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化改革正是好时候 南方周末 2004-09-09 14:41:20 方舟评论 □辛鸣 近一段时间以来,经济学家郎咸平对于已有一些改革做法的质问引起了社会的关注。郎的质问有人高兴有人忧,有人叫好有人反对。在日益多元的社会,这本是一件再正常不过的事情。可是在这过程中,由于一些参加者说了一些带情绪的话,加之在双方论辩过程中一些难免的“逞一时口舌之快”,一些人士就“断章取义”,有意无意地得出社会上有人反对改革的结论。由于权威部门没有表态———不武断、让大家说话,这本是一种成熟、理性,体现了政治文明建设成果的良好现象———却更使得这些人得出中国改革要停顿和在停顿的结论,甚至似乎还在暗示着一些什么。得出这种结论,至少不是实事求是的,本人难以苟同。...
《夜航船》序天下学问,惟夜航船中最难对付。盖村夫俗子,其学问皆预先备办,如瀛洲十八学士,云台二十八将之类,稍差其姓名,辄掩口笑之。彼盖不知十八学士、二十八将,虽失记其姓名,实无害于学问文理,而反谓错落一人,则可耻孰甚。故道听途说,只办口头数十个名氏,便为博学才子矣。余因想吾八越,惟余姚风俗,后生小子,无不读书,及至二十无成,然后习为手艺。故凡百工贱业,其《性理》、《纲鉴》,皆全部烂熟,偶问及一事,则人名、官爵、年号、地方枚举之,未尝少错。学问之富,真是两脚书厨,而其无益于文理考校,与彼目不识丁之人无以异也。或曰:“信如此言,则古人姓名总不必记忆矣。”余曰:“不然。姓名有不关于文理,不记不妨,如八元、八恺、厨、俊、顾、及之类是也。有关于文理者,不可不记,如四岳、三老、臧□、徐夫人之类是也。”...
世纪末的爱情作者:陈晓春 第01章第02章第03章第04章第05章第06章第07章第08章第09章第10章第11章第12章第13章第14章第15章第16章第17章 第一章望着眼前低矮的楼房,楚光脸上带着苍凉的微笑,犹如就要输光的赌徒,万般无奈之中把个人的自尊自信连同对人的信念一同押进去,等候命运的主宰。并非第一次光顾诸如此类的地方,心境却没有多大改变。前两次惨败的阴影似乎依旧笼罩着心怀,生出苍凉无奈的心态来。"那是缘份未到!"刘博总是这样安慰自己,话里却似乎总带有某种古怪的意味,却也能给人带来某种慰藉,因而明明知道其中有些自欺欺人的因素,也宁可让自己相信这种说法,何况还有刘博本人在爱情上的得意可以为证。...
** 作者:胡野碧 序及书评 自序 野碧是湘西人,我是鄂西人,两地距离很近,河湖相连,方言几乎相同,但与各自省会的方言却差很远。我们都在楚文化的氛围中长大,都带点儿巫气,还有股邪劲儿。此外,我们俩还同年出生,都在海外念MBA(他在荷兰,我在美国),又同在1991年被各自的公司派到香港工作,而且不约而同地住进了愉景湾,当了超过十年的邻居,这就是我俩相似的背景。 萧洪驰 2004-12-20 于上海 书评:灵魂像风(1) 最后的死去和最初的诞生一样, 都是温馨时光 最后的晚霞和最初的晨曦一样 都是太阳的辉煌 让风吹散了年华 撒给雄鹰 让云托起了身体 交给穹苍 ————何训友《天唱》 灵魂像风,这是将近十年前马丽华女士的书《走过西藏》中的一个篇章之名。...
第 一 章 韩立冬这些天有点儿心神不定。 这天上午7点52分,39岁的故道县商业局局长韩立冬刚打开办公室的门锁,就看见地下有一封信。大概是昨天晚上从门底下塞进来的。他拿起来,信没有封口,抽出来一看,信用薄薄的红杠信笺复写而成。他边看,边坐到了写字台里边的椅子上。明媚的阳光从背后的窗口射进来,投到他的背上、头上和桌子上,也投在了举报信上。 信写得不长,但反映的问题却令他口中咝咝地叫着直拍后脑勺。 ……县肉联厂厂长肖守本利用职权之便做买卖,挣了钱私分归入个人腰包。1993年8月7日,他调给桃林县外贸公司一批猪肉,同年10月该公司给肉联厂划过来13万元货款。肖守本不让财务入账,而是将这些钱存入小金库。并伪造了一份证明,说桃林县外贸公司倒闭,无力偿还这笔货款。12月底,肖授意将13万元偷偷私分,肖得6万元,两名副厂长各分得2.5万元,财务科长、会计、出纳各得5000元。但从1994年1...
