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部分 富人的致富之道一天放学后,我前往富爸爸的办公室工作。当时我大约15岁,对学校生活非常失望。我很想学习怎样才能成为一位富人,但是学校开设的却不是“金钱101”、“如何成为百万富翁202”之类的课程。相反,我们经常在自然科学的课堂上解剖青蛙,我很怀疑这些死青蛙怎么能让自己富有起来。由于对学校生活深感失望,我向富爸爸请教:“为什么他们在学校中不教给我们有关金钱的知识呢?”富爸爸轻轻地笑了笑,从面前的文件堆里抬起头,回答说:“我不知道,我自己也一直对这个问题感到困惑。”他稍稍停顿了一下,接着反问道:“你为什么向我问这个问题呢?”“嗯,”我慢腾腾地回答说,“我对现在的学校生活感到非常厌倦。我看不到学校要求我们学习的东西与现实生活之间有什么联系。我只想学习一些致富的学问,问题是,一只死青蛙怎能帮助我购买一辆新车呢?如果老师告诉我死青蛙能够让我致富,那么,我就乐意去解剖数以千...
骑鲸之旅开始了米尼才一周岁十个月,在亲子共读这条路上,我们很资浅。即便如此,对我而言,和他或躺或卧、耳鬓厮磨着读绘本的时光已经足够光怪陆离、变化万端。亲子共读,在宝宝这么小的时候,家长需要意识到,这不是什么学习任务,它和一起搭积木、一起望涨潮、一起游乐园并无不同。然而,从另一方面,它确实能带你邂逅无穷魔法与惊喜。该如何与0—2岁婴幼儿共读,我说说自己的原则和浅见。得谈谈自己的人生观这关系到为什么那么早进行亲子共读。我是轮回论者,因此相信孩子的灵魂,觉得“孩子看得懂吗?”这样的质疑毋庸理论和回应。因此,不仅在阅读时间,只要他愿意听,我乐于和他谈论世界万物和生命真相。说这话,我的意思不是说你必须成为一个轮回论者,而是说,亲子共读需要有个“孩子本位”的前提。不是“我在教育你”,“这本绘本很多人推荐,也很贵,你要给我读下去”,“看书才是好孩子”,“看书就要学好,要学书...
不是开头的开头公元2009年5月8日 世界红十字日 世界微笑日 百度一下历史上的今天,好多人都是这天出生的 1753年——墨西哥独立运动领袖伊达尔戈诞生 1828年——红十字会创会者琼•亨利•杜南诞生 1884年——美国总统哈利•S•杜鲁门诞生。 1893年——历史学家顾颉刚诞生 1908年——汪振儒,我国树木生理学的奠基者 1967年——西村由纪江,日本著名女钢琴家 1978年——张佑赫,韩国歌手 1980年——肯杨•杜林,NBA新泽西网队球员 今天我三十了,我想立却还没有立不起来。相信很多人都有过对30岁的梦想:工作小有成就,在单位有一席之地,丰衣足食,家庭美满。而且,那时候,国家该实现“四个现代化”了,生活无比美好……可如今,我们能说自己有什么呢?有一份还算不错的职业,在工作中能实现自己的兴趣爱好,好像仅此而已, 其余都离我...
楔子楔子 童悦看着陆冰与朋友们开心的碰杯庆祝,为她感到高兴,发自内心的,但此时此刻自己却半点也高兴不起来。 一场突如其来的金融危机,让她这个原本已经开始憧憬晋升中产阶级的小白领,彻底打回了大学刚毕业的原形,不,准确地讲不只是打回原形,而且是负债累累。 手中几张过万额度的信用卡,全部处于超限状态。仅有的几万积蓄,也全部套在了金融危机的重灾区——股票上。 原以为背靠大树好乘凉,好歹还有份稳定的工作,可以靠着每月的工资,挨过这一年,等经济形势好转了,股票涨了再解套,一切又都会好起来的。但偏偏天不遂人愿,不曾想此次的金融风暴来的如此猛烈,不只她这个小白领的荷包缩水,就连她背靠的这棵大树,也因为资金链断裂而轰然倒地,于是,童悦失业了。...
