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鸟电子书 > 都市言情电子书 > 我不爱你我只是喜欢你 >

第33部分

我不爱你我只是喜欢你-第33部分

小说: 我不爱你我只是喜欢你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也不一定,你说呢?”

    “设计的话,找她也可以,她的眼光还是挺准的,对时尚的触觉又很敏锐,总能在简洁中透露出些与众不同的亮点,……只是制作,还是得交给专业人士,毕竟一辈子只一次呢,一定要慎重再慎重,容不得丝毫的瑕疵!”

    “唔,都听你的!”

    ……

    2004。12。7 ;香港

    “咚,咚,咚”门响了三声,随着叶秋红“请进”的声音,李为善推开了门,走了进来,“叶,出什么事了吗?”

    叶秋红站起身,绕过办公桌,左手拉住李为善伸过来的手,侧着脸接受颊边的轻吻,“能有什么事?一切都挺好的,是英兰,她从英国寄回来了一个包裹,全是书,英文的,有50本呢。这丫头就是懒,只简简单单写了张纸条,就廖廖几个字,我也弄不清楚她的意思,就叫你过来看看咯。”说着,递过去张纸条,上书,“叶姐,我觉得这些书可以放在公司的大堂、会客厅,或者旗舰店的休息区供人自由取阅,你说呢?”

    李为善接过来看了一眼,放下,随手拿起了一本书,翻开,快速浏览。

    “基本全是英文,就廖廖的几个汉字。唉,虽说这几年下来,英语的大部分听和说是没多大的问题了,可看和写,……,算了吧,我还是觉得象是看天书,还是汉字亲切,易懂!”叶秋红自嘲,“ ;好象写的是有关伦敦的什么东西。英兰怎么想到买这么多书,还千里迢迢的寄回来,说是免费让人拿,她到底是怎么个意思?!”

    李为善浏览完了扉页,笑了,“是游记散文——【英伦漫步(一)伦敦!伦敦!】,一个叫‘风’或者‘breeze’的中国人撰写,英国的出版社出版的,这里还有个网址:。breeze’stravels ;。,可以上网阅览作者的其他文章。照着出版的日期及这一堆书来看,八成是吴英兰写的,现在出版了,出版商将样书给了她,她不晓得如何处理,就干脆丢给你了。就象身为设计师,她非得要弄个‘伊女士’的替身出来一样,这‘风’或‘breeze’没准就是她的笔名!”

    叶秋红目瞪口呆,半天回不过神来,“啊?你的意思是……这,这个是……是英兰写的?!那个我们熟识的吴英兰?……相处了这么多年,我怎么不知道她还有这个才能?……,还,这还出版了?这……,天啊,这太叫人意外了!”说着脚一软,歪坐在沙发上。

    李为善连忙扶了她一把,待她坐好,自己也坐下,苦笑着,“八成的可能是她,这书以英镑计价,可不算便宜,再说了,这有50本呢,再加上邮费,可不是一个小数目。而吴英兰可不是个挥金如土,喜欢购物炫耀的人,我能想到最合情合理的解释就是——书是她写的,还出版了,而出版商给她的样书她不知道如何处理,又不愿意浪费了,就干脆寄回来任我们处置了,要不然该怎么解释?”

    叶秋红虽然理智上接受了这个解释,却还是觉得有点不可思议,“如果是这样,那英兰也太……太天才了!她去英国断断续续的不过才一年半多点,这,这就能流利的用英文写作了?!而且还……,还大受欢迎,被出版商看上,给出版了?!还有,还有,为善,你说这书里的照片是不是也是她拍摄的?这……,她也太天才了,服装设计就很让我觉得妖孽了,现在又多了个作家!天啊,这不是天才,那什么才是天才呀?哎呀,这可绝对是今年最令人震惊的事件了,可惜英兰肯定不愿意让别人知道,天啊,咱们公司里有一个天才,超级天才!”

