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鸟电子书 > 经管其他电子书 > 朱元璋 >

第12部分

朱元璋-第12部分

小说: 朱元璋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朱元璋饶有兴味地看着那结了蜘蛛网、熏黑了的匾。
  郭子兴问:“你要见我?有什么见教啊?”这口气就透着三分漠视。
  朱元璋决定给他个下马威,他说:“亏你也读过圣贤书,你这样对待人,你怎么能成就大事?至多不过是打家劫舍的强盗而已。”
  郭子兴身旁坐着的内弟张天佑拍案而起:“我宰了你,胆敢出言不逊!”
  另一个是郭子兴的长子郭天叙,他说:“你这村夫,口气倒不小,你是不是元军的探子?”
  朱元璋不屑地哼了一声,仰天叹道:“本想见见凤凰,却是麻雀而已。”
  郭天叙还待发作,郭子兴制止了他。郭子兴说:“给他解开绑绳。”没等士兵上前,他又亲自走下来,为朱元璋松绑,他说:“壮士息怒,不是我郭某人不礼贤下士,实在是元妖屡屡化装进来,防不胜防,多有得罪。”
  朱元璋的脸色好看些了,见他回了座位,便说:“我不是你的衙役,没有站班的道理吧?”
  郭子兴忙令:“看座。”
  这回是郭天叙搬了把椅子在大堂当中。
  朱元璋不肯坐:“这不是三堂会审的架势吗?我不是犯人。”
  郭天叙说:“你这小子有什么本事,摆这么大的架子。”
  郭子兴笑吟吟地从上面下来,自己也掇了一把椅子过来,与朱元璋的摆在了对面。
  朱元璋这才大模大样坐下。
  郭子兴说:“先生有话请讲吧。”
  朱元璋反问:“我想问问郭元帅,趁乱世起刀兵是为了什么?”
  郭子兴道:“也是官逼民反,并非啸聚山林的匪类。”
  朱元璋嬉笑道:“其实在我看来,你和占着桃花山山寨的山大王赵均用没什么两样,都是贼,说得好听一点是乱臣贼子。”朱元璋有意狠狠刺激他一下。
  郭子兴的脸一下子拉得老长。
  张天佑说:“元帅不是来听你骂街的。”
  朱元璋阐述他的道理,胜者王侯败者贼,古今一理。汉高祖泗上起兵时,何尝不是贼寇?成了霸业不就是大英雄了吗?
  郭子兴又转怒为喜,说:“我当然是想解民于倒悬。”
  朱元璋纵论天下:现在天下义军蜂起,一种是趁火打劫的,一种是想成就大业的。既然元帅想当后者,就要往远看,安民心、得民意,令天下贤士八方来归,不愁大业不成。像方才对他那样,谁人敢来效力?
  郭子兴说:“你说得对。”
  朱元璋认为他的名声并不好,手下的人三天两头去骚扰百姓、抢男霸女,这样的军队还能持久吗?
  “这也正是我犯愁的地方。”郭子兴说,“与我联手起义的几位,都是只图眼前小利的人,我想约束,心有余而力不足啊。先生来了就好,愿留下来共成大业吗?”
  朱元璋点头,说:“来投奔,就是此意。”
  郭子兴道:“你就先委屈当我的亲兵,如何?”
  朱元璋颇为吃惊:“亲兵,是何职?”
  郭天叙说:“不想当兵,想当元帅不成?”
  郭子兴向儿子摆了摆手,说:“跟着我,可以随时讨教啊,你武艺如何?”
  朱元璋有点寒心,勉强说:“马马虎虎,防身够了。”
  郭子兴说:“我喜欢你这堂堂相貌,你当我的樊哙吧。”
  朱元璋只好说:“谢元帅栽培。”嘴上说谢,心里别提有多别扭了,自己苦心钻研过《孙子兵法》,到头来是为当个亲兵吗?但现在也只能如此了,亲兵就亲兵吧。
  当天朱元璋就裹上了红巾,穿上了军装,急着走上大街。
  远远的,有一个人走走停停地跟踪着他,朱元璋毫无觉察。
  他来到一座兵营前,向哨兵打听着什么。
  跟踪的人站在对面吃食摊前装着买米花糖。
  朱元璋把徐达、汤和从兵营里约出来,找了一家小酒楼,兴冲冲地喝酒、聊天。
  门外的监视者闪了一下,引起了朱元璋的注意。他放下杯子往外走。
  汤和说:“你见鬼了?干吗去?”
