译者:揭余生内容简介: 全书以星野铁郎寻求长生不死的机器身体为线索,游历银河系和仙女座大星云的许多行星中发生的故事。第一章 银河列车999 从前——不!未来的二十一世纪,有一个男孩子,名叫星野铁郎。他和妈妈一起,住在日本一座荒山下的野地里,过着贫苦的生活。 一个冬天的夜晚,寒风呼啸,天空一片漆黑。铁郎和妈妈身披斗篷,坐在门前不远的草坡上,看见天外飞来的宇宙列车,好象一串节日的礼花,白光闪闪地悬在天边,由远而近,可以听见“嗤嗤嗤”的响声。 妈妈告诉铁郎,那是末班宇宙列车,从仙女座大星云①开来地球,要到山那边的集群市②车站去。 凛冽的北风迎面扑来,妈妈问道:“铁郎,你冷吗?” “冷,”铁郎点头说,把身上的斗篷裹紧。他生得奇丑,大脑袋,矮身子,纽扣眼睛,蛤蟆嘴,斗篷帽子盖住头,好象瓦罐上面扣着一个碗。...
1999 第9期 - 科幻之窗冈采夫 著 孙维梓我木然地盯着屏幕。“您爱吃苹果馅饼吗?”电脑是迷上这个问题还是咋的?它已经接二连三提出这问题了——而且还可能无休无止地盘问下去。难道程序又出错了?还得要我苦苦反复核对那些枯燥无味的命令?我可是受够了!什么?受够了?一个月之前我绝不会说出这种话,那时候我脑海中根本不可能冒出这种念头。那么现在又是怎么回事?是由于疲倦,还是因为情况起了变化?编写这种审讯程序是我三年来的主要事业及生活支柱,怎么可能在一个月里就倒胃口呢?我所干的是具有头等意义的大事,决不可能这么快就使我厌烦,所以我还得好好查找一下原因。但是我又完全不想去查找原因,因为凭直觉我早已知道问题出在哪里了。那么,我是否喜欢吃苹果馅饼呢?当然很喜欢。今天我已经多次回答过这个问题,如果需要,我还可以再次回答:“是的,我喜欢吃。”我只消按一下Y键就行。一般说来,回答时只需按两个键:Yes或No...
张棣南 “这是最后一个了吧?”看着波儿继续旁若无人地往“狩猎者”号里面放笼子,我有点儿不耐烦地问。可那家伙只是漫不经心地瞟了我一眼,露齿一笑:“也许。” 见鬼!早知道他们会这样摧残我的飞船,我就不该来参加这个所谓“方舟计划”的行动了。 这次规模宏大的宇宙行动是由刚成立不久的星际生物保护联盟发起的,其目的是为了拯救各星球濒临绝灭的生物种类。由于污染严重,这些星球上的气候已趋向恶劣,甚至已经威胁到那些动植物的生存了。人们也真不可思议,为了自己的生活发展,竟忍心置它们于不顾,采取了“是死是活,由它们自己去吧”的冷漠态度。即使面对再大的人为灾难,人类也总能想出绝妙的法子去对付,而那些动植物可就遭了殃。想想看,你总不能给一头野驴戴上防毒面具让它免受污染空气的侵害吧?如今要挽救它们,使其免遭灭顶之灾,只有动用一切适用的运输工具,尽可能迅速地将它们转移到其它条件适合的星球...
译者:武峥灏 刁卿雅 ISBN:7—5405—1981—9/I-243 出版社:新世纪出版社,1999,9 出版:1999年9月 字数:47万 定价:29.50元 内容简介: 经历千百年来的互不了解和对抗,两大社会文明中的精英分子终于认识到人类与蚂蚁在地球上的共同命运。于是地球上的人类社会和地球内部的蚂蚁世界先后爆发了“蚂蚁革命”,双方从血腥残暴的战争对抗,到史无前例的智慧较量,终于走向了历史性的和平共处…… 作者简介 贝尔纳·韦尔贝尔是当代法国文坛炙手可热的新锐作家,原担任法国《新观察者》杂志科技记者,后辞去记者一职,成为专业作家。 1+1=3 至少我是全心全意这么希望的。 ——埃德蒙·威尔斯...