    李为善苦笑,“叶,天才可不是什么好的名头,我现在算是彻底认同一句话了:‘一个天才,和一个神经不正常人中间的距离是非常短的’。而大哲学家亚里士多德也曾讲过‘没有一个天才不是带有几分疯癫的’。”

    叶秋红抗议了,“喂,你怎么可以说英兰精神不正常,是个疯子!”

    “好,我们先不说这个,我问你,吴英兰接触服装设计是从什么时候开始的?”

    “96年9月左右,在南宁的腾飞制衣厂!”

    “96年,……那就是在她18岁左右了?在那之前,你也不能否认她一直生长在贫困,封闭的乡下,知识面不广,眼光狭隘吧?!我听你说过她的故事。她16岁才走出来,看到外面的世界,一直到18岁才真正开始接触服装,而且靠的全部是自学!说句实在话,在我看来如果没有基础,书本上那些古板的教条主义,空泛泛的理论,千篇一律的观点,含糊其辞的言论以及模糊不清的图片给人的助益实在是不大,特别是在没有名师解惑,指点,教导下更是如此。可就是这样,在如此封闭,半封闭的境况下,她借鉴,设计,生产加上你销售,居然使‘凤来兮’在南宁,那个不算小的地方有了一席之地,还颇受推崇,让我很是意外。

    这到了香港,得,算是鱼游大海了,这精彩纷呈的世界并没有给吴英兰造成困扰,她贪婪的看,努力的学,认真的挑选,仔细的分辨,尽情的吸收……。在她的带动下,红叶这几年也是蒸蒸日上,不光在香港站稳了脚跟,触角也开始向大陆,向台湾蔓延……

    在吴英兰滞留英国的时候,每月寄回来的设计图近40张,挑得王总监是头昏眼花,叫苦不迭:这张看起来销量应该不错;那张的感觉挺好;这张看着是下一季的主打;那张的亮点不少……什么都不舍得放弃,难以取舍。我就不信她不曾跟你抱怨过这些!

    半年前更是不得了,居然寄回来好多鞋包,首饰的图纸回来,之后还源源不断的接踵而来,弄得人措手不及,这些个问题还没有解决的方案呢,这回倒好,这吴英兰又丢了个大炸弹过来——她居然又兼职作家,写书去了,你说,这不是疯狂是什么?我和你这些凡人一天24小时的都忙不了这么多的事,她可倒好,当48小时来用了!”

    “……”

    “如果只是与服装设计有关的还好,能够理解,触类旁通嘛!设计服装得心应手了,顺便连同配套的鞋、包、首饰、饰物等等都设计出来,这我不算太意外。

    英国是全世界最注重顶上艺术的国度,吴英兰在那边学习,熏染得久了,连这个我们国人从不关注的帽子也给配套的设计出来,我就有些意外了,但这还能接受。

    可这——写作?!虽然我知道吴英兰喜欢看书,除了专业的书籍,相关的美术、艺术、舞蹈、建筑、文学等等也有所涉足,可是现在——到了国外,被迫看了这么多厚厚的原版书籍,这就,这就优秀到能提笔写作了?还出版了??打通了任督二脉了吧?这是!!!天啊,我也忍不住要喊天、喊地了!这是我说吴英兰是个天才,也是个疯子的原因之一:拼命的压榨自己,仿佛有无穷的时间,无穷的精力,无穷的奇思妙想可以尽情挥霍似的!
27
    “……,你说的也对,听着是挺疯狂的,做到如此地步的英兰更疯狂,一天是得有30、40个小时才够用。不过,这只能说明英兰很努力,很勤奋而已啊,也用不着说她是疯子吧,怪别扭的,我听着也心疼。”

