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提要 抗战末期,一群溃败下来的国民党士兵聚集在西南小镇禅达的收容所里,他们被几年来国土渐次沦丧弄得毫无斗志,只想苟且偷生。而日本人此时已经逼近国界,打算切断中国与外界的联系。 收容所里聚集了各色人物:孟烦了、迷龙、不辣、郝兽医、阿译等等。他们混日子,他们不愿面对自己内心存有的梦,那就是再跟日本人打一仗,打败日本人。因为他们已经不抱有任何希望了。他们活得像人渣,活着跟死了也差不多。 师长虞啸卿出现了,他要重建川军团。但真正燃起这群人斗志的是嬉笑怒骂、不惜使用下三滥手段的龙文章。龙文章成了他们的团长,让这群人渣重燃斗志,变成勇于赴死之人。 这些人从一开始就知道,自己的命运就是炮灰的命运,他们面对的是一场几乎必死无疑的战争。...
1性爱与文明〔奥地利〕弗洛伊德 著2目 录1目 录性学三论第一篇 性变态………………………………………2…第二篇 幼儿性欲…………………………………3…6第三篇 青春期的改变……………………………6…8儿童的性启蒙——致M. 福斯特的公开信…………………………1…03论儿童的性理论…………………………………………1…13诗人与白日梦……………………………………………1…29无意识……………………………………………………1…42爱情心理学第一篇 男人对象选择的一种特殊类型…………1…84第二篇 阳萎——情欲生活中最常有的一种退化现象…………………………………1…95第三篇 处女的禁忌………………………………2…09精神分析纲要第一部分 精神及其活动…………………………2…52第二部分 实践任务………………………………2…84第三部分 理论成就……………………………...
19世纪有两个奇人,一个是拿破伦,一个是海伦·凯勒。——马克·吐温 人类精神的美一旦被认识,我们就永远不会忘记。在她的生活和生活乐趣中,凯勒小姐给我们这些没有那么多困难需要克服的人们上了永远不能遗忘的一课——我们都希望这部书有越来越多的读者,让她的精神在越来越广的范围内传播。 ——罗斯福夫人前言 写自传回忆从出生到现在的生命历程,真令我觉得惶恐不安,一道惟幕笼罩住了我的童年,要把它掀开,的确让我疑虑重重。 写自传本身是件难事,更何况童年已久远,至于哪些是事实,哪些只是我的幻觉想像,我自已也分不清楚了。只不过,在残存的记忆中,有些事情的发生,仍然不时鲜明地在我脑中闪现,虽然只是片断的、零碎的,但对于我的人生,却都有或多或少的影响。为避免冗长乏味,我只把最有兴趣和最有价值的一些情节,作一些陈述。...
论人类不平等的起源和基础让·雅克·卢梭(1712—1778年)[法]勒赛克尔“……卢梭不断避免向现存政权作任何即使是表面上的妥协……”卡尔·马克思:“给约·巴·施韦泽的信”1865年1月24日一个平民正当第三等级中最前进的部分聚集力量向旧制度总进攻的时候,让·雅克·卢梭,于1750年发表了他的第一部重要著作:“论科学与艺术”。这是一个产生伟大著作的时代。这些伟大著作在整个思想领域内(哲学、自然科学、史学、伦理学、法学等)提供了一种新的世界观,动摇了以天主教为主要精神支柱的封建制度和专制政治的基础。孟德斯鸠的“论法的精神”发表于1749年,狄德罗的“关于盲人的书简”和毕丰的“博物学”第一卷也同样是在1749年发表的。“百科全书纲要”是1750年出版的;百科全书第一卷和达兰贝尔写的绪言是1751年问世的;伏尔泰的“路易十四的时代”也同时出版了。...
