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一章 厉幽之王 (约1000B.C.周朝初期――770B.C.)周朝的天子个个不错,除了周昭王南征荆楚死掉以外,其他一直没出大事。周昭王是周朝第二届天子小孩周成王的孙子(小孩周成王也有老的时候啊)。周昭王喜欢远征,他觉得南方江汉流域的一些偏僻诸侯们不听话,就乐呵呵地跑去打他们,结果去还顺利,归程上去却死了,整个六军覆没,据说他是被淹死的。周昭王的儿子周穆王则是个大旅行家,驾车跑到中亚的吉尔吉斯草原,泡了很多外国女孩,随后抛弃了她们,使她们哀怨得要命,所谓“八骏日行三万里,穆王何事不重来?” (李商隐的诗)——周穆王不再找她们玩儿了,他的奔驰车不是跑得很快吗?怎么不见来啊?穆王到底忙什么去了啦?一般的马车都是四匹马,周穆王的奔驰跑车是八匹马,排气量增加一倍,马儿分别叫赤骥、盗骊、白义、遍轮、山子、渠黄、华骝、绿耳。也有说是“一名绝地,足不践土;二名翻羽,行越飞禽;三名奔宵,夜...
《窄门》第一章我这里讲的一段经历,别人可能会写成一部书,而我倾尽全力去度过,耗掉了自己的特质,就只能极其简单地记下我的回忆。这些往事有时显得支离破碎,但我绝不想虚构点儿什么来补缀或通连:气力花在涂饰上,反而会妨害我讲述时所期望得到的最后的乐趣。丧父那年我还不满十二岁,母亲觉得在父亲生前行医的勒阿弗尔已无牵挂,便决定带我住到巴黎,好让我以更优异的成绩完成学业。她在卢森堡公园附近租了一小套房间,弗洛拉·阿什布通小姐也搬来同住。这位小姐没有家人了,她当初是我母亲的小学教师,后来陪伴我母亲,不久二人就成了好朋友。我就一直生活在这两个女人中间,她们的神情都同样温柔而忧伤,在我的眼中只能穿着丧服。且说有一天,想来该是我父亲去世很久了,我看见母亲的便帽上的饰带由黑色换成淡紫色,便惊讶地嚷了一句:...
《张可九元曲集》张可九元曲集 水仙子 别怀飞花和雨送兰舟,细柳垂烟掩画楼,啼痕带酒淹罗袖,换金杯劳玉手。大江流不尽诗愁,象牙床上,鲛绡枕头,梦到并州。 梧叶儿 湖山夜景猿啸黄昏後,人行画卷中。萧寺罢疏钟,湿翠横千嶂,清风响万松,寒玉奏孤桐,身在秋香月宫。 拆挂令 西陵送别画船儿载不起离愁。人到西陵,恨满东州,懒上归鞍,慵开泪眼,怕倚层楼。春去春来管送别依依岸柳,潮生潮落,会忘机泛泛沙鸥。烟水悠悠,有句相酬,无计相留。 水仙子 梅边即事好花多向雨中开,佳客新从云外来。清诗未了年前债,相逢且开怀。曲阑干碾玉亭台,小树粉蝶翅,苍苔点鹿胎,踏碎青鞋。 小梁州 失题篷窗风急雨丝丝,笑捻吟髭,淮阳路何之?鳞鸿至,把酒问篙师,〔幺〕迎头便说兵戈事,风流莫再追思,塌了酒楼,焚了茶肆,柳营花市,更呼甚燕子莺儿。...
一三叉路口突然挤住了。八成新的一辆“奥斯汀”,困在人力车和塌车的一群内,司机先生拚命揿喇叭,歪戴着鸭舌帽的脑袋从车窗里伸出来,睁圆了的一对眼睛望着后面,嘴里嚷着:“喂,喂,你这赤老……眼睛瞎了么?”“奥斯汀”本来自南而北,现在它想“打倒车”,折而向西。紧挨着“奥斯汀”的屁股的,是两架人力车,苏子培坐着左首的一架,罗求知在他的右边。一架塌车满堆着衣包、箱笼、不成套的家具,锅子、水桶、瓦罐,甚至旧式的蓝花瓷便壶,——堆的那么高,显然是一个小康之家的全部财产,像一座小山;这“小山”的尖顶是一只网篮,摇摇欲坠,威胁着那高贵的“奥斯汀”。司机先生的大发脾气,一半为了他的“奥斯汀”竟也不能不和人力车之类同样受挤,一半也是为了那网篮。但是,他的喝骂,在这纷乱嚣闹的场合,发挥不出预想的威力。满头满脸油汗的两个塌车夫不慌不忙地揩着汗,他们差不多就站在司机先生的鼻子跟前,可是连正眼...
