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鸟电子书 > 都市言情电子书 > 手上带个小鱼塘 >

第94部分

手上带个小鱼塘-第94部分

小说: 手上带个小鱼塘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小崽子们都在地上跑,外面车多人多,一个不小心,出了交通事故,那就是悲剧。
  以前就是一只小企鹅,两只小鹅崽,放在手提式的塑料整理箱内,也就可以拎着乱跑。
  如今不是两只、三只,而是**只,一大趟,小箱子里就装不下了。
  李永想了想,关院子里也不行,这些个家伙还没调教,会将院子里的菜地都给糟蹋了,那只能让看护鹤湖的军子他们照看一下,也不知道这些小家伙会不会造反。
  李永跟宁小雪一说,小姑娘也只能同意,毕竟,带着这么一大帮小东西出门,危险性太大。
  鹤湖这边已经投放了鱼苗和一些成鱼,平常都有人照看着,因为还没有对外开放,只有一些潜在的购房客会过来看看,所以就安排了两个人轮班。
  李永他们锁了院子的铁门,宁小雪手上捧着小企鹅,头上飞着一只大白鹤,身后跟了一群小崽子。
  宁小雪不时回过头,招呼那些小崽子,调皮地喊起了口令:“一二一、一二一……”
  神奇的是,两只小鹅崽子在队列前后窜了窜,一只小鹅崽走在最前面,一只小鹅崽走在最后面,八只小崽子,竟然走成了一条直线。
  虽然有点歪,却也似模似样的。
  李永看到,忍不住乐了。
  宁小雪看到,开心得咯咯直笑。
  今天值班的军子看到,忍不住张大了嘴巴:这也太神奇了吧?
  李永让军子帮忙照看一会儿,军子就挺严肃,保证一定照看好了:这些小家伙看着就不简单。
  李永他们走的时候,小家伙们却不依了,依依不舍地跟着。宁小雪也说小崽子们很听话,不如就带着。
  李永连忙摇头,小崽子们看着挺听话的,不过,外面车多人多的,万一给惊吓了,那时候可就难说了。
  再者说了,这么一队小家伙出现在街上,肯定很拉风,得引起人群的围观,到时候事情闹大,也更容易惊着这些小家伙。
  宁小雪一听,确实是这么回事,也就不再坚持,安抚了好几次,最后将小企鹅球球留下来,才算稳住这群小崽子。
  话说,球球倒是挺洒脱的,扑棱着翅膀,送走宁小雪以后,就带着一队小弟到河边晃悠,颇有大将风度。
  李永他们来到小区鱼塘那边,王父已经到了一会儿,看到李永他们携鹤而来,立马眉开眼笑,说他们是“仙鹤侠侣”。
  王父经过这段时间的调理,感觉气色比以前好很多,说话的时候,也不像之前说上两句,就要喘几口气,中气足了很多。
  王芷瑶也在旁边,眼神里有些说不出的东西,脸色也温柔很多,就是还显得僵硬,挤出来的笑容,比哭的还难看。
  让李永意外的是,杨大炮、陈老头、药师易等人也在这边,看得出正和王父谈得很融洽。
  他们的岁数也都差不多,确实更容易谈到一起来。
  药师易懂一些养生调理的方法,陈老头在饮食方面挺有心得,他们都给王父提供了一些建议,杨大炮没那么多讲究,就拍着胸脯保证,有什么事情需要帮忙的,尽管找他,他就是人面比较熟。
  李永看到王芷瑶欲言又止,知道她有事情,可是不好意思开口。
  哎,这个性格,注定要走很多弯路,花费更多的力气。
  李永就笑着插话:“王经理,伯父现在就需要一个良好舒适的环境,我们大家都希望他能好起来,你看看有什么事情的话,可别藏着不说。”
  王芷瑶冷脸微红,涩声道:“父亲挺喜欢这边,我想……让他住这边,不用来回奔波……”
  李永点了点头,他不知道王芷瑶住在那里,但看他们只有周末才会过来,显然距离不近。
  “这事好办,我腾出一套房子来给你们住……”杨大炮拍着胸脯说道。
  “那就不用了!”王芷瑶道:“不知道这里有没有人家出租房子的……”
  李永微微一笑:“我们租的那个房子还没退掉,就是租金可能有点高!”
  李永他们现在都搬到沁春园那边,原来在这里的房间还没有退,倒不是他们动作慢,而是陈老太不肯提前退房,要退房也可以,那就得给她找到新的房客,还得涨价!
  李永懒得跟她啰嗦,也懒得去找房客,毕竟陈老太给的条件太苛刻,他去找人,就是坑人。
  “陈老太那是刁难你们,她那房子不错,价格我去说,就按照你们的价格来,不能乱涨,”杨大炮大包大揽。
  李永一听,也就放心了,有杨大炮出面,陈老太是不敢说什么的,也不怕给她坑。
  “哈哈,那就谢谢各位老兄弟了!”王父爽朗地笑道:“要是能住这里,以后少不得还要麻烦各位。”
  “说哪里话,相识就是缘分,有什么需要尽管说……”杨大炮高高举起右手,突然想到王父是个病人,可禁不起他那两下,微微一顿,然后就重重地拍在李永肩膀上。
  这表示,他很高兴。
  “那我就不客气了!”王父笑了笑:“倒真有一件事想麻烦麻烦各位,我现在这个状况,已经没什么好挂念的了,就是这个女儿,今年都三十了,还没有个对象,各位老哥们要是有合适,给帮忙介绍介绍?”
  李永一听,好嘛,又是拉郎配的来了!

