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鸟电子书 > 都市言情电子书 > 浮生五味 >

第10部分

浮生五味-第10部分

小说: 浮生五味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然而来势汹汹的突厥人没有想到,一心要做天可汗的述律氏也不曾想到,甚至是西齐的百姓们也没有想到,驻守漠北的五万大军,早已经不是从前大家所以为的那些无良守军、酒囊饭袋之徒了,而是一支历时三年,新新铸成的锋利宝剑,骁威将军申屠耾的漠北军。

    在西齐与突厥的此次战役中,漠北军军纪严明,在申屠将军的指挥下攻无不克、战无不胜,被漠北百姓称颂为“护**”。

    少帅申屠秀自请为阵前先锋,率领他的三千银袍铁骑横扫突厥的中军,在此役中一战成名,进而位列中州四公子之一。

    然江山易改本性难移,战场上杀伐决断,果敢无比的申屠秀,一回到中州这个繁华帝便显得木讷、迂腐。此时身边又没有得力的下人跟着,便又管不住自己的固执和学究来,只他的这幅样子,裴邺与范祈仅是有所耳闻,并无缘亲见,现下被徐少长这样挑拨出来,一时之间他二人便都被他惊住,半晌无语。

    徐少长见了那二人的表情,便知此番目的达成,于是装作一副不胜其烦的样子,“罢了罢了,我是秀才遇到兵,有理说不清。”

    申屠秀薄薄的唇紧紧地抿着,嘴角微微翘起,含蓄而腼腆地笑了,“我是兵,你却不是秀才。”再一次语出惊人。

    裴邺等四人闻言都先是一怔,随后便哈哈大笑,众人皆是一般的心思,这个申屠,真是没救了。

    几个人重新落座,门外侍候的下人便悄莫声儿的进来为他们换上新茶。

    裴邺端起茶杯,示意众人道:“诸位请,这是新贡去年上好的龙井。”待四人浅尝辄止放下杯子后,才又说道:“因为水患,新贡全郡上下的茶树,仅裴某的庄子里的得以保全,才采摘到了这十筐新茶。八筐上贡皇家,余下两筐,庄上的下人们送到了这里。”他话此处,便停了下来,轻轻叹了一口气,才接着说道:“确是底下人不知道,我自幼身弱体寒,并不喜凉性……”

    他这样突兀的又是讲茶、又是讲自己的庄子,其间还带着说了身体如何。骤然听来,似乎什么紧要的话都没有说,但是在座的这几个人,却无一不是人精,早就敏锐的捕捉到“水患”、“皇家”这等重要的字眼儿。

    这座中的五人,虽有四个被世人称之为“中州四公子”,但他们彼此之间,却是不相熟的。

    徐少长因与钟景庭都曾就学于官中乾学,虽说前后相差了几年,倒也可以勉强算得上是有过同窗之谊的。而申屠秀却是因着他自己做下的那些个奇闻轶事,早年间便在帝都传得众人皆知,是以几人之中,倒是他最是让人耳熟能详的,亦能轻易地给别人以亲近之感。

    他们三人虽同是长于中州,但哪一个的家中不是府门森严,便是昔日风流少年之时,也不能自由随意的出行,更不要说成年之后,一言一行皆是代表着家族的体面,愈加不能行差步错,以免让他人耻笑。

    倘若彼此间想要亲近,也只能借着京中权贵之间的往来走动,在一大群人中远远地看上几眼,不过是神交罢了。却没有一次能有像今日这样的机会,得以如此近距离的促膝交谈。

    既谈不上相知相惜,那么遇到难题也只能自己解决了。于是一个个都再次端起了茶杯,笑而不语,各品各的茶。

    反而是有关裴邺的一切,于他们来说,才是一个真正的谜团。

    能让有着“无双国士”之称的颖川范祈,如此倾心折节相交的,究竟得是一个怎样的人。而如今,这个人将他们请到一处,摆下这场席宴,又会是所为何事?

