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0 第2期 - 银河奖征文刘慈欣老师在回顾这座煤矿的历史时,说一百多年前这里被失控的地火烧毁过,那火烧了十八年才扑灭,那段时期,我们这座美丽的城市草木生烟,日月无光,人民流离失所。失火的原因有多种说法,有人说是一次地下武器试验造成的,也有人说与当时的绿色和平组织有关。父亲的生命已走到了尽头,他用尽力气呼吸,比他在井下扛起二百多斤的铁支架时用的力气大得多。他的脸惨白,双目突出,嘴唇因窒息而呈深紫色,仿佛一条无形的绞索正在脖子上慢慢绞紧,他那辛劳一生的所有淳朴的希望和梦想都已消失,现在他生命的全部渴望就是多吸进一点点空气。但父亲的肺,就像所有患三期矽肺病的矿工的肺一样,成了一块由网状纤维连在一起的黑色的灰块,再也无法把吸进的氧气输送到血液中。组成那个灰块的煤粉是父亲在二十五年中从井下一点点吸入的,是他一生采出的煤中极小极小的一部分。...
目录 1 23 45 67 89 1011 1213 1415 1617 18 1 玛蕾奴(Marlene)最后一次见到太阳系是在她刚满周岁不久的时候。当然,她不会记得。 她读过有关它的种种,但这些阅读都无法让她觉得太阳系是她的一部分,自然她也不是太阳系的一分子。 在她十五年的生命中,她只记得罗特(Rotor)。她一直认为它是一个很大的世界。毕竟,它的外径有八公里。当她十岁时,至少每个月一次她偶尔会四处行走并到低重力区的路径上,好让自己可以飘浮滑行。每次总是十分有趣。飘浮或是行走,罗特都是带着它的建物,它的公园,它的农场,以及大部分的人跟着它一起旋转。 这都会花上她一整天的时间,不过她的母亲并不在意。她说罗特十分安全。“不像地球,”她一向都这么说着,但她未曾说明为何地球不安全。“就是这样,”她如此回答。...
□ 西奥多·斯特金叶丽贤 译西奥多·斯特金简介除了科幻,斯特金还进行诗歌创作,并为广播剧、电视剧写作剧本。他曾为《星际迷航》系列剧撰写了两集剧本,其中《永恒的边城》被认为是《星》剧中最好的一集,该剧集还为西奥多·斯特金赢得了雨果奖。下面要讲的故事关乎两人,其中一人威力无边,另一人则贪得无厌,不过别担心,我并不想对你施加什么压力。那个威力无边的名叫詹姆士·奇德,贪得无厌的是他开户银行的总裁。奇德是个很棒的家伙,从事科学研究,独自一人住在新英格兰海岸附近的一座小岛上。他不是人们常在书中读到的那种身形如同侏儒、精神有点失常的科学家;他的兴趣不在于图取私利,他也不是那种有着俄国人的名字、无所畏忌的自大狂;他不会老谋深算,尤其不会搞颠覆活动。他经常理头发,手指甲修剪得也很干净。不管是在日常生活中或在思考问题时,他都显得通情达理。...
—-《309暗室》之一◇ 第一章 ◇皮皮鲁和鲁西西的家原先住在一栋老式楼房里。连他们的爸爸妈妈也说不清这栋楼房是哪个年代建造的。楼房的墙壁很厚,非常坚固,而且冬暖夏凉。一天下午,皮皮鲁和鲁西西放学以后在家里做作业。鲁西西写了一会儿,觉得有点儿冷,她打开壁柜的门,钻进去找毛衣。鲁西西家的壁柜很大,可以站进去好几个人。鲁西西和皮皮鲁小时候经常在里边捉迷藏。皮皮鲁正在自己的房间里漫不经心地做作业,只听“嗵"的一声,房门被撞开了,鲁西西上气不接下气地闯进哥哥的房间,脸色煞白。“哥哥。……哥哥。……”鲁西西紧张得说不出话来。“怎么啦?”皮皮鲁满不在乎地问。“去去。……看。……”鲁西西还是前言不搭后语。...
译者:赵欣欣内容简介:第一章 “你知道去下面会送命的。”沃伦说。 尼维·卡拉文盯着他哥哥那只还没瞎掉的眼睛,那只在塔尔西斯高地战中网阵残留的眼睛,直看到他心里去。 “当然,我知道。”卡拉文说,“但是如果再打一仗,我们都得死。我宁愿冒现在这个风险,哪怕只有一丝希望得到和平。” 沃伦摇摇头,动作缓慢而坚定。“不管我们就这个问题讨论多少次,你似乎都无法了解,是不是?只要他们还在下面,就不可能有任何形式的和平存在。这正是你无法了解的,尼维。长痛不如短痛……”他声音越来越小。 “继续啊,”尼维催促道,“说呀,‘最好来个斩草除根,种族屠杀’。” 沃伦正准备回应尼维,航天港隧道那里却传来一阵吵嚷声。一艘太空船刚刚抵达。...
