落红沁芳 天堂挽歌(1)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间。谨以此文献给普天下痴情的而不是虚伪的、尊重原著而不是附会怪力乱神的《红楼梦》爱好者。 ——土默热 两块石头 不知亲爱的读者注意否:《红楼梦》中的石头不是一块,而是两块:一块是“西方灵河岸上”的“三生石”,一块是“大荒山无稽崖青埂峰”的“补天石”。 两块石头,属于不同的神话系统,各自代表着不同的深刻内涵:补天石代表的是“无才补天”者的“自怨自叹”, “三生石”代表的是“神瑛侍者”与“绛珠仙子”的“灌溉”、“还泪”之情。两块石头不应混为一谈! 判断《红楼梦》的作品主旨和作者生平,大概最好的办法是从两块“石头”入手,看哪个人同“大荒山”和“西方灵河”同时发生关系,并与两块石头代表的创作意图同时发生共鸣。...
做真实的自己(代序)在人的一生中,思想感情的变化总是难免的。连寿命比较短的人都无不如此,何况像我这样寿登耄耋的老人! 我们舞笔弄墨的所谓“文人”,这种变化必然表现在文章中。到了老年,如果想出文集的话,怎样来处理这样一些思想感情前后有矛盾,甚至天翻地覆的矛盾的文章呢?这里就有两种办法。在过去,有一些文人,悔其少作,竭力掩盖自己幼年挂屁股帘的形象,尽量删削年轻时的文章,使自己成为一个一生一贯正确,思想感情总是前后一致的人。 我个人不赞成这种做法,认为这有点作伪的嫌疑。我主张,一个人一生是什么样子,年轻时怎样,中年怎样,老年又怎样,都应该如实地表达出来。在某一阶段上,自己的思想感情有了偏颇,甚至错误,决不应加以掩饰,而应该堂堂正正地承认。这样的文章决不应任意删削或者干脆抽掉,而应该完整地加以保留,以存真相。...
做真实的自己(代序)在人的一生中,思想感情的变化总是难免的。连寿命比较短的人都无不如此,何况像我这样寿登耄耋的老人! 我们舞笔弄墨的所谓“文人”,这种变化必然表现在文章中。到了老年,如果想出文集的话,怎样来处理这样一些思想感情前后有矛盾,甚至天翻地覆的矛盾的文章呢?这里就有两种办法。在过去,有一些文人,悔其少作,竭力掩盖自己幼年挂屁股帘的形象,尽量删削年轻时的文章,使自己成为一个一生一贯正确,思想感情总是前后一致的人。 我个人不赞成这种做法,认为这有点作伪的嫌疑。我主张,一个人一生是什么样子,年轻时怎样,中年怎样,老年又怎样,都应该如实地表达出来。在某一阶段上,自己的思想感情有了偏颇,甚至错误,决不应加以掩饰,而应该堂堂正正地承认。这样的文章决不应任意删削或者干脆抽掉,而应该完整地加以保留,以存真相。...
第1--4节献给夏雪的礼物 1 如果我愿意化作波涛汹涌的浪潮,那是因为我要追逐你留在沙滩上的足迹;如果我愿意化作四处飘荡的白云,那是因为我依恋上你像蓝天一样的怀抱。 如果我是那儿一枝头的樱花,请你将我摘下,我要为你布满春天的生机;如果我是夏夜里的一瞥啾啁,请你驻足细听,我要为你歌唱美妙的爱情。 如果你想沉睡在丛林的安逸中,那么我是丛林里守护着你到天亮的猎人;如果你想采撷一挎篮的花儿语,那么我是编织鸟语花香到你耳边的旋律。 如果你想品尝甜蜜的葡萄,我会撷下最顶端的一串,滤去风霜滤去涩果;如果你想陷入绵绵的爱情,我会摇来一叶芬芳小舟,载着醴酒载着百合。 2 我早已睡醒了生命里的这几回,无论从那一处断章都不能湮灭我生性的多情。...
梦回邯郸【大秦帝国始皇帝三十七年七月,秦始皇嬴政最后一次巡游天下,病倒在河北沙丘。】 我睁开眼睛。 昏黄,跳跃不定的昏黄…… 渐渐地,视野变得清晰,那片跳动的昏黄凝聚成一豆烛火。 飘散无边的思绪亦如条条小溪,曲曲折折汇入脑海。 朕……这是在哪里…… “陛下醒了!”一个尖细而熟悉的声音传至耳鼓,我努力睁大双眼,闻声望去。床榻前厚厚的地毯上,跪着一个身形臃肿的男人,白净无须的胖脸上堆满笑容……哦,想起来了,他是赵高,那个忠心耿耿的宦官。见我看他,赵高一张胖脸笑靥如花。他膝手并用,跪行几步,小声道:“陛下,您方才是问‘在哪里’么?陛下此刻龙卧于沙丘行宫啊。” 哦,沙丘…… 我闭上眼,不再理他,回味起刚刚做过的那个奇特的梦。在我一生里,做过的梦无可计数,但都不似方才一梦那般清晰,那般轻松惬意。...
【近体、古体】格律诗,包括律诗和绝句,被称为近体诗或今体诗,古人这么叫,我们现在也跟着这么叫,虽然它其实是很古的,在南北朝的齐梁时期就已发端,到唐初成熟。唐以前的诗,除了所谓“齐梁体”,就被称为古体。唐以后不合近体的诗,也称为古体。古体和近体在句法、用韵、平仄上都有区别:句法:古体每句字数不定,四言、五言、六言、七言乃至杂言(句子参差不齐)都有,每首的句数也不定,少则两句,多则几十、几百句。近体只有五言、七言两种,律诗规定为八句,绝句规定为四句,多于八句的为排律,也叫长律。用韵:古体每首可用一个韵,也可以用两个或两个以上的韵,允许换韵;近体每首只能用一个韵,即使是长达数十句的排律也不能换韵。古体可以在偶数句...