    “说她疯了,另一个原因是——这也太疯狂了!看着吴英兰平日里沉默寡言,独来独往,跟陌生人话都不敢说多的孤僻性子,居然胆子这么大——在那一个月里,她跟着社团里的人不过就学了些粗浅的腿脚功夫和简易的女子防身术,还有就是有一定效果的脱离险境和在复杂环境里快速逃跑的小窍门而已;她那样一个一米六不到的纤纤弱女子,居然也敢形单影只的在英国四处游荡——我看过序言和目录了,她不只是在市区,在博物馆,图书馆,教堂或者城堡等等人#流如织的地方拍摄、观摩或采风,而且居然还敢独自开着车在一个个陌生的城镇或乡村间游荡,甚至还可能在荒郊野外露宿,而身边只有一条弱小的狗#崽#子!天!她怎么想的?——把自己置身于未知的危险之中,你说,这不是疯狂,那什么才算得上疯狂?这是不是疯子才干得出来的行径?”

    “……,可……,可那又能如何?英兰在视频里每回都只是报报平安,问候问候我们,说点公事;或者回来后我们询问时才说些旅途中的奇闻趣事,如果不是她向我们展示她拍摄的照片,我们甚至都不知道她什么时候学的摄影,都去过了哪些地方!每回问她累不累,辛苦不辛苦,却总是打着哈哈,说很好,一切都好!”

    “唉,这吴英兰真是……,怎么就这么拒人于千里之外呢?!你已经是她最熟悉的人了,还这般!她这人一旦固执起来真是太令人头痛了——而且既固执又任性!!!”

    “谁说不是?这一年多她独自在国外跟我们的交流减少了,更是孤僻了,等她回来非得狠狠训斥一顿不可!哼,等她回来我就第一时间没收她的护照,想出国?拿医院的全身体检报告来先,要每一项都达标或者达标以上才行,否则别想!”

    李为善苦笑,“这倒是个好法子,不过……唉,希望有效果吧!说句实在话,吴英兰归根结底还是太自卑了!我指的是性格方面,不是说她的才能或能力不足。

    第一:吴英兰太在意自己从来没有得到过家人的认可了。无论她怎样努力,付出多少,做出怎样的牺牲,在她的家人眼里看到的却只有钱、钱、钱!所以她就觉得自己一文不值,如果没有金钱这件华袍,她便一无是处,只能衣衫褴褛地在冰冷的、残酷的世界里索索发抖,兴不起丝毫反驳的勇气和奋起抗争的力气;

    第二:吴英兰还是自卑于自己的学历,觉得自己说到底只是个乡下的穷苦丫头,而不是站在聚光灯下自信的接受热烈掌声的设计师。所以她一直努力着,拼命着,一天当了48小时来使,从来不敢放松,有丝毫的懈怠;而她的学习方式又自成一体,不能接受按步照班的学习,在香港理工大学的服装设计班旁听时就有些接收不能,甚至令她产生了自己很蠢很笨,不可教也的自卑来;

    第三:自卑于自己的交际能力。十几年来,来自于血缘关系最亲近,相处时间也最长的家人的冷淡、漠视,深深刺痛了她的心,令她象只胆小的,受惊的鹌鹑,对外界,对陌生人的戒备极其严密。在接受我的导师心理辅导时,吴英兰可以将以往经历过的种种毫不隐瞒的和盘托出,也可以微笑的与导师一同逐一的探讨,严肃、认真的分析,可是——没用!一点改进的迹象也没有!她依然固执的将自己严密的封锁起来,拒绝与外人交流,来来去去只是那几句极有礼的问候语,应酬话;有什么事,也只同你说,或者干脆闷在自己心里。就连我,认识也有3年了吧,见面也还只是浅浅的说笑几句,有你在面前才能打趣、调侃我几句,更别说与别人轻松自如的聊天,交谈了。这几年,你见她与公司的同事单独出去吃吃饭,逛逛街吗?没有!除非有你陪着,否则她都是独行侠似的,独来独往,患了自闭症似的。我就想着,如果不是前几年她的境况还没有糟糕到这般地步的时候,你们就已经是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