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鸟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大明天工 >

第142部分

大明天工-第142部分

小说: 大明天工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李彦让旅顺水营护送商船到朝鲜以后,就驻扎在皮岛。毛文龙占领镇江堡以后,有些洋洋得意,并没有按照李彦的意思,将后方放在海岛上,而是不停出击,先后汤站堡、险山堡,甚至打到宽甸去了。
    对于毛文龙这些行动,李彦不大认同,但也觉得让毛文龙这个游击队去做这些事情倒也合适。不过这也暴露出一个问题,那就是毛文龙野心很大,而且不属于复辽军这个系统。不大会接受李彦地指挥,与王化贞依然勾勾搭搭地。
    李彦当然不会去搞那些相互拆台的派系斗争,但是有些事情必须要掌握在自己手中,这次派旅顺水营进抵皮岛、身弥岛,就要建立复辽军地直系力量。
    同时,李彦也预料到毛文龙会成为后金攻击的首选目标,先将这两个岛弄起来,也可以成为毛文龙镇江营的后盾,当然。一旦到了那个时候,毛文龙不得不退向皮岛,那么他就必须接受复辽军地整编。
    就在明朝因为战略问题而发生争执,而李彦大肆扩军的时候,后金的内部也不平静,乌尔古岱、李永芳在一场本以为可以轻松获胜的战斗中大败,损失六七千人,其中半数是精锐的八旗骑兵。
    努尔哈赤暴跳如雷,几乎当即让人砍掉乌尔古岱、李永芳等人的脑袋。只有在诸贝勒、将领地劝说下,才饶过二人,并详细问起金州之战的概况。
    乌尔古岱、李永芳自忖自己并没有犯什么错误,也就老老实实地将战斗的经过说了一遍,其中难免也有些夸大。
    实际上,乌尔古岱与李永芳也一直纳闷,不知道怎么就输掉了,还被打得丢盔卸甲。
    他们认为,此战失败。原因在于明军以墙为阵。而且布设了大量障碍,给他们的进攻带来很大的麻烦。
    “与此同时。明军在金州拥有大量的大炮,两侧矮墙后面大致都有五六十门,而且射速很快,准确率高,当时右翼二十辆车,在五百步到二百步这段距离上,遭到明军大炮的集中轰击,尽数被毁,使得右翼的进攻遭到失败。”
    金州之战中,明军的大炮确实给乌尔古岱、李永芳等人留下了深刻地印象,要不是大炮,仅凭火铳是无法应付坚实的车的。
    以往明军虽然也配属一些火炮,但是在战场上发挥地作用很有限,基本上就是往人堆里砸个几炮,根本谈不上准确率。
    努尔哈赤甚至不相信乌尔古岱与李永芳所说,只不过战场上幸存下来的将士还有很多,他们都看到了明军火炮的威力。
    何况李永芳他们在车上加土以后,还是很好地抑制了火炮的杀伤,就算是努尔哈赤亲临,差不多也只能这样。
    虽然还有些怀疑,努尔哈赤还是显得很重视,并让人按照李永芳他们用过的那种方式改装车。
    李永芳认为金州军很可能是明军京营的主力,人数不多,但装备精良,火器用得特备娴熟,这一点倒是没有太多疑问,因为建奴也有自己的消息来源,很容易就能从北京得知金州军的情况。
    “明国那边传来的消息,在金州地明军确实是明军京营精锐,其中两个营来自最精锐的神机营,另外一个营是明国皇帝的宠臣所编练的厂卫军,他们要是有这样的表现,倒也并不奇怪。”
    弄清楚了金州军的兵力,建奴高层倒是都松了一口气,毕竟只是万余人的兵力。
    不过金州那边传来的消息也让他们很恼火,据说金州的明军正在金州城地东西两侧修建城堡,而且进展迅速,十几天不到就已经超过一人高。