  朱元璋走到门口,看见那人装作低头看卖金鱼的,眼睛不时地向饭馆里溜。正好有一只狗想往饭馆里钻,店小二往外轰赶,朱元璋上去踢了那狗一脚,骂道:“你这癞皮狗,跟着老子干什么!看我不踢死你!”
  那狗嗷嗷地叫着跑远了。
  跟踪者听出了朱元璋是指桑骂槐,又见朱元璋死死地盯着自己,便没趣地走开了。
  回到饭馆里,徐达问:“见着熟人了?”
  “一条狗。”朱元璋说。
  两个人都没太介意。汤和啃着蹄膀,说:“你也太不拿你自己当回事了!这口气你能咽下去?给你个参议都不算大,叫你当亲兵!元璋,别说你这么有能耐的人了,就是我,都不低三下四地给他干。”
  徐达沉吟着问:“你答应了?”
  朱元璋喝了一大口酒,点点头。
  徐达说,亲兵有亲兵的好处,守着主帅,升得也快,不受信任的人,这差事还巴结不上呢。
  朱元璋悻悻地说:“是很信任啊,我前脚出来,后头就跟了一条狗来。”
  汤和这才明白过来:“原来是走狗啊!这你更不能给他干了。你一句话,我和徐达跟你拉出去。”
  徐达笑了:“你我手下二百人,你能拉出一半,已是不容易的了。”
  朱元璋说:“好在他们占着一座城池。天时不如地利,我们自己干,不占地利。现在是两难啊,我再看看吧。”
  跟踪者赶回张天佑、郭天叙的公事房,添油加醋地向他们报告:“那朱元璋出了帅府,一路打听去了兵营。他找了两个人,一见面那个亲热劲就别提了,他们去吃饭馆……”
  “那两个吃请的人是谁?”张天佑问。
  “一个叫徐达,一个叫汤和。”跟踪者说,“都是百户。”
  郭天叙说:“我想起来了,他们都是钟离人,可能是老乡。”他松了口气。
  “一来就找老乡,也不能不防,”张天佑说,“万一是来使离间计呢?”
  “对呀!”郭天叙拍了一下巴掌,吩咐盯梢人接着打探,看他们有没有反常。
  “是。”那人答应一声,不动地方。
  郭天叙又叮嘱他看见什么及时来报。
  盯梢者又应了一声:“是。”
  “是个屁!”郭天叙火了,“不走等什么呢?”
  那人涎着脸笑。
  张天佑明白了,扔了半贯钱过去,那人抓在手中,才说了声谢张老爷赏,走了。
  第八章
  虚幻的美丽的影子集点渐渐实了,去掉紧箍咒的情爱姗姗来迟。入世难,出世也难,出世者劝别人入世,岂有真正出世者呢?
  夜幕降临,梆声四起。
  朱元璋坐在元帅府院子凉亭凳子上,就着灯笼的光在看书。
  一阵清越的琵琶声从对面楼上传出来。乐声先是轻徐、舒缓,后来变得高亢、激越,后来又渐渐归于凄怆、深情。
  朱元璋听得入了神,忘记了看书,竟然忘情地低声喝彩:“好!”
  这一喊,楼上的乐声戛然中止。一个少女的倩影现于窗口,向下张望。
  朱元璋和那少女同时大吃一惊,喊出的是同样的话:“是你?”
  原来绣楼上的少女正是他出生入死救下来的马秀英。
  朱元璋喜悦无比,有点抓耳挠腮的样子,却又不敢贸然去见,只见窗口的人影忽然消失了,一阵楼梯响后,马秀英风摆杨柳般跑到院子里来了。
  朱元璋快步迎上前,说:“万万没有想到,你原来是郭元帅的女儿。”
  马秀英含羞带笑地说:“不久前,救我出火坑的还是个佛门弟子,曾几何时变成了武生了?”