'140'第八十三章 乐陶陶(上)

  李永耍了一招乾坤大挪移,将给父母的蔬果鱼虾说成是宁父、宁母送的;反过来,也一样的说法。
  两边的家长都挺高兴,热情地邀请对方过来玩。
  黄海距离上海,也就是半天的车程,托运的当天,李父、李母就收到托运的东西,整整三个水产桶,外加一只半人高的纸箱子。
  “哎呀,亲家也真是太热情了,我们的回礼是不是有点少?”李家父母对这个事挺看重的,两个人骑了一辆带方斗的人力小三轮,一起来到车站,发现一次还弄不回去,只好又叫了一辆运货的三轮车,才给弄到家里。
  隔壁邻居看到李家大车、小车的往家里拖东西,都跑到路上凑热闹,乡下嘛,大伙儿都热心。
  李母最近最忙活的事情,就是到处去跟人说,她儿子找到女朋友了!
  每次说这话,她都眉开眼笑、喜滋滋的,没办法,这事儿让她憋屈久了。
  话说,乡下里面,都是出了学校门就开始张罗结婚,要是初中、高中毕业就不读了的,二十岁不到结婚的也有,到了李永这岁数,儿子就快上学了。
  李母看着,心急!
  乡下的人没事喜欢窜门说话,话题不外乎东家长、西家短的,还有就是在小辈们身上打转,每次别人问到“你家的儿子咋还不结婚”,李母的心情就挺郁结。
  看着别人都含饴弄孙的,还是心急!
  这回儿子争气,在外面找到女友,他们也看了照片,挺清秀看着挺温顺的一女孩,都很满意,那就如同农奴大解放,推翻了身上的三座大山,整个人如释重负,都快要飞起来。
  从那以后,李母逢人就说儿子找到女朋友,来年就能结婚,意气风发,好像年轻十几岁。
  现在听到有人问起,李母更是开心的告诉邻居:车上的,都是孩子他亲家送的礼物。
  大伙儿一听都挺稀罕的,都说娶别人家女儿,得准备三大件多少礼包的,没见过还能往家里拖东西。
  有那些关系比较近的,凑上来笑着恭喜李父、李母,更想知道这桶里、箱子里装的是什么。
  到了李家,打开后一看,都是些平常东西,鱼啊虾的也算了,居然还有蔬菜、萝卜干,大伙儿就挺发愣的:这玩意,咱们家多的是啊!
  隔壁陈二婶就奇怪地道:“李家婶子,李永找的对象,不是上海人吗,怎么整了这些乡下的东西?”
  “是啊,这东西咱们乡下多啊,谁稀罕呐!”
  “我还以为是什么呢……”
  这两位说话的调子,就有那么一点不太对劲,人嘛,攀比才是常态,据说,这还是社会进步的动力。
  李母也挺尴尬,光顾着高兴,没去想大伙儿看到东西的反应。
  话说,亲家也挺奇怪的,他们在城里,却大老远的往乡下送菜。
  礼轻情意重,李母知道这个道理,可别人不这么看,李母也不好说什么。
  李父捋袖子伸手往水产桶里一捞,抓起一条尺余长的黑鱼,手一松,又给落到了桶里:“这黑鱼够大的,据说城里得卖二三十一斤。”
