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鸟电子书 > 都市言情电子书 > 手上带个小鱼塘 >

第163部分

手上带个小鱼塘-第163部分

小说: 手上带个小鱼塘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美中不足的地方,就是有点鱼腥味,要是能驱除的话,这种鱼酒,说不定会很受欢迎。

'30'第一三十五章 大小孩们去春游

  在老村长家里吃饱喝足以后,李永有空就去找了本欠,听说老村长已经答应去要两只獒犬回来,本欠显得很兴奋,连声答应下李永前去水泽捞鱼的事情。
  俊龙村附近水泡众多,里面也有很多鱼虾,虽然没有到“瓢舀”那么夸张,随便弄张渔网,都能捞到不少,不过村民们通常都不在水泡里网鱼,按照老村长的说法,只有冬春枯水季节,他们才会在水泡里网鱼,夏秋水量充沛,他们就在水泽和江里打渔,这样才能保证水泡里的鱼虾不会减少,总能够供得上村里的需要。
  这,也是一种人和自然的和谐,不是一味地索取,还要注意保护,让自然环境能够休养生息。
  这个季节,雪山上的积雪已经开始融化,融化后的雪山水顺着山沟沟涓涓流淌,水泽溪河中的水量渐渐充沛起来,村民们已经不在水泡中捕鱼。
  何况,李永想要的,也是那种腹中带有鱼籽,并且在江河中成长的野鱼,那样的鱼,产出来的后代,也应该素质更好。
  打渔这样的事情,俊龙村都是高手,在本欠的串联下,很快约定了五六个小伙子,准备好须笼、拖网,随时都能出发。
  李永也把这事跟老村长说了,只说去水泽看看鱼群产卵的情况,老村长看他们几个人,还有带的工具,显然也不会捕多少的鱼,更不是去打鸟,也主动配合。
  倒是听到消息的宁小雪也挺羡慕,很想去,不过她现在是小学校的老师,按照原来的计划,这些日子都要抓紧时间给孩子们上课,没有空,就觉得挺遗憾的。
  宁小雪不想影响孩子们的课程,只能放弃这次游玩的机会,李永看着就不是什么滋味,何况没有了宁小雪,很多事情也就少了乐趣。
  “要不,组织孩子们去春游吧,劳逸结合,也不能天天上课啊!”李永笑着说道。
  “春游?”宁小雪撇了撇嘴:“我小时候最喜欢春游了,不过,这里又不是城市,孩子们平常就生活在大山里,对这些不感兴趣,能去哪里春游啊?”
  “未必吧,”李永想了想道:“平常是他们自己玩,现在集体组织,说不定也会很感兴趣呢!”
  宁小雪想了想,虽然觉得这样的可能性不大,毕竟孩子们对这里的山山水水,都已经很熟悉了,要换成是她,肯定没有多大的兴趣,不过还是找机会跟孩子们提了提。
  没想到,结果大大出乎他们意料,孩子们听说要组织“春游”,都挺高兴,按照他们的说法,之前还从来没有春游过呢!
  话说孩子们上学使用的课本,都是全国通用的标准版,语文课本中,有不少就写到春游的,所以孩子们对这个词汇很敏感,已经向往很久了。
