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鸟电子书 > 都市言情电子书 > 躲艳记_12 >

第7部分

躲艳记_12-第7部分

小说: 躲艳记_12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厉害谈不上,喜欢看看历史和文学的书罢了。”说完这一句话我脸上火辣辣的,翻译成白话文的书我说不定会看,反正就当看故事书,不过让我看原来的文言文,估计我一个小时都坐不住的。

    “照你说的,可以出口成章,你看的书应该非常多了吧,那给我们介绍介绍你读的什么书,讲讲我们国家文学的发展史。”又是那个秦晏淑准备拆我的台,文学发展史岂是三言两语就能说得清楚的,如果我能说清楚早就不用在学校混了,去文学研究院当院士都够了。

    “学姐,你这不是强人所难,文学发展史岂是一下就能说得清楚的。”西门雪终于开口说话。

    不过此刻输人不输阵,气势上也不能落后秦晏淑,再说了西门雪都帮我说话了,更不能让她丢了颜面:“文学发展史我确实没有办法说清楚,毕竟我不是专业研究那方面的人,不过对文学其中的几个体裁倒是有所了解,例如诗、词、歌、赋。其实我更喜欢的是一些着名诗人、词人的风格,尤以唐诗、宋词为主。”

    “难道除了唐、宋别的朝代就没有拿得出手的人?”秦晏淑嘴角微微一撇,对于我这样跟风式的做法非常不屑。

    “那倒不是,别的朝代也只是零星的出来几个稍微着名的,而唐宋则是量产着名的诗人、词人,这是其他朝代根本无法比拟的。”我反驳道。

    其余的同学也纷纷点了点头,同意我的观点。

    “其实,唐宋之前我同样欣赏几个人,例如:曹操、曹丕、诸葛亮……”我尚未说完秦晏淑就打断了我的话。

    “连曹植都没有,你的欣赏面是不是太过狭隘了?曹植文章的水平可是远远在他哥哥曹丕之上的。”秦晏淑讥诮的问道。

    “哦,是吗?我怎么觉得曹丕的贡献比曹植大许多?曹丕可是我们国家文学史上第一个写七言诗的人,而且他还有文艺理论《典论·论文》,这些曹植有吗?难道会是我记错了还是你的记忆力不行了?”我反唇相讥,秦晏淑顿时下不了台。

    “曹操一个汉贼有什么好欣赏的。”秦晏淑不甘心的说道。

    “东临碣石,以观沧海。

    水何澹澹,山岛竦峙。

    树木丛生,百草丰茂。

    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

    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这是曹操着名的《观沧海》,是曹操在官渡之战以弱胜强大破袁绍之后,接着一鼓作气穷追猛打,出其不意远争袁绍两个儿子于乌桓途中写的着名诗词,气势磅礴,睥睨天下,胸怀得展,感情得抒,诵者无不热血沸腾。我为什么不能欣赏他?再说我评论的是他的诗歌,又不是评论他的人。”我不屑的说。

    “文人就该喜欢诸葛亮的前后出师表(注1),是男人表现出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男子汉气概。”秦晏淑倔强的简直不可理喻了,她喜欢的就一定要别人也喜欢,看来秦校长在家没少宠她,简直不可一世了。

    “你这么崇拜诸葛亮,干脆你改姓诸葛算了,再说了后出师表根本就不是诸葛亮写的,旁人东施效颦,我实在想不通到底有什么值得欣赏的?”我干脆和秦晏淑杠上了,这个世界who怕who新帐老帐和你一起算。

    看见我们两个争得面红耳赤,郑教授突然出来打圆场说:“不说他们了,小同学,你谈谈你最喜欢的唐宋诗词吧和着名人物吧。”

