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敖 诗评 李敖大师是举世公认的文章之大家,他学贯中西,独树一帜;他写作勤奋、技巧高超;他说古论今,嘻笑怒骂;笔锋锐利、语调激昂;豪放兼婉约,风趣又幽默。他自誉这五百年之内,写白话文的前三名是李敖……李敖……李敖。 李敖大师的诗作很多,风格各异,有其特有的幽默玩世之作,亦不乏神情凝重之篇。我喜欢《只爱一点点》那种轻松、幽默与洒脱,也欣赏《钟声无恙我将归》、《打碎玉壶也是冰》的深长意味,虽然都是为情而写,但正象他其他作品一样,迸发着强烈的历史感、责任感,这才是真正的大师风格。我们相信/李敖不让她做大牌没有人是孤岛,也没有国是孤岛新女性战歌爱里插花打倒就是要打倒不让她做大牌赌的哲学一片欢喜心对夜坐着笑二次出狱后反咬高人吕洞宾...
中年男人廖柏木,本来在大学里按部就班、安分守己地做着一份传道授业解惑的工作,只因为太过好为人师,竟然卷进了电大女学生杜小黎的私事,成了杜小黎私人生活的“兼职老师“。杜小黎系离婚独居的单身女人,择偶再婚是她生活中最重要的事情之一。廖柏木先是成功帮她在一个婚外情的困局里解了围,后来又通过大量有事实有根据的调查,证明她的继任男朋友是一个江湖骗子。但他的帮助不仅没有超度杜小黎,反而让自己成了“教授嫖娼事件”的男主角。廖柏木被电话铃声惊醒的时候,正在做梦。谁呢?妻子在大洋彼岸,如果没有什么重要的事情,她是很少在这种时候把电话打到家里来的。烦人的电话又响了一声,又响了一声,廖柏木才摸黑将话筒从床头柜上拿起来。“我是廖柏木,您找谁?”...
目 录简 介中和是天下的根本君子中庸,小人反中庸最高的道德标准谁能食而知其味?隐恶扬善,执两用中聪明反被聪明误牢牢抓住不要放弃白刃可蹈,中庸难得什么是真正的强?正道直行,默默无闻也不后悔君子之道费而隐道不远人,远人非道素位而行,安分守己行远自迩,登高自卑无所不在的道天生我材必有用治国平天下的法则诚则明,明则诚至诚可参天地从一个方面下功夫国家兴亡,必有征兆不能只做到自我完善真诚是没有止息的明哲保身,进退自如不要自以为是,独断专行无征不信,不信民弗从圣人的伟大之处弘扬德行的最高境界 简 介 《中庸》原来也是《礼记》中的一篇,一般认为它出于孔子的孙子子思(前483-前402)之手。据《史记·孔于世家》记载,孔子的儿子名叫孔鲤,字伯鱼;伯鱼的儿子名叫孔伋,字子思。孔子去世后,儒家分为八派,子思是其中一派。荀子把子思和孟子看成是一派。从师承关系来看,子思学于孔子的得意弟子...
似顺论第五书名:吕氏春秋 作者:吕不韦○似顺一曰:事多似倒而顺,多似顺而倒。有知顺之为倒、倒之为顺者,则可与言化矣。至长反短,至短反长,天之道也。荆庄王欲伐陈,使人视之。使者曰:“陈不可伐也。”庄王曰:“何故?”对曰:“城郭高,沟洫深,蓄积多也。”宁国曰:“陈可伐也。夫陈,小国也,而蓄积多,赋敛重也,则民怨上矣。城郭高,沟洫深,则民力罢矣。兴兵伐之,陈可取也。”庄王听之,遂取陈焉。田成子之所以得有国至今者,有兄曰完子,仁且有勇。越人兴师诛田成子,曰:“奚故杀君而取国?”田成子患之。完子请率士大夫以逆越师,请必战,战请必败,败请必死。田成子曰:“夫必与越战可也,战必败,败必死,寡人疑焉。”完子曰:“君之有国也,百姓怨上,贤良又有死之臣蒙耻。以完观之也,国已惧...
中国的老兵,与西方意义的老兵是有些不同的。 美国五星上将麦克阿瑟在美国国会的最后一次演讲中,极为煽情地这样表述自己几十年军旅生涯之后的引退——“老兵永远不会死,他们只是悄然消逝”(Oldsoldiers never die; they just fade away )。 麦克阿瑟的这段话,已成经典,没有人记得它的出处是一首西点军校军歌的歌词。 历史学家们认为,这位将军虽然虚荣、傲慢、缺乏政治头脑,却无疑当得起自己这段话。在莱特岛,老兵麦克阿瑟在第一线的战壕里漫不经心地行进,对面日军狙击兵的子弹只是运气不佳才没有打中这个“最大的目标”;在菲律宾,日军的自杀飞机撞中麦克阿瑟身边的军舰,爆炸和惨叫混成一片,正在为他测试心律的医生却感不到他脉搏的一丝变化。 出身名门而又忠诚地步入战场,在血迹中建立自己的功勋,而后可以挂着国会勋章在别墅中回忆杀伐的荣光,麦克阿瑟是西方军人的典范。在大腹便便的国会议员们中...
