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鸟电子书 > 穿越古今电子书 > 穿越之我是良妃 >

第121部分

穿越之我是良妃-第121部分

小说: 穿越之我是良妃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可以代表一个行业的杰出人物。

大清此时真的称得上国泰民安,康熙盛世,虽然康熙身体有痒,但是知道的只要那么几个人,对外瞒的死死的,连皇子们都得不到半点消息。有胤禩珠玉在前,其他的皇子们有点野心的也盯着外面,不是非要跟太子争位不可,尤其有些眼光犀利的也看出来了,太子落马,根本就是因为跟康熙争权导致。眼看着康熙虽然年岁不小,却依然精神矍铄,不显老态,甚至在康熙五十二年,还有皇子出生,康熙这样的身体,说他能够活到一百岁,也没有人不相信。

几个大的皇子眼看着把太子拉下马,原本以为可以一谋大位的,可康熙根本就没有再立太子的意思,胤祉和胤禛可不敢跟他们的老爹斗法,都乖巧的各自做着手头的工作,以期待给老爹留下好印象。几个小的,除了十四对大位有点野心,其他的连十三在内,都希望能够跟跟胤禩一样,跟外国人一较高下,继承皇阿玛的皇位算什么,自己打下来的才是真本事。

对于康熙调教弘旺几个皇孙的事情,他们也都以为康熙这是对远在万里之外的胤禩的遥思,也没有太大的反应。

倒不是说胤祉,胤禛眼界窄,他们年纪稍微长一些,又明暗中跟太子较过劲,手中也都握过权,对大清的政治权利分布也清楚一些,心里多少对自己上位后有些把握,加上他们也没有其他可支持他们在外面闯荡的力量,只有康熙的大位相对来说还容易一些。

都说百无一用是书生,胤祉手里只有一些书生,读书论词不错,出兵打仗可就不行了。对于胤禩在外抢人家地盘的事情,这些个酸儒书生们还曾经作诗讽刺辱骂过胤禩,好在有康熙鼎力支持,得到好处的八旗大家及在外做买卖的百姓们也没有人在意他们的酸话,日子久了自然也就无人记起了。

胤禛手里除了少的可怜的几个旗下奴才可以为他所用,连年羹尧都摇摆不定,连他正经的岳家都跟他不清,更不论其母家了,跟他基本上就没有什么来往。胤禛要人没人要财没财,除了在大清折腾一下,还真没有地方可去。

胤祯倒是个有野心的,想要学胤禩带兵去抢别国的土地,可惜,大清百姓们过惯了安稳日子并不愿意擅动刀兵,那些个文武大臣们也不想徒生是非。人胤禩打仗是在别国的土地上杀人,用的是自家的银子,借的是别国的刀兵,根本就不用大清费一文。胤禩用兵就得用康熙的人马,消耗大清的国库,将来能不能够为大清和那些个氏族们带来利益还是两说。

再者,胤祯这些年为人处事可不比胤禩当年,他年少气盛,从小被德妃惯的高傲无比,身边也无人指点,除了康熙和太子面前还有点矜持,连胤禛都不放在眼里,若是他将来真的大权在握,底下的大臣们也难于掌控他。

日子就在文武百官的观望中悄然而过,康熙若有似无的培养弘旺他们,胤祯也在到处拉拢人脉,希望可以领兵出诊,只是大清周围的国家没有一个敢随意出错,让康熙挑出把柄,胤祯空有报复,却无力去使。

也不知道是旧疾复发还是年纪到了,在自康熙五十八年以后,卫琳琅的身体就突然消瘦了下来,虽然每天的饮食照旧,却挡不住身体日渐单薄。康熙命太医院的太医一起给卫琳琅诊脉,可是太医们的诊断都是无病无灾,查不出来任何病因。弘旺和弘蛟也担心不已,两人轮流旷课,照顾陪伴在卫琳琅身边。

卫琳琅自己倒是没有感觉,对康熙和弘旺弘蛟的担忧只是觉得好笑。前世的历史上,良妃卫氏早早就去了,可是这里的卫琳琅却跟她不同,儿女孝顺过的一帆风顺,自己也没有别的疾病,一直坚持锻炼身体,怎么也不会无疾而终的。