目录第一回 小积德老蚌生珠 大聪明娇娃吐秀第二回 成蕴籍妆男毕肖见公卿 势利官为女言婚巧令色第三回 怫意事尽成敌国 奏陈情怜准还乡第四回 底里难窥真色相 泛常谁识假儒巾第五回 憨公子为妹婚寻人立逼 美秀才苦推辞受尽肮脏第六回 避风波鸿飞天壤 两无意割肚牵肠第七回 无可奈何彩笔题诗怀遇友 为他心死机关再弄待将来第八回 蓦地暗期云破月来花弄影 突然见此春深雷震始知名第九回 尔骇我惊讳姓讳名无遁迹 你来我去印心印坎费推详第十回 白茫茫水溢蓝桥 昏邓邓鱼沉雁杳第十一回 至诚心登堂晋谒 暗有意且寓陈蕃第十二回 帘控金钩天女素妆微露影 闲斋寂静书生憔悴染儒毫第十三回 觌面惊奇疑是疑非魂欲死 题诗达意半真半假舌生莲第十四回 说法藏身有妹愿偕婚好 冤家对面憨呆鸣鼓兴词...
《生为女人》本书导读(代序)小说如同构筑有致的影视编剧一般,共分为二十二个章节。开篇便是一位娇俏任性、妩媚动人的少女的特写镜头。大阪小姐阿荣为了寻找新的生活及温暖的真情而乘上前往东京的火车离家出走。她想去东京投奔仰慕已久的伯母——母亲音子的女校同学、温柔娴雅的市子夫人,为自己新的人生找到突破口。因为大阪的家已是破碎不堪,只有四十刚过的母亲硬撑着,父亲三浦离家出走另外成立了新的家庭。画面逐次转移到充满温馨、爱意、善意的市子之家。市子的丈夫佐山是一位沉稳老成的律师。他们收留了佐山当事人的女儿妙子,这位当事人因涉嫌杀人受到起诉,正等待着宣判。无儿无女的佐山夫妇将妙子视为自己的亲生女儿,备加呵护。妙子尽管清丽可爱,但内心十分自卑。坎坷的身世、胆小而娴静的个性使她很快投向了边打工边求学的学生有田的怀抱。...
《小城风云》第01章基思·兰德里在前线服役二十五年之后踏上了归途,他驾驶着他的萨伯900型轿车①,从宾夕法尼亚大街转入宪法大街一直往西,沿着草地广场②朝弗吉尼亚方向行驶,开过了波托马克河上的罗斯福大桥。他从汽车的后视镜中瞥见了林肯纪念堂,向它挥了挥手,然后顺着66号国道继续往西开,离开了首都华盛顿。①萨伯(SAAB)是瑞典飞机有限公司的瑞典文缩写,瑞典的斯堪尼亚汽车公司与其合并后生产的900系列轿车吸收了很多飞机设计的特点,是汽车界的后起之秀。②草地广场:美国首都华盛顿的著名广场,位于国会大厦与华盛顿纪念碑之问。俄亥俄州西部,八月中旬,夏令时间晚上八点,基思自言自语道,太阳离地平线还有十五度左右呢。他几乎忘了东部时区的最东端在这个时刻天该有多亮,忘了自己祖国的国土有多么辽阔。...
《盛世危言》郑观应生平zgy.jpg1842年生于中山三乡镇雍陌村。1873年受聘担任太古洋行轮船公司总理,并在牛庄、上海等地开设商号、钱庄,成为买办商人,撰写《救世揭要》。1881年受命创办上海电报分局,任总办,次年正式脱离太古轮船公司,结束买办生涯。1884年积极主张抗击法国侵略,冒险到西贡、金边、南洋等地探察敌情,并组织运送军队、军械赴台湾。1894年在《易言》基础上完成5卷本《盛世危言》,正式出版。1922年病逝于上海,次年夏,遗骨迁葬于澳门前山。====================================================郑观应(1842.7.24—1922.5/1921.6.14?),本名官应,字正翔,号陶斋,别号杞忧生、慕雍山人、待鹤山人。广东香山(今中山)人。父亲郑文瑞是一个无功名的读书人,在家乡设帐授徒,并督促郑观应习帖括之学。咸丰八年(1858年),应童子试未中,即奉父命远游上海,弃学从商,在任上海新德洋行买办的叔父郑廷江处“供走...