  朱元璋说:“你还不知道吧?我投了郭元帅帐下,如今当了他的亲兵。”
  马秀英说:“这太辱没你了。依我看,遭逢乱世,还是在佛门里不问世事好,你怎么想起走这条路来了?”
  朱元璋灵机一动,半开玩笑地说:“我是冲着马小姐来的,为你还了俗。”
  马秀英的脸腾地红了,别过脸去,说:“你千万别开这种玩笑,不雅。你来了也好,我好向父亲、母亲引见引见,叫他们替女儿重谢你这救命恩人,也能高看你一眼。”
  “不不!”朱元璋却意外地连连摆手,“千万不要说这件事。”
  马秀英颇觉奇怪:“为什么?哦,你是施恩不望报的君子?”
  “这倒不是,”朱元璋说,“贫衲想,啊,不对了,在下想……”马秀英笑了:“看样子你的佛缘未了,时不时要露出贫衲的称呼。”
  朱元璋说:“我想,一旦你父亲知道是我救了你,必定会赏个像样的官儿,我朱元璋不想靠裙带攀高结贵,要干,我凭本事,挣来公侯也是光彩的。”
  这话令马秀英不禁肃然起敬:“好样的。想不到你这小和尚卓尔不凡啊。既如此,我成全你,就先三缄其口,不说与父母听,且看长老能博得个什么样的显宦高官。”
  朱元璋说:“小姐奚落我,看不起我了。”
  “玩笑而已。”马秀英说。
  这时楼窗上一个有几分风韵的中年女人探出头来:“秀英啊,你跟谁说话呢,聊得这么热乎?”
  马秀英抬头看看,笑道:“是父亲新招来的一个亲兵。”
  养母张氏说:“跟他有什么好说的!天不早了,该歇着了,丫环把洗澡水都给你烧热了。”
  “哎!”马秀英答应着说,“就来。”
  张氏缩回头去。马秀英说:“这是养母,她弟弟也在父亲帐下。”
  “她这么年轻,儿子却有二十多岁了?”朱元璋问。
  “你说郭天叙、郭天爵吧?”马秀英告诉他那是先房大夫人所生,她是续弦二夫人。
  朱元璋点了点头。
  马秀英说:“我得走了。”却没有迈步,她见了朱元璋,觉得有很多话要说。
  朱元璋更舍不得她走,说:“大长的夜,忙什么?”
  马秀英说:“你没听母亲说吗?跟一个亲兵有什么好说的!”说罢咯咯地乐。
  朱元璋说:“看来,还是承认救过你的好。”
  马秀英问:“为什么?”
  朱元璋道:“那样,我就有资格名正言顺地和小姐来往,现在可就不方便了。”
  马秀英文静地笑了:“你挺会打算盘啊!不过呢,现在后悔也来得及呀。”
  “一言既出,驷马难追!”朱元璋说。
  马秀英又笑了笑,发现了他放在亭子凳上的书,看了一眼,说:“你在看《资治通鉴》?”大有惊讶之色。那含义是:你看得懂吗?
  朱元璋平静地说他喜欢看点闲书、杂书。
  “这可不是闲书、杂书。”马秀英认为这是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帝王之书,一般人是看不进去的。由此更对朱元璋刮目相看了。
  “你父亲看吗?”朱元璋问。
  “他好像没看过。”马秀英说,“他更喜欢看元曲,《汉宫秋》、《西厢记》什么的。”
  朱元璋忍不住笑了起来。
  “你笑什么?”马秀英明显听出这笑声里隐含着轻蔑意味。
  朱元璋直言,怕这种书不宜元帅,看多了会英雄气短、儿女情长啊。
  马秀英看见张氏又一次从楼上探出头来,只好说了声“我该走了”,便进楼去了。
  朱元璋拿着书,却看不下去,眼睛一直不离那雕花格窗,只听风吹窗帷沙沙作响,却不见倩影出现,不禁怅然若失。不管怎么说,他还是亢奋不已,他原想静下心来就想方设法打听马秀英的下落,还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