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鸟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再造神州 >

第928部分

再造神州-第928部分

小说: 再造神州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织品,不仅皇宫用,官员富商们也用,平民百姓们还是用,甚至连军队都有定单要保证供应,可以说是供不应求。而将这些织品贩卖到海外,更是可以获得十倍之利还多,这让大宋的商人简直乐疯了,不断的向东北催货。
  而东北那边也是高兴坏了,天天就剪羊毛赚钱。不过随着时间增加,经验的增多,以及在史天泽派人的指点下,这些朴实的异族牧民也变聪明了,对羊毛进行一些简单的分类处理,而获得收益却是要比不处理要多的多,同时也知道了那种羊毛收益高,那种羊毛收益少,形成一个良性的循环。
  东北牧民手中有了钱,自然也就带动当地的消费提升,而河北,这个百战之地,也在这种流通中,迅速的恢复起来,虽然还没有达到战前的水平,但比之蒙古人统治时期,已经强了十倍不止。这个局面也让更多的河北地方势力归心,认同了宋国朝廷的统治。
  与大宋相对应的就是金国的统治每况愈下,不是完颜守绪不努力,而实在是他用的方法不对,再加上金国日暮途穷的态势让很多人都有了别的心思,金国衰落也就一日胜似一日。
  完颜守绪无奈下,接受了移刺蒲阿的提议,派出大量的金国军队化装成强盗,进入宋国抢掠,但却遭到新组建的翼骑兵迎头痛击,损失惨重,还成为翼骑兵的陪练,让翼骑兵迅速成熟起来,逐渐成为一支可以让人信赖的力量。
  大批年轻将领也借着这种冲突成长起来,其中不少年轻军官被军部认为具有名将潜力,而被特别提拔培养,让大宋军队的实力得到进一步的提高,将领的分布也更加成熟。
  无论军事上,还是经济上,此刻灭金的条件都已经成熟。
  在详细分析了宋金情况,以及西夏自身内乱不休,而蒙古无力南顾的事实后,我召集各军团大将,以及军部各部主事,商议了三日,最终决定出兵灭金。
  计划一共调集五路大军,其中西边由长安的红龙军团军团长余介为主,临凤行省留守孟珙为副,负责消灭西北的金合达以及收复河东两路的路府,此路大军为十万。
  北边由新任的河北留守张柔为主,刘伯林,王义,董俊等将领为辅,统兵三万,自北攻南,直驱开封。
  东边由火凤军团军团长郭仲元为首,统帅二万火凤军团战士,从山东出发,经东平进抵开封。
  南边由青龙军团的军团长云锋为首,以西北之战犯下军规,而被抵消军功的赵范为副,统兵十万,其中有三万翼骑兵,经许州,直逼开封。
  东南由两淮行省的守备将军李全为主,副守备杨妙真为副,统兵三万,其中有一万翼骑兵,直接攻打由移刺蒲阿坐镇的归德府,这里是金国防范大宋的主力所在,也是开封的南方门户。
  整个灭金一共动用二十八万大军,由青龙军团的云锋负责总体统筹指挥,并有若干后备军和民夫保证后勤。准备以泰山压卵之势,一举覆亡金国,灭掉这个百年大敌。
  伐金的日期定在六月,主要考虑两个方面,一是此刻金国青黄不接,粮食正是紧张的时候,而大宋因为推广种植新水稻,一年两季已经是平常,夏收的粮食能让此次北伐的物资更充分些;二就是万一战事拖延,秋收后的粮食也能补充府库粮草,不至于出现什么问题。
  可以说这两点真正打在金国的软肋上,粮食不足一直是金国的绝症,此刻又面临宋国北伐,无法从宋国获得粮食补充,对金国更是雪上加霜。根据内线回报,若金国不能在三个月内击退伐金大军,则维持自身都很难,也就是说,就是耗也可以耗死金国。
  当然,这种杀敌一千,自损八百的买卖我向来不喜欢,而是督促各军,尽快攻破开封,活捉完颜守绪,以雪百年之耻。
  而这次伐金我并没有做什么大规模动员,或者说提出什么额外的奖励,金宋百年恩怨,是是非非随着我的到来就要落下帷幕。以金国如今的情况,实在让我提不起将他们当做对手的兴趣,甚至连建康的黄龙军团和三卫军都没准备动用,只是做好一切准备,等待最后胜利的到来。
  大宋军队誓师伐金后,整个天下都因此而轰动,兴奋,恐惧,担心,忧虑,各种各样的议论不绝于耳,但这些东西对伐金的大军来说,只是一个小小的插曲,现在五路大军合围金国,任谁也知道金国这次难有回天之力,唯一让人感点兴趣的就是金国能够支持几天。
  ……
  ……
  宋金前线,归德府前的宋军大营!
