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鸟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大唐虎贲 >

第303部分

大唐虎贲-第303部分

小说: 大唐虎贲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他们口中说的印泥并非是后世的那种用来印章的那种东西,本质相同但意义却大有不同。
  这个时代的印泥就像是泥丸子一样的东西,是用粘土做的,平时搓成泥丸子,临用时用水湿透。当时的公文和书信是用漆书写在竹简木牍上的。为了防止泄密或传递过程中的私拆,在写好了的简牍外面加上一块挖有方槽的木块,再用绳子把它们捆在一起,然后把绳结放入方槽内,加上一丸湿泥封上,再用印章钤上印记,作为封检的标记发出去,这种封印密信的方法就叫做泥封。
  不过到了隋唐的这个时期,印泥有了全新的变革。因为随着科技的发展,纸张得到了隋唐之际盛行,公私书信一律改用纸,简牍正式废除。用泥封信的陈旧做法也不再适用,聪明的人也就发明了新的印泥以朱砂为主料制作的印泥,有着以往印泥同样的效果。
  不过因为是最新发明,存在着许多的问题:凝固后容易脱落,干涩后容易裂开等等。但是古人的智慧是无止境的,他们一个个的克服难点,研发出了新的印泥适合纸张的封印。这种新的印泥也风靡了全国,尤其是大唐官场的必备之物。
  不过新的印泥并非是完美无缺的,在长安有一制作印泥的人发明了一种金漆印泥,金漆印泥比朱漆印泥效果更好,只是因为造价高产量低并没有推广开来。在长安的上流人士大多都喜欢这种金漆印泥,改用了金漆印泥,崔敦礼便是其中之一。
  金漆印泥最大的特点是柔软,干涩之后会缩水缩小,而不像朱漆印泥那样硬的跟石头一样,甚至能够割手……
  印泥给换过了,意味着在李世民拿到密信之前,有人开封过密信……(未完待续。。)


第二十三章 铁证齐备(新年快乐)