1996 第3期 - ’96科幻文艺奖征文·星河决斗是解决情感问题的最好方式。时间:五分钟之后。地点:数理楼间的草坪。我关闭了屏幕和终端,也关闭了眼前这两行无论怎样也清除不掉的字符。电梯四壁反射着银白色的金属光泽,载着我向下离开这座以香港投资者命名的心理系豪华教学楼。在心理楼北面是物理系灰暗陈旧的平淡楼房和数学系质朴肃穆的仿古建筑,在物理楼和数学楼之间,有一片供人消夏纳凉的绿地。在即将到达绿地时我忽然改变了主意,返身进了物理楼。我希望先从隐蔽处一睹对方的尊容——万一他叫来一干人高马大的体育系帮手呢。我当然知道他不会。所谓“决斗”不过是一种形象性的说法,在如今这个以智力论英雄的时代,我们决不至于为所谓“情感问题”而去借鉴中世纪的剑术。会晤的目的只是为了互相见见从未谋面的对方,多少也带点“英雄惜英雄”的惺惺假意。再说既然我身出心理系,专业知识告诉我应该在对方毫无察觉的情况下先...
中文版前言关于詹姆斯·冈恩和他的《科幻之路》英文版前言目录首航月球 《一个真实的故事》(节选)[古罗马·叙利亚] 卢琦安 著远游奇遇 《约翰·曼德维尔爵士航海及旅行记》(节选)[英] 轶名世上没有理想国 《乌托邦》第二部(节选)[英] 托玛斯·莫尔 著崭新的科学与古老的宗教 《太阳城》(节选)[意大利] 托马索·康帕内拉 著经历、实验和启迪人类心智的战斗 《新亚特兰蒂斯》(节选)[英] 弗兰西斯·培根 著新宇宙观与另一次月球旅行 《梦》[德] 约翰内斯·开普勒 著奔向月球 《月球之行》(节选)[法] 西拉诺·德·贝热拉克 著理性的时代和反对派的呼声 《勒皮他岛游记》[英] 乔纳森·斯威夫特 著入地幻游...
sven,lod紧跟着从里面出来。摇摇头头,重重的。然后迈着凌乱的脚步朝学校走去。路上colrain问道:“我们,到底,还要,不要,上课,今天?” “当然,上了。”sven说道。 “我,不去了,我要为,我自己的身体负责。”colrain边走边说,他的话和他的脚步一样的凌乱。 哈哈哈,为自己的身体负责?那么你干什么要通宵呢?你不是不知道通宵打电脑是有多伤人?这 也叫对自己 负责吗?”lod一样的边乱走一边笑。 “这不同,我,通宵,是为了,打星际,而打星际是我的爱好,而爱好是一个是一个人成功的所在所以我们要放纵自己的爱好。” “狡辩,懒得说话,走吧。先回到宿舍再说。” 三个人摇摇晃晃的走了回去,就像醉酒一样,其实他们确实醉了只不过是打游戏心醉而不是喝酒。...
1999 第12期 - 科幻之窗罗尔夫·豪夫曼 陈钰这是美国南部特有的炎热的八月里的一天。阿拉巴马州伯明翰市第一检察官麦克罗恩,五十多岁,特别喜欢喝苏打威士忌。他的办公室里装有全套空调设备,挡住了室外的闷热。然而,这位检察官却偏偏拉起百叶窗帘,敞开窗户。他就是喜欢迎着阵阵热浪站着,让额头上爬满汗珠。他的祖先是这块炎热而干燥的南方土地上的第一批移民,对此,他颇引为自豪。一百年前,他的曾祖父就在密西西比河畔占下了一个大庄园。他的后裔们不仅继承了他的万贯家财,而且还继承了他对黑人的刻骨仇恨。通话器响了,麦克罗恩的秘书报告:一位名叫西勒斯的教授有要事求见。西勒斯教授,高高的个儿,尽管年龄还不满五十,头发已有些灰白了。他非常激动。...