    “说到唐诗就不得不从初唐四杰王勃、杨炯、卢照邻、骆宾王开始,接下来就是浪漫主义代表诗仙李白和现实主义代表诗圣杜甫,‘举杯邀明月,对饮成三人’、‘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就是两人的风格写照。再者就是中晚唐的白居易以及并称小李杜李商隐和杜牧。最后就是大家耳熟能详的唐宋八大家即唐代的韩愈、柳宗元和宋代的欧阳修、三苏(苏洵、苏轼、苏辙)父子、王安石、曾巩。”我一口气将自己知道的全部倒了出来,说完连自己都很吃惊,居然说了这么多。

    “光说不练,你说这些只要有知识的都能说出些门道,你不是说过你能写吗?现在即兴给我们表演一段。”秦晏淑还想最后挣扎报复我一下,也许她认定我没有办法当场说出来。

    我不慌不忙走到讲台拿起黑板擦在桌子上敲了一下,煞有介事的沉吟道:“伤情最是挽凉天,憔悴斯人不堪言。邀酒催肠三杯醉,寻香惊梦五经寒。钗头凤斜轻有泪,途迷花寥我无缘。小楼寂寞星与月,也难如钩也难圆。”

    “好,再来一个。”西门雪带头鼓掌。

    “野草闲花遍地仇,龙争虎斗几时休。抬头无月处,再看梁唐进汉周。”我笑着又敲了一下黑板擦。

    “再来一个。”除了秦晏淑其他同学也来了兴致。

    “金山竹影几千秋,银锁高飞水自流,万里长江漂玉带,一轮银月滚金球,远自湖北三千里,近到江南十六州,美景一时观不透,天缘有份话中游。”

    “再来一个。”他们越来越有劲,竟然开始起哄了。

    “道得三皇五帝,功名夏侯商周,五霸七雄闹春秋,顷刻兴亡过手,青石几行铭信,北邙无数荒丘,前人播种后人收,说是龙争虎斗。”我朗朗上口,一句接着一句脱口而出。

    “还有没有?”连郑教授也凑热闹了。

    “举目为直终必弯,养狼当犬看家难,墨染鸬鹚黑不久,粉刷乌鸦白不清,好事总得善人做,哪有凡人做神仙?”我当然满足郑教授的愿望。

    “再来一个。”秦晏淑眼睛也亮了起来,加入了凑热闹的行列,看来她不过是一个十七岁的丫头片子,玩闹之心依旧很重。

    听见秦晏淑的声音,我扔下了黑板擦,懒得继续说了:“你当是说相声还是说评书,还没完没了了。想听,自己去戏院看去。”

    “你……”我的话顿时把秦晏淑气得够戗,紧紧得咬住了自己的下唇,眼睛瞪着我。

    “我什么我,你问了我这么多次该我反问你了。什么叫做四体不勤、五谷不分?”我双手扶在秦晏淑面前的桌子上,眼睛就离着她的眼睛不到十公分。

    对于我的逼视,秦晏淑立刻显得有些慌乱,脸蛋也在瞬间变得红扑扑的,赶忙将视线转移到一旁,声音都有些颤抖了说:“我……我……我……当然知道,不就是说那些性情懒惰没有常识的人吗?”

    “四体是四肢大家知道,那么什么又是五谷呢?”我继续开问。

    “这……”秦晏淑果然难住了,五谷杂粮也许天天听别人说,可就是没有深究下去。

    “五谷即稻、黍、稷、麦、菽,还有一种说法是麻、黍、稷、麦、菽,你连五谷都不知道是什么,恐怕四体也勤快不了多少?不好意思许主任,我家里还有些事先走一步,让西门雪代替我继续进行联谊会吧……”

