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序幕在教堂附属医院的一间特别客厅内--冬天的一个下午。第一幕十年前,一个夏天,郁热的早晨。--周公馆的客厅内(即序幕的客厅,景与前大致相同。)第二幕景同前--当天的下午。第三幕在鲁家,一个小套间--当天夜晚十时许。第四幕周家的客厅(与第一幕同)--当天半夜两点钟。尾声又回到十年后,一个冬天的下午--景同序幕。(由第一幕至第四幕为时仅一天。)★★人物★★姑奶奶甲(教堂尼姑)姑奶奶乙姊姊--十五岁弟弟--十二岁周朴园--某煤矿公司董事长,五十五岁。周繁漪--其妻,三十五岁。周萍--其前妻生子,年二十八。周冲--繁漪生子,年十七。鲁贵--周宅仆人,年四十八。鲁侍萍--其妻,某校女佣,年四十七。鲁大海--侍萍前夫之子,煤矿工人,年二十七。鲁四凤--鲁贵与侍萍之女,年十八,周家使女。周宅仆人等:仆人甲,仆人乙……老仆。...
小说 桃园王老大只有一个女孩儿,一十三岁,病了差不多半个月了。王老大一向以种桃为业,住的地方就叫做桃园,——桃园简直是王老大的另一个名字。在这小小的县城里,再没有别个种了这么多的桃子。桃园孤单得很,唯一的邻家是县衙门,——这也不能够叫桃园热闹,衙门口的那一座“照墙”,望去已经不显其堂皇了,一眨眼就要钻进地底里去似的,而照墙距“正堂”还有好几十步之遥。照墙外是杀场,自从离开十字街头以来,杀人在这上面。说不定王老大得了这么一大块地就因为与杀场接壤哩。这里,倘不是有人来栽树木,也只会让野草生长下去。桃园的篱墙的一边又给城墙做了,但这时常惹得王老大发牢骚,城上的游人可以随手摘他的桃子吃。他的阿毛倒不大在乎,她还替城墙栽了一些牵牛花,花开的...
卷一 散文小品 五月三十日的下午这是一个闷热的下午,这是一个暴风雨的先驱的闷热的下午!我看见穿着艳冶夏装的太太们,晃着满意的红啧啧大面孔的绅士们;我看见"太太们的乐园"依旧大开着门欢迎它①的主顾;我只看见街角上有不多几个短衣人在那里切切议论。一切都很自然,很满意,很平静,——除了那边切切议论的几个短衣人。谁肯相信半小时前就在这高耸云霄的"太太们的乐园"旁曾演过空前的悲壮热烈的活剧?有万千"争自由"的旗帜飞舞,有万千"打倒帝国主义"的呼声震荡,有多少勇敢的青年洒他们的热血要把这块灰色的土地染红!谁还记得在这里竟曾向密集的群众开放排枪!谁还记得先进的文明人曾卸下了假面具露一露他们的狠毒丑恶的本相!忘了,一切都忘了;可爱的驯良的大量的市民们绅士们体面商人们早把一切都忘了!...
从旗杆院说起三里湾的村东南角上,有前后相连的两院房子,叫“旗杆院”。“旗杆”这东西现在已经不多了,有些地方的年轻人,恐怕就没有赶上看见过。这东西,说起来也很简单——用四个石墩子,每两个中间夹着一根高杆,竖在大门外的左右两边,名字虽说叫“旗杆”,实际上并不挂旗,不过在封建制度下壮一壮地主阶级的威风罢了。可是在那时候,这东西也不是哪家地主想竖就可以竖的,只有功名等级在“举人”以上的才可以竖。三里湾的“举人”是刘家的祖先,至于离现在有多少年了,大家谁也记不得。有些人听汉奸刘老五说过,从刘家的家谱上查起来,从他本人往上数,“举人”比他长十一辈,可是这家谱,除了刘老五,刘家户下的人谁也没有见过,后来刘老五当了日军的维持会长,叫政...
《樵史通俗演义》第一回 幼君初政望太平 奸珰密谋通奉圣丝屏稳住莺娇语,荷翻狼藉珠儿雨,砌草逼愁长,花归竹放香。芳池斜照独,妒杀双鸳浴。天外鹭飞,风中健翮低。右调《菩萨蛮》藕花叶烂莼香歇,洛赋归兮何处归?锦囊蹇用亦得意,桐隐何言严子矶。旧径石楼迷不见,藤萝无恙云褰衣。笛中彷佛梅花发,剪出商声片片飞。结夏空岩曷称快,檐花溪鸟两依依。杖接良朋樽贮酒,那得举网鲈鱼肥。遴毫磨墨谱轶事,得着如狂失如饥。樵夫野史无屈笔,侃然何逊刘知几。自古国家治乱兴亡,虽是天命循环,若一味靠天过日子,尧、舜枉了做圣主,桀、纣落得做暴君,尧、舜时的臣宰枉了做忠良,桀、纣时的臣宰落得做权佞。可也是有了好君,用了贤臣,自然天下太平;有了庸君,用了奸臣,自然天下叛乱。到了叛乱的时节,百姓个个困穷,盗贼那得不生发?海内人人恶乱,地方那得不骚扰?把一统山河渐渐都弄坏了,就有英君出世,未免过于诛戮,轻于变更...
