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 日 漫 步(1) [美国]亨利·大卫·梭罗 亨利·大卫·梭罗(1817—1862),博物学家、散文家、超验现实主义作家。生于美国康科德,毕业于剑桥大学。他是一名虔诚的超验主义信徒,并用毕生的实践来体验这一思想,曾隐居家乡的瓦尔登湖长达两年之久,过着与世隔绝的生活。其代表作《瓦尔登湖》又名《湖滨散记》,是他隐居生活的真实记录。他的作品朴实无华,亲近自然,极大地感染了一战后美国人的思想,从而也奠定了他在美国文学史上的崇高地位。 微风缓缓地吹着百叶窗,吹在窗上,非常温柔,像羽毛似的;偶尔也会犹如几声叹息,听起来像夏日漫漫长夜里的风轻抚着树叶的声音。在铺着草皮的地下,田鼠正在地洞里呼呼大睡,猫头鹰则在沼泽地深处的一棵空心树里蹲着,兔子、松鼠、狐狸都呆在家里。看门的狗静静地躺在暖炉旁,牛羊在栏圈里悄无声息。连大地都在沉睡——但这不是寿终正寝,而是忙碌一年后第一次美美地睡上一觉...
开篇 现代奥运会的开端传说,早在公元前11—8世纪,古希腊人就在奥林匹亚举行体育比赛以祭祀祖先。公元前776年,古代奥运会被正式载入史册。古希腊人以这一年作为自己国家的纪元。 运动会当日,欢歌、笑语、鲜花、人海……古代奥运会成为全希腊最为重要的民族节日。这种每4年举行一次,并且具有古希腊民族象征意义的运动会一直延续到后来罗马人占领希腊以后,直到公元4世纪,才被迫取消。 1893年,被誉为“现代奥运之父”的顾拜旦第一个提出恢复奥运的建议。在公众不断的呼吁和奥运热爱者的努力下,被历史掩埋在奥林匹亚地下1500多年的奥运会,终于在1896年重现希腊。 历经数年,在国际和平势力的推动,以及顾拜旦的努力下,创办奥运会的各种准备工作终告就绪。 1894年6月16日至24日,根据顾拜旦的建议,来自美国、英国、俄国、瑞士、西班牙、意大利、比利时、荷兰、希腊等12个国家的49个体育组织的代表,参加了在巴黎索...
【作者】美]黛比·福特【类别】纪实【状态】连载【更新】2011-04-03已更新至32章【本册章节】第1-32章---开始阅读---[1]第1节:序(1)序 小时候,我对自己很不满意。我总以为自己是世界上最无能、最孤僻、最不懂得如何结交朋友的孩子。有些时候,我真的非常讨厌我自己。 长大以后,我的情况也没发生什么变化。我搬到了另一个城市,以为这样就可以彻底抛开我的过去。我以为,那里没人认识我,也不会有人知道我喜欢吹牛,不会有人知道我浮躁的毛病,不会有人知道我随便走进哪个房间,就会抢尽风头,让别人连句话都插不上。我以为,这样我所有的缺点就都不会被人发现。 结果我发现我错了。无论我搬到哪里,总还是原来的那个我。 到了新的城市之后,我在一家公司的培训部工作。有一天,我所在的部门举行了一场心灵成长主题讲座,主讲者的一段话让我至今仍然难以忘怀。她说:...
序言一块重物从高空自由落下,在引力作用下,它下降的过程是加速的。社会的发展进程和这有相似之处,在科技的作用下,生产力不断加速发展,人类社会向前发展的进程不断加速。从猿到人的过度用了上千万年,氏族公社的过程用了几万年,封建社会的过程用了几千年。当下的中国正处在社会转型高速发展的非常时期,现在二三十年的变化,要相当西方工业文明社会一两百年的变化。赶上这个伟大时代变迁的中国人是幸运的,他们可以享受社会发展的丰碩成果,施展自己的聪明才智,实现自己人生价值。同时,他们也是痛苦的,一方面,他们要挣脱“左”的思想束缚,并且杠起社会不公加给他们的重负,尽快适应这个社会,解决衣食住行的物质所需,另一方面,他们要重新认识社会,审视人生,确立理想信念,避免掉入物化的陷阱,找回迷失的自已,他们的生活情景,情感世界更丰富多彩……...
