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鸟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三国之兵临天下 >

第104部分

三国之兵临天下-第104部分

小说: 三国之兵临天下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璟公,此去江夏,州牧有没有给你布置什么任务?”徐庶摇着羽扇微微笑道。
    徐庶当然是智者,在黄府比武时,他便现了一些端倪,黄射被击中倒地时,刘表脸上非但没有震惊或者焦急,竟有一丝冷冷的笑意,尽管这种冷笑只是一瞬而过,而还是被徐庶敏锐地捕捉到了。
    他忽然意识到,刘表和黄祖的关系,也并不是传说中的那么密切,牢不可破,他们之间也存在着一种尔虞我诈的暗斗。
    尤其这次刘璟去柴桑陶家参加寿辰,请假二十天,刘表竟毫不犹豫地同意了,恐怕这里面隐藏着刘表的一种心机。
    刘璟点了点头,“当然有任务,伯父让我此行细看江夏。”
    如果说刘璟这次邀请徐庶去柴桑,仅仅是出于一番好意,那真的是有点自欺欺人了,徐庶是何许人,刘璟能不知道吗?
    在国演义中智谋高绝,不亚于诸葛亮,只可惜被曹操抓住了弱点,才华无法实施,成为国中最大的遗憾。
    在历史上,徐庶也是因为母亲被俘,不得不去曹营效力,但因为他曾追随刘备的缘故,终身不得重用,郁郁而终,也算是国中的悲情人物,刘璟见到徐庶的第一个念头,就是决定不让历史悲情重演。
    此时荆州人才济济,北方名士汇聚襄阳,却被本土士族排斥,大多不得重用,只因刘表有粮米接济,才留在荆州。
    徐庶也是一样,从他衣着打扮来看,他确实混得不如意,甚至可以说穷困潦倒。
    但士人自有清高处,徐庶再穷困潦倒,也不至于因为陶湛的邀请,就去给陶家老爷拜寿。
    毕竟陶家是商人,和陶家之女聊聊天,交为友人还可以,但要让他出面去陶家拜寿,被其他士知道,他是要被耻笑。
    徐庶也自有他的想法,实际上,若不是刘璟邀请他,徐庶万万不会去柴桑,他宁可和崔州平去博陵,连魏延都看得出刘璟是一只将一鸣惊人的天凤,难道徐庶会看不出吗?
    徐庶最初考虑投靠刘表长刘琦,成为刘琦的幕僚,但刘琦和刘表一样,只是表面上重视北方士族。
    他骨里还是倚重荆州大族,交往这么几年,从未替任何一个北方士族安排职务,令徐庶也对他失望了。
    正是在荆州的冷遇,崔州平和石广元都已决定返回北方寻找机会,而徐庶却因机缘巧合,成了刘璟的朋友,徐庶便有了对自己前途的考虑。
    徐庶又微微笑道:“人人都说州牧和黄祖交情深厚,可以共天下,可事实上,州牧最忌惮之人,恐怕不是蔡家,而是这个黄祖。”
    话已经说到这个份上,双方便已心知肚明了,刘璟拱手笑道:“愿和元直兄温酒详谈,恳请赐教!”
    徐庶摇了摇羽扇,眯眼笑了起来。。
    船舱里,小包哼着小调,像一只筑巢的小麻雀,正忙碌地收叠刘璟的衣服,这时,刘璟和徐庶走了进来,刘璟笑道:“小包,给我和徐公温一壶酒,再要几盘小茶来!”
    “好!”
    小包清脆地答应一声,像只小鸟般地飞走了,刘璟和徐庶靠窗而坐,面对小桌,汉水的波光浩淼尽收眼底,令人心胸开阔。
    刘璟给徐庶和自己各倒了一杯凉茶,微微叹息道:“其实上次我在武昌县杀了黄逸,我便感觉伯父和黄祖的关系有点微妙,似乎并不是想象中的和睦,直到昨天晚上,伯父忽然来找我,我才知道伯父对黄祖的怨念。”
    徐庶犹豫了一下,“公,这话告诉我合适吗?”
    刘璟一笑,“我和元直兄肝胆相照,共谋孔明姻缘,现在又坐在同一艘船上,怎么不合适?”
    刘璟这番话说得风趣幽默,徐庶顿时哈哈大笑起来,心中的一点点疑虑一扫而空,他起身深深施一礼,“公以诚相待,元直愿洗耳恭听。”
    这时,小包拎一只食盒进来,将一壶酒和几样小菜放在桌上,笑嘻嘻道:“一只风鸡,一盘酱羊肉,一条烩鱼,还有几样蔬菜,公肯定不够,我再去做几张羊肉馅饼。”
    “够了!够了!”
