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鸟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大明天工 >

第106部分

大明天工-第106部分

小说: 大明天工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李彦摇了摇头,窝窝头曾经是穷人才吃的玩意,不过在后世,当人们都能吃上大米饭的时候,窝窝头再次出现在酒楼的餐桌上,俨然是一种价格相当高昂的菜式,李彦觉得,就算在这个时代,也完全可以弄出高档的窝窝头。
    当然,普通的窝窝头才是李彦真正想要搞的东西,毕竟这个时代大部分人连饭都吃不上,温饱都是很奢侈的一件事情。
    窝窝头可以让很多人吃饱肚子,还能解决军粮问题,虽然以现在的玉米价格,这个窝窝头和馒头的成本都差不多,但玉米的产量要大过小麦,还不挑地,可以预料,未来的玉米面可以再某种程度上取代馒头,成为解决一部分人肚子问题的选择。
    李彦在《华夏商报》上做了一个专门的系列,专门用来介绍番薯和玉米的吃法,并让李睿成立了一个作坊,尝试做出这些东西,以起引导作用。
    李彦将这个作坊命名为“天厨”,专门进行食品加工,除了试着做了些番薯粉条、玉米油外,李彦还绞尽脑汁想到了两种新的食物。
    天厨开始运作以后,李彦身边的人便经常会从李彦那里,发现一些新鲜的吃食。
    “三娃,这个酥饼很好吃啊!”依然这样称呼李彦的,也只有二丫了。
    二丫眯着月牙眼,脸上挂着甜甜的微笑,从李彦拿来的纸盒里捏起一片薄薄的、金灿灿的薯片。
    用番薯炸出来的薯片与马铃薯的薯片有些不同,似乎会比较软一些,不过第一次吃到这种食物的二丫,显得特别喜欢。
    “再尝尝这个呢?”李彦又打开了另外一只纸盒,这次里面装着的却是爆米花。
    炸薯片很简单,至于爆米花所用的炸炉,也并不复杂,李彦依着小时候的记忆,很快设计出那种炸爆米花的摇炉。
    薯片和爆米花,这是李彦绞尽脑汁才想出来的两种东西,效果却很不错。
    正文 第一二零回 再论辽东
     更新时间:2009…6…29 15:35:59 本章字数:7254
    天厨在彦熙楼旁边盘下一处店面,专门经营天厨系列小吃,开始主要向那些在彦熙楼下棋玩兵战的人推销。
    原本彦熙楼销售的糕点就很受欢迎,香脆的薯片、薯条还有爆米花,与口味截然不同,与糕点,甚至是炸酥、糖果相比,炸薯和爆米花更适合作为零食,很快得到一些人的青睐和喜欢,除了堂吃,渐渐有人也要买些带回去。
    天厨在现炸的同时,也试着做一些适合外带的,最简单的是用油纸包裹,让顾客回去后尽早食用。
    还有一种用油纸包裹以后,再用木盒盛放好,里面覆满棉花,不容易透气,可以保存十天左右,还是香脆依旧。
    爆米花也一样提供这两种不同的包装,不过包装要大上很多,木盒包装的薯片价格要高出许多,虽然这种薄板的加工可以用木工车床,但无论物料还是所需的人工,这样的木盒成本还是不菲。
    “木盒的花费,甚至并不比里面薯片少多少,”李睿开始负责天厨,他向李彦提议:“是不是可以考虑回收?自从《华夏商报》发了广告,薯片与爆米花卖得越来越好,虽然多数是买简单包装的,可也有些周围府县的,来去不方便,木盒包装也卖了不少,再这样下去,买的人越来越少,木作坊做木盒也是来不及。”
    李彦点了点头,他也不想将大量的人力浪费在制造木盒这种小玩意上面:“这个办法好,你拿个具体的操作方案,我看看,如果可以就开始操办。”
    “我在想,是不是将薯片和爆米花的技术公开出去,”李彦看了看李睿:“你觉得如何?”
