刺明-第26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他给护卫队灌输的思想,主要有两个。一个是**军事思想的基本内容。一个是大汉族主义。前者是为了帮助军户们建立造反必胜的信心,推翻**的大明王朝。后者,则是为了对抗越来越强大的后金鞑子,守护中原。
纪律方面,将《三大纪律八项注意》改头换面,就是极好的法令。因为护卫队的战士,都是真真正正的穷苦人,受尽了官府和地主豪强的欺压,所以,他们执行《三大纪律八项注意》的时候,并不会感觉到思想上的抵触。相反,他们自内心为这样的纪律而自豪。这是护卫队最大的特点之一。
在部队的纪律方面,张准是投入了很大的精力的。军队的战斗力,很大一部分是来源于严格的纪律。戚继光的部队要比俞大猷的部队能打仗,就是因为戚家军的纪律很严明,全队撤退的,全队一起斩,绝不手软。同时,行军打仗,都秋毫无犯,深得老百姓的拥护。俞大猷统帅的部分军队就做不到这一点。
在朝廷的官军里面,纪律也是战斗的分水岭。孙传庭、洪承畴、卢象升的部队都比较能打,因为纪律比较好,赏罚比较严明。而左良玉、刘泽清以及绝大部分的明军部队,纪律散漫,比土匪还糟糕,这样的部队,叛乱、内讧、不听指挥,是显而易见的。
在《三大纪律八项注意》里面,张准着重强调了第一条:
一切行动听指挥。
护卫队的战士,全部都是来自杨家屯,为了杨家屯而战斗,他们是没有丝毫问题的。但是,如果以后战场扩大了呢,以后的战斗如果和杨家屯没有关系了呢?他们还会像现在这样的积极嘛?这是张准要考虑的问题。从现在就灌输一切行动听指挥的理念,是非常必要的。
护卫队还全面开展了队列的训练。
队列训练,不仅仅是为了好看,不仅仅是为了锻炼战士们的意志力,而是为了培养集体荣誉感,培养大家的协调精神,培养团队的凝聚力,培养军人的基本气质。
五天的时间过去,护卫队已经基本形成一个整体,各项工作都有了专门的人去跟。比如说,思想政治工作,也交给邹明加来反反复复的强调了。在一个相对封闭的环境里,反复灌输某种理念,效果是非常好的。张准只需要在每天两讲的时候,提出新的理论,新的观点,新的体系就可以。
情报方面,主要是交给耗子去负责。
盐枭雷老三的突然袭击,让张准意识到,仅仅是关注浮山城,是不够的,还要关注即墨县甚至是莱州府的反应。现在的护卫队,只有八十人,外面随便来一个浪头,都可能将他们全部淹死。当然,以目前山东各地的官府兵力,想要掀起滔天巨浪来也不是那么容易的。
但是无论如何,缜密的情报工作,是非常必要的。最起码,在杨家屯北面的任家屯、侯南屯、侯北屯、赵家屯等地都要布置眼线,密切监视浮山城、即墨县甚至是莱州府的动静。之前要是这几个屯都布置有眼线的话,雷老三的突袭,就不会有任何的效果。
同时,应该是摸清楚浮山城的所有细节情况了。
要杀王世新,就要攻打浮山城,这是肯定的。王世新背负着累累血债,绝对不会束手就擒,这是没有任何疑问的。如何攻打浮山城,必须认真研究。王世新家丁队的火枪不容易对付,尤其是用来防守。打下浮山城以后,如何应付朝廷的反扑,同样是需要预先研究的问题。
还有,要杀王世新的,并不仅仅是杨家屯的穷苦军户。杨家屯只是表现得比较突出的屯,其他的屯,同样想要分得利益。既然想要分得利益,就要抄家伙,起来反抗,一起攻打浮山城。等着天上掉馅饼的人,张准连一个子儿都不会分给他的。
耗子三教九流都熟悉,门门道道也多,让他悄悄的去打探其他屯的情况,做些初步的了解,是非常必须的。展迎伟被王世新杀了,他以前的那些伙伴,总不能眼睁睁的看着他被杀死吧。每个屯如果都能够组织起几十人,参加对浮山城的进攻,声势就非常的浩荡了。
“耗子,多问,多听,少说。明白吗?”
张准吩咐着说道。
“玉麟哥,你放心,打探消息我在行。”
耗子自信的去了。
果然,随后就有各种各样的信息,源源不断的汇集到张准这里来。
雷老三被张准带人消灭以后,王世新察觉到杨家屯不好对付,为了防止意外,下令对浮山城实行了严格的管制,城门基本上都是关闭的。王世新的家丁队,以及其他的爪牙黑豹等人,日夜在城头上巡逻,生怕受到攻击。王世新还将其他军官的家丁都组织起来,又罗织了部分的游手好闲之徒,武装起来,严密防守,短时间内居然聚集了三四百人。
因为实行了严格的出入管制,耗子等人想要轻松的进入浮山城,那是不可能了。不过,浮山城总不能和外界完全断绝了联系,耗子还是成功的打探到不少有用的信息。他还成功的在城内安排了两个内应,一旦张准对浮山城起攻击,他们可以在一定的程度上配合。
“做的不错!”