    刘璟摆摆手笑道:“你再去给我们煎一壶茶,晚上我请徐先生教你认字。”
    小包欢欢喜喜答应一声,跑出去了,徐庶望着她背影笑道:“这个小包倒也挺可爱。”
    刘璟摇摇头笑道:“你可不知道她的小心思,一大早我和她开玩笑,说她若不听话,半就把她送回樊城,所以她一心要表现自己有用。”
    徐庶指着刘璟笑道:“你呀!这不是欺负小孩吗?”
    “没事,逗逗她玩,一上也很开心。”
    两人喝了一杯酒,话题又转回正题,刘璟沉吟一下道:“伯父告诉我,江夏军已俨然成为黄祖的私军,年来,数次调江夏军来襄阳,黄祖总是以各种理由推却。
    而且江夏水军中的十八名牙将都是黄祖心腹,借口和江东军作战有功,将他们一一提拔上高位,伯父的意思,是让我去夺回江夏的军权,甚至杀了黄祖,也在所不惜。”
    徐庶这两日也考虑过黄祖之事,他举杯微微笑道:“其实黄祖的弊端就在于世家占郡职,黄氏家族是江夏第一大族,黄祖的族人、门生以及私兵、家奴,加在一起何止万人,振臂一呼,江夏响应,在加上黄祖身为江夏守,掌控江夏官场多年,使黄家势力得以无限制地膨胀,一般而言,这种世家掌控郡职最为朝廷所忌,十几年前的豪强割据无不是根源于此。”
    刘璟眉头一皱,“既然后果严重,州牧为何还要这样重用黄祖,以致形成今天尾大不掉的困局?”
    “这里面有个原因,第一便是州牧和黄祖私交甚笃,当年州牧平定荆州得到了黄祖的全力支持,包括现在州牧要坐稳荆州,也需要黄氏家族的支持。
    和其他荆州世家一样,州牧和黄家已形成了利益一体,尤其曹操虎视南方,江东蛇窥荆州,所以无论是投桃报李,还是稳定荆州,州牧都不敢对黄家和世家轻举妄动。
    第二是特殊原因,孙坚便是死在黄祖的手上,所以江东和黄祖有世仇,任何一人都可能投降江东,惟独黄祖不会,所以州牧便决定让黄祖守江夏,而江夏又是江东军西进荆州的门户,唯有黄祖守江夏才能让州牧放心。
    第,黄祖以世家来守江夏,一呼万应,江夏人无不拼死效命,江东军屡攻江夏不下,也是这个原因,这也算是世家占郡职的唯一优势,偏偏被州牧看上了,黄祖为了保护自己家族在江夏的利益,当然会拼死抵抗江东军。
    只是凡事有利有弊,只是现在看来,已经是弊大于利,黄祖已经快成为一方割据诸侯,所以州牧最后才会忍无可忍。”
    徐庶一番话分析得十分透彻,令刘璟暗暗赞叹,不愧是高明之人,竟把江夏的利益格局完全看透了,刘璟沉思片刻,又问道:“那我该如何夺取江夏之军,完成伯父交给的任务?”
    徐庶拾起羽扇摇了摇笑道:“冰冻尺,非一日之寒,黄祖在江夏经营已久,势力深,公初到江夏,力量薄弱,切不可急进,当徐徐图之,先站稳脚跟,与黄祖虚而委蛇,逐步瓦解,待时机成熟,一击可破之。”
    刘璟点了点头,起身施礼,“元直兄教诲,可谓金玉良言,刘璟受教了。”
    。。。。。。。。。
    坐船一南下,这天中午,船只抵达了荆城镇,这是进入江夏的第一个集镇,需要在这里补充粮食和蔬菜,大船缓缓靠岸。
    “公,我和船婆去买点果蔬!”码头上,小包远远地向大船挥手喊道,
    刘璟负手站在船头,笑道:“去吧!别贪玩误了船。”
    刘璟远远望着小丫头跟着做饭的船婆一蹦一跳地上了山坡,手中还摘了把野花,与其说她去买果蔬,不如说她想去逛逛。
    在船上憋了两天,小丫头早没有了初上船的兴致,天天数手指头,算着什么时候才能到柴桑。
    “这一带可不安全!”
    徐庶慢慢走上前,眺望远处一面高约丈的悬崖,悬崖如刀削,后面是连绵起伏的群山,有些担忧道:“这一带民风彪悍,盗匪多,小包可要小心一点。”
    不等刘璟回答,旁边船老大笑道:“徐公说得不错,这一带是有一股盗匪,为头号称江夏左王,听说也是襄阳人,武艺很厉害,聚集上千人,黄祖几次派人剿匪都失败,不过公放心吧!他们一般不会来江边,靠江两步内,都是锦帆贼的地盘,他们山水不犯江水,就在上面的集市上买点东西,只要不出市集,一般没事。”
    话音刚落,山坡上便传来一阵轻微的骚乱,只听有人大喊,“江夏左王来了!”
    紧接着,十几卖鱼的船夫挑着担没命地从山坡上飞奔而来。