  夏依依和宁小雪之前都陷入了经验主义,以她俩的想法,春游就是踏青野游,这些孩子不上学的时候,天天都在外面野,平常就生活在山水中,还有什么好游的呢?
  却没有想到孩子们的想法,真给李永说中了,虽然说要去的地方,他们都去过,不过自己去跟集体去,显然很不一样,小家伙听说要春游,表现得都很兴奋。
  大家一商量,决定满足孩子们的愿望,这事情本来就是李永提出来的,他当然不能嫌烦,好在孩子们肯定不能跟他们一样,深入到水泽中间去,还要在外面过夜,最终商定的计划,春游也只有一天,孩子们回来以后,李永他们再继续前往水泽深处。
  到了商定的那一天,李永、宁小雪、夏依依,还有本欠他们,带着一群孩子就出发了,别看李永经常让孩子们的问题烦得不行,因为他讲的课程要比语文、数学更有趣,在孩子们当中,还是挺受欢迎的。
  他一声招呼,小家伙们就按照事先说好的,排着队,举起小学校唯一的小红旗,“浩浩荡荡”向前开进。
  李永他们也跟着队伍一起前进,看着孩子们兴高采烈的样子,他忍不住笑了起来:“哈,咱们也春游去。”
  “嗯!”宁小雪用力点了点头:“好像回到童年的感觉。”
  李永也有这种感觉,不同的是,他如今可以明目张胆地牵着宁小雪的小手,而不用担心被老师批评。
  当然了,作为老师,还要维持整个队伍的秩序,另外,还要充当导游的角色,给小孩们做讲解。
  沿途看到的山山水水,当然不需要解说,不过可以就这些联想出去,要是看到水泡,就介绍祖国的湖泊;要是看到溪河,就介绍祖国的江河,相当于一节现场地理、生物、自然、历史课,李永称其为“人文课程”,另外还有个更好听的名字,叫作“博雅”,好像现在有很多大学在做这方面的尝试。
  除了这些,宁小雪还拿着数码相机,不停地跑前、跑后,给孩子们拍照,这些小家伙,以前都没拍过照片,这回是抓住机会了,一个个兴奋无比,不停摆出各种各样的照片。
  李永就担心数码相机里面电池的电量,怕是会很快用完,提醒了宁小雪好几次,得悠着点用,重头戏还在后头。
  好在,山里的孩子,土生土长,走起山路如履平地,队伍行进的速度还算比较快,晌午的时候,就到了水泽的外围,也就是这次春游的目的地。
  算起来,一路上也花了两个多小时,李永进藏之前,从来没想到自己能够走这么远的路,通常超过二十分钟路程的地方,就得想办法坐车了。唯一要靠两条腿走的,可能就是陪宁小雪逛街的时候,两三个小时倒也常见。
  不过,逛街同走路显然不同,起码中间还能找地方靠一下,休息休息,也不用急着赶路。
  自从来了俊龙村,走路走上两三个小时,已经不值一提,从这里出山,全要靠两条腿,得走上一天一夜才行,也难怪俊龙村同外面的交流非常之少。
  到了地方,李永倒也不觉得累,本欠他们更是经常,那些孩子,更是兴奋得跟什么似的,李永只好让宁小雪和夏依依先休息一下,他去招呼这些调皮的孩子。