    众人都没有想到,第一个开口的,竟是一向以玩世不恭著称的江宁侯徐少长。

    徐少长放下茶盅,仍将自己那把做工考究的香竹扇拿在手中,随后才正色道:“难得裴兄有慈悲心肠,可叹一人之力终是有限,不能救尽天下苍生。”

    钟景庭低下头,脑中不由浮现出徐少长的身世。《庆地盟约》之后,始有江宁侯的尊宠,几百年的功勋世家,待传到徐少长时,却是已然的没落,全无昔日之繁华、显盛,徙留下一个又大且空的虚架子。

    上代江宁侯虽是年纪轻轻便一命呜呼,却为府中留下了数房妻妾并十几个子女,因为长房无子,一群沦为寡妇的女人们使尽了手段欲推自己的儿子上位,最后赢得胜利的,便是徐少长的母亲。

    时至今日,因着江宁侯府的没落,已没有人会去关心那一段往事。而那个女人的心机和智谋,也已经随着她的身死以及时间的推移,被沉封在了历史的某个不为人知的角落。

    然而,这一刻,钟景庭却似乎又在徐少长的这几句并不怎么显山露水的话中,看到了曾经的那个女子的锦绣心机……

    显而易见的是,这几句话的背后,所掩藏着的,必然是一个机智圆滑皆不曾被世人所知道的江宁侯。

    钟景庭并不惧怕别人的聪明,相反,他怕的,从来都是别人的不聪明。

    “徐兄所言,恕范某不敢苟同。”范祈从容地说道,“殊不知,一人可以救天下,然天下不能救一人。”

    钟景庭眸光一闪,随即又了无踪迹。就凭范祈这一句话,不要说是九族,便是家有十族都不够诛的,果然是宴无好完宴。

    徐少长却是作出一副虚心受教的样子,“愿闻范兄高论。”

    钟景庭没想到这个徐少长竟是如此上道,人家只是在嘴里说说,想要在高处放上一果子,他这就巴巴的找了果子给人送去。他不禁在心中失笑,有些时候,这戏若是演的过了,倒会让看戏的人生出几分怀疑,到那时,只怕是真的也要变成是假的了。

    范祈却在心中暗赞了一声“孺子可教也”,亦装作探讨学问的样子,反问道:“有言曰,天下皆系于一人之身,这岂不是天下归于一人,自己的东西,难不成自己还不能救吗?”

    “不然,”申屠秀在一旁淡淡地开口,“范兄此话虽说不错,但今上非是心忧天下、仁爱至诚之主。”

    满室惧惊。

    人家还都在藏藏掩掩、欲遮还盖之际,申屠秀一语道破机关不说,偏又要再一针见血地直指重心。只是如此一来,倒显得别人没有他那般地光明磊落。

    倒是在他这样的误打误撞之下,室内的沉闷气氛被冲散了不少。

    见话说开了,徐少长也没了顾忌,气得拿扇子直拍申屠秀的脑袋,“这种大逆不道的话也就是你说,如若换个人,准教他横尸当场。”

    申屠秀撇了撇嘴,这才哪到哪,他还有更大逆不道的话没说呢。这些话,平日在他心中也憋的太久了,实在是不吐不快。

    “你也太小心了,这里是洪息王府,又不是你常去的那些市井勾栏,我说这几句心里话又能怎样。想洪息王经营数年,若是连外言不入,内言不出这样御下的小事都做不到,岂能四十年里还依然安全无虞。”

    裴邺心中喜欢他这样的粗中有细,直言敢当,便也大大方方地说道:“正是,申屠兄、徐兄、钟兄暂请宽心,有话但说无防,邺这里虽易惹人耳目,但是下人们还没有胡乱传话的本事,却也还算是个安全的所在。”

    几个人的交谈仍在继续着,但钟景庭已然是一句话都听不进去。他的眼前,只是不停地闪现着四个大字,成王败寇。

    波澜起伏地历史长卷在钟景庭的脑中一一浮过。

    一朝功成,便是横刀立马的不世之功,更可位极人臣,荣宠身后,即便是在他千秋万代之后,**与灵魂都不复存在,但是钟景庭这三个字,却依然能够永载史册……一个声音在心中欢呼雀跃,他几乎就要弹压不住,忽听见徐少长问道:“钟兄以为如何?”