第121章 江夏左王

    刘璟大吃一惊,纵身跳下船便向山坡上奔去,迎面遇到几个船夫,他抓住其中一人,大吼:“上面怎么样?”
    船夫吓得结结巴巴道:“盗匪。洗劫集市,不得了!”
    刘璟丢开他,从腰间抽出战刀便飞奔而去,片刻冲上山坡,山坡上是一片数亩大的平地,这里便是传统的乡间集市。
    平时有十个摊,卖粮卖鱼,卖山果蔬菜,还有从竟陵县来的货郎,在这里卖些针头线脑等日用,顾客也是附近的村民和汉江上往来船只补充粮食。
    由于这一带正好是江夏郡、竟陵郡和襄阳郡的郡交界处,山地众多,所以几十年来一直盗贼横行,匪患不断,刘表入主荆州后,派兵剿匪,一平息了匪患。
    但在年前,这一带又出现了一支盗匪,约千余人,据说是汝南黄巾军一支,领自称江夏左王,平时耕田种田,粮食不足时便打家劫舍,令当地官府为头疼。
    为此黄祖次派兵来围剿,但这支盗匪为狡猾,官兵一来,他们便无影无踪,官兵一走,他们又卷土重来,次剿匪都没有能成功。
    不过荆口镇他们一般不来,因为小镇属于沿江两步内,为锦帆贼甘宁的势力范围。
    不过自从去年秋天甘宁投降刘表后,这种水陆界线便渐渐被打破了,今天正逢小集,来自四里八地的乡民汇集而来,结果一支余人的山匪趁机赶来劫掠。
    由于这一带人口稀少,盗匪大多是本地人,所以一般不杀人,只是抢劫钱粮,若遇到年轻美貌女人,也会抢劫上山。
    刘璟冲上坡顶,只见集市内一片狼藉,赶集的人纷纷趴在地上,惊魂未定,今天正好有一个来卖绸缎的大商人,所以盗匪将他的摊洗劫一空,便扬长而去,连商人也被抓去当了人质,向其家人要钱物。
    刘璟急得四处找寻,大喊:“小包!”
    这时,刘璟忽然感觉有人抱住他的腿,一低头,竟然是船婆,她放声大哭起来,“小娘被他们抓走了!”
    刘璟头脑‘嗡!’地一声,一股热血冲上大脑,牙齿咬得咯咯响,这帮王八蛋,竟敢抓自己的丫鬟。
    就在这时,前面不远处生一阵混乱,有哭喊声传来,只见数十乡民正在痛打一名少年,少年在地上打滚,哭喊连天,头上还裹着黄巾,分明就是一个黄巾小贼。
    刘璟大怒,冲上去一把推开众人,上前揪起少年,恶狠狠道:“你也是黄巾贼!”
    旁边有人骂道:“这个小贼偷鸡未走,打死他!”
    这是一个抓鸡而没有及时撤走的小山贼,被众人抓住,一般都是被乡民打死,这个小山贼看年纪也就是十二岁,身材瘦小,像只猴一般,但眼神非常狡黠机灵,此时他被打得口中流血,哭得眼泪鼻涕流了一脸。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