卫琳琅还不想死,康熙眼看就要挂了,自己也还想到胤禩和乌力吉那里去看看呢。老俗话说的好,花钱难买老来瘦,人老了,瘦一些倒也不是毛病,只要能吃能喝能动弹,就不会有什么生命危险。只是面对康熙和两个孙子的紧张,卫琳琅心里也担心不已,表面上也嗤之以鼻,讥笑他们过于紧张。

康熙紧张了几天,见卫琳琅身体并无不适,也只好嘱咐太医一天一诊脉,自己开始抓紧培养弘旺几兄弟。

卫琳琅到底是被康熙他们紧张了一回,心里也隐隐的起了安排后事的心思,一双儿女都不在身边,虽然有两个孙子在身边闹腾,卫琳琅的心里还是寂寞担忧的。

整理出来胤禩和乌力吉小时候的衣物,又命人翻找出来过去随笔花的两个孩子的漫画,卫琳琅挑了一些,装订成集,无事时候就翻翻,怀念时光。有空也会给胤禩和乌力吉写些信件,画几张漫画,把心里的话都说出来,表达清楚,卫琳琅也担心自己那天突然醒不来,一双儿女真的就跟自己天人永隔了。

隔山涉水的胤禩和乌力吉兄妹很快就收到了卫琳琅身体不好的密报,他们二人迅速把各自手头上的工作托付给可靠的人打理,带着一些人马,合并一处,浩浩荡荡的回国了。

两个国王回国,那阵势不是一般的强,若不是顾忌康熙的脸面,底下的人还要铺排,只是如此那出巡的队伍也扯出了几百里,不比康熙南巡时候差。

康熙接到密报,眯着眼睛坐在畅春园里暗自寻思,不知道这一次能不能够让胤禩甘心即位?这几年,他也屡次找借口让胤禩归国,可惜胤禩总是说国内事物繁忙,不肯回国。康熙知道,胤禩自从立国,就没有在大规模的带兵出征,只是立足于整顿安抚现有的百姓,土地势力,以其真的做到收复民心,短短几年时间,胤禩成效显著,国家的百姓们非常拥护胤禩的领导。

康熙时常感叹生不逢时,若是胤禩早生个百十年,在皇太极时代,满清立国之初,满人跟汉人们的冲突可能就没有那么严重了,后来所谓的天地会,“朱三太子”等根本就不会出现的吧?

其实康熙是错估了人心,地域的差异。西方人的思想跟自诩为龙的传人的汉人们可有不同,沙俄的文武百官在皇帝绝嗣的情况下,可以让外国的亲戚们来继承皇位,普通百姓对于外国人做他们的国外也没有抵触,而且,历史上曾经有几个西方国家的王位继承都出现过这样相同的事情。西方人观念开通,容易接受外国文化和人的入侵,愿意尊重强者,接受强者的统治,历史上几百个白人可以奴役绑架买卖几百上千黑奴,而曾经和现在依然强大的美国,当初也只是大不列颠的一个附属国而已,若没有那么一两个具有代表性的人出现,没准美国现在依旧归英女王领导着呢。

西方人可没有东方人嫡传血统的观念,那些可以接受马可波罗的土著人,自然也可以接受“解放”带给他们好处的胤禩了。现代有句笑话,说美国和日本互相笑话各自的历史不过二三百年。而统治了西方多年的大不列颠帝国此时正是一个侵略者的姿态,到处抢占别国的土地,跟波兰西班牙印度等连年开战,各国的百姓们正饱受战争的伤害,胤禩刚好扮演者救世主的姿态,带着同样受到压迫的蒙古人一起,解救他们于水火。

而胤禩向来知道如何收买人心,因此也特意跟一些有影响力的当地人搞好关系,又投其所好安抚民心,禁止部队烧杀抢掠,反而出钱出力,帮助那些饱受病痛战争伤害的百姓们脱离苦难。胤禩刚好就赶在这个时间段之前占领了人家的领土,若是晚上个几十上百年,大英不列颠帝国殖民成功,等德国有了能力和野心,是不可能让胤禩登堂入室,抢占他们的地盘的。

