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部:行为怪异的老先生我从来也未曾到过这样奇怪的一个地方。我必须从头讲起:那是一个农历年的大除夕。每年大年三十晚上,我总喜欢花整个下午和晚上的时光,在几条热闹的街道上挤来挤去,看着匆匆忙忙购买年货的人,这比大年初一更能领略到深一层的过年滋味。因为在大年初一,只能领略到欢乐,而在除夕,却还可以看到愁苦。那一年,我也溜到了天黑,红红绿绿的霓虹灯,令得街头行人的面色,忽红忽绿,十分有趣。而我,则停在一家专售旧瓷器的店家面前,望着橱窗中陈列的各种瓷器。我已看中了店堂中红木架子上的那一个凸花龙泉胆瓶,那个胆瓶,姿色青莹可爱,而且还在青色之中,带点翠色,使得整个颜色,看起来有着一股春天的生气。我对于瓷器是外行,但是这个瓶,即使是假货,它的本身,也是有其价值的,因此,我决定去将它买下来。...
包旺又骚包啦! 今天是包旺之四十大寿,他不但在三天前便派人在潼关城内外张贴公告,今天更派人在告城内外敲锣吆喝着! “午时前向包员外叩头贺寿者,赏一两白银!” 一两白银足可供寻常三口人家维持一个月之开销,此讯早已公告三日,今日何必又派人到处敲锣哈喝呢?原来,包旺已在渲关包赌包娼十五年,他不知已害多少家庭垮掉,大多数的渲关城民已恨他入骨,怎会向他叩头呢?所以,包旺有自知之明的派人敲锣被吸引一批人来捧场。辰未时分,包旺那华丽庄院前终于有一百倍人前来排队。包旺获番之后,便笑呵的坐上大厅。 一身寿服的他配上浓眉大眼颇有人模人样哩! 厅中寿烛高烧,寿樟遍挂配上丝玫乐声、颇有气氛哩!不久,那一百人一到厅前,为首之人一人厅便趴跪叩头道:“包大爷长命百岁!”...
(缺1-2页) 就嫁给我算了。” 姐姐嫣然一笑,道,“小麻子,你挺坏的,占人家的便宜。” 她又正色道:“我是走亲戚路过此地,口干舌燥,想讨点水喝。” 小麻子盯着她,道:“你真的口渴?” “是啊,而且我还有点饿。” “我家就在附近,你到我家去,好不好?” “太好了。” “那你怎么感谢我?” “你想我怎么感谢你?” 小麻子不说话,眼光却在姐姐那高耸的胸膛上转来转去。 姐姐一笑,道:“你想吃我奶子?” “嗯。” “只要你给我水喝,我就让你吃几口。” “可你若还想吃东西,就还得……” 姐姐惊笑道:“莫非你还想跟我……做那种事情?” “不错。” “你年纪太小了,不能做!” “那你让我摸一下,总可以吧?”...
第一回 古道骏马惊白发 “将军百战身名裂,向河梁,回头万里,故人长绝。易水萧萧西风冷,满座衣冠似雾。正壮士悲歌宋彻。啼鸟还知如许恨,料不啼青泪啼血。谁共我,醉明月?” 这首气宇轩昂志行磊落的“贺新郎”词,是南宋爱国诗人辛弃疾的作品。一个精神矍铄的老者,骑在马上,满怀感慨地低低哼着这词。 这老者已年近六十,须眉皆白,可是神光内蕴,精神充沛,骑在马上一点不见龙钟老态。他回首四望,只见夜色渐合,长长的塞外古道上除他们一大队骡马人伙之外,只有阵阵归鸦,听不见其他声音,老者马鞭一挥,纵骑追上前面的骡车,由于满腹故国之思,意兴十分阑珊。 那时清隆二十三年的秋天,安边将军李可秀在平伊犁一役中有功,清朝皇帝慰勉有加,调任浙江。李可秀久历行伍,在甘肃回部一带居官多年,所以家眷都在官衙居住。他接到调任浙江的命令后,带了随从轻骑先行,家眷以及他历年来宧囊所积,随后跟去。李可...
上官鼎《金刀亭》第 一 章 龙腾虎跃 西风、古道、瘦马。 枯藤、老树、昏鸦。 苍凉的古道上走来一匹瘦马,此马瘦骨峋嶙,不仅秃尾而且浑身无毛,上起路来一摇三晃,象是随时会倒下,骑者是个年约六旬的老道士,身著玄袍,又脏又破,人也象那马一样显得无精打彩,毫无生机。 时间不长,瘦马翻过一座小丘,面前现出一片草原。 蓦地,道士双目陡睁,精光暴射,一声长啸如龙吟风鸣,响彻云霄。那匹瘦马亦闻啸嘶风,四蹄扬起,如飞而驰!人马和刚才死气沉沉的样子相比,简直判若云泥! 一阵飞驰,片刻之后人马来到一座山下,此山险峻异常,黄羊无路走,猿猴难攀登。老道离鞍马,亲切地对马儿说道:“伙计,一路上辛苦了,你自去觅食吧!”说完之后,只见他双袖一挥,人便如雄鹰般飞起,足尖在岩石上点了几点,早已飞升了数十丈高,时间不长...
