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一个远方(自序)我常常梦见自己去了一个远方,我不确定那是一个什么地方,只是感觉它离我现实生活的空间足够远,而且每次的情形都不一样。解梦的人告诉我,我这是得了妄念症,有些东西在现实中得不到,于是想到梦中寻找。我不以为然。 也或许他说的有一定道理。因为在现实中,每个人的生活都不可能就是自己想象中的那样的。 年少时翻到一本破旧的《中国的西北角》,我就开始对记者这个职业充满向往,那时候觉得记者是船头上的瞭望者,是社会权利的守夜人,可以针砭时弊,为民请命,真是个不错的职业。但是后来进了报社,我才发现,记者并没有想象中的那么伟大,“无冕之王”的光环早已从我们头顶褪去,对于大部分人来说,这只是一份赖以生存的职业而已。在现实中,我们有时不能不妥协、不能不委婉甚至不能不委屈,而这,也许是新闻人不得不接受的一种宿命。有时候我会觉得,这其实是一个悲哀的职业,因为我们可以看到的太...
第1章 曹晓死了(1)曹晓走后的很长一段时间,我一直失眠。每次我一闭上眼,总听见有人开门、关门,或者看见曹晓坐在桌子前。她就一直那么看着我,一直不说话。 我开始找医生开安眠药,先是一天一片,慢慢地变成了一天两片,然后是三片……直到有一天,我对闹钟失去了感知力。 那天,我旷工了。陆天浩因此找我谈了话,我大致解释了原因。听完我的解释,他对着我咆哮:“你疯了!赶紧把安眠药停掉!”那是陆天浩第二次在我面前失控,他脖上的青筋跳动着,眼里失去了往日的镇定,只剩下可怕的怒火。 上次被训的恐惧后遗症又来了,我觉得自己的身体下意识地有些发抖。默默吸了口气,我竭力控制自己的发抖和眼泪,等待他下面更可怕的训斥。出乎意料的是,这次他的语气很快缓和下来了,“你先出去吧,我需要想一想。”...
第一章:多样的生活方式(1)第一章:多样的生活方式(2)第一章:多样的生活方式(3)第二章从现在开始(1)第二章从现在开始(2)第二章从现在开始(3)第二章从现在开始(4)第一章:贼(1)第一章:贼(2)第一章:贼(3)第一章:贼(4)第二章:自我意识不良的原因(1)爱挑毛病的人 自我意识如此重要,为什么还有许多人自我意识不良呢?我认为,不良自我意识的起因是我 们处于一个消极的社会中,并不断同一些消极人物打交道,随便翻翻报纸就可以发现这一点 。“美国一般家庭”的特别报道一次又一次地揭示了这种流行的消极主义。肥胖者坐在饭 桌边哀叹:“我吃什么都长胖。”糟糕的家庭主妇早起看着那堆乱摊子说的第一句话是: “我永远也无法将它们清理干净。”一位夫人糟糕得以致家务服务中心取消了对她的服 务,但她对丈夫还算不错,就是做事太过于讲究了:如果他半夜起来想吃,那么直到他等得 不耐烦又回到床上时,她才会准备...
小强升职记 前言前 言 成功的人每天都在忙碌,平庸的人每天也在忙碌,而时间对每个人来说是绝对公平的,那么,两者之间的差距到底是如何产生的呢? 大量的事实证明,80%的人都不知道自己在为什么忙,很可怕的是,他们已经习惯了这种忙碌的状态。特别是刚参加工作不久的朋友,他们往往受到同事和领导的“优待”,整天陷入忙忙碌碌之中,无暇做更长远的打算。盲目,是阻止他们快速成长的关键因素。 这种盲目是如何产生的呢?从我自己的经验来看,我认为原因至少有以下四点: 第一,在这个人生的关键时期,我们被迫完成角色的转变。 第二,我们还来不及构建自己的职业规划和人生目标。 第三,我们不具备平衡工作和生活的能力。 第四,我们没有养成良好的习惯。...
听教父讲课,做股市赢家——代序 20世纪末,美国证券界掀起一股回归本杰明·格雷厄姆(Benjamin Graham,1894~1976)价值投资理念热潮,从而对这位“华尔街教父”的价值投资、证券分析理论又有了新认识。 这股热潮为什么会在这时候掀起、目前依旧热浪滚滚呢?主要原因是: 一方面,1993年沃伦·巴菲特第一次登上全球首富宝座,此后的每年他都名列第二,直到2008年重新登上首富宝座。巴菲特是全球顶级富豪中唯一靠证券投资取得成功的,而他读哥伦比亚大学商业经济学院时的研究生导师就是格雷厄姆。巴菲特口口声声说自己的投资成功得益于恩师格雷厄姆的教诲,这就很自然地引导人们重新认识格雷厄姆的投资理念。因为巴菲特取得的巨大成功,正可以默默表明格雷厄姆的价值投资和证券分析理念是令人信服的。...