'31'第一三十六章 寓教于乐

  村里的这些孩子,平常在家都帮着大人干活,别看年纪不大,身量不高,做起事情来,懂的不见得会比李永他们更少,毕竟,土生土长的优势更大。
  李永估摸着,要是将他和这些孩子都扔到野外,搞个野外生存训练,孩子们的表现,恐怕要比他更加出色。
  当然,这要排除水空间的存在,有了水空间,不管扔到哪里,李永都能舒舒服服地过日子。
  眼下人多,李永也不想动用水空间,就和这些孩子一起动手,有的时候,甚至让这些小家伙呼来喝去的。
  他们先在水边找了块平缓的地方,这里光秃秃的,地面都是沙砾,缓缓地向前延伸到水边,前面就是苍茫无边的水泽了。
  身后是一座光秃秃的石山,向阳的那一面还有些灌木,背阴的侧面裸露出大块的山岩,要是在交通方便的地方,这样的石山很方便开采,属于不可多得的经济资源。
  对于俊龙村的村民来说,石山的存在就是阻挡了将要上涨的水位,据说水量最充沛的时候,他们现在所在的山脚,都会淹入水中。
  现在的水量还不算大,雪山刚刚融化,李永他们就在坡上找了块平整的地方,大家开始动手布置营地。
  工具都是现成的,是孩子们从家里带来的,村民平常就用这些铁锹、镰刀劳动收获,有了这些工具,大家很快在沙砾中掘出几个土坑,再到石山上整了一些石片,垒出一个个灶坑,准备等会野炊的时候使用。
  三四十个大小人,集体行动,没有计划肯定不行,所以之前就商量过了,这次春游,就是在水泽边上转转,搞一次野炊,弄些小的活动,讲讲相关的知识,然后就结束。
  有很多孩子平常都和父母一起外出打渔,对这样的野外生活并不陌生,但因为是集体活动,感觉很不一样,都表现得相当兴奋和积极。
  几个孩子一组,有人挖坑,有人到水边采集芦苇枯草,有人去捡树枝,都分别有大人,或者大孩子领着,宁小雪和夏依依在旁边不停叮嘱,别的不说,安全问题,可是组织学生活动时候最重要的事情之一。
  李永一看,好嘛,本来说要趁这个机会,同宁小雪一起游山玩水,这才组织了这次春游,现在这样的情况,肯定也没闲功夫玩了。
  几十个孩子,光是乱七八糟的问题,就能让李永发狂,何况是放到广阔的野外,一个个都跟疯了似的。
  李永也只好跟宁小雪、夏依依、本欠他们一起,看好这些个活跃过份的家伙。
  春游的队伍除了带了工具,其他的什么都没带,眼下最重要的事情就是准备吃的,需要的东西都得自己弄。
  几个人一组,夏依依带着几个孩子在水边挖野菜,俊龙村的人也种地,平常吃的蔬菜,多是自家种的藏萝卜、藏白菜之类,偶尔也挖些野菜配菜,吃得不多,都觉得不好吃。
  话说俊龙村周围的水泡旁,最常见的就是各种野菜,这时候正是春暖花开的时候,很多野菜都抽出了花枝,淡色的小花点缀在绿叶当中,显得特别漂亮。
  村民们见惯了,都觉得不稀罕,孩子们当然也不喜欢吃这些野菜,不过这一次是野游,他们看过课本上的内容,兴致就特别高。
  夏依依带着一队孩子挖野菜,本欠手上拿着工具,就准备去捕猎,他身边跟了一队孩子,还有一队跟着村里另外一名年轻人,叫做哈罗的,是个捕鱼能手,准备到水泽边上,弄些鱼虾。
  李永本来也想跟着本欠去捉鸟,看到宁小雪无法脱身,想了想,最终还是留下来,陪宁小雪在这边扎营,做好准备工作。
  宁小雪笑呵呵地让李永自己“玩”去:“这边有我看着就行了啊!”
  李永呵呵一笑,大义凛然道:“偶是老师,怎么能说是玩呢?”
  “我还是留下来吧,这会要去水泽里面,说不定要花几天时间,咱俩可就见不到了呢!”李永从宁小雪手上拿过数码相机,让她摆两个“pose”,拍几张照片。
  宁小雪撇了撇嘴,嘻嘻笑道:“看不到你才好啊!”
  “啊!”李永故作惊讶,怪叫道:“偶就这么可怜啊!”
  话说,小孩们都喜欢跑出去玩,愿意留在原来地方挖坑的很少,稀稀拉拉的几个人,还要李永他们自己动手。要是这样也就算了,正好趁这个机会同宁小雪过一会儿二人世界,谁想到留下来的几个小家伙,挖好了坑,还要跑过来请两位老师去检查,让李永也不好和宁小雪表现得太亲近。
  等到他们挖了几个坑,将现场准备好,其他几组人也陆续有了劳动成果,于是就在坑里放上枯草,准备生火。
  生火之前,李永将小家伙们召集到一起:“嗯,这次是野炊,所以呢,我们点火就不能用火柴,或者打火机之类的,你们说说,有什么别的法子不?”
  之所以搞得这么麻烦,倒不是李永的本意,不过在组织这次野营的时候,宁小雪、夏依依就拉着他反复讨论这次野营的具体搞法,既要玩得开心,还要能够寓教于乐。
  众所周知,寓教于乐是个十分困难的课题,不过,两个负责人的女孩,还是想出了不少点子,这个点火的方法,就是其中之一,如何操作,却要李永来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