目录[前言]做一个优秀读者 你们为什么不跳个舞 取景框 咖啡先生和修理先生 凉亭 我可以看见最细小的东西 纸袋 洗澡 告诉女人们我们出去一趟 粗斜棉布 家门口就有这么多的水 第三件毁了我父亲的事 严肃的谈话 平静 大众力学 所有东西都粘在了他身上 当我们谈论爱情时我们在谈论什么 还有一件事 [附录]译后记 苗炜前言:做一个优秀读者 再后来,我采访陆建德老师,陆老师给我讲凯恩斯的一个小故事——1945 年,凯恩斯从《经济学杂志》主编一职卸任,顾问委员会为他举行宴会,他在致谢时来了个修辞上的反高潮。他要为皇家经济学会和经济学家干杯,并说在座诸位都是受托人(trustees of……),此时他略作停顿,大家以为他要说的是文明的受托人,不料他故意让众人失望:“为经济学家、为并非创造文明之受托人,而是创作文明之可能性的受托人诸位,干杯。” 真正受托创造文...
引言“中国改革第一村”——小岗村,和当年不怕杀头坐牢也要“分田到户”的带头人严宏昌,早已是名扬天下了。新华通讯社《半月谈》杂志在中国改革开放三十周年出的一期特刊曾这样评述:当小岗村十八户农民“趁着夜色,走进那座破败的农家茅屋时,他们没有想到,这个普通的冬日夜晚,其实正是中国农村改革的黎明”,是他们“催生了中国农村的一轮大变革,孕育了后来改变亿万农民命运的家庭联产承包制,”因此,“他们的名字,也将自此载入史册”。 当然,在采访中我们发现,历史有它偶然的一面,当年有不少地方的中国农民,同样在冒着风险“分田到组”,甚至“包产到户”,不仅时间上比小岗早,而且人数之众、影响之大,也不是小岗可以比拟的。但是,后来小岗村被上上下下公认为“中国改革第一村”,自然有它必然的原因。可以说,中国没有一座村庄,会像小岗这样牵动着中国农村改革的进程,牵动着执政党几代领袖关注的目光;牵动...
“我”之富饶原野(1)我,古代中国人在日常交际中甚少用“我”或“余”或“吾”,见了上司,“我”变成“在下”,见了主子,“我”变成“小的”,见了爹娘,“我”要自称“儿子”或“女儿”,也只有见了老婆孩子,“我”才可能是“我”;当然若是一女的,见了老公还得是“贱妾”,等等等等,诸如此类,总之是一套复杂的人称政治学和伦理学,涉及谁听谁的谁占上风谁落下风。在如此的权力关系和伦理秩序中,“我”有荷戈之像,危险不详,它放纵僭越,最难安顿——若能无“我”当然最好,但绝对没有也真是不可能,聪明的古人苦于如何自称、如何安顿这身这心这张嘴,结果就是,古人说话,开口自称时通常隐含着“他”:“臣以为——”,意思是,这儿有个您的臣子要汇报思想;“儿子回娘的话”,那意思就是,这儿站着您儿子,儿子要说话。总之,“我”不在,“他”在,“他”以他的政治和伦理身份在,“他”说他该说的话。“我”等同*,...
---书名:赏味期限作者:忧杳然去文案2046年,已通过同性婚姻法,电影《控制》类似背景,先婚后爱,披着科幻皮的谈恋爱。不用期待什么科幻大片了,作者完全木有脑洞,不过借个时空背景谈恋爱= =内容标签:幻想空间 职场 未来架空搜索关键字:主角:沈燕西、蒋潮 ┃ 配角: ┃ 其它: ☆、第 1 章 沈燕西摘掉胸前的员工卡,闭上眼揉了揉酸痛的脖颈,套上一件大衣系上围巾走进了电梯。这座大楼少说也有五十层,却不过眨眼几秒便到了楼下。电梯里携带的人工智能在他进去的那瞬便分辨出他要上下哪层,生活快捷的如同天上的诡谲星云。他原想在电梯里放空一会的。 一路都是阴阴的暗灰色,出了公司大楼,悬浮列车从头顶飞驰而过。四通八达的高架桥层层叠叠遮掩了天空,高耸林立的大楼星罗棋布遍布这座城市,有列车穿越大楼中央运载着无数下班人群通往下一站。汽车、地铁、悬浮列车分布各个空间疾驰而行,人人行色匆匆,在远处常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