  “这也能卖二三十?”黄海这地方,靠着大海,水网密集,就是鱼虾比较多,价格挺便宜。
  李父嘿嘿笑道:“这些,据说都是绿色蔬菜、绿色鱼虾,他们城里人啊,最稀罕这个。”
  “我知道了,”陈二婶在旁边大声嚷嚷:“你们那亲家一定是觉得这绿色的东西健康,这才送来给你们二老养身体呢,报纸上不是说,现在城里人流行养生嘛,要我说,等李永他成了亲,你们俩也是该好好养生,享受去了。”
  陈二婶这话说得李母喜滋滋的:“那也要等抱了孙子再说。”
  李父也挺高兴,就张罗着“见者有份”,蔬菜什么的确实不稀罕,每家给一两条鱼,大家还是挺欢喜的。
  特别是那些鱼都挺欢实,长途跋涉上千里,这会儿还是活蹦乱跳的,稍不留神,就给窜到地上。
  那还不算完,落到地上的鱼儿,还能蹦起三尺高,就连见惯了鱼虾的水乡人,也觉得稀罕。
  等待、忙碌了半天,鱼虾也送了不少,可挡不住宁父、宁母心头的乐呵劲,看看时间,连忙给李永打了个电话报信,宁父就开始操刀子,准备整菜,晚上做一顿好的。
  有鱼有虾,再炒两个蔬菜,两个人搞了四个菜、一个汤。
  桌子上摆了菜,闻着就特别香,李父忍不住用手捞了一块到嘴里,顾不得烫,吸溜着说道:“孩他妈,这鱼好吃,从来没吃过这么好吃的鱼。”
  李母就笑呵呵的端了饭碗过来:“看你高兴的,要不要喝点酒?”
  “要,太要了!”李父乐呵乐呵地笑道,从角落里扒拉出一瓶珍藏着准备过年才喝的洋河蓝色经典,给自己倒了半玻璃杯,又在一只小杯子里倒了点。
  李母坐上桌就抱怨:“你怎么把好酒都喝了,那不是要等过年,有人来才喝的?到时候亲家来了,你拿什么招待。”
  李父将那只小酒杯捧到李母面前,笑呵呵道:“其它的酒,配不上这菜,再说,咱这不是高兴么?”
  李母一听,以为李父说的菜好吃,是因为这菜是亲家送的,是心理作用。
  不过呢,今个儿是真高兴,俩孩子谈得挺好,他们都满意,能吃上这菜,说明亲家也满意,这事情就好办了。
  何况,这鱼啊菜的,虽然不稀罕,可也看出亲家是挺用心的,会做人,是个好人家,儿子未来的幸福可期。
  人生几十年,到了今天,也算是放下大半的心,哪能不高兴?
  想到这里,李母就接过酒杯,向李父扬了扬:“老头子,咱干了!”
  两个人的酒杯在空中一碰,相互看着笑了笑,有种幸福的感觉在屋里荡漾。
  “吱溜”一口酒,伸出筷子夹了点鱼肉,李父吃得酣畅淋漓。
  李母吃了一口,也不由笑着赞叹:孩他爸,你这手艺越来越见涨。
  “涨啥啊,是这鱼好、菜好,”李父夹了一筷子菜,放到李母面前的碗里:“你再吃吃这个,这菜啊,真好吃。”
  “孩他爸,你多久不给我夹菜了?”李母笑着吃了一口,呼哧呼哧就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