王晋康增压室的气密门锁“咔嗒”一声响,女主人已经站在门口迎接:“欢迎,从地球来的客人。”门口的不速之客是两个年轻人,明显是一对情侣。他们穿着雪白的太空服,取下头盔和镀金面罩后露出两张娃娃脸,大约25岁。两人都很漂亮,浑身洋溢着青春的光辉。他们的小型太空摩托艇停靠在这艘巨大的X-33L空天飞机的进口,X-33L则锚系在这个形状不规则的黑色的小行星上。女主人再次邀请:“请进,可爱的年轻人。”气密门在他们身后“咔嗒”一声锁上。小伙子站在门口,多少带点窘迫地说:“徐阿姨,请原谅我们的冒昧来防。上次去木星观光旅行时,途中我偶然见到这颗小行星,看到你正在用激光枪雕刻着什么。蛮荒的小行星,暗淡的天幕,绚烂的激光束,岩石气化后的滚滚气浪,一个勇敢的孤身女子……我对此印象极深。我从一个退休的飞船船长索罗先生那儿知道了你的名字……索罗船长你认识吧?”...
“我最喜欢的景色就是浮着几丝薄云的蓝天,所以我很少去旅行。”韦雨那天这么说的时候就在这棵白桦树下,她当时还抬头看看天空做了个深呼吸动作,乌发因之在她的肩部掀起了一阵小小的波浪。白桦干爽地挺产着,秋天的黄叶纷纷扬扬。 应该承认我完全听出了她在这种表达中隐藏的拒绝,而我敢肯定一旁的凌冰也不会不懂。我于是说有很多地方都值得去看,并且开始生动地描述一些知名旅游区的风景。韦雨认真地听着,亮晶晶的眸子里蕴含着温暖的笑意。她一直这么温暖地看着我,直到凌冰插入一句话为止。凌冰说:“这些都是‘天下’。”韦雨悚然回头望着他,一种朦胧的光芒令她的眸子幽深如潭。 现在想来我的落败正是从那时开始,我其实知道那句话绝不会是大大咧咧的凌冰真实想法,但我将永远对他在那一刹那的智慧表示敬佩,尽管当我看到寸眼中那充满深意的朦胧时就已感到了某种坠入深渊的绝望。不过,现在的凌冰如果再说出这样一...
译者:怪力乱神TXT制作:XINTY665内容简介 《宇宙、生命及一切》是英国作家道格拉斯·亚当斯(1952-2001)所著的“科幻圣经”《银河系漫游指南》系列的第三部,写于80年代初。故事承接了第二部阿瑟与福特回到数百年的地球的线索,延续了作者古怪的叙事风格,使主人公一天之内拯救了两次宇宙。 第三本《生命、宇宙及一切》于1982年问世。故事基调开始转为黑暗。各章内容 第一章:阿瑟与福特·长官分开数年后,一名长寿外星人突然跑到地球上来骂他,又突然离开,令他郁闷的开始制作兔皮袋。 第二章:福特来访,恰遇时间虫洞,二人拼命追上,通过虫洞。 第三章:《通俗银河史》对“版求”星的评价。 第四章:二人回到被毁灭前一天的地球上的板球赛场上。杀手机器人来临开始屠杀并抢走灰烬奖杯,司拉提巴特法斯将二人救上飞船。...
□ 杰弗瑞·兰迪斯本文系1989年星云奖短篇作品the ripples on the Dirac sea文/杰弗里·兰迪斯 译/邵莉敏死亡的阴影象潮水一样,带着冷酷无情的威严缓慢向我袭来,然而我逃跑了,尽管这可能毫无意义。我离开了,波纹扩散到远处,如同波浪抚平了被人遗忘的旅行者的足迹。第一次测试我的机器的时候,我们小心地避免任何差错。在没有窗户的实验室里,我们在水泥地上用胶带交叉贴了个X作为标记,在上面放了个闹钟,锁上门离开。一小时后我们回来,移开闹钟放上实验用的机器,在线圈间装了一架超八摄影机。我把摄影机对准X的地方,我辅导的一个研究生设置好机器让它把摄影机送到半小时前,在那待五分钟后,再回来。就在一瞬间,它几乎纹丝不动地消失又出现。我们放映胶片时看到,摄影机拍到钟上显示的时间是我们传送摄影机的半小时以前。我们成功地开启了一扇通往过去的大门。大家纷纷用咖啡和香槟酒来庆祝实验的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