卧龙生《惊鸿一剑震江湖》第 一 章 灭门惨祸 开封府有两片湖水,俗称潘杨湖,相传在宋代为潘杨两家府第。 那两片湖水各占地数亩,中间是一条人行道,湖畔垂柳白杨翠绿成荫,湖水碧澄,虽不很深看去倒也是一片烟波,每年夏天更是游人如织荡舟其中,也算是开封府一个风景区。 在那两湖岸滨,垂柳林旁,有很多草席油布架起的茶社酒肆,这地方多是供一些贩夫走卒买醉歇脚的所在,夏天架起,冬天收去。 在那潘杨湖东面交接的地方,有着一座规模宏大的卖酒馆兼营着卖茶的生意,这个店名叫飞凤阁,生意非常兴隆,春夏二季更是座上客常满,樽中酒不空。 这座飞凤阁修建得也很别致,像一条盘踞的长蛇,弯弯曲曲绕在那杨柳林中长达数十间,红砖地,紫色瓦,四周都是用木板做成的活壁,到了夏天取下四壁大扳,活似一个大凉...
秋风飒飒,黄叶飘零,树枝被秋风刮得吱吱乱响,夜幕深垂,万籁俱寂,山雾正冉冉上升。 山高,风劲,蓦可里,松涛声中,发出一声微喟。 五大夫松下,站著一个文生公子,映著淡淡的月光,更显得清逸挺拔,气宇轩昂。有如临风玉树一般。 显然他有著沉重的心事,从他不安的神态和不时发出短短的叹息。是感怀,是嫌这荒山寂寞,还是秋夜苦寒呢? 虫声唧唧,夜鹰发出凄厉的叫声,增加了荒山秋夜的恐怖,令人毛发悚然。 那文生公子仍如没事人一般。口中不停地念著:“往事只堪哀,对景难排,秋风庭院藓侵阶,一行珠廉闲不卷,终日谁来,金剑已沉埋,壮气蒿莱,晚凉天静月华开。想得玉楼瑶殿影,空照秦淮”。 一遍、二遍,他再三地念著这首李后主的浪淘沙。 想是他也有著一个悲怀壮烈的遭遇,只是他性情豁达,那些感触和愁怀,被常挂在面上的微笑所掩盖了。...
目录 第一回 骇浪行舟 轻乘羊皮艇 独身戏寇 空留人耳箱第二回 恶报徒伤心 残喘苟延惊后约 重关飞大侠 良朋佳会喜同仇第三回 雾漫沙鸣 神猴受辱 雄谈剧饮 老侠论交第四回 奉使命 连夜渡关河 儆凶顽 飞光援侠士 第一回 骇浪行舟 轻乘羊皮艇 独身戏寇 空留人耳箱 甘肃省城兰州南关外三里有一座山,名叫皋兰山,为当地第一名胜,皋兰首县县名,也是为了这山而起。山的西面有一高岩,上有五条清泉,水力绝大,溅玉喷珠,飞流迸射,点缀得山中景物越发清奇。山离城甚近,上面更有好几处达官绅富的别墅,飞阁山亭,到处都是。每当春秋佳日,游侣如云,络绎不绝。凡去的人,都要到那五泉之下走走,渐渐把这山名也改叫成了五泉山了。这座古城,北关正对黄河。河对岸也有一座高山,山上有一座白塔,山名就叫白塔山,虽没皋兰山来得雄迈,一塔耸云,问以琳宫梵宇,倒也显得庄严壮丽。...
江南好,风景旧曾谙。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能不忆江南! 大漠。 荒凉而又神奇诡秘。 血球似的太阳,缓缓地从黄沙的边际升起,虽是缓慢却愈升愈高,阳光也有火红渐渐变为金黄。 晨雾慢慢消散,金黄色和阳光静静地照在大漠上。 没有风。 黄色的细沙像一幅地毯铺在地上,一动不动,透出无限的温柔。 天地间出奇的静,一片灰黄。 天空是灰黄的。 沙子是灰黄的! 连天地间的空间也是灰黄的。 这一片灰黄,使大漠显得凄凉而荒寂。 一堵风化石的山崖,耸立在灰黄中,呈现出美妙而神秘的剪影。 这就是大漠中传说的魔谷崖。 传说魔谷崖谷底不仅有水,而且还长有奇异的能治各种怪病的药物。 许多立志要改变大漠现状的志士,为寻找魔谷崖而丧命。...
东方玉《玉辟邪》第 一 章 月到中秋分外明! 今晚正是中秋之夜! 万里无云,一轮玉盘似的明月,已经高悬中天,清光照澈三千里,大地像铺上了一层轻霜! 丁天仁每年中秋都要登上万佛顶来赏月,不,每逢佳节倍思亲,他是为了怀念母亲而登山的。 因为八月十五日,正是他母亲的诞辰。 峨嵋山以金顶最出名,但金顶游客多,尤其是八月半。 所以他宁愿走得远人点,万佛顶山势较为险峻,没有游客,自然要清静得多,今晚似乎例外! 丁天仁刚登上峰顶,就听到一声清越晾亮的长笑,接着朗朗高吟: “我在巴东三峡时, 西看明月忆峨嵋; 月出峨嵋照沧海, 与人万里长相随……” 他吟的是李白的“峨嵋山月歌”,但刚吟了四句,突然回过头来,喝道:“是什么...