  崔敦礼冷汗便如雨后的春笋,接连不断的冒出来:此时此刻他哪里顾及的上如何弹劾罗士信,各种不安齐上心头。
  他一直以为王君廓大仁大义大智大勇,面对庐江王李瑗的造反,以大智慧力挽狂澜于既倒,几乎兵不血刃的斩杀贼首李瑗、王诜,保证了北地的平安,助唐朝免去兵灾。又从私人方面来说,王君廓将他从贼人的手中救了出来,有着救命之恩。
  崔敦礼铁骨铮铮,面对严刑拷打没有动摇信念,但这并不意味着他是铁打的,受到酷刑审讯,他恨不得能够一死了之,只是凭着个人的操守节操,为了自己不遗臭万年,凭借着文人傲骨一口气强撑着。
  王君廓将他从求生不得求死不能的绝境中救了出来,也使崔敦礼本能的对他衍生出莫大的好感。兼之王君廓太会演戏太会做戏,崔敦礼让他蒙蔽,这回到长安就没少说王君廓的好话。不论是在皇帝面前,还是亲朋好友面前。
  崔敦礼是通事舍人在中书省中是可以与皇帝直接说上话的近臣,自身又是五姓家族中山东著姓博陵崔氏一脉,有着丰厚的人脉关系。
  王君廓能够在短时间内成为人尽皆知的英雄,崔敦礼可谓是出力不小。
  但是小小的印泥让他突然察觉自己当初蠢到了何等地步,唐朝对于密奏的保密极有章法,也有死的规矩。密奏,有一个密字。自然是不给公开的奏章。
  古代皇帝是高高在上的,他们居住在皇宫之中,拥有者无上的权力的同时。还保持这一定的神秘。
  只有得到皇帝召见或者皇帝的亲人亲属近侍能够常常与皇帝见面以外,就算是朝中重臣,哪怕是罗士信这样的刑部尚书更甚至吏部尚书想要见李渊也不容易,需要经过重重通报才有可能机会可见,并不是说见就见的。见面如此,书信奏章也是一样的。这也是三省六部制的关键所在。
  大臣的奏章不管是谁的都要交给中书省由中书省审核之后,在上缴给皇帝。再由皇帝拟定之后,交付中书省确认,确认之后交由门下省审查。最后交给尚书省执行。
  规矩就是规矩,这个流程铁打不动。
  但是密奏却能越过一切规矩直达上听,除了皇帝没有人有权力拆阅密奏。李世民是授命理事,才有这个权利。不然就算他是太子。也不能越权。
  而密奏也不是人人都可以发得的,崔敦礼身为中书省的通事舍人,却是少有能发密奏的人之一。
  崔敦礼有这个权利,自当知道律法规定偷看密奏者,等同叛国谋反。
  这个道理不只是他,相信王君廓也不可能不知道。然而王君廓却拆开了他的密奏,这意味着什么几乎不言自明。若非他自己心底有鬼,又何必偷偷的看他的密奏?
  “这……”崔敦礼想要说些什么一句话也说不出来。无言以对。小小的印泥细节,足以证明王君廓怀有二心。
  罗士信却也无暇顾及崔敦礼此刻的心情。脑中已经电转如飞,想着如何利用这这个小小的证据,将一切调查的清楚。
  “王君廓胆敢私自拆阅机密奏章,着实可恨。”崔敦礼想了一想,回念过往事情,表情渐渐凝重,又气又怒,最终长揖道地,道:“尚书大人先前说教训的极是,固然某不愿意承认迂腐无脑,这次确实让小人给算计了。庐江王应该是让王君廓逼反的,而不是如王君廓说的那样,胸有城府,暗自谋划多年。”
  “怎么说?”罗士信最初的大胆假设只是拼着感觉想法来分析,大体上将王君廓定义为幕后黑手。不过他们的假象终究是一种脑补,真正的意图情况都是想象出来了,或许在思路上说的过去,细节肯定会出现偏差。作为直接与王君廓接触的崔敦礼是最关键的证人,他的新想法观点还是极为重要的。
  崔敦礼道:“此次奉命出使幽州,暗查庐江王是否怀有反意。事情严重,我分明暗两拨调查情况。在我还未抵达幽州的时候,暗线已经潜伏幽州打探情况,只是没有打探出有用的消息,直到我被软禁之后。就在王君廓离开驿馆不久,庐江王才有了真正的谋反举动。最初我以为是巧合,现在细想起来才惊觉还有另一种可能。庐江王是看了我的密信,为了自保这才慌忙造反。我被下大狱之后,身上的印玺给收了去。王君廓想必是在那个时候,以我的印玺来伪造密信。只是天网恢恢,当初我随身携带的印泥用了之后,摆放桌上,并没有带在身上。他们押我入大牢收去我的印玺,却没能将桌上的印泥一道带走。这金漆印泥流行于长安京城一代,幽州地处偏远,不识此物,留下了破绽。”
  顿了一顿,道:“王君廓用心险恶歹毒,他能在弹指间平乱,并非是他能力超凡,而是庐江王全无准备,王君廓利用猜忌心,逼反庐江王,自己却做了平叛的第一功臣。”
