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生殿》第一出 传概第一出传概【南吕引子·满江红】(末上)今古情场,问谁个真心到底?但果有精诚不散,终成连理。万里何愁南共北,两心那论生和死。笑人间儿女怅缘慳,无情耳。感金石,回天地。昭白日,垂青史。看臣忠子孝,总由情至。先圣不曾删郑、卫,吾侪取义翻宫、徵。借太真外传谱新词,情而已。【中吕慢词·沁园春】天宝明皇,玉环妃子,宿缘正当。自华清赐浴,初承恩泽。长生乞巧,永订盟香。妙舞新成,清歌未了,鼙鼓喧阗起范阳。马嵬驿、六军不发,断送红妆。西川巡幸堪伤,奈地下人间两渺茫。幸游魂悔罪,已登仙籍。回銮改葬,只剩香囊。证合天孙,情传羽客,钿盒、金钗重寄将。月宫会、霓裳遗事,流播词场。唐明皇欢好霓裳宴,杨贵妃魂断渔阳变。鸿都客引会广寒宫,织女星盟证长生殿。...
《四十二章经》四十二章经世尊成道已,作是思惟。离欲寂静,是最为胜。住大禅定,降诸魔道。於鹿野苑中,转四谛法轮,度憍陈如等五人,而证道果。复有比丘所说诸疑,求佛进止。世尊教敕,一一开悟,合掌敬诺,而顺尊敕。佛言:辞亲出家,识心达本,解无为法,名曰沙门。常行二百五十戒,进止清净,为四真道行,成阿罗汉。阿罗汉者,能飞行变化,旷劫寿命,住动天地;次为阿那含,阿那含者,寿终灵神,上十九天,证阿罗汉;次为斯陀含,斯陀含者,一上一还,即得阿罗汉;次为须陀洹,须陀洹者,七死七生,便证阿罗汉。爱欲断者,如四肢断,不复用之。佛言:出家沙门者,断欲去爱,识自心源,达佛深理,悟无为法。内无所得,外无所求,心不系道,亦不结业。无念无作,非修非证,不二诸位,而自崇最,...
前言历史永远比艺术品甚至人们的想像来得更精彩。就说汉武帝,曾与秦始皇并称,完全称得上一个具有大手笔的人物。但是今天的我们读汉史,在惊骇叹服之余,心中自然也会产生各种各样稀奇古怪的疑问:比如说,一个生长于深宫之中的少年16岁登上皇位,凭什么他能洞察天下大势,毅然改变根本国策,造就一个气魄宏大的盛世?比如说,没有经过什么程序选拔的卫青、霍去病,凭什么能大破匈奴,写下后来中土与北方对峙再难有的辉煌篇章?历史的疑题,当然难能全部作答。但只有拿今天的鼠标去点击,昨天的历史才会突然显得风情万种,妖娆迷人。本书中的70余篇文章,都非对历史事实的简单重现,它同时包含了一个或者甚至更多的问题。这些问题当然包含了我自己的思考,尽管一个问题的提出可能遮蔽了另一个问题。而这些文章,可以保证流畅,但文章的流畅正好出于写作的缓慢。总要等到历史中的事件、人物在我的心里活起来后,我才敢于下笔一气呵...
《丰臣家的人们》前言一司马辽太郎1923年生于大阪市,原名福田定一,父亲福田定是系经营药房的药剂师。司马从小就对历史有兴趣,小学时代他常去奈良县的外婆家玩,那一带有许多古代留下的坟墓,以及日本最古的官道——竹内街道。司马在那里拾到了大量的弥生时代的土器和石镞的碎片。从1938年起,在中学读书的司马,每天放学之后都上大町市内御藏迹町的市立图书馆博览群书,总要读到晚上八九点钟才离开。1940年司马中学毕业,在投考旧制大阪高等学校落选之后,利用这一年的空暇时间步行游历了有名的金刚山、葛城山和六甲山等,增长了许多见识。战后,司马曾当过几年记者。1946年他进入京都、大阪、神户地区的一家新兴报社——新日本新闻社京都分社工作,1948年5月转入产经新闻社京都分社。他在这两家报社担任记者期间主要负责大学和宗教方面的采访任务。他曾先后任产经新闻社文化部副部长、文化部部长之职,1961年升任该报社出版局副...
从旗杆院说起三里湾的村东南角上,有前后相连的两院房子,叫“旗杆院”。“旗杆”这东西现在已经不多了,有些地方的年轻人,恐怕就没有赶上看见过。这东西,说起来也很简单——用四个石墩子,每两个中间夹着一根高杆,竖在大门外的左右两边,名字虽说叫“旗杆”,实际上并不挂旗,不过在封建制度下壮一壮地主阶级的威风罢了。可是在那时候,这东西也不是哪家地主想竖就可以竖的,只有功名等级在“举人”以上的才可以竖。三里湾的“举人”是刘家的祖先,至于离现在有多少年了,大家谁也记不得。有些人听汉奸刘老五说过,从刘家的家谱上查起来,从他本人往上数,“举人”比他长十一辈,可是这家谱,除了刘老五,刘家户下的人谁也没有见过,后来刘老五当了日军的维持会长,叫政...