兰姐啊!兰姐!为什么你不能把事情的真相告诉我?为什么要把痛苦埋藏心中自己忍受?为什么你教诲我,反而不能让我替你分担忧愁?虽然你相比我而言是成熟的,可再成熟的人也会有做不来的事情,多一个人多一份力量,多一种想法,自己想不通的事情可以大家一起讨论,一起处理,如今我们都一家人了,为何你要把微笑献给我们,悲伤留给自己?“……阿豪!”海莲温柔叫了我一声。“……啊!海莲……”我站在兰姐门前沉思,没有注意到她出来。“站在这做什么?”“恩,兰姐刚睡着了,……我就出来了……”我怎么连话都说不明白?“啊!没什么!站一会儿,雅蓝怎么样了?”意识到自己说话颠三倒四,转移了话题。“她刚睡着!”“啊!睡着了!睡着了好啊!……”我又自言自语上了。...
《九三年》是法国作家雨果的重要作品,是法国文学中描写十八世纪末资产阶级大革命的最著名作品之一。 一七九三年正是法国资产阶级革命的疾风暴雨时期。当时共和国诞生未满周岁,国内反革命复辟势力和国外以英国为首的封建势力相互勾结,里应外合,阴谋策动武装叛乱和进攻,将共和国扼杀在摇篮之中。共和国的心脏巴黎,面临着严重的威胁。革命和反革命两种势力处于生死决战的时刻,阶级斗争十分激烈。 《九三年》围绕共和国志愿军粉碎旺岱反革命叛乱的斗争,描绘了这个史诗般惊心动魄的时代,再现了众多的历史人物和事件,为我们了解法国资产阶级革命的历史提供了生动的画面。雨果对革命的同情和对革命暴力的怀疑矛盾的交织在一起。一方面,他肯定革命是正义的事业,承认流血斗争的不可避免,而且满怀义愤的谴责外国干涉者和贵族的反革命活动,揭露叛军烧沙抢掠的暴行,热情歌颂共和国士兵的政治觉悟以及他们和穷苦人民的...
本文件末尾特附“清末·程世爵版”全目录,供对比; 正文: 卷一古艳部 升官 一官升职,谓其妻曰:“我的官职比前更大了。”妻曰:“官大,不知此物亦大不?”官曰:“自然。”及行事,妻怪其藐小如故,官曰:“大了许多,汝自不觉着。”妻曰:“如何不觉?”官曰:“难道老爷升了官职,奶奶还照旧不成?少不得我的大,你的也大了。” 比职 甲乙两同年初中。甲选馆职,乙授县令。甲一日乃骄语之曰:“吾位列清华,身依宸禁,与年兄做有司者,资格悬殊。他不具论,即选拜客用大字帖儿,身份体面,何啻天渊。”乙曰:“你帖上能用几字,岂如我告示中的字,不更大许多?晓谕通衢,百姓无不凛遵恪守,年兄却无用处。”甲曰:“然则金瓜黄盖,显赫炫耀,兄可有否?”乙曰:“弟牌棍清道,列满街衢,何止多兄数倍?”甲曰:“太史图章,名标上苑,年兄能无羡慕乎?”乙曰:“弟有朝廷印信,生杀之权,惟吾操纵,视...
阿拉伯海的女神作者:徐訏 天漆黑,海也漆黑,浪并不能算太大,可是水声已经是很响了。我非常谨慎的向甲板中部的帆布椅上走去。这时天忽然起了电闪,这在航海时原是一点没有什么希奇,也不是下雨打雷的警告,所以我并没有为其所动。可是我也的确是被其打动了,这因为当电闪亮时,照出甲板中部已经有一个人躺着。这个人穿着很深色的衣裳,不知是马来人还是印度人,肤色也是比我要黑,没有电闪我是看不见他的。可是我想他在静躺中一定是早已看见我的了,我的衣裳就比较显明,所以他并不害怕,笑着向我打招呼了。 “哈罗,你不晕船么?”原来是女的。 “没有什么;你呢?” “一点没有,在阿刺伯海上,这点点风浪是算最平静的机会了。”我猜她已经有三十岁了。 “我想是的。您是不是常常走这条航路的?”...
李学勤(历史学家、考古学家) 《思想门先秦诸子解读》是一本见解独特、语句犀利、才气纵横的书,相信大家读后会和我有同样的感受。 书的作者黄坚先生与我相识未久,他的叔父黄宣民先生则是我多年故交,长期一起从事过思想史研究工作。熟悉我的朋友都晓得,1953年冬我由中国科学院考古研究所转到历史研究所,其后一直到"文革"降临,都是在著名马克思主义历史学家侯外庐先生身边。侯外庐先生是中国思想史这一学科的奠基人,他在历史研究所设立了中国思想史研究组,后称中国思想史研究室。当时侯先生主编的《中国思想通史》(第四卷)、《中国思想史纲》等专著,就是在这个研究室完成的。 侯外庐先生十分重视吸收青年后进,研究室的人员逐渐增多。开始时大都从其他单位调入,随之有新毕业的大学生,后来均成为思想史学科的专家。黄宣民先生是1959年自中山大学来的,不久侯先生便发现他学习努力,思维明晰,并且文笔清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