  崔敦礼身为通事舍人,能被李世民委以重任,负责调查案件还是很有能力的,先前只是受到了迷惑。如今醒悟过来,思绪也清晰明了,说的是头头是道。
  罗士信见崔敦礼的分析与他的想象除了细节上有些不可避免的出入,大体上还是一致的,沉声道:“崔大人,此事不容声张。在王君廓未伏法之前,决不许告诉任何人知晓。”
  崔敦礼表示明白,带着几分复杂的走出了刑部:这一次,他这张老脸可算是丢到骨子里去了。
  罗士信随即叫来刘燕客,将这最新的发现告诉他。
  刘燕客大喜过望,赞道:“大人心思缜密,属下佩服,这微小的破绽都让大人察觉了。”
  “运气好运气好!”罗士信带着几分得瑟的说道,印泥的作用极为广泛。从军的时候,军情情报都需要保密,印泥封印必不可少。夫妻间交流的私密信也不能与人知道,这些都是需要印泥封口以防万一的。当时罗士信用的是朱漆印泥,用的多却没有深入了解。回长安之后,改用金漆印泥,与之前感觉大不一样,也对了解了一下,想不到今日却成了破案的关键。
  “接下来你有什么好的想法?这印泥的证据虽不足以证明王君廓就是幕后黑手,但下狱问罪,却是足够,只要能够将他关进刑部大牢。我们就能正大光明的查他,将他的狐狸尾巴给揪出来。”罗士信追问着刘燕客,刘燕客在这方面经验丰富,征求他的意见是必须的。
  刘燕客沉吟片刻道:“大人这种方法有些急进,却也可行。不过他现在的身份敏感,身为幽州大都督,手握幽州军政大权。他不是庐江王,有着极强的军事能力,让他察觉异样,掀起波澜,情况反而不妙。应当将他引至长安擒拿,既能便于控制也能确保幽州安稳。”
  “有道理!”罗士信也不迟疑,前往东宫,将案情的进展告知了对于此事异常关心的李世民。
  李世民听了默然了半响:王君廓是他手上走出去的大将,为他立过汗马功劳。虎牢之战,他能以三千五百立刻十万窦建德夏军,王君廓个人的贡献是无可比拟的。当时王君廓以一千轻骑截取夏军粮草,并俘获夏军大将张青特,逼得窦建德急于求战。而他则利用急战而露出的破绽,一举奠定了大唐一统天下的大势。后来因为王君廓洺水险些卖了罗士信,造成与秦琼、程咬金交恶,为了维护麾下之间的和谐,他选择将王君廓外放。
  对于王君廓,李世民器重信任之余也存着一定的内疚,实在不愿相信他竟然会为了功绩而挑唆自己的岳父造反,还将自己的岳父擒杀,杀人灭口。他原本只是以为王君廓在此次事件中存着一定的私心,犯了一定的错误,若是如此便是动用监国太子的权力也要将他保救下来。
  可是他万万想不到王君廓竟有可能是幕后主谋……
  “王君廓,你太让我失望了!”李世民长叹了一句,心情带着几分感慨的答应了罗士信的提议。
  就在李世民将王君廓找来长安的时候,罗士信这里也收到了马周的消息。
  罗士信剥丝抽茧的找出了王君廓的马脚,马周那里也抓到了王君廓的马脚。他一时间没有查出《名姬帖》存在的问题,却逮住了王君廓杀人灭口的证据。
  褚燕,幽州大牢狱吏,审讯崔敦礼的行刑官,屠户出生,手段狠辣,凶名在外,但是出了名的孝子,为了给母亲治病什么都干,王君廓为了让褚燕给他卖命,以百年人参相赠。
  褚燕高兴之余,当即将人参交给同僚,让他帮忙送给他母亲,也大概说了人参的来历。
  褚燕让王君廓斩草除根,却不知世上还有人知道他所干的事情……
  罗士信将手中信放下,当以印泥之事,褚燕之事也许治不了王君廓的大罪,将这两件事情合起来,辅以崔敦礼的证词,将形成连环铁证。
  王君廓,完了。(未完待续。。)
  ps:  大年初一,无言给所有书友兄弟姐妹们拜年了,祝所有弟姐妹们羊年大吉大利,喜气洋洋……感谢你们对我的支持!没有你们,绝对没有《大唐虎贲》的今日,谢谢!


第二十四章 回京途中

  王君廓现如今是春风得意马蹄疾,受命于幽州大都督左光禄大夫,身兼文武之后,自诩是平乱大英雄,变得骄横自恣,不遵法度,横行霸市。只听顺耳之言,那些忤逆他的,不是受到贬斥便是冷藏得不到重用,几乎是幽州的无冕之王。
  尤其是今日收到李世民明里暗自的来信,心中更是万分的得意高兴,甚至忍不住大笑出声,嗓子都让自己给笑哑了。
  一切的努力,一切的付出,都有了回报。
  李世民在信中嘉奖了他的功绩,对于他忠心护国大义灭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