1、开始了(1)就在半路上,巴立卓获知了电信重组的消息。 南方的一个哥们在电话里直嚷嚷:"开始了,开始了。" 巴立卓有些迷糊,就问你说什么,对方在喊:"重组开始了……" 这回听清楚了,国家三部委已联合发文,电信业的新一轮重组正式启动。此事非同小可,事关十亿电话、两亿互联网用户,备受数百万从业者瞩目,再加上他们的亲朋好友,应当有上千万人留意此事。巴立卓也一直关心,此刻却只是轻轻嗯了一声。自己也奇怪,怎么一点都不激动呢?毫无尘埃落定之惊喜,反倒有些忧伤,甚至是反感。 也难怪,有关电信整合的资讯遍及媒体,一浪高过一浪,各种版本风行。仅仅一个多月前的愚人节,重组传闻竟被当做恶搞的礼物四下传播。从最早的消息到今天成为事实,整整过去了四年光阴,人生能有几个四年啊。喧嚣了多年的第三轮电信重组真的来了,原来六合三的猜测终于变成了现实,而他也被磨得心灰意冷了。类似的茫然无措之感...
书封书名:毛泽东思想通论作者:沙健孙出版社:人民出版社内容简介:作者简介:沙健孙,男,回族。1934年生,1958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历史系,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研究员,兼任九届全国政协委员、全国党史党建学科规划评审组组长、全国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课教学指导委员会副主任。曾任中共第十三、十四届中央候补委员、北京大学副校长、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副主任、中共党史学会常务副会长等职。现任全国政协委员,国家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党史党建学科规划组(学科评审组)组长,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史学会副会长、中国延安精神研究会副会长,教育部全国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课教学指导委员会副主任委员。1998年任中央电大邓小平理论概论课程主讲教师。...
上 篇 说动人心的必备技能 第一章:心态稳定,才能谈吐自如 怎样让他人相信自己?首先自己要相信自己。怎样让他人肯定自己?首先自己要肯定自己。怎样让自己的口才得到淋漓尽致的展示?首先要拥有自信。自信是自己实现自我的王牌。我们自信,我们优越,因为我们拥有。 1、自信是口才的驱动力 在交际中,人们都渴望自己能拥有良好的口才,而在实际谈话当中又不能很好的发挥自己的口才。很多人埋怨自己的谈吐能力太差;而有一部分人认为自己的谈吐能力并不差,可就是发挥不好自己的口才,说话无吸引力,很难打动对方。这些情况很常见,他们并不是谈吐能力差,而是缺乏相应的自信心。 不知树立自己的自信心,只片面的强调口才,无异于舍本逐末。口才固然重要,但好的口才背后一定还隐藏着更重要的东西,那就是自信。...
前言本书讲的是在2009年伯克希尔公司举办的股东大会的午餐会上,巴菲特给青年投资者麦克所讲的投资经验。在午餐进行的过程中,巴菲特帮助麦克解决了许多在投资过程中的迷惑。相信这些投资技巧和宝贵的经验,同样也能为更多的投资者指点迷津。 伟大的投资人--巴菲特,是开创现代股市的传奇性人物。 他出生在美国的一个普通家庭,没有显赫的地位,也没有家族的遗产。严格地说,在巴菲特家族中,并没有成功的商人。他的祖父只是开办了一个小小的杂货店,仅仅可以糊口而已。巴菲特的父亲也是一个只求温饱自足自乐的小职员。由此可以看到,巴菲特的骨子里并没有遗传什么财富基因。但是,巴菲特却凭着个人的喜爱,靠对投资与生俱来的热爱,毅然选择走上投资之路,并一步步登上财富的最高峰。...
他曾经是负债25亿的“中国首穷”、“中国最著名的失败者”,今天却是拥有数百亿资产的商业“巨人”,他的财富故事与人生传奇值得每一个人仔细品味。脑白金,黄金搭档,征途,这一个个响亮的名字都出自他的手,他就是史玉柱。在中国改革三十年的浪潮中,史玉柱无疑是最具传奇色彩的人物之一。有人说,如果要拍一部好莱坞式商人电影的话,史玉柱无疑是最好的电影题材。1989年,史玉柱以4000元起家,短短6年时间便位居福布斯“中国大陆富豪排行榜”第8位。然而,巨人大厦的失败却使他的财富顷刻间灰飞烟灭。当巨人大厦倒塌时,讨债人蜂拥而至,他承诺:“欠老百姓的钱一定要还。”也正是出于这种“还债”的动力,史玉柱终于东山再起,赚钱后的第一件事情就是还债,这一行动让他赢得了信任,使他有机会再次走到前台,从此他可以坦坦荡荡。...
自序:《浙江发生了什么》(1)母亲是幸运的。她看到的西湖,是一个从豪门权贵手中抢回来的完整的西湖。 两年前的初冬时节,我陪向往人间天堂半个世纪的母亲游西湖。不消半天光景,她就倦怠疲乏得迈不动腿,抱怨中含着惊喜地问我,西湖为什么这么大? 2002年春天之前的西湖,远没有她看到的那么大。“一半西湖一半笆,筑笆都是官宦家。”南岸5千米长的湖滨景观,被高墙耸立的官字号人家,切割得支离破碎。1980年代初,一个自杭州市府出发的临时性组织,还没叩响权势人物的宅门,就在我们想象的叹息和气馁声中铩羽而归。仰仗于后儒家民主的威仪,那些沾满遗老遗少气息的宅邸,终究没有脱过世纪门槛,从西湖堤岸的视野中消失了。 未能捕捉到西湖公共资源民间化的细节,是“新闻眼”的憾事。我始终以为,那些宅邸的消逝,远比鲁迅先生眼中雷峰塔的倒掉更具价值。想象中工人挥舞器具砸毁官家砖瓦的身影,是浙江民主化进程中的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