将军初次带兵,不立个规矩,来个下马威,谈何威望!徐将军愿挨,朱将军愿打,我们犯不着说没用的话。”
  朱元璋于是说:“二位果然是明察秋毫啊。当着真人不说假话,我打徐达,确是醉翁之意不在酒,树个军规而已。”
  经这一说,本来猜透朱元璋用心的徐达更加一点委屈没有了,也从心底佩服朱元璋的精明,只要树了军威,自己的屁股吃点苦倒也无所谓。
  冯国用说理应如此,没有规矩难成方圆。
  朱元璋趁机说:“现在天下纷乱,我想请问,如何安天下。”
  冯国胜说:“将军是为谁问计?”
  朱元璋说:“我是郭元帅麾下,当然替他问计了。”
  冯国胜说:“那你何必多劳!让郭元帅来问好了,况且他来问,我们说不说也未可知。”这话像是卖人情,但朱元璋却从他兄弟二人眼神里看到了真诚。
  朱元璋看了徐达一眼,知他二人的用意,便诚恳地说:“倘是我朱某人问呢?”
  “这就对了,”冯国用说,“我们是投你而来,并不是为讨口饭吃。”
  冯国胜说:“若想成就大业,先要有根基,才好纵横发展。”
  朱元璋道:“正合我意。我想取定远,下滁阳,以滁阳为根基,再做打算。”
  冯国用却一口否决,认为滁州不行。欧阳修的《醉翁亭记》里不是开宗明义就说了吗?环滁皆山也,无水利舟楫之便,古来非战略要冲,攻守都不利,取滁州为倚托,是没有眼光。
  “庐州如何?”朱元璋又问。
  “也不行。”冯国胜认为是五十步笑百步耳。
  冯国用肯定地说,必取金陵而后安。金陵是虎踞龙蟠之地,前有长江,又倚钟山之险,可攻可守。西可控楚荆,南可控两广,东可襟带吴越,这是历代帝王在那里建都的原因。
  金陵与滁州孰轻孰重,朱元璋岂能不知?他是心有余而力不足罢了。
  所以朱元璋说,好是好,现在是望梅止渴,纵有所想,也是力不从心。
  冯国胜强调事在人为。朱将军虽初起,却要目光远大,切勿贪图金帛女子,蚀了锐气;官安民,使百姓得到好处,便有人拥护,便有不竭之源,百战百胜,所谓得民心者得天下。
  朱元璋额手称庆道:“说得极有道理,倘有可能,当尽力而为。”
  朱元璋与冯氏弟兄走出徐达营帐时,朱元璋说:“二位来辅佐我朱某人,是天赐良才呀,先委屈二位做个幕府参谋,可行?”
  冯国胜更想带兵上阵。朱元璋却说他不缺良将,缺谋士。
  冯国用说:“名义都在其次。今天我很高兴,更替我的朋友高兴。”
  朱元璋颇为奇怪,不知他所说的朋友为何人?
  冯国用说他的朋友也是定远人,叫李善长,字百室,已届不惑之年,是里中长者,很有智谋,少习法家之说,曾托他兄弟二人代寻明主。
  朱元璋很高兴,忙问这位李善长先生比他们兄弟二人如何?
  冯国用一指门口的精壮战马笑道:“如良马与笨牛耳。”
  朱元璋说:“先生太过谦了,可否将李先生代为引见?或者我登门去造访?”
  这时冯国胜早对他们的交谈没有兴趣了,他走过去,在十几匹咴咴长嘶的战马中巡视着,拍拍这匹马的脊背,看看那匹马的岁口,甚至跳到一匹马背上试试。
  朱元璋发现了,问:“令弟好像很喜欢良马。”
  “对了,他会相马,自称马伯乐。”冯国用弟弟善骑术,为买一匹名马,把房子都卖了,拉着那匹宝马去睡古庙!
  朱元璋说:“这也是一奇。”他高兴地凑过去,对冯国胜说:“有相中的吗?这几匹马尽先生挑选,相中哪匹牵哪匹。”
  “是吗?”冯国胜说,“你不心疼?”
  朱元璋说:“你也太小看人了吧?”
  冯国胜早就选中目标了,一把扯过一匹杂色马的缰绳,这匹马表面看并不好看,毛色不纯,个子偏小,他却执意要这匹。
  朱元璋很有点心疼的样子,不得不承认冯国胜果然是马伯乐。这匹杂色马叫百花虫,是西域良马,徐达花重金买来,又请驯马师训练出来给朱元璋的。
  冯国用说:“你怎么夺人所爱呀!”
  朱元璋说:“送他了。我之所爱,就是他之所爱呀。”
  冯国胜说:“谢谢。将来主公得了天下,我希望给我个户部养马的官。”冯国用道:“那不成弼马瘟了吗?”说得几个人大笑不止。
  冯国用见冯国胜早跨上那匹百花虫去遛马了,他对朱元璋说:“明天我就叫人去请李善长先生来。”
  朱元璋说:“太好了。”舍掉一匹千里马,如能换得一位治国之良材,那不是太划算了吗?
  回师的路上,朱元璋一直很亢奋,他得了冯氏兄弟如获至宝;特别看好冯国用的不苟言笑,沉稳干练,朱元璋恨不能立刻把他肚子里的学问、谋略全掏个精光。
  天气闷热,青蛙在池塘里荷叶下呱呱地叫着,蜿蜒行进在大路上的军队,脚步践起的尘埃形成一条土黄色的长龙。
  朱元璋与冯国用并马走在中军,望着旗帜如林的长蛇阵,朱元璋很有感触地说:“一下子拥有两三万人马,竟像在梦中。”
  冯国用道:“敢做梦的人能把梦变成真的。”
  忽然冯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