    建奴全民皆兵,每次打仗都要从民间征用牧民,这就使得他们不可能在短时间里集结起一支大军。
    努尔哈赤让人估算了一下,以金州建造城堡的速度,等他们集合了足够的兵力,赶到金州的时候,这个城堡怕是已经快要完成了。
    正文 第一五二回 内外交战
     更新时间:2009…7…21 22:30:19 本章字数:7101
    努尔哈赤与建奴的将领都明白,这支明军能够借着矮墙,击败近万后金大军,战斗力确实强悍,若是再有坚城可守,没有数倍的兵力优势,恐怕很难打下来。
    如果要动员几万人的话,那么肯定又是一次需要努尔哈赤亲征的大战。
    但是不管怎么说,辽南留着这样一支强军,对后金来说始终是个威胁,必须想办法拔去。
    不过,努尔哈赤并不喜欢攻打坚城,想将明军从城堡诱出来再打。
    “凤凰城那边怎么样?”努尔哈赤想起东边还有一股明军,很是恼火地皱了皱眉头。
    “一股几百人的明军,与以前的明军没有什么不同,刚在凤凰城吃了败仗,”努尔哈赤的侄子,和硕贝勒阿敏说道,并主动请战。
    “那就打一打,总不能让明狗到处乱跳,”努尔哈赤一巴掌拍在桌面上。
    对于建奴来说,辽南是有些麻烦,但并非不能解决,问题是明国在广宁布设的重兵,那才是心腹大患。
    不管辽南的明军有多强悍,那始终只是偏师,人数既少,距离辽阳又远,要派兵征讨自然不容易,但这些明军想要过来的话同样不便。
    当然,要是那些明军异想天开,真的离开了城堡,长途跋涉的攻打辽阳,努尔哈赤肯定求之不得,那就可以再八旗骑兵最为擅长的野战中消灭这支所谓明军京营精锐了。
    只有先解决了辽南的明军,然后再解决辽西的明军,后金在辽沈地区的统治才算稳定下来,努尔哈赤的眼中,已经有一条清晰的脉络。
    这个时代地通讯方式很原始。加上建奴野蛮地民族政策。使得情报部要刺探情报变得很不容易。倒是刘爱塔降了以后。和他那些兄弟找了些关系。情报部地效率才提高了一大截。
    “建奴看样子是要对镇江动手了。兵力大概是三千到六千。”王国兴咂了咂嘴。建奴到这个时候才动手。已经比预想中地晚了很多。想必是考虑到强大地金州军。不敢轻举妄动。
    “建奴要是出兵一万以上也就罢了。他这么着。摆明是别有所图。”李彦呵呵笑道。建奴所图当然是金州军。建奴知道金州城不好打。肯定想着怎么将他们引出去。然后用优势地骑兵进行突击。
    “不过。建奴这么大张旗鼓、磨磨蹭蹭地。毛文龙那边肯定会求援地。我们若是不救援。怕是不好交代。”王国兴知道李彦地想法。他本人倒是希望再跟建奴打一仗地。
    “参谋部怎么说?”李彦看了越来越沉稳地茅元仪一眼。
    “参谋部认为。镇江距离辽阳。要比金州更近。建奴从辽阳、清河。甚至是建州卫调集兵力到镇江堡。都要比金州更近。我们投放地兵力少了。很容易陷进去。”茅元仪显然不认同出兵镇江地做法。复辽军地既定策略就是择地固守。灵活出击。将主动权掌握在自己手里。一旦被建奴所调动。很容易被各个击破。
    让李彦恼火的是毛文龙,口口声声说誓与镇江堡共存亡,这等于是和建奴一起,硬要绑架复辽军登上他们的战车。
    这也是李彦不喜欢用外系将领的原因,他们的想法根本不同。当然,就算是复辽军内部。在一些问题上也会有分歧,但是坚决执行命令,而不会像毛文龙那样,自行其是,甚至听从王化贞要比李彦更多一些。
    “参谋部认为,出兵镇江不符合复辽军既定战略,同时金州也只有三营一万兵,加上两个新兵营,也就是一万七千战兵。救援镇江。出兵少则无济于事,出重兵。则金州安危可忧,何况在当前条件下,与建奴展开一次决战性质地会战,并非合适的时机。”