《最后的玩家》:股市庄家的挽歌文/云中客 当下股市火爆,股指打着滚往上蹿,大有斩获的投资者们个个乐开了花。但是中国的股市是在经历过一段极为惨痛的下跌后才痛定思痛,孕育出如今这一轮大牛市的。股市初建时的过度投机,然后为投机付出沉重代价,乃至崩盘,最后汲取教训,重建有秩序的理性市场。这种轮回每一个证券市场似乎都概莫能免。 中国股市曾一度“庄家”文化盛行,股民们都崇拜庄家,迷信庄家,认为股票“有庄则灵”。其实,庄家是操纵的代词,庄家的兴风作浪,是酿就股市苦酒的重要原因之一。作者在该书的“后记”中阐述说,取这一书名的意思是,随着股改,中国股市的利润输送时代已经画上了句号,开始走向规范,希望当年的股市操纵者,将是“最后的玩家”。 《最后的玩家》:股市是一个聚光镜...
如鸡肋般的国家元首(1)2008年是美国的大选年,这一年有很多公职要重新选举产生,其中最重要的是合众国总统。美国总统是国家元首、政府首脑和军队总司令,其主要职责是执行议会制订的法律。根据宪法规定,每四年要重新选举总统,因此公历能够被四整除的年份就是美国的大选年。 大选年,美国政坛风起云涌,准备了好几年的野心家们纷纷粉墨登场,上演一场政治大戏。演戏的演得非常敬业,看戏的也看得非常投入,因为这是美国这个*国家唯一的合法变天的机会。 美国总统可以说是世界上最有名的人,起码骂他的人数和频率是远远排在第一位的。美国是当今唯一的霸主,它的国家元首就是这个星球的老大,属于可以在任何场合横着走的级别。虽然脑袋上还有国会这个紧箍咒,但这样的威风是很多人愿意用命来换的。可是有谁知道,在刚独立的时候,美国的国家元首几乎到了没人愿意干的地步。...
目 录序/葛剑雄/1 经济篇 陈志武中国文化走向哪里? ——文化变迁的金融学解释/ 汤敏中小企业融资难缓解之道/ 左小蕾次贷危机与变化中的中国经济形势/ 丁力金融海啸与珠三角产业转型之路/ 社会篇 杨鹏从雪灾看民间公共组织与社会治理/ 梁文道从“*门”看公众人物的定义与责任/ 秦晖城市化与贫民权利 ——近代各国都市下层社区变迁史/ 徐友渔家乐福事件与当代中国的民族主义/ 郭道晖社会权力与当代中国社会/ 杨锦麟大时代的中国软实力 ——兼谈香港、台湾元素的不可或缺/ 许纪霖平民时代的贵族精神/ 钱钢汶川地震与地震预警初探/ 法治篇 王则楚发展*,推动公民的有序政治参与/ 何兵百年中国司法路/...
第1章 让人对你刮目相看的心理策略第2章 让他人接受你的心理策略第3章 迅速读懂他人的心理策略第4章 让他人敞开心扉的心理策略第5章 让他人转变想法的心理策略第6章 激励他人的心理策略第7章 让他人主动帮忙的心理策略第8章 轻松接招的心理策略第9章 战胜他人的心理策略第1章 让人对你刮目相看的心理策略一个人形象的好坏,在成功的道路上虽然不能起到一锤定音的关键作用,但是却能决定你在他人心中受欢迎的程度。改变自己,迎合他人的直觉判断有时候,机会仅仅是刚见面的一次,你并没有太多的机会让他人了解你。很多人在期待自己的优点“以后”慢慢被人发觉时,却发现,根本就不存在“以后”了,因为人家在看你第一眼的时候,就已经把你否定掉了。在处世中,要引导别人对你形成良好的态度,首先就要给别人一个良好的外部形象,让他人真心地喜欢你。人们往往通过自己第一眼获得的信息来判断他人。你的外在形象,他人只需看一眼,就...