  六月份的天气已经很热了,只要稍微运动一下,就浑身一片汗,让人受不了。而担任五路伐金大军两淮一路的主将李全却对这种热度毫无感觉,只是面带不解的看着归德府附近的地形图,仔细琢磨着这次军部让他出兵的用意。
  老实说,他虽然是一路主将,但他只有三万人,满打满算,也只是一路偏师,怎么也轮不到他做灭金主力,可他却偏偏摊上攻打归德府的任务。
  这归德府可是金人副枢密使,归德府军都元帅移刺蒲阿的总部所在,而移刺蒲阿就是金人南方防线的最高指挥,本来手下拼拼凑凑还有个十万大军,只是这些年他不断让手下军士化装成强盗到大宋去打劫,结果却被翼骑兵给吃掉不少。虽然后来又增加一些人,但还是不能弥补损失,现在满打满算,其手下应该不超过八万人,其中在归德府只有五万人。
  移刺蒲阿派兵劫掠宋国的时候,开始还是一千一千的去,后来也不知移刺蒲阿发了什么疯,成千上万的往大宋境内派人,而且时间配合的非常好,都是一支翼骑兵完成最后的训练,新的翼骑兵上来的时候。
  这些金人并非没有战斗力,有些战斗力还不弱,而翼骑兵是新组建的部队,在对付他们的时候也吃过一些亏。当时军部在翼骑兵吃亏后,严禁其他部队插手他们的战斗,还惩处了几个不听命令的青龙军团军官和将领。不过这些翼骑兵的将领和战士都不是吃素的,很快就调整了策略,从神始四年开始,金人派来的强盗军就从来没有一次完整逃回去过。
  虽然军部的这种举动也给大宋造成一定的损失,但通过围歼这些部队,大宋至少锻炼出三万到五万的翼骑兵。这是已经真正完成实战检验,能够随时投入战场的部队。可以说,金国的这种行为,最终成全了大宋练兵。
  李全不是翼骑兵将领,对翼骑兵了解也不多,但坐在他这个位置,以他的见识,当然能理解军部这么做的目的。但他不理解的是,为何金国这边也好像打配合的一样,双方你来我往的极为默契,如同两军对练一般,不同的是,这种对练是真刀真枪,你死我活的。
  大宋伐金这么大的事情,军部不可能没调查过归德府的情况,以李金三万兵马,其中一万还是根本不熟悉的翼骑兵,要攻陷五万人马驻守,并且被金国特意加固过防守,并由金人南线统帅亲自坐镇的归德府。就算李金自认还算良将,但实在没这么大信心。
  最让他为难的是,军部前来下达命令的人也没说清楚这是怎么回事,只说让他按照命令行事,带兵攻打归德府。
  当他率军来到归德府城墙下,金人不出意料的龟缩不出,只要想想归德府那坚固厚实的城墙,李全就感到窝心。他一直在徐州,站在徐州城墙上,几乎就能看见归德府的城墙了,可见归德府城墙的高大程度。而且以他对归德府的了解,要想攻陷,最低也要十万人马,外加大批的火炮和火器才能一举破城,靠他这三万人,估计青龙军团攻破开封,他都还没攻破归德府。
  也许军部只是让我牵制住移刺蒲阿,不让他增援开封,好让云锋大将军顺利攻破开封吧!