东方玉《一剑荡魔》第 一 章 初更,没有星月!万松山庄前厅。灯火辉煌,大门内外,各有数十名一身劲装的庄丁刀出鞘,弓上弦的埋伏在两旁,准备随时出手,捍卫庄院。 这时从大门外走进两个人来,那是万松山庄庄主万青峰和苍龙宁胜天,他们身后还跟着总管章守勤和二十名劲装庄丁,前面两人走的不徐不疾,神态从容,后面的二十名庄丁却挺起胸膛,刀背紧靠手臂,走得步伐整齐,一点声音也没有! 庄院前厅,灯火通明,正表示万松山庄的光明正大,后面两进和许多偏院,却不见一点灯光,不闻一丝人声,愈是这样,也愈见万松山庄有周密的布署。 在大厅上的人,有少林罗汉堂首席长老智通大师、八卦门掌门人封居易,形意门掌门人金赞廷,武功门掌门人崔介夫等四人,都是身中“对消散”的人。...
第一章在从某国太空基地回来之后,足足有两个月的时间,我在家中过的,几乎是足不出户的生活。没有人知道我在家中,都只当我还在外地。我除了几个最亲近的人之外,也不和任何人发生联络,所以能够过着没有人打扰的生活。但是这样的日子,究竟是不能长期维持的,它因为一个朋友,远自埃及寄来的信而打破了。我的那位朋友姓王,是一位有着极高深造诣水利工程师。他是应埃及政府之聘,从荷兰到那里,参加一项极其宏伟的水利建设工程的。这项工程,据他形容,可以称的上是世界上最大的水利工程之一,有一座古庙,甚至要整个地迁移。而他就是在迁移那座古庙的时候,发现那只箱子,而将之交给我的。这是一只十分神秘的箱子,我有必要先将它的外形,形容一番。...
乌啼鹊噪昏乔木,清明寒食谁家哭; 风吹旷野纸钱飞,古墓垒垒春草绿。 棠梨花映白杨树,尽是死生别离处; 冥冥重泉哭不闻,萧萧暮雨人归去。 清明,充满凄情与哀伤的时节。 忧郁的雨,陪着伤心的人哭个不停。彷佛,连老天也懂得生离死别的哀愁,阴沉地笑不开脸。 天柱山,西麓。 杂草丛生的野林深处,一座旧坟被人修茸得换然一新。 坟前,叁名年仅弱冠的少年,表情肃穆地徐徐将成堆成串的金箔银纸抛入熊熊火中,焚化给阴间的亲人享用。 他们叁人,一个生得面容纯,身材结实,微褐的脸色配上那一身青布长衫,看来就像是个忙里偷的农家阿哥。另一人,则是浓眉丰唇,轮廓深刻,头顶道冠,着道袍,身背桃木剑的清瘦小道士。小道士身旁,那名穿着月白儒衫,中规中矩双膝落地跪在碑前喃喃祝祷着的少年,有一张极为俊美的脸盘儿,和一双莹澈黠亮却微微带煞的上挑丹凤眼儿;在他左跨悬着一柄式样古,饰以金...
y人在九重+番外(别岭梅花)y引子这是隆冬天气,经过几个时辰的大雪,环绕帝京的金水、萝水、蛮水都在一夜之间换上银装素裹。大地一片霜白,巍峨的帝陵也变成了皑皑玉山一般。玄衣素冠的少年皇帝独据高台之前,静静凝视着皇陵方向。泼天风雪就这么直直灌在他脸上、身上,他却毫无避雪的意思。——他已经这样站了整整两个时辰,沉默得可怕,整个人活象一尊没有生命的白玉雕像。全身早就粘了一层重重的雪意,连睫毛上都是半凝结的冰珠。这楼台叫做尊台,是皇帝思念先皇所建。楼台虽高,顶上毫无遮蔽,在寒冬腊月登台,越发冷彻骨髓。可琰帝以纯孝治天下,每年冬日到了先帝的忌辰,不管多冷的天气,定会来尊台追思拜祭亡父,旁人也不敢多劝。不知道过了多久,躬身站在一侧的老太监忍不住动了动,颤巍巍地说:“陛下,该回宫了。”...
自序(一)真像故事最后温宝裕所说的那样:「就算没有这回事,想想也过瘾!」几千年前,百姓就有「予与汝偕亡」这种宁愿和作恶多端者同归于尽的呼声,可知道幻想由来已久,并非首创。(二)叶李华来,他是我的电脑启蒙老师,自然和他一起守著电脑,浏览网页,发现很多网页和卫斯理故事有关,更发现了许多故事不但连他这个「卫斯理专家」都没有看过,甚至于连我这个「卫斯理」本人都闻所未闻!这种现象十分有趣,所以花了一些时间,找出这些故事,找到的可能只是冰山一角,计有:「成仙」、「求死」、「大阴谋」、「狂人之梦」、「错变」、「决斗」、「鬼车」、「遇仙记」等等。这些伪冒的卫斯理故事,甚至于每篇也都有「自序」,像模像样。开始只觉得有趣,等到仔细看下来,就觉得惊讶,然后就感到可惜,极度的可惜。...
三伏天。 即使是夕阳,也似火般的燃烧,空气滚烫,天干地枯。 赭色的山峰。 弥漫着褐色尘雾的山崖。 全是突兀峥嵘的岩石。见不到一颗树,一根草。 到处都象是火在燃烧。 无果崖,名符其实。生灵都似没有了,哪还有什么果实? 不过,听说在这风化山崖的围屏中,还有一块绿色的世外桃园。 那里清泉流淌,花草交织,那里住着一位威震武林的大侠。这样,这里便成了个令人神往而又无人敢逾越的圣地。 在这片荒凉光秃的山崖中,真会有一块绿洲? 简直不可想象! 然而,谁也不曾怀疑。因为,有许多人曾经去过那里,见过那位大侠。 但那已是三年前的事了。现在的情况怎样,谁也不知道。 三年前,那位大侠封住了通往后山崖的石潭洞穴。那是外界唯一通向绿洲的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