    “这个就不用考虑了,复辽军不可能跑到镇江去,在建奴预设的战场展开会战,参谋部以辽东兵备道衙门地名义,令毛文龙疏散辽民,准备后撤,旅顺水营准备接应,将皮岛作为东北的根据地,避开建奴的锋芒,”李彦终于下定了决心,他不能盲目地跟着那些昏了头的明军将领去送死。
    “不过,我们也不能看着建奴的阴谋得逞,镇江方向,我们始终是要加强的,我看,就让巩永固过去,担任东江守备,他的金州营改成铁山营,旅顺水营皮岛分队改为东江水营,毛文龙要是能留在镇江便罢,要是退回铁山、皮岛,那就得让他接受巩永固的管辖,”李彦无法对辽西的军略进行干涉,但是在东江,他还有说话地权力,他不能容忍毛文龙再度破坏自己的战略。
    “另外,咱们也不能什么都不做,也要让朝廷无话可说,更要让建奴付出一些代价,”李彦点了点地图,道:“金州城已经修造完毕,现在能够抽调出人手和物资,我看可以将复州打下来。”
    李彦突然发现他现在奉行的策略,与熊廷弼以前所做的,广筑堡垒似乎没有什么区别,只不过他更慎重,手上的兵力也更强大。
    要对付建奴这种机动性强,来去如风似盗匪的军队来说,依城固守似乎是不二的选择,当然,李彦也在考虑野战的问题,迟早是要与建奴一战的,就看谁能耗下去了。
    不管采用怎样地战略战法,起码要能在战场上获胜,那才是有价值的,要是堡垒修造了却不能发挥拒敌的作用,那还不如不修。复辽军显然不同,复辽军具备野战的能力,复州与金州遥向呼应,起码在这个距离上,不怕建奴来去如飞,只要坚持一段时间,城里的援军就能赶到。
    打下复州,可以将金州的防线向外扩大一圈,也可以更加逼近建奴的腹地,增加对建奴的压力,这是迟早要做的事情。
    “还有,毛文龙既然求援了。咱们也一起求援吧,朝廷那边若是有反应更好,若是没有那就说得咱们了,”李彦笑了笑,这种相互算计地感觉非常不好,但是却没有办法。
    辽南监军。奉命宣慰朝鲜地梁之垣终究是出了问题,这家伙拿着十万两银子,不急着上路,先是回到山东的老家去摆阔,李彦毫不客气地让华夏社地报刊给揭了出来,梁之垣遭到御史地弹劾,狼狈不堪。
    本来,朝廷对梁之垣还只是申斥与催促,没想到华夏社的几份报刊不依不饶地对此事展开了跟踪报道。结果闹得朝野动静很大。
    等到梁之垣好不容易从登莱到了金州,因为招待不周而发了脾气,原本的犒军银子更是缩水一半。这家伙倒是拿出银子要贿赂李彦、王国兴,被李彦当场锁拿。
    因为梁之垣小丑般的表现,李彦决定不再妥协,他上疏朝廷,弹劾梁之垣以及与其狼狈为奸的登莱巡抚陶朗先对于陶朗先,李彦早就有些不满,这个家伙虽然发表过支持工商业的言论,但本身没有什么才能,而且特别贪婪。登莱供应金州地粮食衣被,也不知道吃了多少空额。
    这个家伙坐上登莱巡抚以后,似乎什么事情也没做,却要为登莱请兵十万,也就是所要十万的兵饷,而且狮子大开口,一要就是三四百万两。
    登莱是金州的大后方,李彦觉得有这么个家伙在后面,金州得到一石粮食。恐怕朝廷要征收的三五石,这种家伙的存在,简直就是吸血虫。
    李彦上疏指出,原本的三方布置之策,因为复辽军实际控制了辽南与沿海诸岛,似有改变的必要,原本在登莱布置重兵的计划,已经没有必要,有复辽军在。建奴根本不得入海。而且都在往内地迁徙,登莱乃至天津面临的海上压力。已经消失,这部分兵额应该裁去,原本用在天津、登莱地兵饷与兵额,可以节省下来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