  想到这点,李全的心情好了些,不过还是感到很郁闷,灭金之战不能参与攻打开封,那可是人生一大憾事。
  这次伐金,军部动用的灭金主将几乎都是没有参加过西北大战的将领,余介和孟珙是因为西北靠近他们的防区,不得已才动用他们,而且给他们的命令也是收复西北失地,并无挥军开封的指令。李全知道这是军部的平衡与补偿,让自己这些没有参加西北大战的将领也能顺利的获得军功,而且还是收复失地,灭掉宿敌的军功。
  无论大小,都足以弥补自己的遗憾!
  用手指在地图上划拉了几下,叹了一口气,暗自想道:反正能参与就不错了,难道还真想和云锋大将军抢功不成?
  虽然这么想,但心里头却始终有那么一些不甘,走到归德府的沙盘边,仔细观察揣摩,想要找出如何一举破敌的方法。
  “夫君,还在看归德府的沙盘吗?估计移刺蒲阿也不敢出来,先喝了这碗粥吧!”随着话音,一声戎装的杨妙真走了进来。
  巾帼英姿,飒爽不凡!
  李全抬起头,心头流过一线暖意:“夫人吃过了吗?”
  “呵呵,现在听夫君这么文绉绉的叫,还真不习惯!”杨妙真笑了起来,端来粥盘递给他,“你先吃吧,翼骑兵才过来,我等会要去那边看看,你知道的,那个叫卫虎的年轻将领,听说很有来头,趁着这个机会结识一下,落下交情也好。”
  李全刚喝了一口粥,皱皱眉头,又放下粥,说了句:“有点烫!”随后看向杨妙真,疑惑的问道,“我也很奇怪,那个军部令使和我们夫妻也算老相识,彼此也打过不少交道,按说一般的消息他至少会私下知会一声,可这次不仅攻打归德府的命令很有些说不通,竟然还调集一万翼骑兵帮助我们攻城,什么时候骑兵可以攻城了?就连这个卫虎,他也是不敢明说,遮遮掩掩,难道真有什么内情不成?”
  杨妙真很是不满的瞟了丈夫一眼,伸出纤纤指头狠狠的戳戳他的脑袋,恨铁不成钢的说道:“你这人就怎么不明白,对方越是不明说,就是说明这个人来头越大,很有可能是和陛下拉的上关系的人。他是害怕我们知道他的来历后,特意照顾,被陛下听闻,反到害了我们。至于含糊的提醒我们,是让我们既不要怠慢,也不要特意照顾,乃是告诉我们一条明路。军部的命令,肯定是另有深意,我估计是其中有什么我们不方便知道的地方,反正只要照着命令做就好,如今这个情况还怕我们吃亏不成?不是我说你,这么多年啦,这些道道还是糊涂的紧。”
  李全呵呵笑了笑:“这些东西夫人知道就行了,我都听夫人的。不过说真的,这个卫虎到底是什么来头,好像很了不得的样子。”
  杨妙真有些不确定的猜测说道:“具体到底怎样,我也没打听的很清楚,但我通过军部的一个熟人知道,灵公主曾经亲自到军部询问这个卫虎的情况,并让军部转交了一些东西给卫虎。以我猜测,也许这个卫虎和灵公主有私情也不一定。”
  李全倒吸一口凉气,吃惊的站起来:“那不就是陛下的妹夫吗?乖乖,原来是驸马爷来了,好大的来头!”
  杨妙真连忙一把拉住李全,狠狠的责怪道:“这样的话也敢说?陛下宠爱灵公主的事情,大宋上下谁不知道?虽然灵公主只是陛下的义妹,但陛下至今无子,这义妹又如此受到宠爱,有些事情……”
  杨妙真没有再说下去,李全皱眉想了片刻,也明白到再说下去,就有些犯忌讳。
  “那好吧,我和你一起过去看看,反正也是要商议军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