《教育能够改变什么》作者:佚名序言:教育艺术需要艺术的表达新浪网文教中心总监侯小强先说情节线索贯穿的近50个教育故事吧。正是因为艺术手法的多样化,才没有丝毫斧凿的痕迹。一条情节主线串起万粒珠玑,其价值远非单篇故事可比。正如Y段互动留言:“情节主线是条河流,因势利导地流向教育的海洋。流程中不时激起美丽的浪花,呈现给我们丰富多姿的教育故事。浪花顺着河流的方向前进,它与河流的融合不着痕迹,所以我们感觉不到教育案例的独立存在。”比如A段《走近大自然,寻觅教育的春天》,在情节当中自然而然地包含了四五个教育故事,可以概括为:自然日记、自然角、晨检及刷牙、大大夫与小药箱。这些故事都已经融为情节的一部分,但是有心于教育的人,不会忽略它们的存在。虽然就是那么一个做法一个细节,但却不是一般人能够想到的。这些东西都是独创的教育方式和方法。...
作品:明史演义 作者:蔡东藩 内容简介: 《明史演义》是《中国历史通俗演义》中的明朝部分,内容翔实、深入浅出地为我们讲述了明朝历史。作者蔡东藩是清末民初的一位历史学家和演义作家。在著述这部历史演义时,蔡东藩在史料上一遵其“以正史为经,务求确凿,以轶闻为纬,不尚虚诬”的原则,十分注重历史的真实性,对史料选择和运用都经过一番审慎的考核。 作者简介: 蔡东藩(1877-1945),名郕,字椿寿,号东藩,清山阴县临浦,(今属萧山人)。14岁中秀才,后又进京朝考,名列优贡,分发福建候补知县。因不满官场恶习,数月即称病回乡。辛亥革命之后,曾先后在杭州及绍兴等教材。 从1916年开始,到1926年为止,蔡东藩用10年的心血和惊人的毅力,先后完成了前汉(含秦)、后汉、两晋、南北朝、唐、五代、宋、元、明、清、民国共11部历史通俗演义,合称《历朝通谷演义》,时间跨度自秦始皇到民国九年,凡二...
作品:井冈风云录 作者:王运朝 内容简介: 《井冈风云录》描写的是中国共产党和以毛泽东为首的老一辈革命家,在闽赣创建革命根据地的历史。既然是历史,就来不得半点的虚假。要把这段逝去的历史,重新展现到人们的眼前,的确不是一件容易的事。1993年8月间,作者同山西电视台的原文艺部主任段成明、文化局长戴沂蒙和编导李海斌,到江西为电视连续剧《特遣纵队》选外景,曾到过五次反围剿的战场。去宁都,到瑞金,上井冈山,去追寻那历史的烟云,凭吊革命先烈。历史已经走过了大半个世纪,当你一踏上这块用鲜血浇灌的土地上时,望着保存下来和遗留下来的历史遗迹和累累弹痕,眼前仿佛浮现出了红军当年同敌人激战的场面,耳旁也好像响起了鏖战的枪炮声…… 正文 序 1927年9月初的一天,天空中刮着北风,西边天际有几抹阴云在飘动。从安源到铜鼓的乡村山道上,走着一个手拿红色纸伞、背后背着一个大斗笠的人。...
作品:战争与回忆 作者:[美] 赫尔曼·沃克 Herman Wouk 王圣珊 陈良廷 等译 内容简介: 《战争风云(1939-1941)》及姐妹篇《战争与回忆(1941-1945)》,是现代文学史上全景式展现第二次世界大战真实进程的规程最大的作品。正如作者所言,“是在尽很大的努力给一次大规模的世界战争描绘一幅真实的、宏伟的图景”。 书中人物众多,上至各交战国最高领导人罗斯福、丘吉尔、希特勒等,下至一般士兵和普通百姓。所述故事从1939年德军入侵波兰、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开始,到1945年日本投降、战争结束为止,涉及大多数主要战场和重要事件。 作者简介: 赫尔曼·沃克 1952年,凭借《凯恩舰哗变》获得普利策文学奖。1915年出生于美国纽约,父母为俄裔犹太移民。在哥伦比亚大学攻读文学与哲学,珍珠港事件后,参加美国海军,在一艘驱逐舰上参加了南太平洋的战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