世界公园的瑞士记者此次到欧洲去,原是抱着学习或观察的态度,并不含有娱乐的雅兴,所以号称世界公园的瑞士,本不是我所注意的国家,但为路途经过之便,也到过该国的五个地方,在青山碧湖的环境中,惊叹“世界公园”之名不虚传。因为全瑞士都是在碧绿中,除了房屋和石地外,全瑞士没有一亩地不是绿草如茵的,平常的城市是一个或几个公园,瑞士全国便是一个公园;就是树荫和花草所陪衬烘托着的房屋,他们也喜欢在墙角和窗上栽着或排着艳花绿草,房屋都是巧小玲珑,雅洁簇新的(因为人民自己时常油漆粉刷的,农村中的房屋也都如此)。墙色有绿的,有黄的,有青的,有紫的,隐约显露于树草花丛间,真是一幅美妙绝伦的图画!记记于八月十七日下午十二点离开意大利的米兰,两点钟到了瑞士的齐亚索,...
吴祖光简介吴祖光是在抗战烽火中诞生的剧坛新秀,以其独特的才华和青春的气息,被称为“神童”。吴祖光的祖籍是江苏省武进县。一九一七年四月出生于北京。父亲吴瀛是做官的,但以诗、文、书、画闻名,又是一位文物鉴赏家。家庭的文化氛围给少年吴祖光以一定的熏陶和影响。在中学读书时,他不仅初试文学习作,发表过一些诗歌和散文,而且被京剧艺术的特殊魅力所吸引,跑戏园,捧“戏子”,沉醉其中,不自觉地接受了戏剧艺术的启蒙教育。这对他后来的戏剧创作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中学毕业后入中法大学文学系,学习仅一年即应戏剧家余上沅之邀去南京国立戏剧专科学校任校长室秘书,后任国文及中国戏剧史等课的教师。从此与在该校任教的剧作家曹禺结识。到南京半年后,“七七”事变起,学校内迁,历驻湖南长沙、四川重...
《河边小镇的故事》第一节落水的孩子就像所有的小镇一样,战前位于郊外的这座小镇也曾显得十分宁静。然而,空袭焚毁了它。战争结束后不久,小站的南北出现了黑市,建起了市场,形成了一条热闹而狭窄的通道。这些市场又两三家两三家地被改建成住房的模样。不到一年的时间,这里便成了闹市。不过,这里的道路仍是像以往那样狭窄。在被称做电影院、游戏中心的两座建筑附近建起了十几家“弹子游戏厅”。在一条条小巷里排列着小酒吧、小酒馆、面条馆、寿司屋一类的小店。N车站的天桥重新修建后,被漆成了灰白色。桥下,燕子筑起了窝巢。在深夜明亮的灯光下,雌燕衔来了饵食。十几家“弹子游戏厅”传出流行歌曲和弹子撞击的声音。除此之外,还有电车通过时发出的隆隆声响,来往不断的行人的脚步声、鬼节跳舞时的敲鼓伴奏声、小戏院招徕顾客的广播声……在雏燕长身子的时候,难道它们不会因此而睡眠不足么?...
景序幕在教堂附属医院的一间特别客厅内--冬天的一个下午。第一幕十年前,一个夏天,郁热的早晨。--周公馆的客厅内(即序幕的客厅,景与前大致相同。)第二幕景同前--当天的下午。第三幕在鲁家,一个小套间--当天夜晚十时许。第四幕周家的客厅(与第一幕同)--当天半夜两点钟。尾声又回到十年后,一个冬天的下午--景同序幕。(由第一幕至第四幕为时仅一天。)★★人物★★姑奶奶甲(教堂尼姑)姑奶奶乙姊姊--十五岁弟弟--十二岁周朴园--某煤矿公司董事长,五十五岁。周繁漪--其妻,三十五岁。周萍--其前妻生子,年二十八。周冲--繁漪生子,年十七。鲁贵--周宅仆人,年四十八。鲁侍萍--其妻,某校女佣,年四十七。鲁大海--侍萍前夫之子,煤矿工人,年二十七。鲁四凤--鲁贵与侍萍之女,年十八,周家使女。周宅仆人等:仆人甲,仆人乙……老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