□ 童恩正1988年10月5日,中国四川兴汉县七星岗。 位于邛蛛山脉东部的七星岗,愿来是一座远离城市的荒凉的小山岗,草木丛生,人迹罕至。可是今天,这里却聚集了一大群科学家和文物部门的行政官员。在山岗的顶部,一个5米见方的探坑已经挖到了3米的深度。几座帐篷搭在离探坑不远的地方,帐篷里设置着几台精密的仪器。仪表板上红绿指示灯在闪烁,打印机不停地向外吐着印有一行行数字的资料。"20厘米以下有异物。" "地磁异常。" "土壤电阻异常。"全部探测结果都送到了守侯在探坑边上的欧阳去非手上。欧阳去非,这个近年来声誉鹊起、蜚声国内外的考古学家,今年才35岁。他的身材很高,但是体格匀称,筋肉强健,浓眉薄唇,充满男性的刚毅之气。今天是欧阳去非生命中的一个重要日子。在七星岗上对古代蜀国蚕丛王的宝藏坑进行考古发掘,是完全根据他的建议而进行的。现在,这谜底已经快揭晓了。...
刘维佳一天的劳作终于结束了。我从麦田里走出来,小心地坐在田垄上,从陶罐里倒了满满一木杯凉水,敞开喉咙痛快地喝下肚去。结实的麦穗在轻风中摇荡出奇妙的波纹,滚滚麦浪令我感到赏心悦目。又是一个丰收年。地里呈现一片生机勃勃的健康绿色,每一茎麦穗都沉甸甸的。马上就要大忙特忙啦。收割麦子是头等的大事,也是最累的,之后得赶在商队到来之前把麦子打出来。先将那份与口粮数量相等的应急储粮交到围绕着高塔塔基建造的半地下式公共粮仓里去,然后将口粮储存到自家地窖的大瓮里……每次麦收后不多久,商队成群结队而来。这时可以用富余的麦子和上年用余粮酿的酒来与商队交换所需要的物品,诸如布匹、奶酪等等,最令人惊叹的是文明发达地区所制造出的种种东西:比如计时的钟表、效力极强的医疗药品、高效肥料之类……贸易会结束,还有得忙:家里果树上的果子要收获下来并制成果酱或果干,菜地里的蔬菜成熟了要收获储藏,沼气池...
我,知道了一个真相。一名少女告诉了我……人类在不知不觉间遭到啃食,导致这个世界产生扭曲。来自异次元的人,吸食着人类之所以能够存在于这个世界的根本力量。异次元的居民——“红世使徒”,籍由取得人类的“存在之力”而得以在这个世界现身。并利用这股力量“自在”的操控事物,混淆人们的耳目,在这个世界恣意横行。被啃食的人类消失无踪。不是死亡,而是消失——变成一开始就不曾存在过,因为存在被整个剥夺了。失去存在的位置会产生扭曲,由于与先前一直存在的事物断了联系,世界开始出现大量不协调和矛盾现象。滥食与扭曲,总有一天会为这个世界与“红世”召来无法挽救的灾厄……就连“使徒”力量特别强大的“魔王”中的部分有识之士,也开始产生这样的想法。...
1、白云观在花径湖的上面,观内只有一个张道士,整日里赤着双脚在山林中采药。白云观门前有一眼泉水,名字叫做白云泉。据说,这白云泉下有龙穴,一直通到十里外三宝树的黄龙禅寺,只是谁也未曾见过。张道士采来药从不卖,也不施舍给他人,他把它们都抛入白云泉,任由这些植物在水底腐烂。山中少年刘越,原住在山南紫竹坪,五年前迁到白云观旁,他见不得好好的一眼泉水被堵塞污染,每天张道士扔进草药,他半夜就去捞出来,堆在自家门前一株大桃树下。年深日久,刘越捞出来的草药混着桃树的落瓣,渐渐堆成一丘。后来,这药丘上又搬来一只老狐。老狐每逢圆月,盘坐在丘顶呼吸吐纳,嘘出的气息纠集在桃树巅,就象挂着一朵朵白云。这老狐还是一只雅狐,常与刘越下棋,只是棋风甚差,快输棋时经常用自己的尾巴悄悄把棋局拂乱。以至于最后,它寻刘越下棋,刘越一定要绑住了它的尾巴才肯同它下。...
《E=MC2或一个思想的故事》作者:[法] 彼埃尔·布勒序 思想是起点。一切行动都以萌芽状态孕藏在思想之中,以往所做过的一切均离不开思想。 思想升华为一个简单的公式:E=MC2。如果用常人的语言表述,即是:任何物质粒子都相当于一定的能量,能量的大小等于该物质的质量与光速的平方之积。 思想是对空间、时间、物质和意识长期思索的结果。它来源于一种直觉,此种直觉倾向于将这些成份看成是一个完整的整体,而不是互不相干的。初始的直觉和后来的思索(即形成思想的价值者)只为少数人所掌握,但是,公式E=MC2及其语言的表述在世界上引起了深刻的反响,波及到思想的各个不同的领域。 这里,神经质的笛卡儿主义者略作停顿,自忖道:有那么多深奥而微妙的表达方式,它们或者不为人知或者为人轻视;何以E=MC2。能在公众崇拜的偶像群中闪耀着如此夺目的光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