目录 契 子 第 一 章第 二 章 第 三 章第 四 章 第 五 章第 六 章 第 七 章第 八 章 第 九 章 契 子 大唐傅宗、昭宗年间。因连年兵祸,天下大乱,各方军将伤亡惨重不说,便是城邑乡镇百姓,也是尸横四乡。 败兵残将强取民财之事,更是多不胜举,使得百姓处于水深火热遍地哀声,俱都异口同声乞问上苍为何如此不公?为何要使善良百姓遭此艰国危难? 尚幸! 昭宗乾宁年间,中原兵祸逐渐平息,终于使得百姓有了苟延残喘的求生时机,又开始重整家园延续命脉。 一些零星商贩也开始往来各地城邑,乡镇之间,逐渐活络了百商营生。但是在战祸中无妄遭害、命丧黄泉的百姓,要何时才能重生,享受亲人家园的和乐?失去亲人的人,要如何才能忘却战祸带给百姓的凄惨悲情?...
第一章 人命关天 漫天的浓云,密而不雨,天气闷得使人烦躁。 南阳府,白河岸畔,矗立着一座高大的宅院,朱红色的大门楼,两扇钉着金色叶片的黑漆大门,大门两侧,摆着一对翠堤狮子,衬托出这家人的非凡气派。 但最耀眼的,还是挂在大门右面的一块千顷牌,那表示了这家人富甲一方。 一阵秋风吹飘起朱红门楼上的彩缎、绫花。 敢情,这一家人正在办喜事。 大门内宽敞的厅院中,分坐着四班吹鼓手,环绕着一座彩色绫缎扎成的花台。 贺客众多,坐落在广大的厅院,一个个衣履鲜明,似都是地方上体面人物。 这该是喜气洋溢、锣鼓喧天、新婚夫妇交拜天地的时刻,但除了那彩台绫花点缀出一片新婚的气象外,其他的,却一点也不像办喜事的样子。...
目录 第 一 章 第 二 章第 三 章 第 四 章第 五 章 第 六 章第 七 章 第 八 章第 九 章 第 十 章第十一章 第十二章第十三章 第十四章第十五章 第十六章第十七章 第十八章第十九章 : 32 001 第 一 章 黄昏,日暮,深秋,归鸦飞掠过白杨枝头,树叶大部份已经被秋风扫落了,光秃秃的枝梢间架着一个鸦巢,那三五昏鸦原是要投向巢里的,但是它们才飞到那棵大树附近,就似乎有一种预感。 她们的家已经不安全了。一种无形的不安,促使她们毫无考虑地飞高,掠过,远离了那个几经艰辛才筑成的旧巢。 这不安是由一个人所引起的,他就站在树下,背负双手,望着晚霞璨丽的西天。他的腰间插着一把剑,他是约了人来决斗的,他所约的对手还没有来到,但一股无形的杀气已经弥漫开来,溶合在空气中。...
第 一 回 冷面慈心 侠影红颜 秋风瑟瑟,晨寒犹冷,由河北保定府西行入晋的官道上,两匹健马,一前一后奋蹄急驰。 第一匹黄标马上,坐一个身材修伟,四旬左右的男子,紫脸环目,满腮虬髯,一身深蓝色疾服劲装,外罩缎披蓬,青色头巾,背插长剑,血红的剑穗,随风飘拂,马鞍前斜挂一枝三尺八寸长的铁拐,看上去神威凛凛。 后面一匹枣红马上,却是一个二十一二岁的美丽少妇,大红披蓬,玄色短装,腰中横束一道红丝结成的绳索,一端结一个光芒耀目的鸠头金锤,一端系一个雪白的银球,由盘腰索绳中结垂两肋。 这两人衣著特殊,一望即知是武林中人物,虽然秋晨寒冷,但那两匹健马仍跑的满身汗水。 这时,两人正行到一片树林旁边,那玄裳少妇忽的一抖缰绳,枣红马陡然间向前疾行了五六尺,追在那大汉马后,笑道:“大哥,咱们已兼程赶了半夜,人虽不倦,只怕马已困乏不堪,不如在这道林旁边休息一下再走。”...
第一章 湖畔风云梧桐落叶,枫林点丹,微山湖边的芦苇,亦微微带着一些枯黄颜色,运河南北已是深秋季节了。 正是下旬的时候,天上星月无光,大地上呈现出一片寂静,万籁无声。 微风传来、祇听到沙沙的芦苇声音,却看不清一切事物。 天是这么黝黑!地又是这么的沉寂! 此时此地,正是夜行人的绝佳活动时候。 约莫午夜时分,在那微山湖畔,距房村东面,约里许远的隐湖山庄,正浸淫在黑夜中,远远看去,祇是黑压压一片庄房,既无烟火,也无人声。 忽然,从庄院中,冒出一阵黑烟,将整个庄院弥漫笼罩,从黑烟中,可以嗅到浓郁的硫磺、火硝、松香等气息。 霎眼工夫,祇听得轰的一声,红光闪了一闪,立刻火蛇飞舞,熊熊烈焰,上烛霄汉,天空布上红霞,黝黑的大地,变成了赤红颜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