《海明威文集》前言约翰·海明威帕特里克·海明威格雷戈里·海明威1940年,爸爸和玛蒂①刚租下"观景庄"(FincaVigía)做家,一住就是二十年,一直住到死。当初南边还有一片真正的田野。这片田野如今不再存在了。这倒不是毁于中产阶级地产开发商之手,象契诃夫笔下的樱桃园②那样,在波多黎各或没发生过卡斯特罗革命的古巴,那可能就是这命运。而这片田野是毁于穷人人口和简陋窝棚的惊人增长,这已成了所有的大安的列斯群岛地区③的一大特色,无论那儿的政治信仰如何。--①玛蒂是海明威于1940年娶的第三个妻子,作家玛莎·盖尔霍恩,他们曾于1941年双双来中国内地采访抗日战争新闻,1945年离婚。③大安的列斯群岛:指西印度群岛中安的列斯群岛中部的岛群,包括古巴、海地、波多黎各和牙卖加等岛。...
《清代野记》例言一.本记以咸、同、光、宣四朝之事居多,初名《四朝野记》,兹以四朝未能并包,故易今名。一.凡朝廷、社会、京师、外省事无大小,皆据所闻所见录之,不为凿空之谈,不作理想之语。一.所闻之事必书明闻于某人,或某人云。一.前清之事有闻必录,不分先后,故有咸丰朝之事而录于光绪后者。一.此记中近三十年事,所闻所见,当时有所忌讳而不敢记者,今皆一一追忆而录之。一.仿明代祝枝山先生《野记》而作,祝记言有明一代之事,此则为有清一代之事,而详于咸丰已后。卷上○亲王秉政之始清祖制,亲王皇子等毋得干预政事;与大学士相见行半跪礼,称老先生,如兼师傅者,或称老师,自称或门生或晚生,从未有称大学士之别号,如嗣醇王载沣呼李文忠曰少荃者。当文宗崩,穆宗孩提,天下又不靖,慈安柔顺不敢负重任,慈禧位卑又恐不孚人望,思得一重望之亲贵佐理之,于是廷议推奕䜣为议政王,总理军机大臣。此本为权宜之计,非...
论人类不平等的起源和基础让·雅克·卢梭(1712—1778年)[法]勒赛克尔“……卢梭不断避免向现存政权作任何即使是表面上的妥协……”卡尔·马克思:“给约·巴·施韦泽的信”1865年1月24日一个平民正当第三等级中最前进的部分聚集力量向旧制度总进攻的时候,让·雅克·卢梭,于1750年发表了他的第一部重要著作:“论科学与艺术”。这是一个产生伟大著作的时代。这些伟大著作在整个思想领域内(哲学、自然科学、史学、伦理学、法学等)提供了一种新的世界观,动摇了以天主教为主要精神支柱的封建制度和专制政治的基础。孟德斯鸠的“论法的精神”发表于1749年,狄德罗的“关于盲人的书简”和毕丰的“博物学”第一卷也同样是在1749年发表的。“百科全书纲要”是1750年出版的;百科全书第一卷和达兰贝尔写的绪言是1751年问世的;伏尔泰的“路易十四的时代”也同时出版了。...
第一章 “快把福莱斯特大夫叫来!”这一声呼叫歇斯底里,响彻在市立医院的急诊科大厅里。“有人受了枪伤!血流不止!” 两名卫生员将担架车急忙推往走廊尽头的急诊室。其中一人又喊了一声:“福莱斯特大夫快过来!” 在一间检查室里,凯特·福莱斯特医生从她正检查的病人身旁转过身来,对护士说:“你替我照管一下!把血样送化验室。结果一出来马上叫我!” 说罢她冲出房间,朝走廊另一头奔去。她的一头金发蓬松散乱,脸上的妆亦被抹得乱七八糟,白大褂皱皱巴巴,这些都表明她在急诊科里已马不停蹄地苦干了很长时间。在这家纽约市的大医院里,礼拜六晚上在急诊科值班是最累人的。今晚尤其如此,本应与凯特一起上岗的另一个医生因患重感冒而请了假。院方说会另请人帮忙,但目前尚未见一个人影。于是她只好挑起年轻的住院医生承担的重任——在令人不可置信的恶劣条件下尽力而为。...
南怀瑾先生讲述 第一部分 讲经缘起 我们今天开始讲‘药师经’,为什么要讲这本经呢?主要的动机是为了这里的出家同学们,将来出去弘扬佛法的时候,必须要了解这本经。在佛教里,‘药师佛’可以说是一本在民间流传很普遍的经典,也可以说是很基本的一本经。 在民间的佛教观念里,大都是相信因果,相信轮回。至于因果的道理如何?轮回的道理何在?又都搞不清楚。那么,是否彻底的相信呢?那也未必。一般都是盲目的信仰,盲目的信仰就是迷信。 民间流行的净土宗,提倡修持念佛法门,就可以往生西方。这其中的道理在那里?大都搞不清楚。许多人为了人死亡以后,超度亡灵,诵‘阿弥陀经’或‘地藏经’,地藏经所讲的那个地狱的情况,除了一般人盲目的相信以外,现代的青年和知识份子是不会相信的,对于地藏经的道理,很难信的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