    钟景庭强自压抑住满心的欢喜,尽量让自己的情绪平静下来,方说道:“适幼时受教于宋公,专习孔孟之道,时常闻先生感言,天子之责,在于抚万民,度四方。又曾言,天下之道,至则反,盛则衰,适亦深以为然。”

    看着座上的四个人,一个个似是听得认真,钟景许却知道,其实他们的心里也都在砰砰地打着鼓,“我辈读书,所为皆是求得大道。道之所存,虽千万人,吾往矣。然当今天下,诚如申屠兄所言,自上而下,道已不存,理义皆灭……重建道义,再感人心,乃读书之人平生之所愿。唯今而后,适愿以裴兄一人为首,倾尽全力直至身死,以复北裴昔日之盛世。”

    钟景庭说罢起身,便要向裴邺行大礼参拜,徐少长见状亦起身施礼,倒是申屠秀还端坐在座中,不紧不慢地问了一句,“钟兄以为,天下乃是一人之天下吗?”

    “若不知贵为天子,则富有四海,难道申屠兄不曾听闻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宾,莫非王臣。既如此,天下岂不是一人之天下。”这样的文字游戏,钟景庭若干年前便不屑于再玩。

    “钟兄原来是只知其之一,不知其二。孟子曰,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试问钟兄,以天下万民之重,人君以一力能担乎?”申屠秀一口一个钟兄,但这问题显然不是钟兄该回答的,于是钟景庭停下动作,也看向那人,沉默不语。

    裴邺了然一笑,道:“前所闻申屠少公子乃粗人武夫,今日一见,实在令我等汗颜,非知谋孰能当此者乎?”

    “秀常于军中,固知将士之心,乃是重振我大国之风,此乃秀平生之所愿。”申屠秀并不为之所动,他有他的理想,他也有他的底线。

    “此亦今日在座诸人之愿也,”裴邺看着众人,语气坚定地说道:“唯愿倾你我毕生之力,以固此大国之雄风。苍生在上,裴邺以此为誓,愿与诸君共勉!若违此誓,天下可共击之。”

    重振昔日大国雄风,这确实是再冠冕堂皇不过的理由了。

    于是钟景庭释然,他这点小小的心机,怎么能斗得过他和他两个人的深沉,而那个埋藏在心底深处的、如今想来十分荒唐可笑的“夺妻之恨”,从此以后更是想都不要想起,提都不能再提……

    那个夺的人,日后可能贵为一国之君,天下共主。而那个被夺的,到了那一日,则将会母仪天下。

    他们两人的世界里,根本容不下第三个人。
山路文学网(//。36wx。)第一时间更新浮生五味最新章节
    钟景庭与徐少长、申屠秀于洪息王府分别之后,便一个人站在正门前的大石狮子旁,怔怔地目送着二人的身影渐行渐远。山路文学

    五月清凉的晚风里,隐隐还能闻到青草的味道,钟景庭在这样的黑暗中伫立良久,半晌方回过神来,步履蹒跚地上了自家停在角门的马车,却并没有回贡寺胡同的公爷府,而是径自去了自己的青台官邸。

    才到书房,尚未来得及坐下喝上一杯热茶,便听到门外传来胡安泗的声音。

    这是自己的奶哥儿,身上就是再累再乏,也断没有不见的道理,于是钟景庭便一面招呼胡安泗屋里说话,一面叫范喜儿拧个帕子过来,给他擦把脸。

    接下来,胡安泗所说的一番话,让钟景庭彻底无语。

    他不禁怀疑,难道说今天竟是传说中所谓千年一遇、大吉大利的好日子?如若不然,那又怎么解释白天发生的这两件事,总不能是大家不约而同的都选在了今天办事吧?想必,无巧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