    “这怎么行?”李睿急得站了起来,脸色涨得通红,盯着李彦急声说道:“少爷,我知道您不在乎赚多少钱。一心想着将番薯、玉米推广,可是若真的公开这些,那些原来购买薯片、爆米花的,便多会在自己家里做了。”
    “别急,我这不是正和你商量?”李彦连忙摆手示意李睿做下来:“总还是有人买的吧,你看街头的糕饼点也有一些。”
    “那些糕饼店一天能做多少?天厨又能做多少?”李睿红着脸。有些赌气地坐回到椅子上:“反正,您这么做,是要毁了天厨。”
    “这样啊!”李彦不禁犹豫起来。他之所以想要公开方法。就是要推动番薯、玉米地消费。不过李睿说得也对。方法一旦公开。天厨便会大受影响。刚刚起了个头地食品加工业也会夭折。
    “我也不同意将方法公开。”作为天厨地另外一个股东。夏熙在李彦征求他地意见时。也表示了反对。
    “当然。这个方法是你发明地。最终还是你说了算。”夏熙看着李彦。诚恳地说道:“但是。我觉得你这样做并非最佳地选择。”
    “你所担心地。无非是番薯和玉米价格地过度下跌。会影响明年地种植和推广。但是你有没有想过。与去年相比。即便是你能稳住现在地价格。也是回落了七八成。根本于事无补。”夏熙说着喝了一口茶。缓了缓气。
    李彦点了点头:“一开始将价格炒得很高。现在掉得厉害。当初根本就没想后果。我就担心这样会伤害到以后地推广。”
    “是。所以你想让大家知道。番薯和玉米还是有用地。但是你有没有想过。到底是谁在种植番薯?”
    夏熙看了一眼旁边的李睿,后者神情有些兴奋:“是佃农,种植土地的大部分是佃农,种植番薯和玉米的也是。”
    李睿似乎看到说服李彦的希望,连忙道:“虽然去年由于种子的价格、种植技术等原因,多是一些地主出面购买种植,学习种植技术。但他们还是要通过组织佃农种植。”
    “虽然说番薯和玉米地价格曾经很高。可佃农对此依然充满疑虑,毕竟是他们不熟悉的东西。所以为了种植番薯和玉米,很多地主都是下了大力气,他们不遗余力地告诉佃户番薯和玉米的好处,并协商用番薯和玉米交纳地租,甚至下调了地租地比例,普遍降到了一半左右。”
    “可是这样依旧不行,”李睿脸上浮起了笑容:“因为佃农不仅要交租,还要交税,即便他们可以不问产量,只用将田里的收获拿出一半作为地租就行,可官府的税不行,那是要缴纳粮食,或者计粮征银的,所以这些地主又保证,可以用粮食或银子换番薯,那个时候他们也愿意这么做,不少都签订了交换的字据,比价大概是一比一。”
    “当然,也有一些地主会迫使佃农种植,但那比较困难,也不多。”
    李彦想了想:“这样一来,岂不是说很多佃农都发了?”
    “那倒也没有,”李睿摇了摇头,继续给说起他知道的情况:“很多地主现在都不太愿意用粮食来交换番薯和玉米,因为价格掉得厉害,现在换很不划算,佃农自然不甘,可他们能怎么办?”