第一章送殡的行列顺着一条泥土很厚的乡村街道慢慢地走上一座小山岗,那里有一块墓地。后边跟着几个戴白头巾的老太太,有的还哭着。遇到的人都脱掉帽子,虔诚地画着十字——这不仅是一种习惯,而且是因为侯爵夫人一向对穷苦的人是善良的,所以人们打心眼里为她的死而感到惋惜。说实在的,在马泰尔列里·沙托地区,没有真正的穷人。贫穷这个可怕的恶魔——按人们过去的理解,它是恐怖的,又是无法摆脱的。这些妇女在年轻的时候就饱尝了它的辛酸,由于革命风暴的袭击,随着整个生活的变化,贫穷已经一去不复返了。三十三年前,它就随着劳役和盐税而消失了。城堡上空冒出缕缕浓烟,卷走了许多往事,甚至连那些还记得1789年以前的生活情况的人,现在都觉得,贫困不过是一场可怕的恶梦。...
《李娃传》李娃传汧国夫人李娃,长安之倡女也。节行瑰奇,有足称者。故监察御史白行简为传述。天宝中,有常州刺史荥阳公者,略其名氏,不书,时望甚崇,家徒甚殷。知命之年,有一子,始弱冠矣,隽朗有词藻,迥然不群,深为时辈推伏。其父爱而器之,曰:“此吾家千里驹也。”应乡赋秀才举,将行,乃盛其服玩车马之饰,计其京师薪储之费。谓之曰:“吾观尔之才,当一战而霸。今备二载之用,且丰尔之给,将为其志也。”生亦自负视上第如指掌。自毗陵发,月余抵长安,居于布政里。尝游东市还,自平康东门入,将访友于西南。至鸣珂曲,见一宅,门庭不甚广,而室宇严邃,阖一扉。有娃方凭一双鬟青衣立,妖姿要妙,绝代未有。生忽见之,不觉停骖久之,徘徊不能去。乃诈坠鞭于地,候其从者,敕取之,累眄于娃,娃回眸凝睇,情甚相慕,竟不敢措辞而去。...
作者:梁宇清 今天你要嫁给谁 1(1) 陆走走和戴余从保龄球馆出来,身后依然撞响不断。戴余穿一身牛仔装,短发,刘海微湿,边走边理顺挽卷起来的衣袖。 两人站着等电梯下来。陆走走很突然地问:“戴余,你说这人怎么就非得恋爱结婚呢?” “谁?谁说的?我有谈吗?不过这人嘛,可能是大家都觉得自己有病,得治一治,于是什么都去尝试。然后,有人好了,而有人就把自个儿毒死了。”戴余给了陆走走一对大眼。 电梯门开了,陆走走和戴余进去。里面有两个浓妆艳抹的女子,谈性正浓,说的居然正是单身问题。 “我妈天天唠叨,就好像我已经三十了,长得奇丑无比,有个男人要就应该偷笑了,还挑三拣四。我也不想打折啊,倒是他们现在要把我贴牌贱卖。” “才二十五岁,犯得着急成这样?”...
作者:高鸿作品简介“唾沫与板砖齐飞,乳房共大腿一色”的网络江湖,浮躁太甚,《房事》的出现,或者更多地被看作是一种冒险吧!愿读者能从中获得更多裨益,读出更多滋味!“传统的道德伦理与现实生活的无奈,在生活中穿插着存在着……于是,无法忽视的夫妻生活伴着柴米油盐酱醋茶写就了一份人生的感慨!”——琴韵秋水——不看你的文章是我的错,看了惹我流泪就是你的错。 紫汀1. 尴尬的房事 白豆花不听则已,听了气得就跳了起来:“好你个关宝栓!福来把你当兄弟信任哩,你却这样日弄他!害得我两口子躲在地窖里一晚上没睡觉,直折腾到天亮,福来把腰都扭了!你绝死鬼安得什么心!?”说着便拉了宝栓直奔老槐树下,让村人评理。人们笑得前仰后合,气都接不上了。放学的孩子也围了上来,想看个究竟,被大人踢了一脚,悻悻地离开了,觉得莫名其妙。 ...
序让历史照亮未来(1) 公元1664年,当时已是清朝康熙三年。 杭州。刑场。忽然有五个身穿明朝服装、头梳明朝发式的人出现于众人面前。为首的,乃南明大臣张煌言。临刑前,他写下这样一首诗: 不堪百折播孤臣,一望苍茫九死身;独挽龙髯空问鼎,姑留螳臂强当轮。 谋同曹社非无鬼,哭向秦廷那有人!可是红羊刚换劫,黄云白草未曾春? “螳臂拦车”,一般皆比喻顽固不化者。但是,反抗民族奴役的张煌言们这种“姑留螳臂强当轮”的悲壮,恰恰显示了我们中华民族百死愁绝中勃勃不屈、前赴后继的伟大精神。 他带血的头颅,为南明历史的惊叹号点上最后浓浓的顿点! 回顾那个崩溃的时代,在那个病态人格比比皆是的混乱社会中,甚至是慷慨成仁的自我牺牲,都会被认作是一种消极的反抗行为。随波逐流呢,又不能带来真正的解脱。于是,对于动荡、杀伐年代的读书人来说,人生变成了一种绝望的煎熬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