序让历史照亮未来(1) 公元1664年,当时已是清朝康熙三年。 杭州。刑场。忽然有五个身穿明朝服装、头梳明朝发式的人出现于众人面前。为首的,乃南明大臣张煌言。临刑前,他写下这样一首诗: 不堪百折播孤臣,一望苍茫九死身;独挽龙髯空问鼎,姑留螳臂强当轮。 谋同曹社非无鬼,哭向秦廷那有人!可是红羊刚换劫,黄云白草未曾春? “螳臂拦车”,一般皆比喻顽固不化者。但是,反抗民族奴役的张煌言们这种“姑留螳臂强当轮”的悲壮,恰恰显示了我们中华民族百死愁绝中勃勃不屈、前赴后继的伟大精神。 他带血的头颅,为南明历史的惊叹号点上最后浓浓的顿点! 回顾那个崩溃的时代,在那个病态人格比比皆是的混乱社会中,甚至是慷慨成仁的自我牺牲,都会被认作是一种消极的反抗行为。随波逐流呢,又不能带来真正的解脱。于是,对于动荡、杀伐年代的读书人来说,人生变成了一种绝望的煎熬过程。...
卷五阳武侯阳武侯薛公禄[1],胶薛家岛人。父薛公最贫,牧牛乡先生家[2]。先生有荒田,公牧其处,辄见蛇兔斗草莱中,以为异;因请于主人为宅兆[3],构茅而居。后数年,太夫人临蓐[4],值雨骤至;适二指挥使奉命稽海[5],出其途,避雨户中。见舍上鸦鹊群集,竟以翼覆漏处,异之。既而翁出,指挥问:“适何作?”因以产告。又询所产,曰:“男也。”指挥又益愕,曰:“是必极贵。不然,何以得我两指挥护守门户也?”咨嗟而去。侯既长,垢面垂鼻涕,殊不聪颖。岛中薛姓,故隶军籍[6]。是年应翁家出一丁口戍辽阳[7],翁长子深以为忧。时侯十八岁,人以太憨生[8],无与为婚。忽自谓兄曰:“大哥啾唧[9],得无以造成无人耶?”曰:“然。”笑曰:“若肯以婢子妻我,我当任此役。”兄喜,即配婢。侯遂携室赴戍所。...
内容简介 关梦龄几乎参与了他任职督察长期间督察处的全部罪恶活动,并且将自己高超的特务技术传授给上司、同僚、下属,曾迫害大批共产党人。长春解放后,关梦龄自首,在清除国民党遗留特务时立下大功,关梦龄本因罪行该死而不死。1953年关梦龄以反革命罪被判处有期徒刑15年,先关押长春监狱,后集中抚顺战犯管理所,1963年刑满释放。共产党以人道主义的精神来改造和照顾战犯,使他们死去的良心又复苏了。关梦龄在监禁的15年里写了有近百万字的材料,他们对代表政府的管教人员感恩戴德,历数了其中种种感人肺腑的事例。 关梦龄思想灵魂深处是复杂多面的,他效力国民党军队多年,却对战胜了他和他的军队的人民解放军推崇备至,也居然坚决抗日!他经过改造成为了人民的一分子,老实而敢于仗义执言,最后因拒绝冤枉党内干部而自尽身亡。...
作者简介:内容简介: 一段凄美而热烈的爱情故事。 一段异族男女真挚永恒的似水年华;一曲未见过面却爱到极致的奇异的浪漫爱情经典。 他们几次擦肩而过,却无缘相拥;他们海誓山盟,却只能期待在另一个世界相见;一个是初涉爱河的缉毒女警;一个是机智成熟的秘密卧底;他们鲜为人知的爱情将与山河同在,与人类共存。书评羌管悠悠爱别离文/刘广雄 《爱别离》为我们营造了这样一种意境:孤烟大漠,长河落日,黑衣的骑士与黑色的骏马;漠北朔风,悠悠回荡羌管的倾诉;马蹄声碎,羌管声咽,刀光、剑影和枪声中,黑衣的骑士和他的骏马像一颗黑色的子弹射向浑圆的落日;当艾山江的生命永远地融入雪山大漠,我们看到了安琪的小窗,那是一扇可以眺望到乌兰山顶千年积雪的小窗。窗台上,永远有一只透明的玻璃杯,杯子里,永远有一杯同样透明的白开水;当黄色的野菊花开遍原野,苍凉的《腊月里的转场队伍》古歌声让我们掩卷长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