*《永不瞑目》海岩第1部分 一 谁都知道胡同和四合院是北京的象征,可欧庆春虽然生在京城,却一直被那种鸽笼式的单元房圈到了二十多岁,从没住过一天胡同。单从这一点看,她的北京人的生活,也显得不那么正宗。她本质上其实是一个从父亲那辈才迁进来的外地移民。 算上今天,她在这个招待所的阁楼上已呆了四天。透过这里的窗口,她第一次这样长久地,专注地凝视着一条典型的北京胡同,和在这胡同里来来往往的老北京人。和其他胡同不同的是,在鳞次栉比的传统四合院和它的破坏性变型——大杂院的夹缝中,这里居然还挤着一栋两层的老式西洋楼。那西洋楼斑驳的外观看上去像有上百年的历史,大概也是西方列强当年趾高气扬的一个物证。但现在,它以同样的陈旧,协调着周围低矮的平房那波浪般层层铺展的灰色房顶,竟使人感到一种建筑群落样式的丰富与色调的和谐。...
作者:蜀小山正文 第一章正文 第一章我的故事整理一下,却不知道从哪里开始。想了很久,我才想了这个题目,故事应该从98年开始。98年对每个中国人来说都是难忘的一年。那年中国发生了特大洪灾,电视里每天滚动播放抗洪抢险,于是中国人民解放军的形象在我心中占据了很大空间。也许那年还有一个因素。我出生在一个小县城,**老区,绿谷红城。那年我还不满17岁,正读高2。红警,金庸和仙剑,让我无法自拔,每天沉迷于电脑游戏厅(那时候还没有网吧的概念)。基本每天逃课,班主任把我们几个特殊人员的课桌搬到走廊上,不请家长就别来了。于是那年年底,我瞒着父母,和几位“难友”到武装部报名参军。父母知道我的情况之后,父亲没多说什么,只是不停的抽烟,而母亲,我从来没见她流过那么的泪水。...
《浊世人间》丑陋的美国人《丑陋的美国人》是一部由美国作家贝·李德拉、尤珍·柏里二位先生合著的巨书,柏杨先生曾经很用心地看了五遍(其实没有五遍,而只是翻了翻罢啦,不过常听官崽训人读书时,往往以“我看了几遍”相勉,忍不住效上一法。)呜呼,那是一部非常可怕的偏激的书,贝尔和尤珍以一美国人的身份,竟然这样地猛揭美国驻外使节的底牌,暴露美国驻外使节的过失和丑态,显然地是在打击美国国际声望和破坏美国政府威信,我相信他们该多少“有点问题”,或被联邦调查局扣押,或被苦刑拷打,自动自发地惶恐认罪,才合乎逻辑。奇怪的事就发生在这里,美国政府不但准许他们活着,甚至连关起来都没有。对该书的发行,不但没有查禁,反而把它拿到国务院大肆研究,认为它是一部“确实刺激思想”的评论,开始逐步改进。咦,未免离谱太远啦。如果换到别的国家,该两位作家恐怕早被请去“约谈”,不知谈到何时也。同时该书也绝不可...
作者:山中落叶 内容提要:文章以纪实的手法,真实记录了我抗联的一支小分队,在白山黑水间和日本关东军及宪兵与特高课的较量。在长春市区截杀日军著名高参,逼满洲国首都警视厅总监自杀。勇劫日军火车专列,活捉日军著名女间谍。在长白山大峡谷,与日军宪兵智抢古墓。在齐齐哈尔斩杀日军屠夫小池少佐,击毙出卖杨靖宇将军的叛徒...第01章 对于那些需要战争的人来说,战争是正义的。对那些失去一切希望的人来说,战争是合理的! 美《罗伯特·李》 三六年的夏天。 这是一个凉爽而又潮湿的早晨,昨夜的一场暴风雨,为这燥热的大地送来阵阵清凉。纯净如水洗似的蓝天上飘浮着棉絮状的云层,在晨风的吹拂下变幻成蓬松轻柔的波涛。 洛处长来到东北军情报处招待所的院子里,不时看一眼腕上的手表,嘴里似乎还在嘀咕着什么。...
钢铁是怎样炼成的译者前言 我的一位年轻朋友,听说我在校订《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的译文,特意写信来,要我在书出版以后,务必给他留一册。他说,他还是“文化大革命”末期刚上小学的时候,抓到过一本连环画,从头到尾,从尾到头翻了一个稀烂,原书却至今不可原谅地没有读过。他很想读一读。他说的情况,在年轻人中间大概有一定的代表性。五六十年代上大学的人,情况就大不一样。不仅人人读,而且多次读,认真读,读了以后就见诸行动。前不久我们学校一位博士生导师寄语大学生,谈人生的意义,一开头就说,保尔·柯察金那段名言伴随了他一生,鞭策他抓紧每秒每分钟的时间,去做一些有利于人类发展、进步的事,同时也使自己的精神生活得到充实。这位老教授的情况,在年纪大一些的人中间,也有代表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