    周不凡本书男主角差几天就17岁了xx大学附属高中一年级三班学生

    西门雪本书女主角现年16岁xx大学附属高中一年级七班学生

    东方冰女16岁xx大学附属高中一年级三班学生同时是男主角的同桌

    南宫芸女16岁xx大学附属高中一年级五班学生

    北野菁女16岁xx大学附属高中一年级九班学生

    刘烨女17岁xx大学附属高中一年级二班学生男主角初中时期班级班长

    周晨曦女16岁xx大学附属高中一年级三班学生是男主角现任班长

    许向东男49岁xx大学附属高中教务处主任

    郑则如男50岁xx大学中文系教授秦晏淑的老师许向东的大学同学

    秦晏淑女17岁xx大学中文系大一学生

    秦学研男54岁xx大学附属高中校长秦晏淑的父亲

    注1:前出师表

    臣亮言:先帝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今天下三分,益州疲敝,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然侍卫之臣,不懈于内;忠志之士,忘身于外者:盖追先帝之殊遇,欲报之于陛下也。诚宜开张圣听,以光先帝遗德,恢弘志士之气;不宜妄自菲薄,引喻失义,以塞忠谏之路也。宫中府中,俱为一体;陟罚臧否,不宜异同:若有作奸犯科,及为忠善者,宜付有司,论其刑赏,以昭陛下平明之治;不宜偏私,使内外异法也。侍中、侍郎郭攸之、费依、董允等,此皆良实,志虑忠纯,是以先帝简拔以遗陛下:愚以为宫中之事,事无大小,悉以咨之,然后施行,必得裨补阙漏,有所广益。将军向宠,性行淑均,晓畅军事,试用之于昔日,先帝称之曰“能”,是以众议举宠为督:愚以为营中之事,事无大小,悉以咨之,必能使行阵和穆,优劣得所也。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亲小人,远贤臣,此后汉所以倾颓也。先帝在时,每与臣论此事,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侍中、尚书、长史、参军,此悉贞亮死节之臣也,愿陛下亲之、信之,则汉室之隆,可计日而待也。

    臣本布衣,躬耕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谘臣以当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后值倾覆,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尔来二十有一年矣。先帝知臣谨慎,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受命以来,夙夜忧虑,恐付托不效,以伤先帝之明;故五月渡泸,深入不毛。今南方已定,甲兵已足,当奖帅三军,北定中原,庶竭驽钝,攘除奸凶,兴复汉室,还于旧都: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至于斟酌损益,进尽忠言,则攸之、依、允等之任也。愿陛下托臣以讨贼兴复之效,不效则治臣之罪,以告先帝之灵;若无兴复之言,则责攸之、依、允等之咎,以彰其慢。陛下亦宜自谋,以谘诹善道,察纳雅言,深追先帝遗诏。臣不胜受恩感激!今当远离,临表涕泣,不知所云。

    后出师表

    先帝虑汉、贼不两立,王业不偏安,故托臣以讨贼也。以先帝之明,量臣之才,故知臣伐贼,才弱敌强也。然不伐贼,王业亦亡。惟坐而待亡,孰与伐之?是故托臣而弗疑也。臣受命之日,寝不安席,食不甘味;思惟北征,宜先入南:故五月渡泸,深入不毛,并日而食。——臣非不自惜也:顾王业不可偏安于蜀都,故冒危难以奉先帝之遗意。而议者谓为非计。今贼适疲于西,又务于东,兵法“乘劳”:此进趋之时也。谨陈其事如左:

    高帝明并日月,谋臣渊深,然涉险被创,危然后安;今陛下未及高帝,谋臣不如良、平,而欲以长策取胜,坐定天下:此臣之未解一也。刘繇、王朗,各据州郡,论安言计,动引圣人,群疑满腹,众难塞胸;今岁不战,明年不征,使孙策坐大,遂并江东:此臣之未解二也。曹操智计,殊绝于人,其用兵也,仿怫孙、吴,然困于南阳,险于乌巢,危于祁连,逼于黎阳,几败北山,殆死潼关,然后伪定一时耳;况臣才弱,而欲以不危而定之:此臣之未解三也。曹操五攻昌霸不下,四越巢湖不成,任用李服而李服图之,委任夏侯而夏侯败亡,先帝每称操为能,犹有此失;况臣弩下,何能必胜:此臣之未解四也。自臣到汉中,中间期年耳,然丧赵云、阳群、马玉、阎芝、丁立、白寿、刘合、邓铜等,及驱长屯将七十余人,突将无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