张准点点头,对耗子提出了表扬。
现在攻打浮山城的条件还不成熟,张准让耗子继续努力,展更多的内应。
“拿下浮山城,你是头等功。”
张准勉励耗子。
耗子很有成就感的去了。
三月十五这天晚上,张准正在操练护卫队,杨锐锋忽然来了。
“怎么啦?”张准问道。
“有点麻烦。”杨锐锋忧心忡忡的回答。
原来,杨家屯的盐,没有人前来收购了,积压严重。
杨凯德召集骨干军户们商量来商量去的,始终没有好主意。大伙儿没有办法解决,只好求助于张准。
杨家屯之前的盐,都是卖给盐枭雷老三的,大伙儿将私盐送到最北面的赵家屯,交给一个叫雷同的人,一手交钱,一手交盐。尽管每斤盐只有几文钱,毕竟是一笔收入。现在雷老三死了,杨家屯的私盐,就没有人来收购了,杨家屯的军户们,一下子就没有了收入。
其实,在赵家屯的外面,还是有不少的盐枭活动的。但是,杨家屯的人,不敢将盐运到外面去,外面也是兵荒马乱的,盐枭各自有各自的势力范围,还有盐检司的盐丁,同样凶神恶煞,万一遇到他们,事情就危险了。到时候不要说盐,就是人都有很大的危险。
“盐枭们收购到私盐,一般卖到什么地方去?”张准冷静的问道。
“即墨营。”杨锐锋回答。
【每天保底更新6ooo字,大家的推荐越多,收藏越多,更新越多~~~~】
正文 第29章 将粗盐变成精盐
(oo29)
【谢谢“冷血无罪”和“·小良子·”的打赏~~~感激不尽~~~】
杨锐锋解释说,即墨营就在即墨县的北面,原来是驻扎战兵的军营,有几百名招募来的士兵驻扎在那里。平定登州孔有德作乱的时候,即墨营的士兵被调走,即墨营暂时就空了。孔有德带着部队投降后金以后,即墨营的士兵并没有回来驻扎,而是又被调到了河南前线,去和陕西起义军对抗去了。这样一来,即墨营就长期空置了。
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盐枭们开始占据即墨营,作为交易的场所。各地的小盐枭,将自己搜集到的私盐,贩卖到这里来。有些更大的盐枭,在这里收购大笔的收购私盐。如果将私盐直接贩卖到即墨营,每斤私盐可以卖到十文钱以上,
但是,浮山所到即墨营,有上百里的路程,担盐要走两天。这一路上,很难说会不会遇到其他的盐枭,生黑吃黑的一幕。这一幕的确很常见。一担盐到了即墨营,就是一两银子,足够让其他的盐枭们动心了。
而且,说不定还会遇到盐检司的盐丁。遇到盐枭,最多是私盐被抢走,死亡几个人。如果遇到盐丁,那就要倾家荡产了。盐检司的拿手本领,就是抓住一个人,然后敲诈勒索其亲属,石头里面都要榨出油来。大明朝当官的,敲诈勒索钱财的本领,用炉火纯青来形容是绝对不为过的。
“我来想办法吧。”
张准毫不迟疑的将困难接了过来。
他当即找来杨致远和郝林勇两人,商量将私盐运到即墨营的事情。
杨致远有些担心的说道:“队长,你要是不去,路上肯定不安全。但是你要是去了,这边怎么办?”
郝林勇也是这样认为。
其实,张准也很头痛。
统帅,就是应该和自己的军队在一起!
没有了军队,统帅什么都不是!
他如果去即墨营,必须带着护卫队的主力!
将私盐弄到即墨营去,他有十足的把握。盐枭没有什么了不起的,大家见了面,最多狠狠的打一架。杀掉对方的几个人,让对方看到自己的实力,自然就不敢轻易来挑衅了。如果做得更加凶狠一点,干脆找上门去,将对方全部灭了,以绝后患。
问题是,一去一回,至少需要四天的时间。四天的时间,足够王世新找准机会,将杨家屯荡平了。护卫队不能距离杨家屯太远,这是大家的共识。若是因为护送私盐,结果家里被人抄了,显然得不偿失。
但是,张准要是不去,靠其他人,还真是没有什么把握。
杨致远和郝林勇等人,还没有力量单独对抗盐枭。
分身乏术,张准只好暂时将此事压下来。
数天的时间过去,护卫队的训练成绩是原来越好,新兵的刺杀技术,也已经可以上阵了。可是私盐积压得也是越来越多了。到三月初,每家每户,都已经积压了差不多一担盐,加上上次雷老三抢去的,差不多有两担盐了。
护卫队战士的家里,都靠煮盐补贴生活,茶油酱醋米,都是从私盐而来的。现在私盐没办法卖出去,唯一的金钱来源断掉了,尽管每天还有鱼吃,可是人心却是不可避免的有些浮动了。
张准于是决定,用当初从雷老三那里缴获来的银子,将所有的私盐买下来。总共是六十担私盐,大约六千多斤,按照每斤五文钱的收购价,刚好是三十多两银子。这样一来,从雷老三那里缴获来的银子,基本上就花光了。
私盐收购下来了,护卫队的人心也稳定了,大家继续安心训练。可是,这下轮到张准操心了。这六十多担的私盐,如何处理,还真是个麻烦的事情。而且,随着时间的推移,军户们将会煮出来更多的私盐。要是还卖不出去,还要积压,他可没有钱收购这些私盐了。
没有了收入,护卫队肯定要解散。
怎么办?
每个军户的目光,都集中在张准的身上。
连杨凯德也都拄着拐杖起来转悠了。
这么多的私盐卖不出去,他不能不着急啊!
杨锐锋到即墨县城去了几趟,想要重新找到买盐的盐商,结果现,如果没