=================书名:任这华年流淌作者:血染红妆人与人之间的相遇分离不过是一种必然,因为我们相同,所以我们在一起,因为我们不同,所以我们分开。李赢,高傲,淡漠,没有人能读懂她的真正所想。柳郁妍,叛逆,固执,看似敢爱敢恨却默默对着天空流泪。她们注定相遇,注定珍惜彼此,注定要将一份喜欢埋于心中。任这华年流淌,属于校园中的淡淡情思。☆、人生若不初见 我想我是一个寂寞的人,并且是那种长年的深入骨髓的寂寞。世界和周围的一切仿佛都与我无关,我只是一个路人,冷眼看人间百态。我本以为这份淡漠会一直伴随到我的生命结束,但那个夏天,有些东西渐渐地…..不一样了。 ---李赢 人与人之间的相遇,相知其实是一种必然。 教学楼的出口,你与她逆向而行,你并不认识她,她也不会知道你的名字,但你们注定会相遇。因为跑道是一个圆圈,无论开始的方向是多么的相悖也还是会遇到被注定的缘分。...
1有了记忆就会有反应,有应对的动作。人有记忆所以可以从过去中找到应对的方案. 大脑从来只会有应对的潜意识所谓对的错的,来确定接下去要应对做的方案。2记忆很多,不能忘怀,只是不能,只是不想。人生不过比梦真实,比戏无聊,比时间短的一场有起点有终点的线段。线段里的曲直都你来决定,有可以只是冥冥中的选择。终点有选择无选择无所谓了,反正它是绝对的,关键在那曲直,太直会没有意义,太曲会让人感觉想痛哭。这时人的意志成了关键。人的强大就是意志的表现方面吧。 意志力脆弱是孤独时最容易表现出来。 看透一切不是好事。也许看透人生会让你了此一生。也许错误的某些会让你掉进更错误泥沼之中。也许正确的开始却变成错误的结束。也许错误的开始却有完美的正确在前面。...
小说内容简介 在这里圣洁与污秽、极深的恨与至深的爱交结在一块儿,引爆了一场又一场震撼人心的仇恨厮杀以及心灵救赎,最终在雪山顶上崩塌下来的“太古雪”的掩埋下,一切的恩怨纠葛,一切的尘俗情怨都化作了空气中的尘埃…… 而我们的故事就发生在这梅里雪山下的一个村落里。 这个村落叫作雪崩村,这个村落有一个古老的习俗,那便是村子的老族长死去后,他膝下最小的女儿也要被送进圣光流溢的梅里雪山下的那个冰寒刺骨的溶洞里,侍候着魂归天国的老族长到达雪山深处的那片极乐世界,而在老族长最小女儿被送进溶洞之前,她必须*地在雪山下的一处圣水潭里沐浴一个礼拜的时间,以洗去身上的尘俗情怨,然后再以香肌雪乳的*之身进到冰寒刺骨的雪山溶洞深处。 这个村子的族长由一个家族世代沿袭,这个家族在历史上还是梅里雪山下的农奴主,控制着那片地区大部分的青稞田、森林湖泊、生产工具和大量农奴,那些农奴动辄遭受剜...
1、请记住:没有也不可能有抽象的学生为什么早在一年级就会出现一些落伍的、考不及格的学生,而到二、三年级有时候还会遇到落伍的无可救药的,因而教师干脆对他放弃不管的学生呢?这是因为在学校生活的最主要的领域——脑力劳动的领域里,对儿童缺乏个别对待的态度的缘故。 我们不妨打个比喻:让所有刚刚入学的7岁儿童都完成同一种体力劳动,例如去提水,一个孩子提了5桶就精疲力竭了,而另一个孩子却能提来20桶。如果你强迫一个身体虚弱的孩子一定要提够20桶,那么这就会损害他的力气,他到明天就什么也干不成了,说不定还会躺到医院里去。儿童从事脑力劳动所需要的力量,也是像这样各不相同的。一个学生对教材感知、理解、识记的快,在记忆中保持的长久而牢固;而另一个学生的脑力劳动进行的就完全不同:对教材的感知很慢,知识在记忆中保持的不久而且不牢固。虽然到后来(这是很常见的事),正是后一个学生在学习上、在智力发展...
自序 品的是味儿(1)我出书,很少找人写序。为什么?一是有“拉大旗作虎皮”之嫌,犯不上。二是找人写序,必然得麻烦有头有脸儿的名人,但有名望的大家未准能了解我写书的初衷。当然也不见得知道我写书的用意,冠冕堂皇地捧我几句,我觉得没多大意思。所以就不愿给他们添麻烦了,不如自己动笔,跟读者交代几句。 眼下,中国的老百姓对古玩和书画收藏产生了极大的热情。从上世纪八十年代末出现的“收藏热”,到现在已持续了近二十年时间,高烧一直没退。当然,随着“收藏热”的逐渐升温,古玩字画的身价也是一个劲儿地“翻跟头”。二十年前一幅齐白石的画儿,撑死了也就是二三十万。现在呢,齐白石的画儿在拍卖会上拍到上千万,一点儿不新鲜。齐白石的画儿是这种行市,那么其他大名头画家的画儿也是水涨船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