    “何况对他们来说,田地的高产,地租的下调,都让他们手头拥有了更多的番薯和玉米,他们往年种田,也就是交租、交税,剩下一点留给自己吃,市场价格地变化,与他们的关系并不大。”
    李彦点了点头,确实是这样的,这就好像房价下跌,也有很多人会骂街,因为这些人都是炒房的,真正住房子的可能会感到失落,但因为是自己住的,价格的跌还是涨,与他们来说关系都不大。
    现在佃农交了租和税,拥有比往年更多的粮食,他们当然不会吃薯片和爆米花,而是做窝窝头、地瓜粥,作主食吃。
    他们吃着这些,知道番薯和玉米的产量,来年肯定也愿意继续种植。
    李彦点了点头,知道李睿说地是实情,那么佃农会因为种植番薯和玉米吃饱肚子,总归是好事一件。
    “但若是这样说来。到了明春,佃农是会愿意种植番薯和玉米,但那些地主可就不愿意了,那佃农还能种植么?”李彦又想起了另外一个问题,若是那些地主们吃了大亏,也容易产生麻烦。
    李睿轻轻摇了摇头:“少爷。其实地主的损失并不大,虽然说今春种子的价格不低,大概是现在价格的十倍左右,可番薯和玉米的产量也高,一斤种子能长出几十上百斤,说到底还是赚的。”
    “现在番薯和玉米的价格比稻米略低,比麦子贵一点,产量却至少是一般麦田地五六倍以上,都算起来。他们比往年还要赚得更多。”
    “还真是这么回事,”李彦也笑了起来,本来嘛。番薯和玉米的价格就应该比稻麦低上一些才对,如今既然价格差不多,那总是应该赚地。
    “但这里还有个预期,”李彦放松地说道,只要还是赚地,那事情便好办:“如果大家都觉得番薯价格还会下降的话,明年情况还是会很不乐观。”
    “那也是没办法地事情,”夏熙说话道:“记得俊杰你也说过,利用人们自发地力量总要比强迫大家去做容易很多。番薯和玉米到了今日的程度,即便有所反复,终究会推广开来的。”
    李彦点了点头:“自发的力量虽然重要,如果引导得力的话,却可以事半功倍。”
    李彦微微叹了口气,朝廷在这方面做得相当少,不过距离明年春耕还有几个月的时间,他可以想办法试一试。
    李彦最终还是放弃公开薯片和爆米花的制作方法,这也给李睿和夏熙吃了定心丸。他们计划多开几家分店。
    彦熙楼在天津、北京之外,还在通州、静海等地开设了分店,天厨扩张计划的第一步,就是在有彦熙楼的地方,都要开设分店。
    看到李彦最终支持了自己地想法,李睿干活的积极性变得很高,很快拿出木盒回收的方案,顾客只要拿着木盒过来,就可以抵扣一定地价钱。这种做法实际上降低了薯片和爆米花的售价。
    随着《华夏商报》的广告。以及彦熙楼食客、玩客们的宣传,两种零食的销售量增长迅速。
    李彦将精作坊的“精作管理”也延伸到天厨。将厨房变成了制造车间,薯片主要是通过热油油炸,但使用的漏勺等都是特别定制。
    爆米花起初用的是李彦见过很多次的那种街头转炉,后来考虑到制作效率,经过研究改进,改作了更大地高压锅炉。
    凭借先进的理念和设备,天厨的薯片和爆米花,要比街头那些仿制品更受欢迎。
    天厨实现作坊式生产的还包括红薯粉粉条,因为与传统的粉条制作并无太多区别,李彦雇请了手艺高超的师傅,做出来的的粉条口感筋道、滑溜爽口,也卖得很好。
    受到包装、存储以及运输等方面的限制,这个时代地食品加工还都是作坊式的,天厨的出现算是打开了一道缝隙,但要继续发展,必然会遇到很多困难。
    天厨的薯片和爆米花利润空间还算可以,粉条差不多能维持保本,但能够走量,依着这些产品的支持,天厨一直在缓慢储存一些番薯和玉米,而市场的价格也逐步稳定在小麦价格的水准上。
    虽然不公开薯片和爆米花的做法,但李彦依然想办法要让番薯、爆米花具有更多的用途,在怀柔地厂区,主食已经改作番薯粥和窝窝头。
    万历四十八年、泰昌元年地秋天,大明各地的收成还算不错,但在最紧要之地地辽东,还是发生了旱情,此外在淮北,也有饥荒。
    李彦在《华夏商报》上鼓吹北方番薯和玉米的丰收,希望来年有更多的地方会种植,又在通州设粥棚,用番薯粥救济饥民。
    去年还是酒楼中价格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