一七零零年的世界,汉人已经有了几千年的文化历史,讲究落叶归根,有严重的本土观念;西方建国短,有些土著国家要不是外族的入侵,还过着原始的生活,这个时候他们也才刚开始有一些归属感。有奶便是娘,这些刚刚起步的国家贵族领导人们和土著百姓们一起对于谁做国王没有什么抵触,只要能给他们利益就好。

胤禩有满清统治汉人的经验在前,充分的吸取皇太极、顺治和康熙的治国经验,土地可以出租和转让,金银丝绸等奢侈品可以封赏,却绝不放弃军权。那些原本被白人买卖的猪狗不如的黑人和土著人只要愿意跟随胤禩打仗,最后都会得到自由身,分配到一些土地和金银丝绸等,享受原本奴役着他们的贵族们一样的生活。

胤禩不□份贵贱,利益当前,那些原本归属感薄弱的土著很容易就归附了他的领导,贵族们也有比付出大许多的利益做报酬,这样的天时地利是自负心极强的那些宁肯是食无依居无所的汉人们所不能接受的,他们骨子里几千年的正统是很难撼动的,要不是先有满清的血腥镇压,后有康熙一力推行满汉通婚,使满汉充分的融为一体,无法再分彼此,即使如今过着优越的生活,没准那些个老顽固们没事还得念叨念叨老祖宗。

卫琳琅听到消息的时候胤禩他们已经在北京城外了,康熙原本是想给卫琳琅一个惊喜的,只是胤禩他们的动静到底太大,康熙还是没有瞒住卫琳琅的耳朵。卫琳琅当时就激动的泪流满面,多少年都以为今生今世不能够在见到一双儿女了,如今却喜从天降,眼看就要合家团聚了。

卫琳琅头一次精心打扮了自己,她怕胤禩他们看见自己斑白的银丝心里担忧,照着大清出产的玻璃镜子,认真的让人把花白的头发隐藏在黑丝底下,面上还薄薄的扑了一层粉,颊上刷了一点胭脂,唇上也印了一点朱红。

等风尘仆仆的胤禩和乌力吉站到面前的时候,卫琳琅生怕自己是在做梦,两个儿女又从梦里飞走了,看的目不转睛,一双眼睛一会在胤禩身上黏着,一会儿就定到了乌力吉身上。

胤禩身上充满了自信,一幅杀戮决断的气势,跟他一如往常不变的浅笑的面容搭配在一起,说不出的和谐威仪,即使在康熙面前也没有半点逊色之态。乌力吉这一次着了沙俄的服饰,闪烁着五彩光芒巨大的钻石项链把他光洁圆润的颈部衬的更加美丽,紧身掐腰的蓬蓬裙,也让原本就高挑丰韵的乌力吉更显得女人味十足。

胤禩和乌力吉虽然身为一国领袖,在卫琳琅面前还跟往常一样,一见到卫琳琅,立即就跪倒在地,殷殷切切的仰头看着卫琳琅的面容,仔细的分辨卫琳琅身上每一丝的变化,胤禩首先入眼的自然还是卫琳琅怎么也隐藏不掉的白发,和眼睛的细纹,胤禩热泪盈眶,哽咽着道:“额娘,儿子不孝,让您担心了。”

乌力吉也泪流满面,不住抱着卫琳琅手,抚摸着那青筋毕露的手心痛的道:“额娘,乌力吉回来了。”

卫琳琅拥抱着一双儿女,眼里流出了满足的泪水,这一刻盼了多少年,看着他们都一个英姿飒爽,建功立业,一个仪态万千,母仪天下,一双儿女都有了自己的成就和事业,即使心底有掩藏不住的思念,自己的心里也是满足和幸福的!

卫琳琅到底舍不得两个孩子跪在地上,忙一手一个,搀扶他们起来,嘴里道:“快起来,地上凉,别着了寒气。”

胤禩站了起来,忍不住,双臂一张,头一次把卫琳琅拥在了怀里,脑袋依偎在卫琳琅的肩膀上,半晌说不出话来,从小到大的记忆如同影像一样,在脑袋里一一过了一遍,额娘时时刻刻的守护在他的身旁,润物细无声的指引着他行走的方向。可以说,没有卫琳琅,根本就没有他的今天。

胤禩怀抱里感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